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985,211非全日制研究生真的沒有出路嗎?

李立軍V5


作為一名非全,我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1.被歧視,我是接受的 2.沒含金量我是不接受的 3.企業不認可,是可以理解的。 說說經歷吧。

背景:普通一本,車輛工程,工作5年

目的:提升自己,適度調整方向

目標:重慶大學

1.先從考試說起吧,一般來說都會報考全日制。但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全日制已經不太現實了。所以,最開始我選擇的是非全日制。

考試內容及時間 與全日制相同,複試分數線也相同。19年重慶大學車輛工程複試線是340。

說說歧視的原因之一吧,複試環節,非全名額多,複試競爭小,基本上線就能讀。而全日制複試競爭壓力較大。全日制學碩複試線320,最低錄取346,專碩複試線340,最低錄取376。基本都比複試線多出30分左右。而且是最低。我報考非全只比複試線多出13分,全日制是不夠的,非全夠了。所以,因為這個被歧視,我是認可的。畢竟人家比你考的多。

2.上線人數及比例。這個就有點意思了。

想上非全的人,大多數考不上。

不想上非全的,複試被刷的,比較無奈。

為什麼說想上非全的考不上。因為初試,要求一樣。但你的複習環境和複習時間卻不一樣。

複習環境及時間:

家庭責任(房貸,家庭開銷),工作,複習是自己必須面對的挑戰。怎麼合理分配精力,那就看各自的能力了。全日制的,基本每日專注複習(早上8點~晚上10點基本14h),工作後:(晚上7點~次日2點7h) 複習時間減半比較合理。意志力這些,就不談了,因為不在一個量級。

初試要求一致:所以,下面這張單子中,只有兩個非全上線(其中一個應屆生報名搞錯了)。真正想讀非全的,第一關都很難過。所以說,花錢買文憑鍍金的說法不成立。至於HR怎麼看待,就是他的自由了。慣性思維肯定存在,而且不會少。畢竟非全名字不好聽,入門機會減少也理解。

被歧視的原因二來了。真正想讀非全的人很多,上線的很少,報錄比不會比全日制低。全日制被刷的,有些就妥協了,接受調劑到非全。真正的歧視一說,來自於這裡。這部分學生,畢業了要找工作,又要渴望獲得平等待遇,當被不公平對待時,肯定會有意見。然而不被歧視怎麼可能呢?能力什麼的,就不來了,太過於飄渺,怎麼讓HR開心,才是你被錄取的關鍵,對於大多數HR來說,並不懂專業知識。你指望他們給你能力打高分,是不是太過於理想,但是證書什麼的直觀能力證明是可以的。在硬件超乎尋常時,非全的標籤也沒那麼不堪。

重點來了:我一個工作5年的,真的願意走學校校招嗎?這點值得考量。不過,我沒這麼想過。因為碩士畢業就能拿到年薪15萬的,不在機械圈內,或則比較少。校招的待遇達不到這部分人的預期的,他們走社招也沒什麼。說實話,走社招,你的碩士學歷是可以的,畢竟是錦上添花,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被刷調劑到非全的,其實大多並不認可自己。真正意識到了,非全的劣勢,開學之初就應該開始為自己做準備。而不是這時候來怨天尤人。背景比不上別人,至少要付出多一倍的努力和汗水吧。非全用好了,並不會比全日制差。看自己怎麼對待。

碩士學歷敲門磚的作用大於所學知識。記住(除了少數證書加持的人),不是因為牛逼才能去好單位,而是因為去了好單位才牛逼。

非全少了敲門磚的作用,只能學點東西了。但這個卻不是當前研究生學歷的核心。最後,非全共勉:接受歧視,多想其他方法。

人情大於能力,細細的品,你再細細的品。哈哈哈,祝君好運

補充:

關於臭名昭著的在職,很多人把非全等同於在職了。

關於學習,看到好多人說,全日制的每天學習多久,做多少實驗,學多少東西。這點不否認,但這個絕對不是他們自豪的根本。他們的優越性來自於背景,保送或者考試過五關斬六將,幹掉被調劑的非全。在他們那裡,非全是失敗的一方。

至於學習多少,這個個人覺得不是歧視的根本。我們專業,研究生做的東西企業裡好多都在規模應用了,我帶過3個研究生,全是從0開始。有理論基礎學起來要快些。

在成果都不明顯的情況下,看背景,這比較符合中國文化。

至於非全上課之外不在學校,一年見不到幾次,就斷定別人在混的,有點武斷。其他專業,我不太清楚,但是車輛,企業的實驗室基礎應該比學校完善,研究內容要專業實際一些。對於那種超前的理論研究,學校要強一些。可以肯定,大部分研究生是達不到企業研究水平的



JeremyLiuhua


我就是非全日制的MPA專業,我並不覺得非全就是花錢混文憑,首先,初試通過全國聯考,就我的這個專業而言,當時報了300多人,只收80,好多就在初試的時候被刷了,當時複試又刷了好一部分人,有些調劑過來的初試分數考的還蠻高的,也被刷了。比起我上本科時的狀態,我覺得這又是新的一個臺階,工作幾年以後真的特別想再學習,重做一回學生,所以這次研究生的學習我很珍惜。一開學我們學院的院長就給我們一個任務:研究生這3年每個人得看200本書,不同類別,做好讀書筆記;每個人都得做好這三年的個人規劃,分佈在每一天。據我所知,我們班MPA的同學都很拼,而且他們都是很年輕很上進的那種。上次上課有個法律老師講課講得很一般,群裡都炸開鍋了,大家都是衝著認真學習的態度來的,根本不像社會上說的那樣混文憑,而且即使這樣,3年以後畢業的時候還是會有一部分人畢不了業。

再說了,這個社會對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現在混什麼都不好混,就是好好學習了,研究生畢業了都不一定能混好,而不要說直接去混了,而且研究生論文查重現在很嚴格,好多瞭解的人都知道,所以,請各位不要再跟上一些什麼都不懂還在那發牢騷的人胡說,追求知識本來就是件嚴肅的事。我們社會上存在的負能量太多了,那些上非全研究生的人也是你們身邊比較上進的人,各位想想看是不是這樣的事,我們需要有一批這樣的人,不能說去改變這個社會,但至少他們身上有些優點是值得各位去肯定得,希望我們大家存在的圈子充滿正能量,而且希望各位去傳播正能量,而不是人云亦云!


中學教育機構管理者


非全含金量確實低,你想想,按大家智力均等來算,非全在校學習、實驗時間不及全日制的1/4,如果同樣的學習量實驗量,按照最終結果等同,你卻使用更少時間,那意味著全日制的都是傻子。你這種提問就是明顯把別人當傻子。


casiol


985 211非全日制研究生當然也有出路。但不能期望太高。

1.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本科教育已經比較普遍了。人說大學生滿街走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本科生多了,當然就有點貶值了。但對於無法考全日制的學生來說,考個非全的 ,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提高。不能指望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有很大的用處。但它是一個敲門磚,一塊墊腳石,已經跨過了一個門檻。意味著有資格參加學歷要求在研究生以上的某些職位的競爭。比如說。單位裡某個職位需要研究生以上的學歷,那麼他有資格的。而本科生就只能望洋興嘆,至於能否競爭得過其他的學生,那是另外一回事。從這一點上來說,非全日制研究生,當然有出路。



2.既然現在本科學歷比較普遍,對於已經就職的學生來說。通過非全日制來提高自己的學歷,也是很有必要的。現實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些學生本科畢業以後,已經在公務員系統,國有企事業單位實現了就業。如果放棄了職業去讀全日制研究生,恐怕得不償失。因為你無法保證,研究生畢業以後還能回到這麼好的單位。這些學生又想在學歷上進一步,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3.在提職晉升方面,非全研究生也是有很大幫助的。起碼來說你已經達到了最低的門檻。上世紀80年代有過這種現象,比如說提拔某個職位要大專以上學歷,只要是國家承認的學歷都可以。所以我們能看到有正規畢業的,有函授的,有夜大的,有自學考試的,他都具有資格。不管你是哪種出身,對此並沒有影響。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也是這樣的道理。



總之,985,221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雖然稍差,但也是有前途的,並不是無路可走。歸根結底,學歷並不代表一切。難道我們沒有見過,一個專科生領導著一大幫研究生嗎?

謝謝閱讀,謝謝關注,歡迎討論。


華科喻家山森林


既然又看到這個問題,我就說說自己看法吧,當時我也是一個985非全和211全日制的選擇。最後我選擇了211全日制。怎麼說呢,第一,假如非全比全日制含金量更高,工作,經濟,學歷,事業啥都不誤。那誰還會讀全日制,誰還會正常去讀全日制大學?國家會容忍這樣嘛?國家加長教育年限,說的好聽是為了國民素質提高,更深刻的是維持社會平穩,具體大家慢慢想。第二,你說國家已經出法規說不歧視啊,同等效力啊。你看看那些成人高考本科,電大本科,不多說自己體會。第三,舉個身邊的例子,現在高校招老師,不光光你要是全日制博士,還有你本科要比這所高校好,才有可能。當然有鍵盤俠總是說一些特例,我只能說你爸不是李剛,你自己也不見得比別人優秀多少,你記住你只是普通人,你只會和大多數人一樣經歷這些。在此補充一下,我不是說非全日制的不好,就是大家還是理性一點。


我真的不帥不高


並不是說非全日制研究生沒出路!就像問非清華,北大的學生沒出路嗎?當然不是!只是人才是分層次的,除個別特例外,普遍來說,清華,北大畢業生比其他985,211的畢業生質量高,其他985.211大學習的畢業生質量高!其實普通大學本科,普遍來說畢業生質量要比專科生質量高!……

同樣,全日制研究生,因為學習時間專業,等原因普遍比在職研究生質量高,而再職研究生,比同樣條件沒讀研究生的質量高!

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分層次的!總有適合你能力的工作和崗位!這就是出路!當然你想找比全日制研究生更好的崗位,和工作!大多數這類人是會失望的!畢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種了一粒豆子,想長出西瓜來,除非出現億萬分之一的變異,但這種概率接近於零!


用戶2875882514567


非全現在不被社會承認,但以前專碩也是不被人承認,後面大家覺得專碩也挺好的,而且985,211要考上在職也得過學校的校線,而且還得超過很多分,他的主要目的還是給那些工作上技術上有需求的人提供了再次提升技能的能力,但是考了太多年也沒有上的,確實可以把非全當成終止考研決心工作的終點,因為青春已經不能再讓你為之拼搏,選擇了非全=工作,這樣想就好了。


我是999666


首先,看個人。

其次,非全日制一般而言,含金量是比不過全日制的。這一點很多人似乎不太承認。全日制在校生,三年的時間基本都在學校,學生的身份更加明顯,用在學習上的時間也很多一些,所以企業和其他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更傾向於這樣的學生。

最後,非全的一部分專業是相當不錯的,我們在這裡看的是比例。真要比的話,不要逆潮流而上,用人單位很聰明的,你個人有能力的話,其實這些要求在你自己面前也不是很重要了。


學術研究


上面應該有個明確的答覆,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被認可,那太多人選擇不讀了。非全日制學生質量如何那是學校如何培養,教育部門如何管理的事,與學生無關。選擇先讀研再就業和選擇先就業再讀研都沒錯。


用戶8675019516500


個人感覺非全研究生的發展機會要自己把握。找到工作中突破點,堅持不懈的努力,一樣會成功!關鍵是堅持不懈鍥而不捨的努力!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現在是個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