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河北邢臺古代十大“名門望族”

河北邢臺古代十大“名門望族”

邢臺,姓氏文化非常豐富,不僅產生過張、邢等重要姓氏,而且是許多姓氏的郡望,古代這裡的許多名門望族淵源流長,產生了一大批精英人士,在中國古代產生重大影響,成為邢臺姓氏文化中燦爛的一支。

1

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時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縣),東漢以後成為山東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門下。西晉時講究士族門第,崔氏被列為一等大姓“崔盧王謝”之首。清河崔氏後長仕北朝,北魏時一度與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為“四大族”。

唐代崔氏仍然顯赫,有23人做過宰相。唐初官員修訂《氏族志》,把崔氏列為第一,唐太宗知後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無顯官,又無人才,憑什麼列為第一?難道我李氏貴為天子,還比不上崔氏嗎?”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長孫氏第二,崔氏列第三。雖然如此,崔氏仍為士族高門。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為博陵崔氏,也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由於兩支崔姓人繁衍眾多,加上仕宦遷徙等原因,崔姓又進一步分衍出鄭州崔氏、鄢陵崔氏、齊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10房崔氏。當時天下有“言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的俗諺,崔姓被當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認為“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

清河崔氏作為中古時期的世家大族,不僅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煊赫的政治地位,同時還包涵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文化地位。清河崔氏形成於魏晉,經過十六國時期的發展,至北朝達到鼎盛,它保持著旺盛的發展勢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後,崔氏家族經唐末五代,至宋遂衰。

清河崔氏是一個文化功底深厚、學識淵博的文化世族。在他們之中,歷代都有聞名於世的經學家、文學家、書法家及醫學家,好學的家風與學術傳家在整個家族的發展過程中,保持了世代不替的傳承性。

2

任縣遊氏

據史料記載,“遊”受姓於春秋時期姬姓鄭國,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是中華古老的姓氏之一。春秋末期,鄭國動盪,遊氏遷至任縣。“任,晉縣,今屬廣平郡。”而遊氏郡望立於廣平任地,則源於北魏朝中赫赫有名的任縣“遊氏三傑”。

日前,邢臺考古工作者與任縣歷史文化研究會的有關人員在對任縣文化遺產進行調查時,發現一座南北朝時期古墓,經研究考證,古墓的主人為北魏假梁郡公遊雅。遊雅,字伯度,公元403年生於任城,少有高才,天資聰穎,素有過目不忘之稱,且練就一手好書法,十五歲便成為當地名士,後仕官北魏,歷任中書博士、著作郎、太子少傅、雍州刺史、秘書監等職,晉爵假梁郡公,公元461年卒,終年58歲,葬於家鄉。據《任縣縣誌》記載,遊雅祠在任縣廟上村。

遊雅墓現存一高大土冢,封土高十米,東西長約30米,南北長約25米。據考古專家推測,古墓中埋藏有大量南北朝時期的文物,在研究遊氏姓氏文化,任縣歷史變遷以及南北朝時期政治、文化、風俗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價值。

除遊雅外,“遊氏三傑”還包括遊雅堂弟遊明根和遊明根之子游肇。北魏三遊,譽滿當朝,為後世所稱頌,故宋修《百家姓》稱:“遊,宮音,廣平郡,系出姬姓,鄭穆公子游吉之後。”這裡所稱廣平郡是因任縣曾屬古之廣平郡,並非現在的廣平縣。據此可知,廣平任地是天下游姓的郡望,即今之任縣。

3

柏人李氏

柏人李氏,史籍有時稱作“趙郡李氏”,柏人李氏出自趙將武安君李牧。李牧是戰國時期,趙惠文王的司寇李兌的後代。李兌為老子李耳的三世孫,李兌的五世孫李曇,為趙國柏人侯,死後葬柏人西(今隆堯縣西)。李氏遂以柏人為籍裡,史稱柏人李氏。其中,李曇的一個兒子李崇後去隴西做官,成為李氏隴西一脈,李曇次子李璣生三子,李牧為李璣第二子,戰國末期,李牧為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所以李牧死,趙國亡,也就成為歷史必然。柏人即隋之象山,唐之昭慶,亦即李淵、李世民父子的祖籍之地。李牧所居,正是柏人之地,今以隆堯為中心的隆堯、柏鄉、臨城、寧晉一帶。

後李氏有李機者,遷家於平棘南,至其重孫李慎、李敦、李義,又遷回柏人,因其“南徙故壘,世謂之南祖”。據邢臺臨城縣出土的《李祖牧墓誌銘》考證,李靈一支,即南祖子孫。根據《北史·李靈傳》記載:其遠祖李顯甫“豪俠知名,集諸李數千家於殷州西山,開李魚川,方五六十里居之,顯甫為其宗主”。殷州治所在廣阿,治域全部在今邢臺市轄範圍內。殷州西山泛指邢臺西部太行山一帶。

李靈之子李元忠曾輔佐高歡建立北齊,其人“粗覽書史及陰陽術數,有巧思”,尤善醫藥,“性仁恕,無貴賤皆為救療”。

李渾為李靈之曾孫。天平初年(534年),李渾出使南梁。梁武帝接見他並讚歎:“伯陽之後久而彌盛,趙李人物今實居多”。北齊文宣帝以東魏《麟趾格》未精,詔命李渾、邢邵、魏收等人修撰。李渾曾經對魏收說:“雕蟲小技,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君不如我。”

李公緒,字穆數,博通經傳,李靈後人。“以侍御史徵,不就”。他“尤明天文,善圖緯之學”,雅好著書。著有《典言》十卷、《禮質疑》五卷、《喪服章句》一卷、《古今略記》二十卷、《玄子》五卷、《趙記》八卷、《趙語》十二卷,並行於世。

李靈、李順及李孝柏等柏人李氏一門自北魏至北齊,僅史籍有載者就不下百人出宦,又多以明經通史被最高統治者賞識。李門之女,亦具通詩書,多有皇室子弟所聘者。

柏人李氏傳至隋朝,曾經走出了修建趙州橋的知名石匠李春、李通兄弟,到唐初,李淵、李世民父子走出,建立唐朝,更使柏人李氏赫赫有名,此後人才輩出、綿延不絕,為邢臺乃至中國歷史上的名門望族之一。

邢臺歷史上的名門望族中柏人李氏代表名人有:

李牧、李左車、李靈、李公緒、李春、李淵、李世民等。

4

清河張氏

不少文獻記載,揮是黃帝的孫或子,“世居青陽,封於尹城”,揮的居住地“青陽”就是今邢臺清河縣。《張氏統宗世譜》中《得姓郡望》篇說:“揮,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國之青陽,後改清河郡,此張氏得姓之由。”《張氏南軒族譜》記述:“吾族本黃帝后裔,始祖為弓正,封清河,賜姓張,此郡所自治也。”《香港張氏宗親總會特刊·張氏世系源流考》記載:“我張氏受賜姓之始祖揮,乃軒轅黃帝第五子,為三妃彤魚氏所生,觀弧星,司弓正之職,始制弓矢,賜姓張氏,世居清河。” 明朝永樂癸未年《清河家乘》記載,戰國時期縱橫家張儀(名策魴),仕秦為相,“策魴公當時,墳塋諸處,立廟清河,遂以清河公為郡”。

清河郡是張氏祖居之地,歷來人多勢眾。從十六國北朝直至隋唐,以東武城(今河北清河縣東北部)張氏最為顯赫。

張幸,十六國時期仕南燕。任東牟太守。歸北魏,賜爵平陸候,官至青州刺史。他的兒子準之,任北魏東青州刺史;孫子靈真,早去世。

靈真的兒子張彝承襲候爵,歷任秦州刺史、侍中等職。張彝有兩個兒子,始均、中 。

始均的長子之承襲候爵,次子晏之文武雙全,北齊時官至北徐州刺史。

他的兒子乾威,兼性聰明,博覽群書。隋煬帝時官至謁者大夫。乾威的弟弟乾雄,也很有才氣,曾任秦州法曹參軍。

乾雄有三個兒子,名叫文禧、文瓘、文琮。張文瓘在唐高宗時任宰相,為政勤儉,執法平允,深受高宗倚重。他有四個兒子,官位都在三品以上,被當時人稱為"萬石張家",意思是說一家五人都做到了受奉"二千石"的高官,又因為張文瓘三兄弟同居一處,房宅門前都列戟以示尊貴,一時號稱"三戟張家"。

張文琮官至史部侍郎,三個兒子都做了高官。幼子張錫在武、韋后時兩次出任宰相。

唐代清河郡東武城張氏,一門出了張文瓘等三位宰相,被列為十"國柱"之首。是當時全國最顯赫的姓族之一。

5

鉅鹿魏氏

魏姓最早發源於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南部一帶,從一開始就繁衍迅速,春秋至秦,還是以此地為其繁衍中心,並且再繁衍到鄰近的陝西、河北等省部分地區,後尤以河北省鉅鹿境繁衍得最為旺盛,故魏氏郡望有鉅鹿,魏姓因鉅鹿為最望,故多以“鉅鹿堂”為其堂號。

魏氏作為我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許多先祖先賢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作出過卓越貢獻,他們的思想閃爍著璀璨的光芒。

鉅鹿是大唐名相魏徵故里,以敢言直諫而名垂青史的魏徵,被譽為“千秋金鑑”。其“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等思想影響深遠,為世人所敬仰。

漢:魏攀,鉅鹿人,知人好士,名盛一時。聞高邑睦夷,少有大度,眈好書傳,高尚不仕,寄情邱壑。夷乃以女妻之,情同朋好,未嘗備翁婿之禮。夷亦作朋友論以答之。辭義為時所稱。”

隋,魏德深,鉅鹿人。以陽武書佐遷貴鄉長,為政清淨,不嚴而治。會興遼東之役,徵稅百端,使人往來,責成郡縣,所在征斂,民不堪命。唯德深有無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給,百姓不擾。尋轉館陶。將行,士民送之,號泣之聲沿路不絕。父老詣闕請留,詔許之。館陶父老復詣郡相訟,郡不能決。會使至兩縣,斷從貴鄉。館陶民從之者數百家。”

唐肅宗復有鉅鹿縣魏少遊,官至刑部尚書、國公,卒贈太子太師。

魏宗諒,邢州鉅鹿縣人,魏徵曾孫,生於唐鹹享庚午(公元670年)十月十五日。唐景雲元年(公元710年)任台州刺史,卸任後定居郡城臨海。

鉅鹿縣自漢以降便有魏氏定居,遂成最大郡望,且代有名人顯宦,如魏攀、魏德深、魏徵、魏宗諒、魏少遊等。

6

邢臺柴氏

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有一通宋代“柴孝子墓碑”,碑銘曰:“古今姓纂,柴為姜姓,齊太公之子名高,孫奚以王父字為氏,十世孫高柴,仲尼弟子,孫舉又以王父名為氏。”可見柴舉乃柴姓之始,而高柴齊人,在濮陽做過衛國副宰相,後居太康,故太康為柴氏始發之地。在之後的秦、漢、晉、唐、五代約一千四百年的漫長歲月遷徙變遷裡,邢臺逐漸形成柴氏望族,載入史冊的柴氏名人多集中在以邢臺為中心的冀南一帶。

今邢臺平鄉縣北柴村的重點文物北齊造像碑(又稱柴半朝碑),即為北齊時廣平郡太守柴x蘭率柴門一百四十多位在朝為官者鐫於北齊天統元年(565年)八月,集中顯示了邢臺一帶柴氏一門在當時的顯赫地位,上百位柴姓在朝為官者,多為同鄉同宗,時稱為“柴半朝”。

柴誕,河北邢臺平鄉人。據《平鄉縣誌》記載,柴村是西晉永嘉年間(307-313年)冀州刺史柴誕的故里。柴誕曾封“開國任城侯,隨官爵士國,封廣平。”死後葬於他的封地(今南和縣)西任城村西。現為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齊天統時邢臺柴氏出為官者多如牛毛,其中有:章武(今河北黃驊西南)太守、柴惠始曲安令、柴惠元虎噴將軍、柴柳舒州(今安徽廬江縣西南)主簿、柴洪琥渤海(今河北南皮縣)太守、柴神奴趙州(今河北省隆堯縣舊城)主簿、柴養奴趙郡(時治所在廣阿,今隆堯東舊城)太守、柴次州任縣(今邢臺市任縣)令、柴路生易陽(故址在今邯鄲)令、柴惠文柏仁(今隆堯縣西部)令、柴道回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太守、柴寶香鎮遠將軍、柴句龍廣阿(今河北隆堯縣舊城)令、柴善興南和(今邢臺市南和縣)令、柴軍文襄國(今邢臺縣)令、柴於無極(今河北省中部偏西)令、柴安熹平舒令、柴靈鳳襄國(今邢臺縣)令、柴龍朝邯鄲令、柴隊生山羊太守、柴寶榮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太守、柴靈和隔縣令、柴太和五原(今包頭市西北)令、柴軍仲上柱國、柴懷振冠軍將軍中散大夫、柴士和高平(今山東濟寧市)令、柴世安廣平(今河北雞澤東南)令、柴慶義陽(今湖北棗陽東南)太守、柴由灌弭侵將軍、柴令和白馬(今河南滑縣舊滑縣城東)令、柴黨世上樂太守、柴焦漢南和令、柴韓真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令、柴江郡主溥、柴加祿光州(今河南光山)都督、柴神寶清野將軍、柴奴恆廣州(今廣州市)主薄、柴鍾離鄉豪都督、柴揮涯平陽和廣平(河北省南部)二郡太守、柴世文郡功曹、柴周、柴秋淑、柴太蘭、柴僧業、柴龍、柴散和柴趙顯等,世稱“柴半朝”。

唐代太原柴紹一支是其先祖於西晉時由邢州南和徙此。

柴守禮,後周邢州堯山(今隆堯縣西部)山南村人(一說南和人)。與周太祖郭威同裡,妹歸太祖為後。後無子,以守禮三子為子,是為世宗。守禮從洛陽終。世宗之世,未嘗至京第,以元舅禮之。

聖穆皇后柴氏,邢州堯山人(一說邢州龍岡人)。與周太祖郭威同裡,遂以歸焉。太祖微時,喜飲博任俠,不拘細行,後常諫止之。太祖狀貌奇偉,後心知其貴人也,事之甚謹。及太祖即位,後已先卒,乃下詔:“故夫人柴氏,追冊為皇后,諡曰聖穆”。

周世宗柴榮(公元921-959年),周太祖郭威養子,聖穆皇后之侄。改名郭榮,世稱柴世宗。邢州堯山人,生於邢州龍崗之別墅。封晉王,判內外兵馬事。太祖崩,遂承大統。他在位六年,改革政治,整頓軍事,獎勵生產;先後取後蜀的階、成、秦、鳳四州和南唐的江淮地區十四州,又北攻契丹,收復莫、瀛、易三州,這些措施為北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不愧為一代英主。駕崩,葬河南省新鄭市郭店鄉陵上村西,陵曰慶陵,廟號世宗,諡曰睿武孝文皇帝。現皇陵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柴宗訓,周世宗柴榮第四子,生於澶州之府第,封梁王,顯德六年(959年)嗣位,立八月,因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陳橋兵變遜位。入宋,封為鄭王,開寶六年(973年)崩於湖北房州,同年十月葬於陵上村慶陵之東。陵曰順陵,諡曰恭皇帝。

從上述柴氏先人的業績中,表明遷徙到邢臺一帶的柴氏可謂人才濟濟、英傑輩出,他們的歷史足跡充分顯示了這一時期柴氏家族繁衍發展的主脈絡。從載入歷史的柴氏第一人西漢的棘蒲侯柴武,到西晉的開國任城侯柴誕直至五代周世宗柴榮,表明柴氏家族的文化中心逐漸轉移道今邢臺地區的平鄉縣、隆堯縣、南和縣、任縣、邢臺縣一帶,並在這裡形成望族,延續長達260多年。從北齊天統年間(565-569年)《柴村寺碑記》中收錄的柴氏仕官名單中知,上至將軍,下到縣令達40多人,這種“柴半朝”現象確實值得人們深入研究。柴誕及其子孫所處的年代,正是西晉永嘉至東晉十六國時期。“五胡亂華”導致了北方漢民族十之六七,紛紛南遷。在這種背景下,居住在邢州地區的柴誕家族,處亂不驚,不但沒有消沉和南遷,反而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時期,有那麼多的精英到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地做官,最遠的北到內蒙包頭的五原,南到廣州,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罕見的奇蹟。此時的邢州不僅是柴氏家族文化的中心,也是柴氏家族走向華夏大地的新起點。

正是有了像柴武、柴誕、柴紹的眾多精英,才鑄就了柴氏家族的歷史輝煌,也正是有了像柴榮這樣的英主,柴氏家族才邁向了鼎盛。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以上所提到的柴氏所居之地的村莊,平鄉有南柴、北柴和柴口村;堯山(隆堯)有柴家莊;邢臺也有柴家莊。又查任縣有柴莊;南和有柴壘(裡)村;鉅鹿有柴王城。這是邢臺柴氏聚族而居,安土重遷,落地生根,不忘始祖的重要體現,也是柴氏文化的一大特徵。這意味著邢臺一帶的柴氏一脈相承,同屬一支。

7

南宮白氏

南宮白氏的歷史淵源悠久,多以“白香山”、“思命堂”為堂號,為白氏郡望之一。

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孫虞仲封於虞,為晉所滅。虞之公族井伯奚媵伯姬於秦,受邑於百里,因號百里奚。奚生視,字孟明,古人皆先字後名,故稱為孟明視。孟明視二子:一曰西乞術,二曰白乙丙,其後以為氏。白乙丙的後代以他的字命氏,就是白氏。

南宮白氏的歷史淵源悠久,有白氏三進士(白圭、白鉞、白杲)、一朝四尚書(白進忠、白友諒、白圭、白鉞)的豐功偉績。其楹聯有:“父承子繼兩世六朝少保,兄前弟後一門四代尚書”;“位列工部、兵部、禮部;爵位一品、二品、三品”。

白鉞乃白圭之次子,白圭、白鉞父子是邢臺歷史名人,埋葬在邢臺南宮南白塔村的白圭、白鉞二尚書墓被列為河北省名勝。

白圭,字宗玉,南宮人,明英宗、戴宗、憲宗三朝元老。正統七年進士,歷任湖廣巡撫、工部尚書、兵部尚書、資政大夫、資德大夫、正治上卿,並領太子太保銜。受命督造裕陵(英宗的陵墓)和修建承天門(即今天安門)。

白鉞,字秉德。白圭次子,進士及第,授編修。累官太子少保,禮部尚書。

其族人後代現居邢臺南宮市西白塔村,約1500人,村中約九成的人為世襲白姓。

8

邢臺孟氏

邢臺孟氏的歷史淵源悠久,邢州鉅鹿郡自古為孟氏的郡望之一。

中國的孟氏,發源於春秋的魯國公族。魯國的開國君主是周公旦的長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麼孟氏應該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孫。

邢臺孟氏自漢朝以來就在此繁衍,出現了許多名人,尤其五代時期,昭義鎮節度使孟方立,滁州節度使孟遷,後蜀高祖孟知祥,後蜀後主孟昶,太子孟玄喆,孟玄珏,孟仁贄、孟仁裕、孟仁操.....自孟知祥立國四川后,孟氏一支傳到四川,在那裡更是繁衍旺盛,明代時期,孟氏在邢臺仍是望族,更是有孟氏昆仲兄弟同時參加科舉同時高中進士的“龍崗一門四進士”的科舉佳話。

9

邢臺房氏

天下房氏,無出清河.

房氏起源於姬姓,出自陶唐氏,是堯的後代,以國名為氏。堯的兒子開始被封于丹水,史稱丹朱。堯沒有把帝位交給丹朱繼承,而是禪讓給了立有大功的舜。這是禪讓制的肇初,也是“公天下”的開始。舜繼位以後,改封丹朱於房(今河南省遂平縣),為房邑侯。其子陵,襲封后以封地為姓,史稱房陵,後代遂為房姓。其裔孫雅為清河太守(今河北省清河縣東),房氏家族開始定居於此,併成為一個望族,後又因唐朝開國宰相房玄齡也曾任清河郡守,故此清河郡成為房姓人最重要的郡望。並有“天下房氏,無出清河”之說。

在南北朝甚至更早時期,清河房氏作為當地望門貴族,一直保持著與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勃海封氏等望族的通家之好相互聯姻。到公元4世紀末,清河房氏與清河崔氏、平原劉氏等家族因戰亂部分遷移到山東半島,成為慕容氏南燕國的上層家族---青齊房氏。房氏家族沒有捲入北魏和劉宋在山東半島的爭奪,一直到469年以前,清河房氏一直是“世家大族”意義上的貴族。東晉時,河南房乾被朝廷派到北方遊牧民族鮮卑那裡做使者,後因中原戰亂,無法回到中原,只好留居北地,因鮮卑人把“房氏”稱為“屋引氏”,稱“屋引氏“, 但心中念念不忘故土故族。到了南北朝北魏時,中原局勢相對穩定,其後代又舉族南遷中原,並從“屋引氏“恢復為房姓,並在洛陽所在地的河南郡成為望族,被稱為"河南房氏"。據《北史》《魏書》等記載,該支先後有北魏驃騎大將軍、晉州刺史房謨,隋柱國、徐州總管房兆,隋海州刺史房恭懿,唐武則天朝宰相房融精通梵文曾譯<>,玄肅二宗宰相房琯(清河郡公}。

10.寧晉曹氏(資料不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