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西遊記》拍那麼多版本,為何不能超越86經典?

徐小明7413


即使拋去時代因素,86版也是不容忽視的經典,因為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講,它都做到了精益求精和用心,這樣的製作很難被超越。



雖然說有一點很重要的因素是那時候娛樂項目太多,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大家也沒什麼其他更好的娛樂方式,但是就作品質量本身而言,它也是超越時代的存在。

第一,題材本身經典且經過改編更符合時代審美

毫無疑問,成功的一大因素就是題材本身就是中國流傳最廣的神話故事,孫悟空本來就是全中國人心中的超級英雄,其影響之深遠顯而易見。哪個小孩子不喜歡孫悟空?再說還有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不計其數鮮活生動的形象。

當然,原著畢竟是神怪小說,有些因素並不符合傳統審美觀,比如說原著中孫悟空“臉兩隻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獠牙往外生,肉在裡面,骨在外面”;


豬八戒“碓嘴初長三尺零,獠牙觜出賽銀釘。一雙圓眼光如電,兩耳扇風唿唿聲。腦後鬃長排鐵箭,渾身皮糙癩還青”;

沙僧“一頭紅焰發蓬鬆,兩隻圓睛亮似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身長丈二,口似血盆”;


而86版把孫悟空拍成了美猴王,把豬八戒拍成了萌寵,把沙僧拍成了憨厚老實的中年漢子,這顯然更有趣更受百姓歡迎更符合老百姓的價值觀……


第二,角色造型和演員演技遠超現在

後續幾版西遊記的角色造型總有那樣這樣的缺點,幾乎所有角色都是,對比而言,86版太用心了,精巧的設計使得滿天神魔的形象更浪漫且富有人性化色彩。

以唐僧、孫悟空、如來為例

哪個唐僧看起來更像得道高僧?

哪個孫悟空看起來更具靈性?

哪個如來更具佛家雍容氣度?




演員其實更不用說,大多是真正的戲曲名角或表演藝術家而非普通演員,比如六小齡童就出身猴王世家,而且六先生當年為了演好孫悟空對著太陽苦練眼神,專門養了只猴子學習它的細微動作

即使是普通的丫鬟與家丁都有可能是藝術家客串,其舉手投足更具神韻,比如趙麗蓉的車遲國皇后。而且因為沒有太多的資金請演員,所以很多演員都是演過多個角色,所以86版西遊記每個角色都是精彩無比。

第三,製作上比起現在也是用心太多了

取景絕大部分是實景,為了讓場景顯得更真實,楊潔導演和取景組去了26個省,看過了全國70%以上的知名景點,對每一個場景都是非常用心,結合優秀的舞美設計,使得每一個鏡頭都那麼具有美感。

攝製組對取景用心到了極點,單單一個花果山就取了好幾個地方的實景,開篇石猴出世是在連雲港,接下來石猴狂奔是在海南亞龍灣,群猴嬉戲是貴州花溪公園,水簾洞是貴州黃果樹瀑布和湖南冷水江。




無一處不是精雕細琢,很多細節都捨棄了特效製作,比如片頭字幕沒有用電腦製作,全部請了著名書法家陳叔亮手寫;


片頭曲電聲和絃樂結合,用了琵琶、古箏、二胡等多種傳統樂器,最終創作出了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符合神魔世界神韻磅礴大氣的音樂,而且隨著場景轉換音樂風格隨之轉變,最終一首曲子就把整部劇的風格完美呈現,不得不說,這種神韻之後再也沒有在哪部電視劇出現過。



而後來的版本太多時候依賴於各種特效和替身,技術是高了很多,但是用心程度差的太多。


雖然因為時代原因特效並不出色,但是在楊潔導演統籌下,整個劇組憑著對藝術的熱愛把這部電視劇拍到了極致。可以這麼說,就算把這部電視劇搬到當下時代背景,它的水準依然是超越時代的。

之所以86版《西遊記》能成為無法超越的經典,其實用楊潔藝術家在自傳中的一句話來解釋就已經足夠:我們是在搞藝術,我們沒有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

向楊潔導演以及整個劇組致敬,謝謝你們帶給我們那麼美好的回憶!


電影基本法


86版《西遊記》從開播至今已經30多年,仍然受很多觀眾的歡迎,其影響力擴展到海內外,成為全球華人的共同美好回憶。而《西遊記》的成功,得益於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最終促成了這一不朽之作。但是要論最經典版本的《西遊記》改編,86版恐怕沒法拍到前三。

在物資相對貧乏的80年代,這樣一部神劇的出現無疑是讓人震驚的,其在許多觀眾心中的地位自然也隨之拔高。再加上電視臺後來的不斷重播,讓更多後輩也能領略經典,西遊多年的錘鍊,也成為了國內影視第一大IP 。



要說後續改編影視劇為何沒能超越86版《西遊記》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觀眾心中先入為主的影視形象之外,人物故事造型與原著的嚴重偏離、導演對西遊故事核心的另類解讀,也是其不如86版的重要原因。

而我們再回看86版,其實特效並不是很出色,技術同樣也是落後於當時先進水準。而86版對故事的淺顯解讀和流水賬敘事,同樣也沒有把握原著更深層次的精髓。

至於西遊改編的經典大作,本人首推萬籟鳴的動畫版《鐵扇公主》和《大鬧天宮》,然後是邵氏何夢華導演的《西遊記》系列,這些都比86版要好很多。希望讀者可以採納。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李言,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俠。


伯德小姐


因為之後沒人像“傻子”一樣如此拍電視劇了,現在賺的都是快錢、熱錢,一切都從經濟利益出發。心浮氣躁地拍,能出經典嗎?更別提超越前作了。

86版《西遊記》的拍攝條件十分艱苦,全組只有一臺攝像機,25集的內容整整拍了6年。劇組足跡遍佈全國,上山入海多次遇險,拍攝過程不亞於“西天取經”。在這種潛心打磨的態度下,最終的作品才成為了經典。



之後,拍攝器材高級,交通條件便利,安全保障到位,特效手段發達,反而拍不出這樣的精品了。為什麼?因為在老版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生產與之匹配的續作是需要巨大投入的,這種投入不僅僅表現在資金方面,還包括時間、精力等。比如,若展現全部的八十一難,需要強大的劇本做支撐,即使像《西遊記》這種有原著為基礎的作品,也需要進行精心的改編,才能達到影視劇的呈現要求。而現在的影視創作缺少潛心打造精品的氛圍,無論投入多少,都急於看到回報,如此一來,幾乎沒人願意花幾年的時間系統籌劃《西遊記》的拍攝,尤其是研究原著、進行改編方面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而且老版珠玉在前,新作一旦達不到預期值,成本回收、市場口碑等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沒人敢於冒這個險。


所以,之後的版本大多隻是佔老版的便宜,利用這個大IP製造噱頭話題,而沒人願意付出與老版相同的精力。如此一來,何談超越?



捕魚小分隊



因為86版的《西遊記》是經典中的經典,不是說翻拍就能翻拍的好的,他之所以不容易被超越,是有好多的原因的。


我們先來說一下導演楊潔,楊潔,1929年出生於湖北麻城,祖籍四川營山,中國內地導演兼製片人。1958年進入中央電視臺,1961年開始擔任中央電視臺戲劇節目導演,1980年開始執導電視劇《嶗山道士》,從此開啟了電視劇導演的生涯。

1982年開始執導我國首部神話電視劇連續劇《西遊記》,歷時6年才拍攝完成。該劇從1986年開始播出後,連續30多年稱霸熒屏,並獲1988年全國電視劇飛天獎和《大眾電視》金鷹獎特別獎。也因《西遊記》入選全國影視十佳導演,位列影視劇導演之首。

86版的西遊記在拍攝過程當中是非常艱辛的,只有一部攝像機,拍攝的經費也是十分的拮据。甚至一度因為經費不足而停拍,可想而知演員的生活也是十分的艱苦,在這樣的條件下,楊潔導演帶領大家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完成了拍攝。也正是由於楊潔導演的堅持才把這個好劇呈現在了觀眾面前,也成就了經典中的經典好劇。難怪有人說:沒有楊潔導演,中國就沒有經典電視劇。

我們再來說一下演員,縱觀86版《西遊記》中的演員,不管是飾演一個配角,還是演一個無關緊要的小角色,都是比較有名的演員來完成的。他們是真正為了藝術而去演戲的,不像現在的一些電視劇所用演員都是什麼小鮮肉這一類的,演技沒有全靠臉蛋吃飯的人。讓他們去拍攝《西遊記》他們能吃得了這樣的苦嗎?




《西遊記》在拍攝過程中演員從來都不用替身的,像六小齡童在拍攝過程中常常被摔得渾身青紫,由於六小齡童眼睛近視,為了練好眼睛的靈活性,就常常盯著燃著的香頭來練自己的眼睛。


雖然86版西遊記只有短短的25集,卻前前後後拍攝了六年的時間,試問現在翻拍的西遊記敢用六年時間去拍攝嗎?別說是六年了,恐怕三年時間他們都賠不起了吧。這是一個一切向錢看的時代,他們拍電視劇是為了賺錢,而不單單是為了拍一部好劇,這也是一部好電視劇被返拍後不能超越本身經典的主要因素所在。

25集的《西遊記》如果讓他們用六年時間去拍攝,他們可以拍出來250集,因為是按集收費的,集越多掙得錢就越多,這樣一來何談有好的作品與經典相抗衡呢。



一部電影投資上億,其中50%多的都是演員演出費用,真正用到拍攝上面的就沒有幾個錢了,造成了劇本的粗枝爛造,危險的地方用替身,這樣的演員這樣的劇組怎麼可能會拍出好的作品來呢。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觀點,希望能夠關注我,和你一起來討論。


夢裡相思心永恆


天時地利人和,時代造英雄!《西遊記》原著:吳承恩巧妙構思.浮想聯翩勾劃了一部以盛唐為背景的神話名著。通篇引人入勝,故事情節把天地人.鬼妖神刻劃的淋漓盡致。86版《西遊記》的拍攝,是有東方女性楊潔為總導演,導出的一部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是非常成功的!可以說她把吳承恩所著的《西遊記》活生生的利用真人.真物.真景加以音樂效果配置成的珍品.極品!它以最高的收視力,最適合中外老中少廣大觀眾所喜愛和接受!楊潔導演的《西遊記》觀眾已把它和吳承恩的原著《西遊記》合二為一,視為真實範本。之所以從今往後無有超越!


木林森151500504



再見昨天130714


拋開演員的演技等等 一些因素 西遊記86版是第一步 那時候電視劇奇缺 所以對9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吸引力非常大 而且第一次永遠是美好的 所以後面不管怎麼拍 大家多多少少都受到第一部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