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退潮後的共享單車,產業鏈邁入“共生”時代|智麗觀察

“經過這一年的洗禮,ofo押金其實已經成為哲學話題,或者唯物一點講是量子狀態的,信則有,不信則無。”在ofo“購物返錢”活動推出後,一位投資圈人士在朋友圈如此感慨。這句話多少有些調侃的意味,但不可否認的是,ofo的每一次“神操作”都牽引著社會大眾的敏感神經。

由共享單車押金引發的信任危機在產業圈猶存。因為共享單車,中國自行車第一鎮王慶坨鎮曾一夜復活,滿地是錢;卻又伴隨共享單車的大敗退,與共享單車企業對簿公堂,不少工廠甚至瀕臨倒閉。現如今,當筆者問及一位共享單車高層,共享單車對於供應商最重要的是什麼,他的回答是“活著!”

在經歷了破產、倒閉、合併慘烈洗牌後,筆者觀察到,共享單車開始走向精細化運營,“生態圈+大數據價值挖掘”成為共享單車新的競爭維度,而產業鏈也開始從單純“客供”關係,走向產業協同和價值共生。

“活著”的背後意味著共享單車企業是否能夠圍繞生態佈局,給整個產業持續創造動力和需求。這並非只是“新概念”,或共享單車向資本拋出的新故事,而是關乎到共享單車企業在下半場能否存活下來,以及良性變現的關鍵指標。

首先,唯有生態打法才能拓寬共享單車的盈利途徑。在大規模補貼停止、政府監管力度逐漸加強的情況下,單車開始集體上調價格,緩解成本端壓力。但筆者認為漲價只是止損的通道之一,只有在單車業務基礎上進行場景延伸,挖掘單個用戶的消費潛力,才能豐富造血能力。

因此我們看到,哈囉出行走向兩輪生態,延伸出了哈囉助力車、哈囉車服、哈囉換電等兩輪出行服務。而青桔單車、摩拜單車也開始演變為大公司的一項延伸和配套服務,前者用於提升網約車用戶轉化率,構建滴滴一站式出行平臺;後者則在幫助美團完善本地生活流量閉環。

其次,唯有生態打法才能產生更大的協同價值,提升運維效率。哈囉兩輪生態改變了傳統兩輪產品產業鏈結構,除了兩輪傳統產業鏈製造和整車品牌商之外,還引入了電池製造、半導體、通信技術、貼片設計加工、基礎材料、板金櫃體加工組裝、電源電器件等領域企業。

新技術的引入倒逼產業內其他產業生態夥伴不斷自我升級,匹配數智化要求,提升整體能力。藉助產業多技術投入和數據驅動,從產品設計、精益生產,到質量管理、運營管理等,單車的運維成本和使用率都在改善。

在近期產業大會上,哈囉出行研發副總裁任亮亮就分享了一個典型案例。早期共享單車出現故障,用戶會進行報障,但報障的準確率大約只有40%,存在不少錯誤報障的情況,致使運維人力和資金浪費。通過大量的系統參數學習,大數據算法可以有效識別報障的真假,報障準確率提升到了80%,隨後團隊又在系統中加入了圖像識別技術,通過匹配識別用戶報障照片,報障準確率提升到了90%,極大節省了運營成本。

為了提升定位的準確性,哈囉在新的單車車鎖上加入了一個WiFi定位儀,以彌補城市高樓大廈信號不精準問題,雖然前端製造成本增加,但由於運維精度的極大提升,整體成本結構也在大幅下降。哈囉出行供給經營管理中心總經理程亮告訴筆者,產業協同並不容易,需要對彼此業務的足夠了解、雙方優勢的組合和價值的認同。

真正的企業社會責任根植於商業模式之中,當大家迴歸到以顧客為中心去創造價值,而不是傳統的線性價值鏈,就會消除很多無形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