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什么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

风雅秀仕


汉高帝刘邦年轻时是个无赖,个人形象很差,正因如此,良家女子都不想嫁给他为妻。虽然迟迟未能成家,但刘邦的身边却从不缺少女人,其中有位曹姓妇人跟他做了好几年的“露水夫妻”,并给他生下一个私生子,此即本文的主人公刘肥(“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见《史记·卷五十二》)。


刘肥出生没多久,刘邦交上好运,被沛县豪强吕公看中,从而迎娶了后者如花似玉的女儿吕雉,没多久便添了一对儿女,即后来的鲁元公主和汉惠帝刘盈。吕雉过门后,虽然表面上把刘肥当儿子养,但内心却一直很嫌弃他,反倒是刘盈跟这位异母兄关系要好,让刘邦甚是欣慰。



刘肥虽然是家中的老大,但由于是私生子,所以无论是刘邦做汉王时,还是称帝建国后,储君之位一直都由嫡长子刘盈担任。好在刘邦对长子很照顾,既然无法把江山传给他,便把齐国故地73城全部封给刘肥,百姓中能讲齐国话的全部成为他的臣民,对于后者来讲,这也算是一种极为丰厚的“补偿”了。


齐国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富含鱼盐之利,在经济上极为富庶。所以刘肥自从成为齐王后,每日里锦衣玉食、出尊入贵,很是过了几年的舒心日子。然而好景不长,等到刘邦驾崩、刘盈(汉惠帝)登基后,刘肥的处境陡然变得凶险起来,并差点丧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惠帝即位后,刘肥按照规定进京朝觐天子,并在事后接受皇帝的宴请。惠帝因为自幼跟刘肥关系要好,所以在宴席间对他甚是尊崇,不仅让他坐在席首位置,而且频频给他敬酒,一如当年在民间之时。吕后看到这一幕后非常生气,认为刘肥妄自尊大,毫无人臣之礼,不杀不足以警戒他人。正因如此,吕后便命人备下鸩酒,准备毒死刘肥。


好在惠帝眼尖,看出母后有毒害兄长的心思,便做出一副要和刘肥同饮毒酒的模样,才迫使吕后中断自己的毒计。事后,刘肥经向侍者暗中询问方知实情,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刘肥很清楚吕后的本性,知道她既然把自己视为“眼中钉”,便一定会除掉他。正因如此,刘肥便将足智多谋的内史士召来,恳请他帮助自己找到一条保命之道。



内史士思虑再三,便向刘肥献计到:“微臣听闻太后疼爱鲁元公主,并一直想助她恢复昔日的荣耀和地位(鲁元公主嫁给赵王张敖为王后,后因张敖被废,由此丧失身份和荣耀)。依微臣来看,大王不如将封国中的一个郡献出来,将其作为公主的汤沐邑,唯此才能讨取太后欢心,而大王也会因此避免杀身之祸。”


刘肥认为内史士说的很有道理,便依计而行。事后,刘肥可能是觉得此计还不够稳当,便再度“加码”,向吕后请求尊立鲁元公主为齐国王太后,给与她极为尊贵的名号和地位(“於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尊公主为王太后。”见《史记·卷九》)。



刘肥为了避祸,竟然把妹妹尊为母亲,这在历史上也算是一则趣闻了。但不管如何,吕后对刘肥这两项举动很是满意,并就此解除对他的杀心(“吕后喜,许之。乃置酒齐邸,乐饮,罢,归齐王。”引文同上)。这场风波过后四年(前189年),刘肥在封国寿终正寝。


刘肥一生多子多福,仅见于正史的王子们便多达9位。不过跟低调谨慎的刘肥不同,他的儿子们各个脑后生“反骨”,屡屡发动叛乱,让朝廷头疼不已。其中,长子刘襄(齐哀王)在吕后驾崩后起兵造反,弟弟刘章(城阳景王)则在长安做内应,兄弟二人欲联手夺取天下,但最终却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阻止,而夺得帝位之人,则是刘邦第三子刘恒(汉文帝)。



刘襄、刘章夺取天下的计划破产后,心中甚为不甘,再加上汉文帝的猜忌,没几年时间便相继郁郁而死。刘肥第三子、济北王刘兴居对两位兄长的遭遇很不平,便在汉文帝前三年(前177年)举兵造反,结果被大将军柴武击败后俘杀,济北王国就此被废除。


23年后(前154年),因为对汉景帝推行的“削藩”政策不满,刘肥第四子刘将闾(齐孝王)、第六子刘辟光(济南王)、第七子刘贤(菑川王)、第八子刘卬(胶西王)、第九子刘雄渠(胶东王)纷纷响应吴王刘濞,共同起兵反叛朝廷,史称“七国之乱”。



然而叛乱并没有持续多久,便被朝廷的军队平息,以上诸王要么自杀要么被赐死,封国全被废除,没有一人落得好下场,唯有刘肥第六子刘志(菑川懿王)没有参与叛乱,最后得以善终。刘肥所生9子有8人曾举兵造反,其中6子因叛乱死于非命,这在历史上也算是一种空前绝后的现象了。


史料来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文史砖家


吕雉是历史上有名的恶毒女人,她的丈夫刘邦有八个儿子,其中有四个都直接或间接死在了她的手里面,而她的亲生儿子汉惠帝刘盈,基本上也是被他气死的,只有刘肥、刘恒和刘长没有遭到她的毒手。



在这三个人中,刘恒能够当上皇帝(汉文帝)是吕后绝对没有想到的,因为在吕后看来,刘恒的母亲薄姬最没有威胁,因为她从不敢向吕后抗争,只会退让,而且刘恒被封的代地既小又贫瘠,这娘俩也从未表现出不服从她的意思,因此她们才能熬得过吕后,守得云开见月明。


刘长是刘邦最小的儿子,他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他从小就是由吕后带大的,因为刘长的母亲赵姬在刘长出生后不久就因为受到一次刺杀刘邦事件的牵连而自杀了,刘邦就下令吕后抚养赵姬的儿子刘长,所以也可以说刘长是吕后看着长大的,多年的情感使得吕后待刘长视如己出,就是说把他看作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更何况刘长背后又没有什么势力靠山,他又是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与丈夫张敖家里的歌伎所生,因此也就不再想着去杀他了。

但是刘肥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实际上他是刘邦的长子,比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的年龄还大11岁,对吕后来说,他实际上就是丈夫刘邦的私生子,是刘邦在和吕后结婚之前,与寡妇曹氏相好时生下的孩子,而对刘肥来说,吕后就是他的后妈了,自古小孩子与后妈关系不睦的多,那么为什么吕后就没有除掉刘肥呢?

这里面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的原因是实际上刘肥和吕后原本关系很不错,因为刘肥虽然是刘邦的私生子,但是奇怪的是根据史料记载,刘肥其实也算是从十岁左右开始跟着吕后一块儿长大的,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并没有跟着母亲曹氏一起,而是大部分时间中都跟着刘邦和吕后在一起,而且刘肥和父亲刘邦、后妈吕后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刘盈等人的关系也很不错,所以吕后和刘肥还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





刘邦也很重视他这个大儿子,在夺取天下后,封刘肥为齐王,这是当时天下非常富庶的地方,刘肥的封地城池众多,人力物力资源丰富,可谓是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国,然而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激起了吕后的嫉妒心,并且也认为他是有实力挑战她儿子汉惠帝刘盈皇位的一个人,于是就开始看刘肥不顺眼了。

虽然吕后心狠手辣,但是他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却是一个心地善良,宅心仁厚的好孩子,他也很懂得如何与兄弟们和睦相处,比如他曾经非常爱护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赵王刘如意,生怕他遭到母亲吕后的毒手,每天都和她一起吃一起睡,然而却由于一次疏忽导致刘如意被吕后毒杀。



齐王刘肥有一次因此来到京城,刘盈担心他也会遭到母亲吕后的毒手,就也经常和他待在一起,而且他认为刘肥是自己的兄长,所以很尊敬他,有一次吃饭时就让他坐到了自己的上位,吕后看到后心里很不满,就对刘肥动了杀心。


但是刘盈很担心其母吕后故伎重演,于是凡是有吃的东西,他必然与刘肥一起吃,这让吕后很难下手,有一次吕后准备了毒酒让刘肥喝,结果刘盈也要一起喝,吕后只好命人赶紧把酒撤掉了。

刘肥觉得事情蹊跷,事后打听才得知吕后想毒死他,这可把他吓坏了,于是就跟自己的随从商议怎么办?有人向刘肥献计说:“吕后只生有汉惠帝和鲁元公主,她对自己的两个孩子无比疼爱。现在大王您拥有七十多座城邑的封土,而鲁元公主却只有几座城邑作为自己的食邑。如果您能够把一个郡的封地献给吕后,以此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吕后必定很高兴,而您也就不会有什么杀身之祸了。”

刘肥认为他说的很对,就听取了他的建议,上表说要把城阳郡献给吕后,请求吕后将该地作为吕后的女儿,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鲁元公主的汤沐邑。

不仅如此,刘肥还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很明显这是越礼的,因为鲁元公主只是刘肥的妹妹,那如果把她尊为王太后的话,那么她的辈分将会比刘肥还高了一级。

然而吕后却看到刘肥这样做后十分高兴,就很爽快地答应刘肥的请求,并在刘肥的府邸设宴款待刘肥,以此来替女儿鲁元公主表示谢意,之后吕后没有再想杀掉刘肥,还放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国,刘肥也因此保住了性命和封地。


从效果来看,不得不说刘肥的做法很聪明,他对妹妹鲁元公主又献城又尊太后,做这件事无非是想向吕后示弱和讨好,让吕后觉得他没有危险,吕后看到刘肥这样的态度,觉得他是个没有危险的人,又想起他也算是自己带大的,于是认为他跟自己是一心的,也就放过他了。

不过齐王刘肥在其32岁时就去世了,比汉惠帝刘盈还早死了一年,其死因不明,历史也没有相关记载,推测其死和吕后关系不大,或者是以假死来蒙蔽吕后也不无可能。


科普大世界



刘邦的几个儿子中,有两个血统存疑:刘长和刘肥。

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刘邦任泗水亭长时,与寡妇曹氏通奸所生。曹氏与他人是否有奸情,不得而知。

刘长的母亲是赵姬。

刘长八成不是刘邦的骨肉。刘肥八成是刘邦的骨肉。其他儿子铁定是刘邦的骨肉。

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还差点杀掉刘肥。

刘邦的诸子中,代王刘恒封国最贫瘠、狭小。齐王刘肥的封国最富庶、强大。拥有九郡七十余城。

刘肥到长安朝觐吕后和汉惠帝。吕后觉得齐王刘肥势力太大。欲除之而后快。汉惠帝的多个兄弟被吕雉诛杀。他担心哥哥刘肥再遭遇毒手,便与刘肥形影不离。就连去厕所也在一起。吕雉给刘肥的饮食。汉惠帝先吃以试毒,然后再让刘肥吃。

原本吕雉打算毒死刘肥。担心毒死汉惠帝。一直没有下手。刘肥的幕僚建议他把齐国最富庶的城阳郡献给吕后。讨吕后欢心。

刘肥把城阳郡献给吕雉后,吕雉高兴坏了——儿子真孝顺。暂时放弃了杀刘肥的打算——暂且留你一小命,以后再杀你。

刘肥趁吕后高兴之际,赶紧离开长安。回到齐国。之后。刘肥再也不敢亲自朝觐吕雉和天子。

还有后续:

刘肥死后,长子刘襄即位齐王。吕雉驾崩。齐王刘襄率大军出征,进兵长安,讨伐吕氏。刘襄尚未到长安,群臣已经把诸吕屠尽。群臣通知刘襄吕氏被灭族。禁止他再继续进兵。群臣将拥挤新君。新皇帝有两个候选人:齐王刘襄和代王刘恒。最终群臣拥挤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杨朱学派


齐王刘肥是高祖长子,因庶出不得立为太子而封于齐,食七十城,凡是能说齐国地方方言的老百姓,全部给了齐王刘肥,是天下第一诸侯。在所有的诸侯王之中,刘肥是实力最为强劲的,他一个人可以说占据了诸侯的半壁江山。对于齐王刘肥,吕后最初的想法是要将其除掉的,只不过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什么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

吕后大杀刘邦皇子的时候,刘肥也在吕后算计之内。只不过刘肥选择了忍辱偷生,他赢得了吕后的信任,才免造吕后屠杀的。这其中的原委,且听小编娓娓道来。一、示弱求生,消财免灾。刘邦死后,到了过年的时候,地方诸侯王都要来都城拜见皇帝。齐王刘肥,早早的就带着自己的使团,从齐国开始向长安进发了。皇帝刘盈和刘肥的关系,比较不错。刘盈知道哥哥什么时候到,还特意的去迎接刘肥了。到了晚上,?刘盈要给刘肥洗尘,便办了一场家宴,命人设宴饮酒。而且刘盈认为刘肥是兄长,就安排他在上坐,依从家人的礼节。

兄弟两个吃吃喝喝,放松得很,也就没有顾忌到君臣之礼。在这个家宴上,刘盈让刘肥座了主人的位置。就在他们嗨的高兴的时候,吕后闯了进来,当吕后看到刘肥做到了皇帝才应该做的主人的位置上,她就开始发火了。本来吕后就对刘邦让刘肥当齐王不满,毕竟当时齐国是全国最为富庶的地方,有七十座城池。吕后就是担心刘肥的势力过大,会对自己的儿子刘盈造成威胁。此刻,正好吕后看到刘肥对刘盈不尊重,一股无名之火,顿时升了上来。所以,她就开始对刘肥痛下杀手了。吕后命让宫女去厨房端了两杯酒来,摆在前面,命刘肥起来敬酒祝寿。

刘肥起来敬酒,正打算喝呢,可是孝惠帝也站了起来,端起了一杯宫女拿来的酒,他想和刘肥一起敬吕后。吕后看到刘盈端的酒杯,脸都变绿了,她看到刘盈就要把酒给递到自己的嘴唇时,连忙自己起身并且顺势就把刘盈的酒杯给打翻了。刘肥看到这个情况,感觉非常奇怪,但是也意识到了酒里可能有问题,因而没敢喝,佯装酒醉离去,回到了自己的齐王官邸。事后,刘肥打听缘故,才知道了原来吕后给自己喝的是毒酒。而且这个时候吕后已经下了命令,要把刘肥囚禁在长安,不让他回齐地了。刘肥非常担心,以为自己很难就此脱身脱身,整日焦虑。

刘肥找到自己的使团商议,该如何应对?齐国内史士劝他说:“太后之所以忌惮你,是因为你的地盘太大了。太后只有孝惠帝和鲁元公主,现今你拥有七十多座城邑,而公主才有几座城邑作为食邑,您如果能将一个郡献给太后,作为公主的汤沐之地,太后必然高兴,你也一定没什么忧患了。”齐地总共有七个郡,所以,刘肥就把城阳郡献给了鲁元公主,并且推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也就是说认了鲁元公主为小妈。刘肥竟然为了活命甘愿认自己的妹妹当小妈,真的惊掉人的下巴,令人很难费解。当吕后知道刘肥这么听话,献出来一个郡之后,就开心了。随后,就在齐王官邸设置酒宴,对饮,结束后她就把刘肥给放了回去。

二、隐忍不发,积蓄实力。刘肥面对吕后的咄咄逼人,深知若公然对抗,必然死无葬身地之地。刘肥很窝囊呀,本来七个郡,就这样被别人弄走了一个。不久后吕后又在刘肥这里划走了一个郡,刘肥还是什么都不敢说。他只能偷偷的生闷气,并且暗地里积蓄实力将齐国一步步的做大,也使其子刘襄、刘章和刘兴居,拥有了平定诸吕的实力和勇气。不过由于政治经验的匮乏,还有就是他自己的草率决定,他们终被功臣集团所利用,成为了牺牲品。汉文帝刘恒登基后,以刘襄去世为由,对齐国采取了“一分为四”的政策,可以说是汉武帝时主父偃所策划的“推恩令”的最初原型。

三、屏卫汉室,震慑群臣。小编认为从吕雉的角度讲,诛杀刘肥是因为其对孝惠帝刘盈构成了威胁,同样不杀刘肥也是为了巩固孝惠帝或者说自己的政治统治地位来考虑的。高祖刘邦封刘肥为齐王,并给其七十城的封地,是有其独特的政治考虑的。齐王的存在就是为了震慑朝中的功臣集团,同时给潜在的反刘势力留下一种威慑。一旦京城发生内乱,齐王刘肥就是最好的外援。事实证明,在吕后去世之后,守举义兵讨伐诸吕之乱的就是齐王刘襄,而在内手刃吕产的则是朱虚侯刘章,同样也是刘肥之子。

四、为我所用,为我所控。在读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齐悼惠王世家》时,小编曾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召平。召平是齐国相国,他听说齐王刘襄想起兵,就派兵以保卫名义包围了王宫,后来中了魏勃的诡计才交出兵权而自杀身亡。如果小编没有记错的话,这个召平在《萧相国世家》里也曾出现过,当时就是他建议萧何自污保身的。因此有理由相信这个齐国的相国实际上是刘邦或者说萧何安插在齐王身边的耳目,且其掌握着诸侯国的兵权。

诸侯王尽管名为王爵,但是在实际上他们在很多方面都依然受到朝廷的管控和辖制,所以这也是吕后不杀刘肥的一个重要原因了,因为刘肥尽管肥,实力也很强,但是还在可控的范围,还没有到了失控的地步,所以也没有必要必须要杀了他。




太阳雨99999


刘肥,刘邦与酒店老板娘曹氏的儿子,算不算私生子呢?也算是吧,刘邦有刘肥的时候还是单身汉呢?吕雉25岁才嫁给刘邦,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当时的刘邦已经40多岁了。至于酒店老板娘曹氏,只能算作是个小三,存在与刘邦和吕雉之间。

后来,刘邦打下了江山,为了弥补对酒店老板娘和刘肥的亏欠,刘邦将齐国70多座城池分给刘肥,让他做了齐王,是刘邦子弟中分地最大的王。

刘肥是庶出长子,吕雉的儿子刘盈是嫡长子,按照汉朝的“继承法”,将来大汉的江山自然是刘盈来继位。齐王刘肥和刘盈关系要好,刘盈也十分尊重他这个庶出的哥哥。

刘盈善良,继位汉惠帝之后,吕雉当权,是为吕后乱政。

公元前193年,即汉惠帝二年,齐王刘肥入京觐见皇帝,刘盈热情招待刘肥如同家人,吕雉得知后十分震怒,认为刘肥不尊君臣之道,打算除之而后快,于是派人端去毒酒,想要毒死刘肥。

汉惠帝念及兄弟之情,担心毒死了刘肥,便也要和刘肥同饮。吕雉见状,不得已打翻了毒酒,才避免了一场生死宴。但是,吕雉不允许刘肥回到齐地,大概是打算另寻机会处置刘肥。

刘肥十分害怕,于是问计于身边的谋士。谋士给他献了一计,让刘肥让出齐地一片郡属城阳郡给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并尊鲁元公主为齐王太后,也就是说,本是姊妹关系,变成了母女关系。吕雉一高兴,就将刘肥放回去了。

这是发生在汉惠帝二年左右的事情,后来刘肥的几个儿子一起反对吕雉当政,以及参与“七国之乱”都是后来的事情了。所以,吕雉当初放过刘肥,也是另有原因的。

一是刘邦刚刚驾崩不过两年,朝中和刘邦一起打江山的一般老臣俱在,比如萧何、陈平,曹参等。且刘邦去世前,吕雉曾问及身后谁可为相,刘邦所言“萧何、曹参、王陵陈平”,这些人都是刘邦信任之人,与刘邦和吕雉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刘肥身为皇长子,吕雉还不敢轻易就动了他。

二是刘肥的举动让吕雉较为放心。刘肥所处的齐地物产丰富,地域广阔,是当时的富庶之地,很容易豢养兵马,刘肥依内史士的计策献出富裕的城阳郡,实际上是“断臂”之举,让吕雉放心。吕雉当权后,天下都是她的,本不在乎一城一郡,但是她在乎谁手里的实力,因为这是对她权力的威胁。刘肥断臂,也就向她表态自己不会妄动。

三是吕雉虽然当权,但是真正的吕氏后戚集团还没有成立。到公元前188年,刘盈去世后,吕氏后戚担任朝中重要职务后,吕雉临朝称制,才真正建立起强大的,可以和刘氏集团抗衡的政治力量。


青灯问史


提起吕雉,大部分人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她的心狠手辣和六亲不认。

她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因此不择手段,杀害了刘邦的不少儿子还有妃子。可是那么多死于吕雉之手的儿子中,却独独没有最有实力的长子刘肥,这是为什么呢?

一、吕雉的嫉妒心让她心狠手辣

刘邦成功地建立起了汉朝后,吕雉身为他的结发妻子,陪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一直不离不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汉朝的皇后。

可惜刘邦对她早就没有了爱情,后宫中无数女子得到刘邦的喜欢,却独独对她十分冷漠。

所以吕雉的一生只有着两个孩子,一个是嫡子刘盈,另一个是女儿鲁元公主。当时的吕雉虽然对后宫中的其他妃子十分嫉妒,但是因为有刘邦坐镇,她不敢动手,所以一直隐忍不发。

等到刘邦驾崩后,刘盈身为嫡子顺利地继承了皇位,吕雉也因此被封为太后。刘盈不过是个小孩子,懵懂无知,怎能治理国事?

所以,吕雉垂帘听政,国家大事全部掌握在她的手中,她的权力越来越牢固,无人再能撼动她的地位。

从此,她隐忍多年的嫉妒心终于爆发,开始干起了残害刘邦妃子和孩子的事情。

二、吕雉不杀刘肥是因为有着养育之情

吕雉杀了很多刘邦的儿子,并且杀人的手法不一,将其折磨致死,可见吕雉的心狠手辣。

她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亲儿子是个软弱的皇帝,没有办法撑起一个国家。

所以,她将所有的隐患全部除去,在短短里面之内就杀了刘邦的一半儿子,并且丝毫没有收手的迹象。

这么心狠手辣的一个人,为什么却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呢?其实这一点很好解释,刘肥是刘邦在还没有称帝前的一个私生子,作为私生子他的地位低下,不能够继承帝王的位置
吕雉将幼小的刘肥收在自己的身下抚养长大,对他可以说是像亲儿子一样对待着,与对待刘盈从来没有区别。

所以刘肥对于吕雉有着很深的感情,与刘盈也像亲兄弟一样亲厚,二人互相扶持,也是吕雉想要看到的一幕。

三、刘肥的能力正是吕雉想要的

刘肥虽然因为身份原因不能继承皇位,但是他本身是一个很能干的人,能够率领大军作战,所以吕雉将他当做的是自己儿子刘盈的依靠。

刘肥本身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从来没有想过要争皇位,安安分分地做自己的齐王,没有野心的他自然成为了吕雉的好帮手。

吕雉让他掌握着一部分的权力,就是为了能够在刘盈支撑不住大汉王朝的时候让刘肥来帮助刘盈。所以刘肥对吕雉来说丝毫没有威胁,甚至是一个得力的干将。


楚国八百年


刘邦去世之后,刘盈登基称帝。但是大汉的实权却一直掌握在吕后手中,刘盈也只能在吕后的阴影下讨生活。刘邦在世的时候,吕后一直备受冷落,也备受压抑。刘邦死后,被压抑十几年的吕后终于翻身农奴把歌唱。吕后知道权力的重要性,更知道权力来之不易。所以吕后不允许自己和儿子的权力再受到任何威胁。吕后掌握大权之后,开始有条不紊地打击自己的政敌或者情敌。吕后最先对付的便是参与夺嫡之争的戚夫人母子。吕后毒死了赵王刘如意,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总算出了自己心中的恶气。刘如意也成为刘邦第一个被吕后整死的儿子。刘如意是第一个,绝不是最后一个。吕后掌权期间,刘邦多个儿子被直接整死。刘邦的庶长子刘肥也在吕后的黑名单上,不过刘肥没有被直接整死,充其量只能算是间接整死。

整死刘如意之后,吕后也曾经动过杀死刘肥的念头,杀了这位对自己和儿子最有威胁的高祖长子。只不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得逞而已。

公元前193年,刘肥到长安朝见汉惠帝刘盈。汉惠帝既是刘肥的君,同时也是刘肥的弟弟。所以在宫中的宴会上,汉惠帝便让自己的兄长坐在上座。刘肥觉得是家宴,自己是兄长坐在上座也没有什么不可。于是刘肥便坐在了上座。两个年轻人都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刘肥的举动却惹怒了吕后。在吕后看来,刘肥的举动无疑冒犯了刘盈和自己。于是吕后便对刘肥动了杀心。吕后命人准备了两杯毒酒,让刘肥敬酒。此时汉惠帝拿起另外一杯毒酒准备和刘肥一起一饮而尽。吕后怕毒死了自己的儿子,便打翻了刘盈的酒杯。吕后的这个举动引起了刘肥的警觉,他再也不敢和面前的这杯酒,只能假装喝醉离开了宴会。

刘肥回到齐王官邸之后,通过打听才知道原来那是一杯毒酒。刘肥知道吕后对自己动了杀心之后特别害怕。刘肥属下的官员给刘肥出了一个丢车保帅的主意。刘肥为了讨好吕后,被迫拿出一个郡做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并且尊鲁元公主的太后。刘肥通过示弱和屈辱的方式,才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安全地回到齐国。刘肥回到齐国之后感到自己受到莫大的耻辱,从此郁郁寡欢。没有等到吕后再一次举起屠刀,刘肥就一命呜呼。为什么“宴会”事件过后,吕后没有向刘肥再一次举起屠刀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汉惠帝虽然懦弱,却不是一个昏君,他也是一个非常珍惜兄弟情义的君主。汉惠帝在世的吕后,虽然已经大权在握,但是还没有达到只手遮天的地步。汉惠帝和功臣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分割吕后的权力,吕后还不能为所欲为。汉惠帝去世之后,吕后失去了掣肘的力量,功臣们在张辟疆的建议下交出了权力,此时吕后才真正做到大权在握。吕后才开始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治理整个国家,这时候吕后才开始准备分封诸吕,也开始大规模迫害刘氏宗亲。如果刘肥还活着话,他有可能首先成为迫害的对象。不过此时刘肥早就已经一命呜呼,吕后也就没有办法再迫害他。

吕后当时要杀刘肥只是因为他感觉刘肥冒犯刘盈而临时起意,并没有蓄谋已久。吕后诛杀刘如意和戚夫人可以说蓄谋已久。吕后想杀刘肥既然只是因为气愤,只要让她心中的那口气出了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小命。刘肥采纳手下人的建议,把城阳郡送给鲁元公主做为汤沐邑,并且认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刘肥通过这种示弱、装孙子,成功地让吕后收回了屠刀。

刘盈虽然是一个懦弱的君主,却也是一个仁慈的兄弟。宴会上,如果不是刘盈端起毒酒,估计刘肥就已经死在宴会上了。正是由于刘盈的存在,吕后才不敢随意残害刘邦的皇子。刘肥能保住一条小命,要多谢刘盈这个好弟弟。

刘邦分封诸侯王的时候,为了壮大刘氏的力量,所以给予了刘肥特殊的待遇。刘肥获得齐国六郡七十二座城池。刘邦为了壮大齐国的实力,让天下所有会说齐国话的人全部都回到齐国。刘邦还派了当时第二功臣曹参治理齐国。在曹参和刘肥的努力之下,齐国成为各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齐国的富庶程度丝毫不亚于汉庭中央。当时吕后的权力并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吕后也不想因为杀刘肥而引起齐国反抗。如果齐国真的和吕后死耗的话,吕后也未必能占到多少便宜。

刘肥用自己的尊严和郡县保住了小命,保住了齐国。虽然刘肥在回国后不久就病逝,他的儿子们却在诛杀诸吕的时候立下大功。吕后给刘肥造成的伤害,刘章用十倍的代价还给了吕家。


依稀说史


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什么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吕雉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和武则天一样的女强人,一手把持朝政。

刘邦一共有8个儿子,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吕雉的狠毒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她不仅把刘邦最宠的戚夫人制成了人彘,还把刘邦的儿子们快赶尽杀绝了,刘邦8个儿子的下场一个比一个惨。不过奇怪的是,吕雉惨害了刘邦那么多儿子,却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这是为何?有什么原因吗?

1、刘邦八个儿子的下场。

刘邦一生一共有八个儿子,分别是老大齐王刘肥,老二汉惠帝刘盈,老三赵王刘如意,老四汉文帝刘恒,老五梁王刘恢,老六淮阳王刘友,老七淮南王刘长,老八燕王刘建。刘邦的这八个儿子,善始善终的没有几个,也是很可怜。

班固在他的《汉书》中,曾对刘邦的8个儿子做出了总结,是这样说的:“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

这句话的意思是: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这八个儿子中有二个是皇帝六个是王爷。三个儿子都曾当过赵王也都不幸身死,淮南王刘长自尽身亡,燕王刘健绝后,只有齐悼惠王特别昌盛。

刘邦的三儿子刘如意下场最惨,亲身母亲被吕雉做成了“人彘”,自己也被毒杀了。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因母亲不受刘邦宠爱,没有受到吕雉迫害,后来做了汉文帝,还开启了“文景之治”。刘邦的五儿子刘恢被自己妻子杀了宠妾和女儿,后来悬梁自尽了。

刘邦的六儿子刘友被妻子告发意图谋反,然后遭到吕后囚禁,被活活饿死了。刘邦的七儿子刘长吕雉没有加害,但是后来谋逆被文帝发配边疆,途中绝食而亡了。刘邦的八儿子刘健年少去世,只留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被吕雉秘密杀害绝后了。

2、吕雉设计谋杀却被刘肥侥幸躲过。

其实吕雉对刘肥还是动过杀心的,在刘盈登基的第二年,刘肥回京觐见皇帝。在同年十月,刘盈在吕后宫中设宴邀刘肥共饮,刘盈念及兄弟之情,就按照家人礼节,让长兄刘肥坐在上座。这一坐就惹了吕雉不快,以为刘肥有不臣之心,就想要诛杀刘肥。

吕雉命人准备了两杯毒酒,摆在刘肥的面前,想让喝掉以此除掉他。刘肥不明就里,便拿起毒酒起身向吕雉敬酒。不曾想刘盈也起身拿起了其中一杯毒酒,想与刘肥一同向吕后祝酒。

吕雉害怕祸及刘盈,便急忙起身打翻了刘盈手中的酒杯。刘肥对吕雉此举产生了怀疑,因此也不敢喝这杯酒了,便佯装醉酒借机离去。刘肥由此侥幸躲过一劫,死里逃生。

3、吕雉不杀刘肥的原因。

一是刘肥献城阳郡给吕雉女儿讨其欢心。司马贞曾在《史记索隐》中记载:“汉矫秦制,树屏自彊。表海大国,悉封齐王。吕后肆怒,乃献城阳。”吕雉有一双儿女,她非常疼爱自己的鲁元公主,刘肥为了投其所好,就将自己的城阳郡献给了吕雉,把它作为公主的汤沐邑,甚至还尊公主为太后。刘肥这次送礼算是送对了,吕雉非常满意很高兴,于是就放了刘肥回自己的封地,不再杀他。

二是刘肥虽为长子出身却不好,不会对刘盈的皇位构成威胁。刘肥的生母是刘邦的情妇曹氏,刘邦与曹氏并未婚配,所以刘肥只能算是刘邦的私生子。不过刘邦对刘肥非常照顾,还把齐国这块肥肉给了刘肥,甚至下令“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可是在古代继承皇位讲究的是“立子以嫡不以长”,因此刘肥只算是长子不是嫡子,刘盈是吕雉所出,是真正的嫡子。刘肥和刘盈相比,当然是刘盈登基更加的名正言顺。

三是吕雉曾养育刘肥有情分在,加上自身的好运所以没有被杀害。吕雉在当初嫁给刘邦之时,刘肥就已经出生了。吕雉在婚后更是孝敬公婆,抚养孩子,刘肥也算是吕雉照看长大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刘肥虽然不比刘盈是吕雉的亲生儿子,但是被自己自幼照看长大的孩子,总还是有些情分在的。再加上刘肥自身也算是有福之人,没有被吕雉诛杀也是有几分运气在里面的。

四是刘盈爱惜兄弟之情,护着刘肥没有被吕雉诛杀。我们都知道刘盈当初也是一直护着刘如意,与他同吃同住形影不离,生怕被自己母后钻了空子杀了刘如意。可惜天不遂人愿,刘如意还是被吕雉毒杀了。这件事情对刘盈的打击不小,有了前车之鉴,刘盈自然是对刘肥更加上心,肯定会努力保全自己兄长性命的。

所以,刘肥虽然被刘邦封了富硕之地,自身有些实力,但是却死里逃生没有被吕雉诛杀,也是情有可原的。刘邦的八个儿子,没有几个是善终的,大部分都被吕雉赶尽杀绝了。刘肥与弟弟们的惨状相比,却是非常幸运了。


葛大小姐


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他的年龄虽然比刘盈大,但是因为刘盈是皇后吕雉之子,故而作为嫡子的刘盈被立为太子。当然刘肥作为刘邦的庶长子,也是颇受刘邦的重视,其被刘邦封为齐王,统辖七十三城。成为了西汉当时最大的诸侯国。

刘邦驾崩后,刘盈登基为帝,是为汉惠帝,吕雉被尊为皇太后掌握大权,当时的刘盈虽然名为皇帝,但是他手中却并无什么皇权,吕雉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再加上她本身就政治手段凌厉,故而为了权利就变的心狠手辣,一面扶植吕氏家族势力,一面大力打击刘氏宗亲,虽然那时她口上说的是刘吕一家,但做的却是向吕背刘之事,从而导致刘氏宗亲遭到沉重得打击,然而虽然如此,作为刘邦庶长子、封地最大的刘肥最后却并没有遭到吕雉的毒手。

那吕雉大力打击刘氏宗亲,为什么放过势力很大的刘肥呢?

其实,吕雉虽然最终没有对刘肥动手,但是曾经还是想杀了他的,只不过刘肥让吕雉消除了对他的顾忌,所以他才得以安然无事。

刘盈为帝后,一次刘肥进京朝见。刘盈是仁厚之君,其性格不像他的母亲吕雉那样手段凌厉,虽然刘盈贵为皇帝,但是他还是颇为重视兄弟之情。

在年龄上刘肥比他大就是他的哥哥。故而此次刘肥朝见汉惠帝后,就开了一个宴席,在宴席上汉惠帝对刘肥是以兄长之礼,让刘肥坐在了上坐。因此就惹怒了吕后,于是就想杀了刘肥,所以吕雉就准备了毒酒,不过因为刘盈的原因,此次刘肥并没有被害。

然虽如此,那时刘肥还在京城。刘肥知道吕后要杀他,他是害怕的,也觉得不易从京城逃走,对此刘肥忧心忡忡。这时就有人向刘肥说,你有七十多座城池,吕后只有鲁元公主和刘盈两个孩子,对他们是非常疼爱,但鲁元公主只有几座城池为她的食邑,你不如把一郡之地送于鲁元公主,这样吕后一定高兴,如此你也可以免遭不测。

刘肥听后,于是他就请求把城阳郡献给鲁元公主,不仅如此,他还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从而吕后非常高兴的答应了刘肥的请求。高兴之下的吕后为了表示感谢,还设宴款待了刘肥。当然吕雉也就不再追究刘肥之前的事,刘肥也得以回到自己的封国。

后来刘肥去世,谥号为悼惠王。继位齐王之位的是刘肥之子刘襄。


当然吕雉大力打击刘氏宗亲,虽然心狠手辣,但这是在刘邦发迹后,她的性格才变如此的,换句话说就是权利让她改变的。在刘邦未发迹之时,那时刘邦在外,吕雉是在家中养儿育女、劳作维持家中生活,如此也算是一个贤惠的女子。而主要的是那时吕雉并没有对刘肥有什么苛刻之举,这是颇为难得的。刘肥和吕雉毕竟在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他们之间还是有些情感的,特别那时是在落魄未发迹之时,这就更难得了,如此对后来刘肥能免遭毒手还是起到一定影响的。


中孚鉴


刘邦共有八个儿子:长子、齐悼惠王——刘肥(情人曹氏生);嫡长子、汉惠帝刘盈(吕后生);三子赵隐王——刘如意 (戚夫人生);四子汉文帝一一刘恒(薄姬生);七子淮南厉王刘长是刘邦与女婿张敖小妾所生;五子梁王刘恢、六子淮阳王刘友和八子燕王刘建三人生母不详。

这八个儿子中,多被吕雉直接或间接搞死!为什么吕雉单单放过了最有实力的刘肥?

好汉没好妻,赖汉娶花枝,刘邦年轻时整天游手好闲、喝烂酒,睡寡妇,打架斗殴、惹是生非,也是条“棍”,这样的人更不缺女人,当今社会也是如此,长子刘肥就是他与情妇曹某的私生子。

《史记》载:“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

刘邦任沛县泗水亭长时,参加县令欢迎逃难好友吕公宴会,一纹钱没有,竟自称献“贺钱一万”,在上宾就位后,谈笑自如,并因此得以美娇妻(吕雉),生下后来的鲁元公主和汉惠帝刘盈,也就是被刘邦踹下车的姐弟二人。

刘邦称帝后,封长子刘肥为齐王,齐国疆域辽阔、有73座城邑,人口众多,凡能说齐国地方方言的老百姓,都属齐国,富含鱼盐之利,经济上极为富庶,是当时天下第一大封国,可以说刘肥一人占据西汉半壁江山。

这当然有刘邦补偿刘肥作为长子不能立为太子的因素,更主要是当时刘邦共他儿子太小,刘邦需要大儿子坐镇最东边的齐地,他自已坐镇最西边的关中,一东一西,守护大汉帝国。

刘邦在时,立白马盟约,非刘姓不得封王。刘邦死后,16岁的刘盈继位,但刘盈懦弱,吕后专政。吕后大肆重用吕家人马,你刘邦不是非刘姓不得封王吗,我给你杀光了,不就全解决了吗?

所以吕后为使吕家永享繁华不坠,是将屠刀刺向刘邦的儿子们的主要原因。

至于说汉惠帝二年,刘肥按规矩进京朝见汉惠帝,在酒桌上刘肥竟坐首座,引起吕后不满,要用毒酒杀掉刘肥。

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

其实这只是表象,刘邦其他儿子甚至都没有同刘盈一桌过,为什么吕后也多给杀掉了。

至于刘肥听从内史士之计,帮鲁元公主恢复昔日的荣耀和地位,将封国中的一个郡献出作为公主的汤沐邑,及向吕后请求尊立鲁元公主为齐国王太后,给与她极为尊贵的名号和地位,吕后一高兴,就放了刘肥。

这实在是小觑吕后了,吕后是志得天下,岂在乎一城?如将刘肥杀掉,齐国都是吕后的了。

吕后没杀刘肥的最根本原因是,刘肥实力过大,吕后杀不了而已,后来刘肥的8个儿子参加了“七国之乱”,就可说明一定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