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蒙古国和内蒙人民语言文字一样吗?有哪些区别?

用户97932082251


蒙古国最早在唐朝时期就属于我国,夹于俄罗斯与中国之间,后各方割据,再次被分裂出去,元朝时期又再一次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分分合合,蒙古都不曾真正与我国脱离关系,但就因为苏联贪婪的欲望使其将魔掌伸入了我国蒙古地区,促使外蒙古彻底脱离中国。

那么迫使外蒙古被分割出去的背后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康熙时期再次选择依附中国的外蒙古。

随着清王朝的不断腐败,封建制度的不断衰落,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蒙古游牧民族内部又开始出现了分裂的痕迹。

漠南被并入中国,但漠北依据被分割在外,虽然在沙皇俄国与清政府共同打压下依旧游离,未有依附哪个国家的倾向。

1688年,面对强大的外在压力,喀尔喀各部贵族做出了重大决定。

由于与沙皇俄国文化艺术、风俗习惯、政治文明等都不同,他们选择了放弃依附沙皇俄国,再次回归到拥有共同文明根基的中国。自此,外蒙古在清朝时期再次纳入中国版图。

乾隆到雍正时期封禁下的人心涣散

外蒙古自古以来也属于中国,与中华民族有着不可分割的感情。不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中国对外蒙古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个被称为“骑在马背上”的国家,在清朝时期依旧归附我国,可以说整个外蒙古同胞在未被分裂之前都是心向中华民族的。但是由于清朝在治理外蒙古时,使用错误的政策,导致外蒙古人心涣散。

大陆边疆匈奴的不断侵扰,海上倭寇的猖狂,导致了统治错误的治国方针,不仅将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彻底发展,又弄了一套封禁蒙古的政策。

清朝统治者是畏惧蒙古人民的,毕竟成吉思汗那位如雄鹰般传奇的人物曾远征到欧洲,使众多国家俯首称臣。

在满清眼里,如果打心里看不起汉人,就会打心里畏惧蒙古人民。因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彪悍,奔放,不像封建统治下的汉民族那样顺从。

乾隆帝下旨禁止内地人民进入蒙古地区,也不允许蒙古人民入关学习汉族文化与习俗,违者重罚。

统治者从政策上彻底将蒙古人民彻底划出,但由于蒙古人民与汉族人民自古互相学习,文化互融,汉族人民与蒙古人民在私底下依旧不断交往。

被清朝统治者隔离的蒙古人民发展非常困难,不能与汉族人民正常贸易使他们在收成差的时令基本断了粮食补给来源。


在蒙古人民艰难发展,对清朝统治哀怨不断时,沙皇俄国从北方入侵中国,将手慢慢伸进这个被清朝“抛弃”的蒙古。

沙皇俄国早就对这块政治不稳定的蒙古虎视眈眈,只不过清朝统治者的做法使它更轻而易举地将手伸进蒙古而已。

沙皇俄国打着与清朝政府友好往来的旗号,自雍正到咸丰时期通过各种方法与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俄《天津条约》、《陆路通商章程》。

而在交往过程中不断笼络蒙古高级领导人员。光绪帝时期企图吞并蒙古。

但之后日俄战争后,深怕其他帝国也对蒙古虎视眈眈,若是贸然吞并可能会引起其他帝国的干涉,所以只是派兵驻扎,并未吞并。

在沙皇俄国驻兵之时,又对蒙古进行文化渗透,修步拉拢人心。

沙皇俄国在蒙古与契约方式进行发展,与清政府压迫封禁政策截然不同。后又高价贿赂蒙古王公贵族,宣称尊重蒙古人民的风俗以及利益,与蒙古人民和平相处。本来就对清政府采取隔离政策不满的蒙古人民,似乎更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沙皇俄国虽然早就伸手干涉蒙古地区,却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将其吞并。但不论是沙皇俄国还是后来的苏联都想紧咬这块土地。

所以蒙古在清朝以后几乎都处于被俄国统治状态。

直到1945年,在苏联的干涉下,外蒙古最终脱离了中华民国,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国家。1946年中华民国承认其独立,自此外蒙彻底脱离中国。

那么曾经被中国统治的蒙古国和内蒙人民语言文字一样吗?又有哪些区别呢?

外蒙古与内蒙古语言文字有相同之处但却又有区别。

内蒙人民与蒙古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有共同的文化根基,所以他们的语言交流基本上无障碍,但却有口音不同。加上苏联统对外蒙进行文化渗透,所以外蒙口音更偏向俄语。

内蒙人民使用最初的蒙古文字即回鹘蒙古文,但外蒙古使用斯拉夫字母(西里尔字母),即斯拉夫蒙古文。


回鹘蒙古文:回鹘蒙古文是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时,让自己的崇拜者塔塔统阿帮助自己创造了蒙古文字,这就是老蒙文。

蒙古人民此后一直使用此文字,至今仍然不绝,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字代表之一。

西里尔蒙古文:西里尔蒙古文是在外蒙古独立之后受苏联影响才创造出来的,相对于回鹘蒙古文来说西里尔蒙古文产生的时间较短,使用不广泛,参杂俄语字母。

1946年,外蒙古全部转用西里尔蒙古文,但近年来外蒙古又回归到使用回鹘蒙古文。并确定于2020年废除使用西里尔蒙古文,重新使用传统的蒙古族,回归传统文化,寻找文化根基。

西里尔蒙古文与回鹘蒙古文最大的不同其实在于西里尔蒙古文是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

又继承了回鹘蒙古文的一些特点,还融入了苏联文字的特点,多种文字的融合,借鉴多种文字形成而发展起来的。

回鹘蒙古文就比较原始,原汁原味,自创而成,独自发展,这就是这两者最大的不同。


史之策


我在内蒙上过学,也接触过内蒙蒙族和外蒙留学生,下面简单的说说看。蒙古国和我国内蒙的蒙族同属一个民族,他们都说蒙语,彼此语言交流没有多大障碍,仅有口音上的区别。但他们使用的文字却不一样,无法进行书面文字交流。

蒙古国主要使用的是西里尔蒙古文,这种文字是蒙古国独立后借鉴俄文发明的字母文字,1937年开始推广,1946年起正式推行。但是,蒙古国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回鹘式蒙古文,只不过仅限于学术研究,一般老百姓是不用的。



我国内蒙古蒙族使用的是传统的回鹘式蒙古文,这种文字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还有一部分居住于新疆的蒙族使用的是托忒文,和传统蒙文有些差别。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国开始意识到在国内恢复传统蒙古文的重要性,这对他们传承民族历史、方便与中国交流有重要意义。2014年蒙古国决定,于当年在公文中恢复传统蒙文,并在2020年前彻底废除西里尔蒙古文。到时候蒙古国人民和我国内蒙蒙族就可以进行流畅的语言文字交流了,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石头说历史


首先,蒙古国和内蒙古自治区是两个不一样的行政单位。蒙古国属于独立主权国家,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行政单位。

其次,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语言文字差别非常大,作为一个内蒙古人,我觉得有必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蒙古国原属我中国的一部分,因为复杂的原因,现在成为独立主权国家。这个国家曾长时间成为苏联的傀儡政权,因此,语言文字文化受到了苏联极大的影响。蒙古国的语言主体为蒙古语的卫拉特方言,俄语在这里的使用也十分普遍。在文字方面,由于苏联的影响,蒙古国废弃了传统的蒙古文字,而采用了西里尔字母拼写蒙古语。西里尔字母与拉丁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实际上很大程度上,蒙古国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域的内蒙古自治区,汉族人口比例达到80%以上,因此,实际上,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再定义为民族自治区实际上有失偏颇。内蒙古自治区的官方语文为汉语文和蒙古语文,但实际上,居住在这里的人可能很多年都不会听到一句蒙语交谈,汉语文已经成为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各民族人民通用的语文。

因为民族政策的关系,内蒙古自治区的官方以及非官方公共场合也常常使用蒙古文,包括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区,由于蒙古族聚居人数较多,蒙古语文的使用还是较为普遍的。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使用的蒙古语是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蒙古语方言为标准方言的蒙古语,而蒙古文使用的是传统蒙古文,即由元朝的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文。


公民康明诚


答案:不一样

蒙古和内蒙古两者只有一字之差,不过两者之间的真实差异可是非常大的,就以平日里最基本的文字而言,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蒙古也曾经是我们国家的国土,不过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蒙古独立了出去,而其主要使用的文字是一种叫做西里尔蒙古文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其原创的文字,不过其吸收了许多其他种类文字的特点,比如其和俄文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当然蒙古就算独立也没有忘记其民族专属的回鹘式蒙古文,不过这种文字有着很强的局限性,只有少部分学者才会使用,久而久之也就被人们给忽略了。

但是在内蒙古就不一样了,他们一直将回鹘式蒙古文作为自己种族的官方语言,很多当地人都对这种语言有特殊的感情,将其一直沿用至今,要知道这种文字距离今天已经有将近数百年的历史了,如果你会说回鹘式蒙古文一定会受到当地人的青睐。

还有一小部分蒙古人生活在新疆,在长时间的文化交融中他们使用一种叫做托忒文的语言,其大体上和蒙古的回鹘式蒙古文没有太大差别。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看待问题的眼光也越来越透彻,最终在近年所有的蒙古人不论是独立的蒙古还是新疆的蒙古人都重新捡起了最传统,历史最久的回鹘式蒙古文了。现在这种文字已经非常普遍了,只要是蒙古血统的人们都用这种语言。当然这样会让大家的沟通交流更加便利,方便进行贸易合作,所以相信这也是最好的局面,绵延几百年的语言得以继续发光放热!


四十五度历史


内蒙古的语言文字是蒙古语言蒙古文字,生活上受汉语汉文也有影响,但主体和根本实实在在是蒙古自己的文字语言。

而蒙古国语言文字同内蒙都有较大的差异。和内蒙不同,外蒙已经放弃了自己的蒙古文字,使用的是俄罗斯字母拼写的文字,和蒙文已完全无联系,可以类比韩文与汉字。

此外,外蒙无内蒙语言上也略有差异,不过这个差异是蒙古语的内部方言不同而已,勉强沟通不成问题。


苏绽


当然是不一样的。

作为蒙古的正统后裔,内蒙古境内的蒙古族,至今仍在使用传统的蒙古文字,即回鹘蒙古文。

而作为蒙古旁支后裔的蒙古国,使用的却是带有斯拉夫特色的西里尔蒙古文。

同是蒙古族人,为何内蒙古和蒙古国使用的文字系统却迥然不同?静夜史认为这主要和蒙古在近现代的演变密不可分。

1368年元朝灭亡后,明朝对退守蒙古高原的北元进行了穷追不舍的打击,1388年捕鱼儿海之战的胜利彻底瓦解了北元的统治架构,分崩离析的北元最终于1421年彻底灭亡,蒙古高原分化出鞑靼和瓦剌两个主要族群。

鞑靼和瓦剌此消彼长,最终鞑靼重新夺取了蒙古高原的控制权,占据了今天的内蒙古和蒙古国区域,而瓦剌则向西迁徙占据了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

1571年隆庆开关后,明朝和鞑靼的大规模战争宣告停止,随后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察哈尔部以及科尔沁部、土默特部相继南迁到长城一线,他们是内蒙古的前身,统称漠南蒙古。

而原属察哈尔部的图谢图汗部、扎萨克图汗部、车臣汗部和赛音诺颜汗部则占据了漠北高原,统称漠北蒙古,成为蒙古国的前身。

1635年漠南蒙古臣服清朝,1691年漠北蒙古内属清朝,所以地位有别,不过无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还是漠西蒙古都统一使用蒙古传统文字即回鹘蒙古文。

回鹘蒙古文是自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后创立的文字,回鹘蒙古文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在鞑靼部俺答汗接受藏传佛教后逐渐定型,后成为漠南、漠北和漠西蒙古的书写文字,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前夕。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沙俄趁机煽动蒙古高层宣布分立,藏传佛教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自称皇帝,并对内蒙古和新疆展开疯狂进攻。

此时的袁世凯政府迫于国内压力,组织军队反击,收回内蒙古全境。但在沙俄的操纵下,蒙古虽恢复自治地位,但实际由沙俄控制。

1919年皖系军阀徐树铮趁沙俄在一战中崩溃,苏俄政府自顾不暇的历史机遇,兵不血刃收复蒙古全境和唐努乌梁海。但好景不长,随着皖系军阀在北洋军阀的混战中落败,徐树铮出逃。加上苏俄取得了反击外国干涉的胜利,国内局势稳定的他们卷土重来,苏俄红军于1921年进入蒙古。

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最高掌权者。此时的苏联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共产主义国家,深受帝国主义的围追堵截,直接吞并蒙古的可能性不复存在。因此,苏联退而求其次,将蒙古作为中苏之间的战略缓冲区。

在斯大林的操纵下,蒙古于1922年成立君主立宪制政府,1924年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去世,蒙古成立共和国,民国政府对蒙古的统治名存实亡。

为彻底控制蒙古,苏联除在蒙古驻军,严密控制蒙古的内政外交外,还在经济上驱逐第三国资本,控制蒙古经济大权;政治上培养亲苏势力,并要求蒙古政要与苏联人通婚;思想上则不断掀起肃反运动,大量屠杀封建王公和喇嘛等。

而最重要的是,苏联政府严厉禁止蒙古民众崇拜成吉思汗,废除传统的恢复蒙古文,改用带有斯拉夫特色的西里尔蒙古文。

俗话说“欲亡其国,先亡其史”,西里尔蒙古文的使用,使蒙古的历史被彻底割裂,全面苏化的蒙古与我国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的蒙古族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西里尔蒙古文相比于回鹘蒙古文,具有书面语与口语一致,便于印刷等优点,最大的好处就是怎么说就怎么写,对于蒙古科学文化教育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与罗斯福密约,以出卖蒙古权益为条件换取苏联在对德战争胜利三个月后对日本出兵。

1945年8月14日,在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一天,国民政府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随后在苏联的操纵下,蒙古独立公投以高票数通过。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承认蒙古独立,此后西里尔蒙古文正式成为蒙古的官方语言。

因为苏联的严密控制,西里尔蒙古文对蒙古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蒙古在苏联的控制下彻底苏化。

不过在1991年苏联解体,1992年俄罗斯从蒙古撤军后,为消除苏联的影响力,蒙古大呼拉尔于1992年宣布逐步恢复使用回鹘蒙古文。2011年7月11日开始,蒙古规定政府成员与国际机构和国外同级别官员进行交流时,公文和信函必须使用回鹘式蒙古文,并附当事国或联合国任意工作语言的翻译文稿。蒙古国公民的出生及结婚证明、各级教育机构核发的相关证件、毕业证书等必须以回鹘式蒙古文和西里尔蒙古文并排书写。

回鹘蒙古文的使用有利于蒙古历史文化的传承,但由于苏联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大量亲苏分子的存在,为蒙古的文字改革造成了巨大阻力。

而恢复回鹘蒙古文虽然有效祛除了俄罗斯的痕迹,但却意味着蒙古不得不受到昔日宗主的影响,因为回鹘蒙古文的使用将使蒙古与内蒙古等地蒙古族的交流毫无障碍,这让蒙古高层更加寝食难安。

所以在苏联解体后,在离经叛道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的蒙古很快和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眉来眼去。特别是美国,不仅在2005年与蒙古互相承认为“第三邻国”,还每年举行“可汗搜索”的联合军演,并且美国还邀请蒙古军队参加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的维和行动。

日本作为美国的追随者且与俄罗斯有严重隔阂的国家,在冷战结束后对蒙古进行大量投资,获得了蒙古人的极大好感。

与美日等国打得火热使蒙古不得不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亲苏势力与亲西势力矛盾重重,蒙古政策朝秦暮楚,回鹘蒙古文的回归之路也是异常漫长而艰辛。

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西里尔蒙古文从蒙古独立后就一直在蒙古的各个角落渗透,民众早已习惯了使用这种数典忘祖的文字。恢复所谓的传统蒙文,对于文盲率极高的蒙古而言,注定是任重而道远的艰难工程。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外蒙和内蒙的语言是一样的,但是文字并不一样。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明明交流沟通都无障碍,但是写出来的却是两种文字,是不是感觉很奇怪?

但是如果把它放到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就不那么奇怪了。

外蒙通用文字是在1940年开始改革的,并于1946年全面使用这种文字——以西里尔字母拼写的斯拉夫蒙文,又称西里尔蒙古文、喀尔喀蒙古文,这是借用当时的苏联词汇,受到苏联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字,在蒙古族内部称为新蒙文。

而内蒙古用的是老蒙文,又叫回鹘式蒙古文,至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老蒙文和新蒙文最大的差别就是,老蒙文是从右往左,竖着写的,而新蒙文是从左往右,横着写的。

而现在,外蒙用了七十多年的文字,又要在2020年全面废除,开始继续使用老蒙文。

说到底,还是人被统治久了,就忘了自己姓什么了,侵略文化用久了,也会理所当然的觉得用得很舒适。


魏青衣


蒙古国与内蒙古之间的语言和文字的差别很明显,尽管口语仍然相似,这种差异令人诧异。下图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在蒙古国,蒙古文字已被抛弃,使用西里尔字母,而在内蒙古,中国人保留了蒙古文字的使用,从道路标志到人民币上,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蒙古文的身影。

蒙古人可以和内蒙古人交流吗?

人们会认为,如果蒙古国人和内蒙古人进行交流,他们将能够相互理解。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蒙古人和内蒙古人之间可以很好地沟通,但是,如果不加以澄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仍会产生一些误解。但是,这是假设双方都可以说蒙古语。

口音和单词之间的区别

如果双方无法以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清晰地发音,那么在这里可能会发生误解。有时,蒙古语中使用的单词和短语并不总是适用于内蒙古人,反之亦然。

自1911年以来,蒙古人受到苏联的影响,内蒙古人受到中国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因此蒙古人必须学习俄语作为第二语言,而内蒙古人则开始学习汉语。

当人们听蒙古语时,他们经常评论它与俄语略有相似,因此受俄罗斯的文化影响可能会影响某些字母的发音。

但是,当我听内蒙古人讲话时,他们似乎混合了中汉语拼音中的Z、C、S。

有关蒙古国和内蒙古之间的语言文字差别,如果您还有不同的独特视角或补充,欢迎在评论处一起探讨交流。

敬天艾民


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1368年,元朝覆灭后,八思巴字也一并退出通用体系 。

20世纪40年代,蒙古国在苏联影响下,成立了以达木丁苏伦等作家参加的“文字改革委员会”,不久后正式废弃回鹘体蒙古文,开始使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创制的西里尔蒙古文。80年代后,蒙古国曾有部分初中和高中开设回鹘体蒙古文课程,但推广效果并不理想。蒙古国仍然只有部分学校开设回鹘体蒙古文课程,但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不重视这一课程的学习。

1979年中国正式确定了蒙古语基础方言和标准音。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转发了“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关于确立蒙古语基础方言、标准音和试行蒙古语音标的请示报告》,决定以察哈尔土语为标准音。1977年八省区第二次蒙古语文专业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蒙古语文标点符号的规定”。1991年自治区民语委下发了“关于试行蒙古语文缩写和略写法的通知”。1996年规范了“蒙古文字母顺序”。1997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正字法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将3000多条不规范的基本词条规范为1500余条,并统一了其派生词的书写形式。

2010年,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下达关于恢复扩大回鹘体蒙古文使用的命令。命令规定,蒙古国总统、国家大呼拉尔(议会)主席、总理以及政府官员等在与外国同级别官员进行交流时,公文和信函必须使用回鹘体蒙古文;蒙古国公民的出生及结婚证明、各级教育机构颁发的相关证件、毕业证书等必须同时使用回鹘体蒙古文和西里尔蒙古文。


跪射俑


内蒙古现在基本上是通用汉语汉字的,应该问外蒙古的语言文字跟内蒙古的蒙古族语言文字有什么区别。语言上肯定有口音区别,基本的交流没有问题,但是现当代出现的新词汇,外蒙古主要借用俄语词汇,内蒙古蒙古族借用汉语词汇。文字上区别就大了,历史背景比较复杂,内蒙古蒙古族用的是“老蒙文”(回鹘蒙古文),外蒙古用的是斯拉夫字母(西里尔字母),即斯拉夫蒙古文。

畏兀儿学者塔塔统阿奉成吉思汗之命创制的“回鹘蒙古文”,也称“老蒙文”,这是使用最广泛,时间最修久的一套蒙古文字,在内蒙古一直用到今天。


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以后,俘获了乃蛮部的大学者塔塔统阿,成吉思汗很钦佩他的学识,也很羡慕乃蛮部有文字,就命塔塔统阿帮助创制了蒙古文字。塔塔统阿创制的蒙古文字称为“回鹘蒙古文”,也叫“畏兀儿蒙古文”。


后来的七八百年,出现了很多套蒙古文字,如元朝忽必烈皇帝请八思巴创制的“八思巴蒙古文”,随着元朝结束八思巴蒙文也就消亡了;漠西蒙古集团(卫拉特蒙古)学者那木海扎木苏根据卫拉特蒙语方言创制的“托忒蒙古文”;漠北蒙古(喀尔喀蒙古)根据印度文字和藏文字创制的“索永布蒙古文”……但是,没有一套蒙古文字的使用有回鹘蒙古文那久远,影响那么广泛,生命力那么强。这套文字在内蒙古的蒙古族中一直用到今天。

元朝忽必烈请八思巴创制的“八思巴蒙古文”,图为一份八思巴文诏书。八思巴蒙文根据吐蕃文字创制,但除了在宫廷中强制使用,在民间不受欢迎,随着元朝灭亡,八思巴文也没人用了。


外蒙古放弃用回鹘蒙古文不是自愿的,真实的情况是1921年开始,外蒙古就被苏俄占领和控制了。至1930年代,莫斯科先后在外蒙古完成了经济改造、社会改造、文化改造,这个过程是相当血腥的,这个时期也实现了对外蒙的高度和全面控制。1941年,莫斯科正式迫使外蒙放弃以回鹘蒙古文,改用苏联帮创制的斯拉夫蒙文,外蒙古根本不能作主,只能奉命全国强推斯拉夫蒙文。近年,外蒙古恢复回鹘蒙古文的呼声也比较高,政府在学校开设了学习课程,但是这个进度很慢,因为经过几十年三代人之后,年轻人已经不识回鹘蒙古文,学习起来也困难,他们用惯了斯拉夫字母,电脑手机上敲字也方便。

外蒙古的报刊杂志,所用文字是斯拉夫字蒙古文。


其实在苏联的要求下,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的蒙古族也差点改用斯拉夫蒙古文。1955年,内蒙古根据中央的指示,试推行了两年改用斯拉夫字母,但是到了1957年秋天,根据中央青岛会议最新精神,停止推行斯拉夫蒙古文,继续采用回鹘蒙古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