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韓信不得善終的原因,張良用四個字概括

導語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些故事不會讓人遺忘,甚至會讓人難以忘記,比如說戰國七雄的故事。最後結束這一亂世的是秦國。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秦朝,而他自己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可秦朝的統治並沒有將平民百姓拯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是將人們帶進了另一個深深的漩渦。

韓信不得善終的原因,張良用四個字概括

秦朝的暴政導致人民苦不堪言,大大小小的起義自從陳勝吳廣發起起義後都爆發了,最終主要的勢力都在項羽和劉邦手上。而項羽的鉅鹿之戰也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可以說他是一名大英雄。但最值得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項羽和劉邦的楚漢之爭,因為這場爭鬥不僅是項羽和劉邦兩個人的戰爭,他是無數有勇有謀的人的鬥爭!

韓信棄項羽投奔劉邦

韓信的身上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比如"一飯千金"和"胯下之辱"。

相傳,韓信窮困潦倒之時,只能在河邊釣魚充飢,一位漂母看見韓信餓的可憐,就將家裡的飯食帶來給他吃。後來,韓信功成名就了,他依然記得曾經對自己施與恩惠的漂母,就花重金感謝她。這便是著名的"一飯千金"。

"胯下之辱"的由來是有一位屠夫,身邊跟著很多小弟,他們故意找韓信的麻煩。屠夫看著韓信每天都佩戴著一把劍,卻沒有正經的經濟來源,就對韓信說:"其實你就是一個膽小鬼,否則,你敢那你的劍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韓信知道毫無背景的自己不能和他們硬拼,就只好照做了。

韓信不得善終的原因,張良用四個字概括

後來,項羽帶著楚國的勢力起義的時候,韓信看準機會就拜在了項羽的帳下。可是項羽出生貴族(項氏家族在楚國世代為將),他的眼界比很多人都高,他更是看重一個人的氣節,受過胯下之辱的韓信實在得不到項羽的喜歡與重用,就只能放棄項羽,去投奔劉邦了。

蕭何月下追韓信

韓信投奔劉邦之後,依然沒有得到重用,只是一個管理糧倉的小職位。甚至有一次韓信和其他不起眼的官員不小心犯了錯,差點都被一同處死了,多虧了韓信衝著蕭何喊了一句話——漢王不就是想讓我們為他效力的嗎,如今為什麼又要殺了我們呢?蕭何覺得這個人氣度不凡,就將他留了下來。

在這之後,韓信和蕭何面對面的談過幾次 蕭何特別欣賞韓信的才能,多次向劉邦舉薦韓信,但劉邦依然對韓信"不感冒",所以韓信依然擔任著不重要的小官職。韓信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退,就只能任由日子這麼平淡無奇的過著。

後來,劉邦在與項羽的一場戰爭中大敗,只能落荒而逃,而在逃亡的過程中,很多將領都害怕自己會死在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手中,就一聲不吭的逃跑了。韓信見形式不對,又想著蕭何的話都不管用,自己肯定是等不到被重用的那一天了,倒不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就也逃跑了。

韓信不得善終的原因,張良用四個字概括

蕭何得知韓信已經走了的時候,根本沒有向劉邦解釋,就騎馬追了出去。有小官在劉邦面前說:"為什麼丞相也跑了?"劉邦頓時氣的不輕!還好,蕭何沒過多久就回來了,但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韓信。

蕭何對劉邦解釋到:"臣不是故意一言不發就走了,而是情況緊急,不得不追出去!"劉邦這才感覺到韓信的不普通,就問蕭何:"為什麼跑了那麼多的將領,你都不去追,偏追這個韓信呢?"蕭何鄭重其事地說:"其他將領我們很容易在天下這麼多人當中找到,可是韓信不能,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劉邦至此才開始重用韓信。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被重用後,確實沒讓劉邦和蕭何等人失望,他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垓下之戰中,他出色的表現,更是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項羽。

韓信不得善終的原因,張良用四個字概括

在劉邦徹底打敗項羽之前,劉邦曾命令韓信去攻打齊國的部分勢力,可正在這時,劉邦遭到了項羽的重創,韓信便藉著軍功向劉邦邀功——韓信以齊國還沒有徹底平定下來為由,請劉邦封他為齊王。這也算是乘人之危!

項羽在烏江邊自刎後,劉邦就削了野心勃勃的韓信的兵權。韓信知道劉邦這是忌憚自己的才能,可他也不相信劉邦會對自己這個大功臣做出更過分的舉動,就一直稱病不出。怨氣越結越深,後來韓信答應陳豨,如果有朝一日他想造反的話,自己一定會幫助他。

韓信不得善終的原因,張良用四個字概括

陳豨果然造反了,韓信就在家中和重要人士討論如何對呂后和太子等人下手,可他的這種行為被自己的家丁洩露了。蕭何和呂后聯手,將韓信騙入宮中,最後韓信被打死在長樂宮鍾室。

明哲保身才是正道

同為漢朝開國功臣的張良,劉邦與項羽的楚漢之爭中,劉邦絕對不能沒有張良,只不過他和韓信的作用不同,張良能文,韓信能武 可以說他們倆是劉邦的左臂右膀。張良雖然沒有項羽的軍師範增那足智多謀,但也是劉邦身邊最重要的謀士,如果沒有他,劉邦不可能從兇險重重的鴻門宴當中快速脫身。

韓信不得善終的原因,張良用四個字概括

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且韓信跟老謀深算的張良比起來,可以說是一介莽夫了。韓信在戰場上的能力不容置疑,但在分析問題上卻有些欠缺,他從來不懂得在這個亂世當中隱藏自己的野心有多麼重要。按照劉邦的話來說韓信之所以落得"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結局就是因為他"鋒芒過剩"。

而張良之所以能夠安度晚年並且名垂千史,就是因為他早就清楚的分析了現在的局勢,不邀功不居功才是最好的選擇。

結束語:相比於韓信的野心卻落得"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結局,張良從"帝者師"轉換到"帝者賓"的位置才是山上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