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從5分錢一頁紙到年賺1200億,新化文印產業的陣痛與突圍


從5分錢一頁紙到年賺1200億,新化文印產業的陣痛與突圍

由文印展開到全國各個領域,這又何嘗不是中國商業史迭代的一個縮影呢?

湖南新化縣,其貌不揚。


2016年人口普查數據,這裡總人口只有150萬,其中50%是農村人口。囿於山脈縱橫,新化交通不便,外界對這個小縣城的瞭解並不多。


也很少有人知道,大學或公司樓下的那些文印店老闆,就可能來自新化。


新化最顯著的標籤,就是文印。《湖南日報》數據顯示:新化人在全國開設了6萬多家文印店、2000多家耗材經營企業、3000多家複印機再製造和經營企業。


這個5分錢/頁紙的產業裡,新化人佔據了產業鏈的上下游每一環,包括打字複印、繪圖曬圖、文印設備回收與再製造、耗材製造與經營。如今,新化文印產業年產值接近1200億元,佔據全國70%以上的份額。


這個數字,已然超過了新化縣GDP的4-5倍。


考慮到地理位置,我們能夠接受茅臺鎮所有人釀醬香酒的事實。但偏居一隅的新化縣,又是如何成為了文印產業聚集地?


這裡可能有一部別緻的中國商業迭代史。

從5分錢一頁紙到年賺1200億,新化文印產業的陣痛與突圍


01師徒傳授,新化文印60年


新化文印的故事,要從1960年說起。


這年1月,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套1000門縱橫自動電話交換機,在上海吳淞電話局開通使用。到2月,《人民日報》報道,全國少數民族地區除西藏外,基本上都實現了人民公社化。


當時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在這兩件事情上顯露地淋漓盡致。


新化縣當時人均耕地不足1畝,集體生產吃大鍋飯,沒有多少家庭能夠吃飽。1960年,易代興、易代育兄弟離開新化“以技養農”,在四川涪陵偶然獲得了機械打字機維修技術。


據易代興後來介紹,當時修好一臺機械打字機能賺到45元錢,1元錢可以買到8斤大米。但當時“農工商”從業人員界限嚴明,糧農丟下鋤頭跑維修,這是明令禁止的身份跨界。


儘管當時易家兄弟偽造公章冒充成為武昌一文化公司的員工,但社會輿論和政府的巡邏並沒有他們把這門生意搞大。


1970年,修鋼筆的鄒聯經與易代育的徒弟袁錫楚結識,並拜他為師學習打字機維修技術。這個人,後來被《瀟湘晨報》評論為,如果沒有鄒聯經,就沒有所謂的新化現象。


這是一個平凡人的故事。這裡沒有為人熟知的國際品牌,也沒有粉絲眾多的知名企業家。從鄒聯經開始,新化文印的故事都是“隱形巨頭”“悶聲發大財”的故事。


維修打字機半年後,鄒聯經就帶著4000元錢回家,並建了村裡第一棟兩層樓房。他告訴同鄉,修打字機的人不多,一個月至少能賺到2000元。

從5分錢一頁紙到年賺1200億,新化文印產業的陣痛與突圍

▲ 新化現象推動人鄒聯經(左),來源:紅網時刻


但那些農民哪裡見過如此賺錢的生意?當時新化人從早幹到晚,大概能掙到1毛8分錢。村民開始質疑,這個小夥子不是搶的,就是當漢奸賺的錢。


越是井底之蛙,越是歲月靜好。


鄒聯經沒有做過多的解釋,他過完年再一次離開新化,並帶上了堂弟鄒聯文。據鄒聯文回憶,一個多月後,他們一直遊蕩到了新疆,並從堂哥手中學到了不少手藝。


回家時,鄒聯文給父親買了雙羊絨皮靴,給母親買了件羊絨大衣。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瞭解到,這倆兄弟一個多月賺了1萬多。


數據是說服人群最好的工具。


那些曾經瞧不上這門生意的村民,開始悄悄帶著子女跑來鄒聯經家,希望他收其為徒。坊間傳言,當年向鄒聯經拜師,需要先交300元錢,外加80斤大米。


“新化派”的門戶逐漸繁榮,不少人學成之後便扔下鋤頭走向全國。


改革開放後,新化縣還專門成立了打字機修配廠,鄒聯經出任廠長。他表示,“廠子成立以後,開始大張旗鼓地辦學習班,有的學員學習1個月甚至10多天就出師了。”


那個時候的新化縣,就像現在的毛坦廠中學。一批批學徒畢業之後出走新化,去往了全國600多個城市,併成為之後開拓文印產業的頂樑柱。


廣東省(湖南)辦公耗材行業協會籌委會秘書長龍三沅表示,經過幾十年的演化變遷,新化人文印產業從業人員接近20萬。而有媒體統計,目前文印產業發展較好的100多家企業中,鄒姓、曾姓的法人代表佔70%。而在新化,曾與鄒是兩大主要姓氏。


鄒聯經的學習班壟斷文印產業。


從5分錢一頁紙到年賺1200億,新化文印產業的陣痛與突圍

▲ 當年鄒聯經學習班所在小鎮,已經成為中國文印小鎮。


02親戚聯營,新化複印店開遍全國


而今的新化,要是有人說“你全家都開復印店”,這句話可能是真的。


在湖南師範大學旁邊的一家文印店老闆表示,其大堂哥在內蒙古開店、二堂哥在西安開店、嫂子在長沙步行街開店,就連才17歲的表弟都已經做了一年多學徒。


小小的複印店,在複製紙張的同時也在自我複製。據業內人士分析,這種夫妻圖文店佔市場的50%以上。


只是,好奇的讀者會問到:從維修機械打字機的流動大軍開始,新化人怎麼就一夜之間在每個城市落地生根的開復印店了呢?


新化文印產業這一次迭代,依舊離不開鄒聯經。


1980年之後,國外印刷效率較高的靜電覆印機開始進入國內市場,並不斷擠壓國產品牌和機械自己。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全國複印機銷售服務單位已超過1000家,分佈在30個省、市、自治區的107個城市,其中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大約300家。


這期間,鄒聯經門下的“新化派”很難熬。新化超過50%的人都學會了維修機械打字機的手藝,但而今市場被複印機擠壓,難道又要回到小縣城裡守著半畝黃土嗎?


1986年,國外9家廠商在往國內市場進行散件組裝出口,機型達到23種,累計進入中國市場的數量不過8.7萬臺。鄒聯經幾經周折,通過一個外地商人搞到了一臺日本進口的二手複印機,並在鎮子裡開出了第一家複印店。


鄒聯經對接到了硬件供應渠道,預示著所有新化人都有了複印機。


通過鄒聯經,10多萬新化人在這個渠道上找二手複印機,並開出了一家家複印店。


屆此,大街上一張A4紙廣告寫著“複印、打印”的文印店,開始在中國各地流行。

從5分錢一頁紙到年賺1200億,新化文印產業的陣痛與突圍

▲ 街頭打滿廣告的文印店


數據顯示,僅1993年國內銷售複印機達到5.2萬臺,這其中大部分是新化人買走了。這群人大大增加了對複印機的需求,國產機銷售比重達74%,營口複印機廠生產的小型膠印機市場佔有率達70%。


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新化文印的發展軌跡,更像是你們熟知的重慶小面、萬州烤魚的發展。師徒制傳授技藝,供應鏈上下游信息共享,全國各地品牌矩陣不突出,產業名聲卻影響甚大。


而這種業態的擴展,就像上述複印店老闆所言,都是親戚聯動,全家複印。據他介紹,自己店裡的複印機等設備都是從親戚那裡拿的貨,彼此信任不吃虧。


早期,除了鄒聯經、與鄒聯敏等人在臺灣收購來自日本、美國等國的二手複印機,還有一個人叫曾旗東。鄒聯敏稱,他在1992年發現臺灣人的二手複印機貨源後,就告訴了曾旗東。


後者買來二手複印機後進行維修翻新,然後在廣州天河科技街批發零售,從而建設起二手複印機專業市場。


在湖南師範大學旁邊的另一家複印店老闆表示,他和曾旗東的兄弟就是發小,自己店裡的複印機都是從他們手上拿到的。這位老闆藉助這家店,已經在長沙買了兩套房一輛車,老家也修了兩棟樓房。


創業過程中,所有夫妻店創業都面臨著啟動資金的問題。但新化文印產業裡,上下游親戚幫扶、前期墊資提攜則成為常態。


這樣的“親戚聯營”模式,加速了新化文印產業的發展。


60年來,新化人在全國開設了6萬多家文印店。而他們身後,矗立著一條龐大的供應鏈體系,包括2000多家耗材經營企業、3000多家複印機再製造和經營企業——這些都是新化人的產業。


從5分錢一頁紙到年賺1200億,新化文印產業的陣痛與突圍


03、1200億瓶頸已現,新化突圍在即


數據顯示,文印產業上下游熟練的新化籍員工超過20萬,產值達到1200億元(一說800億)。


但我們需要看清這個行業的現狀,比如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不高。據圖文複印店老闆楊敏介紹,新化很多年輕人都是初中畢業就當學徒,一般在複印店學三年就可以獨立出來開店,學得快的還不用三年。


初中畢業的創業者,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時,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東西只有茫然。


以鄒聯經為例,作為新化文印產業的掌舵人,他早於2008年退隱這個草根江湖。據鄒聯文後來介紹,2008年,鄒聯經到日本考察複印機市場,但由於文化水平太低,居然被騙了幾千萬。


這筆錢,幾乎是鄒聯經的全部身家。是的,在這個從5分錢的打印紙裡掙錢的行業裡,發小財的人數十萬,但億萬富豪卻不見有一個。

從5分錢一頁紙到年賺1200億,新化文印產業的陣痛與突圍

▲ 街頭多家文印店一牆之隔,來源:Changdacar


在宣佈退隱江湖之前,鄒聯經還建了一個QQ群,叫做“二手複印機大改行”。而這,也一度成為新化文印產業的大危機。


《時代紀實》曾撰文稱,新化人大規模開設打字複印店,其實是在2000年以後。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2000-2010年,是新化籍打字複印店的第一個繁榮期。


追溯到上游,則是鄒聯經、曾旗東們的二手複印機生意已經發展起來了。


但2002年,國家推出一項規定,以回收鋼鐵為主的廢五金電器、打印機、傳真機、電傳打字機及多種複印設備,被明確列為禁止進口貨物。


至此,複印店老闆依靠的上游產業鏈掉了一環。很多人要麼轉行,要麼潛入“地下”悄悄走私。曾有新聞報道,對於走私業務,廣東分署緝私局曾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66人,打掉走私團伙20個,現場查扣涉嫌走私進口的二手複印機、打印機2500餘臺以及電腦資料、賬冊等涉案證據材料一批。


無論是60年代易家兄弟偽造公章,還是20世紀初那些新化人走私倒賣,在政策的監管下都置於合規。野蠻粗放,憑藉經驗的草根創業江湖,以鄒聯經的退隱宣佈終結。


下一個1200億,新化文印還需要更多探索。


那些小的、散亂分佈的設備耗材店和圖文店,已經受到了來自上游的“牛鞭效應”。由於過多的從業人員集中在產業鏈終端,當下複印店面多到一條街並排著開張——“新化派”的自我競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


有媒體報道,長沙一些圖文店,A4紙的複印單價已降至1角錢以下,更有甚者低至四五分錢,瀕臨虧本。價格戰在這種幾分錢的領域裡,照樣打得不可開交。


從5分錢一頁紙到年賺1200億,新化文印產業的陣痛與突圍

▲ 市面上成體系化的文印招商加盟,來源:網絡圖片


但在廣州,這一行卻做得越來越風生水起,他們是一群有一定文化知識、熟練掌握互聯網的年輕人。通過接棒父輩靠吃苦耐勞攢下的事業,就連一部分新化95後也加入到了這個產業。


1、他們在改變終端複印店的業態。


以鄒聯文在廣州的競天圖文數碼快印店為例,其淘汰了一批原來的設備,從國外進口了價格高達249萬元的彩印機。普通複印店正在變得勢單力薄,彩印、廣告製作等多元業務形成的大型文印公司逐漸取而代之。


鄒聯文表示,整個店面設備搞下來投入幾百萬上千萬,不少夫妻店還是承受不起。


2、除了把終端單店做大,從終端往上游走依舊是一條好路子。


曾曉陽(化名)的父母上世紀90年代開始做複印店。大學畢業後,曾曉陽雖然也紮根到了新化文印大家庭,卻沒有選擇接班父母,而是憑藉所學知識創辦了一家再製造公司。


“下游不如上游,下游是生意,上游是事業。”曾曉陽說道。他的公司主要研發生產一些輔助設備,比如膠裝機、切紙機等。


這個領域,已經不乏一些表現不錯的企業,比如北海琛航、湖南至簡、常熟夏普、福建貞泰、福州理光等。理光副總經理鈴木輝行就曾介紹,“新機子可複印900萬張以上,再生複合機可達450萬張以上。而價格僅是原價格的20%。”


看名字就知道,這些企業不少還是被國外資本掌控。曾曉陽就表示,公司將在知識產權方面多下功夫,研製出下游圖文廣告公司、照相館降本增效的設備。

從5分錢一頁紙到年賺1200億,新化文印產業的陣痛與突圍

▲ 淘寶上一些DIY打印產品,來源:淘寶


3、文創出口與市場下沉,將會成為新化文印產業第二曲線嗎?


接著曾曉陽“下游不如上游”,羅國雄對了一句“文印不如文創”。


羅國雄是新印科技董事長,這家公司由新化縣與太平洋證券公司連個成立。其去年產值達1.6億元,2019年可望達5.5億元。


他表示,文印領域市場還是太少,但文創就不一樣。新化文印產業新一輪的轉型,或將從文創入手。


在淘寶店,你可能會看到一些可愛圖案的手機殼、抱枕、鼠標墊等。這家淘寶店的老闆,可能就是某家新化文印店老闆。在沒有鄒聯經、曾旗東的日子裡,他們開始用互聯網與各地的用戶交流,並將用戶DIY的圖片打印在任何可以承載的地方,甚至內褲。


這些東西,他們甚至會出口到歐美市場。


而在今年6月,300臺複印機也在新化縣裝箱起航。不久之後,它們將出現在非洲國家加納的市場。羅國雄表示,“以三摺頁印刷品、1000張起印為例,加納市場的報價摺合為每張3.26元人民幣,我們過去後,可以把價格控制到1/10左右。”


《湖南日報》報道,新印科技將以加納基地為先導,逐步在非洲國家建設生產運營中心與複印機再製造工廠,實現從產品到運營維護的全產業鏈佈局。


逐漸的,我們看到60年前那個“赤腳走天下”文印維修軍團,正將腳步擴散到國際市場。新一代年輕人或將引領新化文印產業走向新的時代,到時候可能不止1200億。


而由文印展開到全國各個領域,這又何嘗不是中國商業史迭代的一個縮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