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从李诞到章子怡:粉丝,可以有多蠢?

从李诞到章子怡:粉丝,可以有多蠢?

达利《睡眠》

我向来不喜欢粉丝这个称呼。

当我成为你的粉丝,意味着我崇拜你,我把你当成我人生意义的一部分。

但很遗憾,大家都是凡人,没有谁有资格成为谁的意义。

关照到娱乐圈的语境,比起粉丝,我更喜欢读者、歌迷、影迷这种老派的称呼。

之前,章子怡又因为接综艺上了热搜,#汪峰回应粉丝批评章子怡接综艺#。

从李诞到章子怡:粉丝,可以有多蠢?

追溯前情,章子怡有位忠粉,因为她接综艺的事,激动评论了些出格的话,被子怡删评拉黑。

评论的意思大概是,章子怡遗忘初心,开始世俗捞金,傲骨不再。

从李诞到章子怡:粉丝,可以有多蠢?

而同时,周迅也被曝因出演《鹿鼎记》,被大粉嫌弃格调太低,脱粉回踩。

从李诞到章子怡:粉丝,可以有多蠢?

这类新闻底下,不乏“既然靠粉丝生存,那就好好听粉丝的建议”的调调。

但很奇怪,大家学生时代,都靠爸妈养活,也没见有几个多听爸妈话的。

不时还要甩一句:“你们啥都不懂,别管我!”

其实本质一样。

粉丝于偶像,我们于爸妈,始终是隔着一层。

偶像对于粉丝来说,就像平凡人生的英雄梦想,是粉丝憧憬着想成为的人。

因为自个儿这辈子就这么操蛋下去,所以指望着用偶像去装点自己的生活。

追星,其实是追自己。

所以当你看到,“自己”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自然就会抓狂愤怒。

以至于恶语相向,到后来被偶像拉黑,再自怜自艾唱一出农夫与蛇的戏码。

因为,你喜欢的不是章子怡或周迅,而是那个高贵冷艳的演技影后。

你喜欢的,是你们造出来的那个神。

而神只应该在神龛里。

你不能接受你的神滚滚红尘,功名利禄。

更别谈接这种,卖人设捞票子的低俗综艺,没追求档次低的烂片烂剧。

但关键是,她们原本就是个平常人。

因为努力或运气,一朝被众人簇拥上神坛。

但她们原本就是会渴望金钱,顾及人气,也没法做到永远斗志昂扬,挑战自我。

而用自己幻想出的神的标准,去衡量那个平常人,剩下的只有失望。

粉丝对偶像的爱就是这样。

隔着屏幕,混着人设,裹着包装,含着盲目。

网络发展,貌似是粉丝和偶像距离最接近的时代,好像偶像在那头,我在这头,走两步就到了。

但很抱歉,路上阻着假热搜,营销号通稿,全网舆论造势,和你的自我感动

所以,麻烦不要再口口声声,偶像变了初心不再。

他们从来没变,只是你从未了解他们。

从李诞到章子怡:粉丝,可以有多蠢?

谈了造神,再来谈谈毁神。

去年最有趣的毁神运动,莫过于李诞。

一句“人间不值得”,加上和黑尾酱郎才女貌的爱情,全网夸赞“活的通透”、“有趣的灵魂”。

觉得他说话幽默,又丧又好玩,透着股泼皮无赖的出世江湖气。

但是,一个优点必然对应一个缺点。

你因为一个人的优点喜欢他,那么必然有一天,你会因为相对的一个缺点讨厌他。

他幽默,意味着可能会没分寸。

他泼皮无赖,换个角度就是没文化底蕴,虚浮市井。

在奇葩说第五季,他优点的另一面完整地展现出来。

大家开始讨厌他没有尺度,没礼貌,说他开玩笑不合时宜,随意打断风度全无。

从李诞到章子怡:粉丝,可以有多蠢?

可是这些,在你们喜欢他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但粉丝不管,我只管喜欢你的优点,你只要表现出缺点,抱歉脱粉了。

所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数骂李诞,从全网吹到全网嘲不过两周。

谢娜不也是。

靠耍宝搞怪,大大咧咧豁得出去,常驻快乐大本营。

但去年跨年晚会,却被嘲功力差劲,担不住场。

从李诞到章子怡:粉丝,可以有多蠢?

但这不是必然的事情吗?

习惯耍宝搞怪,意味着她不可能端庄大气,把控全场。

大大咧咧换个说法,就是定不住性,没法沉下心学习钻研。

又或者谢娜粉丝劝她不要老提张杰,反被谢娜怼“怨气重”。

但当初说“娜样纯杰的恋爱”的,不也是你们?

你们讨厌的,刚好是当初喜欢的。

一个优点,必然对应一个缺点。

你们太幼稚,以至于没法喜欢一个完整的人。

粉丝对偶像的爱,不过是投影到他头顶那圈金光上的粉红色泡泡。

当金光偶然褪下,粉丝就会尖叫。

啊!你原来是这样!你不配做我偶像!

但金光下,一直是那个不完美的平常人,从未改变。

从李诞到章子怡:粉丝,可以有多蠢?

明明世事无完美,却又奢望自己的偶像完美,这不是愚蠢,又是什么?

从未真正了解过偶像,不过凭借些二手消息,就擅自为其设限,到头来反指责偶像初心不再,这不是愚蠢,又是什么?

而这一切,在你开始自称,我是XXX的粉丝时,就已埋下了伏笔。

你从未了解过他,也从未理解过他,却妄称他是你人生意义的一部分。

互联网时代,粉丝和偶像的感情真是再脆弱不过。

可能只因为一部片子一首歌,甚至一句话一张脸就粉上一个人。

又可能,因为一个极小的点轻易离开。

你们的喜欢和离开,实在太过轻佻。

也许等你再长大些。

你只会云淡风轻地说一句,XXX啊,我很欣赏他的作品呢。

转自:唐一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