03.03 研究生毕业的我,居然还和大学同学面试同一家公司,而且她是我领导,我该怎么办?

焦广强


我认为这是一件最常见,也是极正常的现象。

题主不必为大学同学当了你研究生领导感到自卑,现实生活中,不少只读过中学,或者只读过小学当经理,当老总的人比比皆是,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推动了这些人,培养,造就了这样一些人。

当你还在埋头刻苦攻读各门学科,一步一个台阶向着人生奋斗的目标前进的时候,这时,你大学的同学因为个人或者家庭的因素,早已跨进了企业或者公司的门槛。并且,不遗余力地拼命干着别人不愿干,或干不了的事情。正因为不辞辛劳足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付的各种任务,所以被领导认可,被同事推崇完成了他最完美的答卷,理所当然走上了领导岗位。

世间没有捷径可走,没有不付出汗水不作出贡献就不劳而获的美差。当这位大学同学站在你的面前,作为用人单位的审查官在审视和决定是否将会录用你的时候,虽然五味杂陈,但又十分正常,因为,事实证明他成功了,虽然仅仅是个大学生。


用户凉风悠悠


这事还真的发生过。

之前和我一起进公司的一个同事就是研究生毕业。

她的男朋友是她的本科同学,毕业后就进了我们公司,在我们一起进公司的时候,她男朋友已经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小组长级别的小领导了。虽然不在一个组,但是的确是直属上司的级别。

那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1. 工作上,就事论事

如果你们两人最终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了,那以后工作上,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论你心中是不是不平衡,或者对他以前有些过去的偏见和成见,在工作中都要先暂且搁下。

毕竟无论如何,在工作上,他就是你的上司。你不应该企图借着同学的交情试图获得什么红利,但也不必要担心他会因为一些过往的纠葛而刁难你。

在商言商,就事论事,才是专业的职场人。

此外,虽然你们原来是本科同学,而且你现在学历高于他,但既然他可以成为你的上司,证明他一定有过人之处。那在以后的工作中,你更应该向他多多学习。

因为你不知道当你在象牙塔中的时候,他已经被社会打磨成了什么样。

2. 私下,维持联系,但应保持边界

不论你们最终有没有在同一家公司工作, 你都应该和他建立一些交情。毕竟同学一场,而且也是同一个领域,多一条人脉,多一条路。

但是即便如此,毕竟你们不是普通同事关系,而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所以,即使想要维持私人交情,也要注意关系的边界,不能无话不说,更不能肆无忌惮。

最重要的是,能够放正自己的心态。不要总是对于学历的事情耿耿于怀,而是放平心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你的职业前景。无论是你的学术积累,还是他的社会经验,都会在某些时候发挥作用,而在某些时候受到局限,不必因此妄自菲薄。

专注自身,永远是处理心态问题的第一准则。

嗨,我是蟹肉,点击关注 ,每天分享职场干货,与你实现个人成长

蟹肉的职场星球


关于怎么办,咱们先直接给答案——赶紧加微信,保持联系呀。

求职阶段,什么最重要?面子吗?肯定不是。

在求职的时候,信息肯定是特别重要的资源啊!这里,既包括具体的招聘信息,也包括真实的企业信息、市场信息等。而这些内容,你的已经有工作经验且已经升职的同学,应该比你掌握的多,不是正好请教一下吗?

具体说说,为啥建议主动跟同学联系呢?有3点,你不妨考虑一下。

1.你们不是竞争对手。

这个点虽然是你最扎心的点,但也正是因为对方应聘的是你的领导岗位,所以,实际上,你们不存在竞争关系。比起,同时应聘一个岗位,沟通交流的时候肯定更方便、更不用顾虑太多。

2.对方很可能比你有资源。

虽然对方也不一定能成功面试上这个岗位,但是,他至少有曾经工作过的岗位、曾经工作过的同事或者圈子,你应聘的职务在他之下,换句话说,他非常有可能给你内推哦。

3.以后也能用的上啊。

就算这次求职帮不上忙,但对方有工作经验且职务在你之上,作为刚刚进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以后有工作方面的不懂得,也可以请教啊。

这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如果单纯为了面子把对方拉黑,是不是太吃亏了呢?
当然,也没准对方是一个“小人得志”的人,不愿意分享他的信息给你,还在你面前各种装,那就算了,估计也不会有太多的发展。不过,既然本身也不是竞争关系,也没啥损失呀。

最后,怎么会有这种情况,该如何自处呢?

1.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也并不常见,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导致的。

第一个因素是时间。研究生求学是需要时间成本的,一般学制是2-3年。那么,在同样的时间里,你可能是跟着老师做实验,对方则可能跟着领导跑项目,这些都是学习的方式。你的理论知识在成长,对方的实践能力在成长,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分,大家都是在成长呀。

第二因素是个人原因。毕业2-3年在职务上有一个提升,说明你的同学本身确实优秀,能够很好的适应职场。并不是每个没考研究生的同学都会在你毕业的时候成为你的领导级的人物,当然,也不是每个考上研究生的同学都比本科毕业就直接参加工作的人强,这的确会因人而异。

2.这种情况并不代表未来一直会维持这个格局,人生路漫长,也不用太沮丧: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和重点比面子重要。

当然,实实在在面对这种情况,确实会有些别扭,觉得心有不甘也很正常。所以,暗暗在心里吐槽一下,也没啥,不用当自己是圣人。只是,在吐槽之后,还是要回归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和重点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节奏。只要你的研究生生涯并没有虚度,只要你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不虚度,你当然会迎来自己的职业发展。

这里,说一点鸡汤的话,世界很大,路也很多,有同学优秀并不会阻碍你自己优秀起来啊,所以,为他们高兴吧。就像有个有钱的亲戚,虽然不用逢迎巴结,但总归也不是坏事。

3.特别提示一下:如果你们都应聘成功了,你的同学成为你的领导。当然会比别人亲近一些,但工作就是工作,不要以为是同学,跟领导之间就是兄弟的关系啦,更不要给其他同事打小报告,否则,真的很可能比较难以自处啦。


为好优姐姐


题主的处境让我想到了《我的前半生》里面的罗子君。当时她离婚以后,好不容易找到了销售的工作,是在一家高档鞋店。

然后,她就遇到了她的大学同学,女同学之间都是互相攀比的,但是罗子君清楚她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她自降身价主动的为她的同学半跪半蹲的试鞋,并且不顾她同学的尖酸刻薄,拍她当售货员的照片发到同学群里奚落,还依然特别热情的给这个女同学推荐新品,把这个女同学捧的老高,让这个爱慕虚荣的女人不得不甩下金钱,为自己的小聪明买单,买下这双昂贵的鞋。

当时罗子君的同事们都觉得她非常厉害,内心强大,从一个富太太到如今的落魄,肯自降身价的做出这些举动。

虽然罗子君,内心1万个不愿意,可是她需要这份工作,她需要钱,需要养活自己的儿子,所以,她顾不得这些,而且她情商是非常高的,面子什么的都不重要,自己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她最终的目的达到了,而且也让这个女同学,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其实,最后傻眼的是,她的女同学,并不是罗子君,最终胜利的是罗子君拿到了销售业绩,让她的女同学也出了一笔血,金钱的教训。

我的观点 是题主的处境可能比罗子君更好一些,但是你需要做的是平衡自己的心态。把握好同学之间的情义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如何把它们协调好,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作为下级,心里不要有任何芥蒂,公私分明,这点很重要,有很多下属,工作业绩突出,和自己的领导老板是朋友,也很常见。还是要看个人魅力人品和能力。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自己要做好心理建设。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的多。


疯忙的芒果


我当兵八年后任职鄂尔多斯市一家集团,任总裁专职司机,原来不忙的时候晚上跑滴滴出行,后来任总裁生活助理,总裁办办公室主任,总裁助理,去年开年会才知道的,我一同学大学毕业也在我们集团上班,任集团的一个煤矿的技术部的技术人员,学历高低和你入职公司早晚没有关系,能力强才是王道。


流浪战士——


从你的语气来看,你对硕士的自己居然和学士的同学共事还是你的领导颇为不满,原因就是你自认为自己多读三年学理应是你学士同学的领导。但是我想说的是,你的情商显然没有你的智商那么高。假如你真有能力,那么你会在短时间内做到你学士同学的领导,否则,只能证明你只适合读书不适合工作。我大学毕业去学技术,刚入行,很多人都会嘲笑你,当时我的领导都是初中毕业的人,但是我可以一年后就干他们干不了的工作,做他们的领导。所以不要抱怨,不要露出不满,那样只会让你工作上与其他同事关系僵硬,把自己放到和你同学同一个学历水平,低一个工作水平的境界。工作一年看看你是不是让领导觉得可以做你同学的领导,如果不能继续夹着尾巴做人,如果三年你还不能做你同学的领导,那就证明,你的确能力不行。


琅琊小可


我没看懂,如果一家公司有自己的同学难道不是好事吗?


我们年级当年有位同学很出色,在国外读了博士,也在国外工作,近期想要回国工作,往国内公司投简历。我们恰巧另外有位同学,在某著名公司当了个不小的官。他就找这个当官的同学去了。虽然当官同学是国内的硕士,不如他海外名校的博士,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有同学在公司,尤其还是领导,很多事情就好办很多,不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工作开展,都会有方便之处。


我还听说过另外一个故事。有一人学习一直很好,读了博士,在某著名大公司工作。后来他一位同学自己开了个公司,办得不错,想请他去当技术专家。她老婆不同意,觉得当年他比同学厉害多了,现在在同学手下当兵,心理上受不了,就没去。后来那公司被人收购了,每人都分了一大笔钱。

有一次,我跟几个人聊,说起印度人在硅谷的势力为什么这么大。他们说,印度人还是非常团结,只要一个人在一家公司,他就会源源不断地介绍印度人进公司,有的是亲戚,有的是朋友,也有的是同学,他们抱团得厉害,在公司就越来越有声音。


而中国人却相反,喜欢内斗,尤其熟人之间,还要斗。这是一种很奇特的心理。

后来,还有人聊起,说中国人也有不内斗的,都是做生意做得特别好的地方,比如潮汕人,比如温州人。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站稳了脚跟,就源源不断地把熟人介绍过去。


还有几位成功的大佬也是,像俞敏洪和徐小平。俞敏洪学习成绩比徐小平差远了,但俞敏洪是老板,邀请徐小平回来一起跟他干,他们几位同学干出了新东方。

我想,这是两种心态。抱团,一致对外,这样就向外面争抢资源。内斗,其实就是内卷,瓜分现有的资源。问题是,你还没去公司,哪有资源,应该是抱团,一同打天下啊。


大家觉得呢?


五道口的颜学姐


英雄不问出身。博士研究生给小学毕业的同学打工很正常,小学毕业后就开始随父母创业,已经打拼二十年,这二十年里你一直在玫瑰园里上学读初中、高中、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身无分文,耗尽家财,


忠凯666666


之前我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上班我在人事部负责招聘面试新人,说是科技公司其实就是皮包公司,OEM的别人的东西搞销售而已,我当时面试过一个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是个女孩子长的很一般的女孩子,因为我知道我们那个公司什么情况,不想耽搁人家那个姑娘的前程就委婉的拒绝了,可是那姑娘眼神很诚恳的看着我叫我给她一次机会,我心情当时真的很复杂,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最后我还是没有要她,我说的这个和楼主的问题不搭杠,我只是说我以前遇到的一个事情,祝大家新年快乐。


小金哥


该怎么办还怎么办。我还见过两位初中的同学,一个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一个一直在念书,读到本科毕业。结果大学生应聘一家装修公司任设计员,而老板就是那位初中毕业就在家装市场学艺工作的老同学。一个是多读了7年书,一个是多了7年做装修的经历。你说市场上更会接受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