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985,211非全日制研究生真的没有出路吗?

李立军V5


作为一名非全,我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1.被歧视,我是接受的 2.没含金量我是不接受的 3.企业不认可,是可以理解的。 说说经历吧。

背景:普通一本,车辆工程,工作5年

目的:提升自己,适度调整方向

目标:重庆大学

1.先从考试说起吧,一般来说都会报考全日制。但对于有家庭的人来说,全日制已经不太现实了。所以,最开始我选择的是非全日制。

考试内容及时间 与全日制相同,复试分数线也相同。19年重庆大学车辆工程复试线是340。

说说歧视的原因之一吧,复试环节,非全名额多,复试竞争小,基本上线就能读。而全日制复试竞争压力较大。全日制学硕复试线320,最低录取346,专硕复试线340,最低录取376。基本都比复试线多出30分左右。而且是最低。我报考非全只比复试线多出13分,全日制是不够的,非全够了。所以,因为这个被歧视,我是认可的。毕竟人家比你考的多。

2.上线人数及比例。这个就有点意思了。

想上非全的人,大多数考不上。

不想上非全的,复试被刷的,比较无奈。

为什么说想上非全的考不上。因为初试,要求一样。但你的复习环境和复习时间却不一样。

复习环境及时间:

家庭责任(房贷,家庭开销),工作,复习是自己必须面对的挑战。怎么合理分配精力,那就看各自的能力了。全日制的,基本每日专注复习(早上8点~晚上10点基本14h),工作后:(晚上7点~次日2点7h) 复习时间减半比较合理。意志力这些,就不谈了,因为不在一个量级。

初试要求一致:所以,下面这张单子中,只有两个非全上线(其中一个应届生报名搞错了)。真正想读非全的,第一关都很难过。所以说,花钱买文凭镀金的说法不成立。至于HR怎么看待,就是他的自由了。惯性思维肯定存在,而且不会少。毕竟非全名字不好听,入门机会减少也理解。

被歧视的原因二来了。真正想读非全的人很多,上线的很少,报录比不会比全日制低。全日制被刷的,有些就妥协了,接受调剂到非全。真正的歧视一说,来自于这里。这部分学生,毕业了要找工作,又要渴望获得平等待遇,当被不公平对待时,肯定会有意见。然而不被歧视怎么可能呢?能力什么的,就不来了,太过于飘渺,怎么让HR开心,才是你被录取的关键,对于大多数HR来说,并不懂专业知识。你指望他们给你能力打高分,是不是太过于理想,但是证书什么的直观能力证明是可以的。在硬件超乎寻常时,非全的标签也没那么不堪。

重点来了:我一个工作5年的,真的愿意走学校校招吗?这点值得考量。不过,我没这么想过。因为硕士毕业就能拿到年薪15万的,不在机械圈内,或则比较少。校招的待遇达不到这部分人的预期的,他们走社招也没什么。说实话,走社招,你的硕士学历是可以的,毕竟是锦上添花,不是最关键的因素。

被刷调剂到非全的,其实大多并不认可自己。真正意识到了,非全的劣势,开学之初就应该开始为自己做准备。而不是这时候来怨天尤人。背景比不上别人,至少要付出多一倍的努力和汗水吧。非全用好了,并不会比全日制差。看自己怎么对待。

硕士学历敲门砖的作用大于所学知识。记住(除了少数证书加持的人),不是因为牛逼才能去好单位,而是因为去了好单位才牛逼。

非全少了敲门砖的作用,只能学点东西了。但这个却不是当前研究生学历的核心。最后,非全共勉:接受歧视,多想其他方法。

人情大于能力,细细的品,你再细细的品。哈哈哈,祝君好运

补充:

关于臭名昭著的在职,很多人把非全等同于在职了。

关于学习,看到好多人说,全日制的每天学习多久,做多少实验,学多少东西。这点不否认,但这个绝对不是他们自豪的根本。他们的优越性来自于背景,保送或者考试过五关斩六将,干掉被调剂的非全。在他们那里,非全是失败的一方。

至于学习多少,这个个人觉得不是歧视的根本。我们专业,研究生做的东西企业里好多都在规模应用了,我带过3个研究生,全是从0开始。有理论基础学起来要快些。

在成果都不明显的情况下,看背景,这比较符合中国文化。

至于非全上课之外不在学校,一年见不到几次,就断定别人在混的,有点武断。其他专业,我不太清楚,但是车辆,企业的实验室基础应该比学校完善,研究内容要专业实际一些。对于那种超前的理论研究,学校要强一些。可以肯定,大部分研究生是达不到企业研究水平的



JeremyLiuhua


我就是非全日制的MPA专业,我并不觉得非全就是花钱混文凭,首先,初试通过全国联考,就我的这个专业而言,当时报了300多人,只收80,好多就在初试的时候被刷了,当时复试又刷了好一部分人,有些调剂过来的初试分数考的还蛮高的,也被刷了。比起我上本科时的状态,我觉得这又是新的一个台阶,工作几年以后真的特别想再学习,重做一回学生,所以这次研究生的学习我很珍惜。一开学我们学院的院长就给我们一个任务:研究生这3年每个人得看200本书,不同类别,做好读书笔记;每个人都得做好这三年的个人规划,分布在每一天。据我所知,我们班MPA的同学都很拼,而且他们都是很年轻很上进的那种。上次上课有个法律老师讲课讲得很一般,群里都炸开锅了,大家都是冲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来的,根本不像社会上说的那样混文凭,而且即使这样,3年以后毕业的时候还是会有一部分人毕不了业。

再说了,这个社会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混什么都不好混,就是好好学习了,研究生毕业了都不一定能混好,而不要说直接去混了,而且研究生论文查重现在很严格,好多了解的人都知道,所以,请各位不要再跟上一些什么都不懂还在那发牢骚的人胡说,追求知识本来就是件严肃的事。我们社会上存在的负能量太多了,那些上非全研究生的人也是你们身边比较上进的人,各位想想看是不是这样的事,我们需要有一批这样的人,不能说去改变这个社会,但至少他们身上有些优点是值得各位去肯定得,希望我们大家存在的圈子充满正能量,而且希望各位去传播正能量,而不是人云亦云!


中学教育机构管理者


非全含金量确实低,你想想,按大家智力均等来算,非全在校学习、实验时间不及全日制的1/4,如果同样的学习量实验量,按照最终结果等同,你却使用更少时间,那意味着全日制的都是傻子。你这种提问就是明显把别人当傻子。


casiol


985 211非全日制研究生当然也有出路。但不能期望太高。

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本科教育已经比较普遍了。人说大学生满街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本科生多了,当然就有点贬值了。但对于无法考全日制的学生来说,考个非全的 ,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不能指望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有很大的用处。但它是一个敲门砖,一块垫脚石,已经跨过了一个门槛。意味着有资格参加学历要求在研究生以上的某些职位的竞争。比如说。单位里某个职位需要研究生以上的学历,那么他有资格的。而本科生就只能望洋兴叹,至于能否竞争得过其他的学生,那是另外一回事。从这一点上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当然有出路。



2.既然现在本科学历比较普遍,对于已经就职的学生来说。通过非全日制来提高自己的学历,也是很有必要的。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学生本科毕业以后,已经在公务员系统,国有企事业单位实现了就业。如果放弃了职业去读全日制研究生,恐怕得不偿失。因为你无法保证,研究生毕业以后还能回到这么好的单位。这些学生又想在学历上进一步,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3.在提职晋升方面,非全研究生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起码来说你已经达到了最低的门槛。上世纪80年代有过这种现象,比如说提拔某个职位要大专以上学历,只要是国家承认的学历都可以。所以我们能看到有正规毕业的,有函授的,有夜大的,有自学考试的,他都具有资格。不管你是哪种出身,对此并没有影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也是这样的道理。



总之,985,221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虽然稍差,但也是有前途的,并不是无路可走。归根结底,学历并不代表一切。难道我们没有见过,一个专科生领导着一大帮研究生吗?

谢谢阅读,谢谢关注,欢迎讨论。


华科喻家山森林


既然又看到这个问题,我就说说自己看法吧,当时我也是一个985非全和211全日制的选择。最后我选择了211全日制。怎么说呢,第一,假如非全比全日制含金量更高,工作,经济,学历,事业啥都不误。那谁还会读全日制,谁还会正常去读全日制大学?国家会容忍这样嘛?国家加长教育年限,说的好听是为了国民素质提高,更深刻的是维持社会平稳,具体大家慢慢想。第二,你说国家已经出法规说不歧视啊,同等效力啊。你看看那些成人高考本科,电大本科,不多说自己体会。第三,举个身边的例子,现在高校招老师,不光光你要是全日制博士,还有你本科要比这所高校好,才有可能。当然有键盘侠总是说一些特例,我只能说你爸不是李刚,你自己也不见得比别人优秀多少,你记住你只是普通人,你只会和大多数人一样经历这些。在此补充一下,我不是说非全日制的不好,就是大家还是理性一点。


我真的不帅不高


并不是说非全日制研究生没出路!就像问非清华,北大的学生没出路吗?当然不是!只是人才是分层次的,除个别特例外,普遍来说,清华,北大毕业生比其他985,211的毕业生质量高,其他985.211大学习的毕业生质量高!其实普通大学本科,普遍来说毕业生质量要比专科生质量高!……

同样,全日制研究生,因为学习时间专业,等原因普遍比在职研究生质量高,而再职研究生,比同样条件没读研究生的质量高!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分层次的!总有适合你能力的工作和岗位!这就是出路!当然你想找比全日制研究生更好的岗位,和工作!大多数这类人是会失望的!毕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了一粒豆子,想长出西瓜来,除非出现亿万分之一的变异,但这种概率接近于零!


用户2875882514567


非全现在不被社会承认,但以前专硕也是不被人承认,后面大家觉得专硕也挺好的,而且985,211要考上在职也得过学校的校线,而且还得超过很多分,他的主要目的还是给那些工作上技术上有需求的人提供了再次提升技能的能力,但是考了太多年也没有上的,确实可以把非全当成终止考研决心工作的终点,因为青春已经不能再让你为之拼搏,选择了非全=工作,这样想就好了。


我是999666


首先,看个人。

其次,非全日制一般而言,含金量是比不过全日制的。这一点很多人似乎不太承认。全日制在校生,三年的时间基本都在学校,学生的身份更加明显,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很多一些,所以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倾向于这样的学生。

最后,非全的一部分专业是相当不错的,我们在这里看的是比例。真要比的话,不要逆潮流而上,用人单位很聪明的,你个人有能力的话,其实这些要求在你自己面前也不是很重要了。


学术研究


上面应该有个明确的答复,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被认可,那太多人选择不读了。非全日制学生质量如何那是学校如何培养,教育部门如何管理的事,与学生无关。选择先读研再就业和选择先就业再读研都没错。


用户8675019516500


个人感觉非全研究生的发展机会要自己把握。找到工作中突破点,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样会成功!关键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努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现在是个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