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童模挨打之后引发热议,比打屁股更简单有效的教育方法你知道吗

童模挨打之后引发热议,比打屁股更简单有效的教育方法你知道吗

懒妈散养学前娃:奖励孩子的积极行为比惩罚孩子的错误行为更有效

孩子调皮捣蛋,很多家长会抓起孩子对着小屁股揍一顿解气,事后又心疼孩子又后悔自己手狠。我们都知道体罚不好,但却用“为你好”“都是你气的”“不打不成材”来为自己的简单粗暴找借口。其实换个位置想想,我们自己是否愿意被别人以爱之名暴力伤害?是的,爱也不能越界,不能越过人权和尊严的边界。体罚本身就是恃强凌弱,而非以理服人。

一些家长说:我们从不体罚孩子。我个人很赞同这样的底线约定,至少从观念上清楚,个体之间的权利是平等的,并不因为家庭角色的不同而不同。仅凭个人的主观意愿,谁也没有权力体罚另一个人。有的家长辩解说:“我只是随手拍了几下孩子的屁股,并不算是体罚。”然而很多让人痛心的惨剧就是这样漫不经心“拍”出来的,大人觉得自己并没用多大力气,却可能对孩子造成严重伤害。

有很多案例都是如此,父母就是因为这样的“不小心”而失手将孩子打成重伤甚至死亡。打屁股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急性肾衰,也可能对性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有些人成年之后才显现出来,追根溯源正是幼年被打屁股激发出的“快乐因子”造成了心理成瘾,被虐成瘾者也往往曾经有类似的被打经历。

童模挨打之后引发热议,比打屁股更简单有效的教育方法你知道吗

在不体罚孩子的底线之上,每个家庭都可以有一些自己的规则,这些是大家经过商榷都认可的规则,就像经过民意确认的法律一样,在家庭中成为维护秩序的手段。

比如晚上六点到七点是用餐时间,大家都要放下手里的事来到餐桌前,电视、报纸、游戏机、漫画书等什么都先放下,饭后大家可以继续各做各的事。孩子开始不理解这个规则意味着什么,叫了几次还是不来吃饭,有的父母会端着饭碗满屋子追,又是求又是哄又是喂,或是吓唬或是许诺。这些都不凑效的时候,巴掌就开始下来了。其实不必如此,过了七点把剩菜倒掉,碗碟收拾干净,孩子想吃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一两次就足够让孩子明白遵守家庭规矩的必要。

哦,我当然理解父母的不忍心,看着瘦瘦的小人儿泪汪汪地要饭吃,感觉多凄惨。是不是可以给点饼干或蛋糕“凑合”一下?如果不给,会不会饿坏了?孩子想吃了,是不是把饭菜热热再给端上来?孩子表示不吃米饭,要不要马上动手给包饺子?每个家庭有不同的决定,不同的决定导致了不同的后果。孩子难受一次却懂得了规则的必要,下次吃饭就会准时来到餐桌。但如果孩子心存侥幸——反正你们最后还会给我吃,这样就失去了规则的意义,就像一个有法不依、违法不揪的社会,诚信和秩序将荡然无存。

童模挨打之后引发热议,比打屁股更简单有效的教育方法你知道吗

有些家长认为可以采用少量体罚,认为惩罚能让孩子直接就错误付出代价,从而改正错误。但惩罚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是“偏和你对着干”。这么小的孩子也会逆反吗?答案是当然的。

幼儿三四岁左右(时间可能会提前,因孩子的情况而定),由于自由活动能力大大增强、各方面知识不断增多,就会表现出独立的愿望,虽然能力不强也要自己动手自己干,变得不太听话。这是一种意志的自我表现,心理学上称此为

第一反抗期。心理学经验表明,在三四岁期间表现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反抗表现的孩子,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寡断。

家长要理解并接纳孩子在此阶段的逆反表现,而不要强行压制,动辄责罚。体罚会直接破坏亲子关系,孩子还难以理解“揍我是为我好”这么奇怪的逻辑,他们只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妈妈打我就是不爱我了”;另外体罚孩子也可能反而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孩子因为就同类问题被“狠狠地教训”过,结果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因为担心和紧张更做不好了,父母也误解孩子“故意”再次犯错,加重了惩罚,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这是大多数家长没想到的。对小孩子来说,显然没有什么“错”值得如此激烈的手段,孩子的身心发展正处在活跃期和养成期,可塑性大,我更推崇阳性强化法。

童模挨打之后引发热议,比打屁股更简单有效的教育方法你知道吗

阳性强化法简单说就是: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

比如孩子暴饮暴食,体重超标威胁健康。我们不必直接对暴饮暴食的行为进行惩罚,可以转而采用阳性强化的方式来改变不良习惯。具体而言就是制定规范的饮食时间表和营养量化表,当孩子按照量表定时定量进餐,父母可及时进行赞扬和奖励,孩子会因此渴望得到更多的肯定,家长帮助孩子持续地进行下去,逐渐祛除暴饮暴食的坏习惯。

假如一日三餐都按约定进行了,可以得到三颗小星星,累计够十五颗小星星就可以奖励一个新玩具或者一次周末家庭观影。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家长发现其没能持续坚持,还在偷吃高热量零食的时候,不要劈头盖脸一顿骂。可以当没看见,把零食收起来,或者干脆家里不再买高热量零食。孩子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惩罚总是让人伤心而丢脸的,而阳性强化方式更积极健康,孩子容易得到成就感,以游戏的心态进行,效果会更好。

新闻里经常有触目惊心的虐童案件曝光。有些家长习惯了张口就骂抬手就打,把孩子看得像家养小猫小狗一样,孩子在家没有发言权,连基本人权都不能保证。体罚首先是侵犯人权,在有些国家可能被剥夺监护权或面临高额罚款;其次是给孩子造成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有的甚至是影响一生;再者就是误导孩子的价值观,让孩子觉得强权就是真理,不需要沟通和协作,不需要尊重和理解,拳头就能解决问题。将来孩子对待同伴关系、伴侣关系、亲子关系时都可能拿出这套装备,导致人际关系恶化,或者干脆造成严重后果,违法犯罪。

童模挨打之后引发热议,比打屁股更简单有效的教育方法你知道吗

我小时候经常被揍,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吃了橱柜里几块鸡肉,弟弟小免于处罚,八九岁的我被母亲用高梁杆做的笤帚狠抽一通,但我宁死不道歉,笤帚杆都打折了,我偏不松口认错。结果我从那时起拒吃鸡肉十多年,闻到鸡肉味就想起挨揍。童年的我生活在农村,父母揍孩子不是新鲜事,几乎家家如此,就是婴儿闹腾不休也会被揍几下屁股。

当时被揍得惨烈,只激起了我的愤怒和逆反,哪还顾得上反思错误,哪还听得进去责骂的话。当然成年之后我和鸡肉握手言和,也不再忌恨母亲,可是直到今天我最不喜欢吃的依然是鸡肉,也依然会梦见回到小时候和母亲之间的冲突,再次身临其境般感受疼痛悲伤。

有童年挨揍的切身感受,后来念的又是师范大学,毕业后还做了几年老师,所以我对体罚是旗帜鲜明反对的。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也尽量耐着性子恪守准则,哪怕有时候真的很生气。但我也不是一开始就完全控制得好,也曾经暴怒之下呵斥孩子。孩子伤心地大哭,我心里顿时自责,言语暴力也是暴力,威胁惩罚也是惩罚。我其实可以蹲下来对孩子说:“宝贝,冰淇淋弄得到处都是,要浪费很多水来清洗,妈妈也觉得好累。下次能不能用勺子好好吃,别弄得小狗刨坑似的呢?如果宝宝能自己收拾干净,妈妈可以奖励一本漫画书哦。”

童模挨打之后引发热议,比打屁股更简单有效的教育方法你知道吗

怒火攻心之下,我也曾经动手揍孩子,三岁的孩子对来串门的姥姥告状“妈妈打我”,听宝宝委屈的哭腔,我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我被揍的情景。下次再被气得发狂的时候,我先做几个深呼吸,然后走开,冷处理半小时,或者先做点别的事转移一下注意力,等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解决刚才的问题。

作为父母,也许我们不能一开始就做得很好,但至少要有意识努力重新回到轨道上来,争取做得更好,让孩子安全快乐地成长是我们的责任。有些妈妈在重复发火、后悔、礼物补偿的轮回,这样一方面让自己陷在焦虑自责里,另一方面会让孩子得出结论“妈妈就是说话不算数,今天说对不起,明天还照样”,难道我们愿意成为孩子眼里言而无信的人吗?

散养心得:不打屁股的妈妈才是好妈妈。对体罚说NO!对暴力坚决说NO!不管是父母对孩子,还是父母之间。不说道理只用强权压迫弱势的一方服从,是野蛮行径。对幼小孩子的体罚所造成的心理伤害将“潜伏”下来,对孩子的行为方式和个性造成深远的不良影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逐步商榷出一些基本的行为守则,多用鼓励、赞扬、建议、协助等方式纠正问题。实在很生气的时候也要克制,深呼吸,吐口气,孩子还是很可爱的孩子。

(本文已开通原创保护,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咨询/合约/约稿请私信。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