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岁寒三友谁有气节?

闲士佬


松竹梅乃岁寒三友。

松树,竹子,和梅花因其能经冬不衰而获得“岁寒三友”的名称。

松树象征长青不老,在我眼里,他更像一位精神矍铄,鹤发苍苍的老人,虽然年纪大,却仍然傲气十足,“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竹象征君子之道,正如郑板桥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最喜欢竹宁折不弯,直直往上生长,若要我弯腰,我便干脆断掉的决绝。

梅象征冰清玉洁,自古以来写梅的诗句比比皆是,我最爱林逋那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视觉嗅觉都仿若身临其境,美妙得很。可惜这梅花只开冬天这一季,和松竹比起来,季节性强了些。但她比松竹二者强的一点是,她有香气。

我觉得松竹梅三者中更有气节的是竹。虽然写他的诗句不多,但苏东坡曾经这样说过: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连苏轼都对竹的气节如此高看,在住所必要种竹,可见竹自古以来得君子之器重。而松代表常青,常常与长寿挂钩,多在祝寿场合出现。梅的季节性比较强,不能像松竹一样四季可用,所以局限性也是略强一些。

综上,只有竹,能够代表年轻人,基本没有局限性,最多得到文人雅士高赞的植物,岁寒三友最有气节,就是它了。





大明青小禾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个人感觉竹子比较气节,因为竹子我见的比较多,老家的竹林很大一片,无论哪个季节什么天气去那儿,你既能看到那些刚刚冒出头的竹笋,又能看到那些碗口粗节处发黑的老竹,交织着一摞摞绿油油的竹叶,扛过了几个春夏秋冬!



realfish


孔子说:岁寒然后(才的意思)知松柏之后凋也。看来非松莫属。


用户3253102189658


竹子最有气节,竹子成灰节不烂。


33009090


我对竹子的偏爱自小时候就开始了,尤其在太原上初中时曾前往悬中寺,在万木萧疏一片枯黄的冬天里,我看到的凤尾竹依然是那样青翠碧绿,寒风凛冽中她那摇曳的身姿潇洒而柔韧。她那生命的顽强精神至今让我难忘。

松竹梅常被人喻为岁寒三友。 岁当长寿解,竹子四季长青,冬不落叶。所谓“岁寒三友”,即松树、翠竹、梅花 。竹子碧绿而青翠,她宁折不弯挺而直上,于寒风中摇曳而不倒,冬叶绿而不凋,更因为竹子生长的笔挺而有气有节,才有节气之说。挺拔多姿的翠竹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故古往今来文人雅士都把她比喻为忠贞的人品和可贵的友谊。 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她迎着风暴雨雪兀立于孤峰岩隙,在孤独中也总是不屈不挠。她一年四季都笔直地站在自己生存的地方,无论怎样恶劣的环境,也无论在山巅峭壁怎样的险峻孤苦中,她都纹丝不动挺立如铁血丹心守卫边疆的战士。它一簇一簇的绿叶,像无数根钢针一样显示着自己所向无敌的气质。松从来都是绿的,从不变黄,从不凋谢,从不据险自傲。试问,别的树跟它比起来,能有她独立于世的风格吗!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的气质。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一个顽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它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无论是石缝,是泥土,它从来都是顶天立地,顽强地生长起来的。而且不向别人炫耀自己。它具有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因为竹子的虚心,人们总把她当作衡量人品的期望。因为她的笔挺的躯干,使得人们期望做人能象她一样的梗直坦诚,光大洁净。因了她生长的每一个结节是由于竹节的中气存在,人们期望做人要有骨气有节度,有做人的原则和尺度,而不能随意为了一点利益或好处丢失了努力向上的贞节、骨气和品德。我喜爱竹子还在于她从来不奴颜媚骨,从来不献媚取宠,我酷爱她傲骨铮铮宁折不弯的柔韧和顽强生存于世的精神。人,要是能象竹子一样永葆自己的品格和节气,那么她生命的价值不也就和竹子一样四季长青,碧绿不衰吗!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节操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竹的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梅,“旷野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腊梅是在别的花都凋谢后,独自面对着呼啸的北风,肆虐的冷雪,从泥土里顽强地生长出来,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原,虽然她长得十分艳丽夺目但她却从不因此而孤芳自赏……但是,等到春天到来后,百花齐放之时,她却凋谢了,枯萎的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枝干。她无人知晓的黯然泪下。但当她看到别的花都开始迎着春的温暖争艳开放之时,它却自然而然地欣慰地笑了。正所谓:“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敬、可爱、可贵啊!松、竹、梅。松、竹经冬绿叶不凋。梅则迎寒开放,因称“岁寒三友”。天寒地冻,花木凋零,只有松竹梅欣欣向荣,一派生机。其实松和竹是四季常青的,只有梅到了冬天才分外精神。三位朋友以松为首。因为它从南到北分布最广,孤松在山巅上凌空独立,远看有“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视觉奇观。大片的松林在清风的摇撼中形成“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震撼人心的松涛的听觉效果。我因此多次上过太原的天龙山写出了“听松”一诗在太原报首先发表后又多次被其他报刊和网站转发。

我觉得也可以这样来形容岁寒三友:松透露出一种钢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松、竹、梅都有着刚直不阿的秉性,让人敬佩不已。我爱岁寒三友,更爱具有岁寒三友精神的人。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生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着不畏严霜寒凤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做人应该具有的风格、节气、品德和忠贞不渝的情谊。


读书是福


岁寒三友,就是松,竹,梅。我个人认为松最有气节。我在小学的时候曾经学过一首诗,是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元帅写的《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出彩三农



步兰香407


松高节,竹气节,梅亮贞节!


用户刘伯远772


能入围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均不是普通之物。岁寒三友重点在于一个寒字。百木凋零的冬季,唯有松竹不减绿色,足见其坚忍。而梅尚能与雪比姿且自在随意,更显出高洁之士的本质。“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梅之坚忍绚丽更令人仰慕赞叹。


Eclairsl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