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格力“新主”迷局:2840亿股权突变 格力电器要变身央企?

格力“新主”迷局:2840亿股权突变 格力电器要变身央企?

中国商业界正在静候格力电器即将到来的股权变动——这或许是国有企业混改的关键节点,也是决定格力电器命运的重要“转身”。

4月1日愚人节,格力电器突然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正筹划转让所持有的部分格力电器股权,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动。该事项的具体交易方案尚在筹划中,相关交易受让对象应在履行相关国有股权转让程序后确定,且相关事项涉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有权部门事前审批,相关事项能否获得有权部门批准及批准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格力“新主”迷局:2840亿股权突变 格力电器要变身央企?

该消息以病毒式的热度在网络上迅速传播。部分网友乐观地认为,格力在复牌以后会连续一字涨停。还有网友则坚定表示,“没有董明珠,我把电器换了。”更有吃瓜群众怀疑:“姚老板出手了。”

业界和媒体也纷纷表达了对格力电器股权变动的预测。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称,一位接近格力电器的人士透露,格力集团确有股权转让意向,转让比例很可能会超过10%,转让后会使得格力电器控股权发生转移。但他也表示,国资转让需要走资产评估和招投标的程序,现在转让的对象和价格都还没有进一步消息。

由此产生了几个版本关于股权转让的分析。第一个是,格力集团转让格力电器股份可能与集团层面欲摆脱对格力电器的依赖有关。格力集团官网资料显示,自1985年3月创立以来,格力集团已成长为珠海市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国有龙头企业,2017年集团实现营收1517.89亿元、净利润 223.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10%、44.41%,分别占全市国企总量的83.02%和66.98%。集团已形成了“一个核心,四大支柱”的战略性产业布局,除了旗下核心制造企业格力电器,格力集团还在建筑安装、建筑投资、金融投资、海岛旅游等领域进行了布局。

格力集团近年来大力开展“二次创业”,上述分析人士认为,格力集团此举不排除是为了摆脱对格力电器的依赖,去年5月格力集团就曾试图要约价格收购长园集团20%股份。

格力“新主”迷局:2840亿股权突变 格力电器要变身央企?

第二是是管理层控股。据业内人士分析,格力电器管理层可能通过格力集团对格力电器进行控股,而在此之前,部分管理层也持有格力电器部分股权。

第三是被广东省国资委收入囊中。格力电器是一块优质资产,珠海国资委又是广东省国资委的下属单位,换一个级别更高的机构来管理优质资产有利于格力的战略布局。而且,随着粤港奥大湾区规划的实施,格力可能在这其中要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若无更高层面的国资协调,格力的外溢作用可能会大打折扣。

第四是被中央层面的国资接手。这也是一种选项,格力毕竟是中国的明星企业,一年盈利两三百亿元。而中央层面的国资接手,亦有利于产业布局的展开。去年,董明珠曾一度表示,要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

第五是被外省实力国资接手。去年,格力电器曾多次举牌海立股份(11.050, 0.54, 5.14%),目前已经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而海立股份的大股东是上海电气(6.190, 0.00, 0.00%),其实控人是上海国资委。那么,格力是否会牵手上海国资,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不过,格力之好人人皆知,若有外省资本想吃这块肉,估计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第六是国内知名电商企业空降进入,与董明珠等管理层共同管理格力电器。

当然,还有人认为,目前格力电器第二大股东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接受。不过,考虑到该公司的股东基本上是格力的经销商,接盘格力电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那就来分析一下六个版本中,哪个版本可信度较高。分析之前,不妨时间轴拉的长远一些,更能清晰认识格力电器或者说,大佬们队格力电器的规划。

格力“新主”迷局:2840亿股权突变 格力电器要变身央企?

格力电器1996年登陆深交所主板市场,上市后其控股股东始终是格力集团,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市国资委。截至2005年底,格力集团合计持有格力电器股权比例一直在50%以上,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2006年3月,格力电器启动股权分置改革,格力集团持股比例首次降至41.06%。此后,通过实现国有股流通,从格力集团所持股份中划出部分股票作为格力电器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格力集团向格力电器主要经销商作为股东的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转让格力电器股权,引入经销商联盟成为公司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股份比例不断减少。格力电器2010年年报显示,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股票10.96亿股,持股比例为18.22%,并且一直维持这一持股数量和持股比例。

不得不提的是,董明珠与格力电器实控人珠海国资委的关系“十分有趣”。华夏商训发现,2016年11月,家电专家刘步尘就曾撰文发布了《董明珠和珠海国资委的关系,比你想象的有趣得多》的文章。

文中提到:比如,就在前不久,董明珠做客某电视台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格力遇到困难的时候找国资委,国资委不搭理,让我们自己解决。但是遇到利益问题的时候,珠海政府手就伸的很长,什么政府决定、国资委要求,可能就会出来这些。我随时准备跟他们斗,一定要坚持原则。否则我们这个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要被政府左右,可能我们早就被击跨了。”

在我看来,免去董明珠的格力集团职务,是珠海市国资委作为格力电器大股东在行使话语权。在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大股东的珠海市国资委,在格力电器甚至没有一个董事席位。

于是,逻辑就清晰了:如果珠海市国资委不主动捅出董明珠被免职的消息,就无法安排、公布格力集团新的人事任命;等董明珠或格力电器自行对外宣布,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上述文字可以轻易得出一个结论,董明珠与珠海国资委的关系,实际并不咋地。

再看一个消息。也就在4月1日当天,证券日报报道称,格力斥巨资在洛阳兴建产业园。这是继2个月前,格力首个洗衣机生产基地在成都开工之后的又一大冰洗产业园开建。

格力“新主”迷局:2840亿股权突变 格力电器要变身央企?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用了6年的时间,目前格力多元化板块已初步形成规模效益,而以冰箱和洗衣机为主的‘冰洗’领域是格力多元化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这个高调的消息背后,显然是董明珠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她要在冰洗领域大干一场。

有这两个消息作为背景后,再回到前述的六个版本。排除第二大股东接盘的可能性后,阿里巴巴也对新浪财经表示,阿里介入属于传言不实。而且,根据董明珠一贯风格,格力可以跟阿里进行合作,但不可能是控股权上的合作。那真是稍有不慎,就是火星撞地球。

接下来是,格力集团主动放弃格力电器,因为过多依赖格力电器。关于这点,华夏商训认为这是想多了。尤其说格力集团放弃格力电器,还不如说格力电器主动放弃格力集团。所以这一点就一笑而过。

化繁为简,剩下的只有两种可能:其一,董明珠+管理层控股;其二,更高级别国资进入。华夏商训认为,第一种的可能性也较小。董明珠目前在格力电器股东中排名第十,但只持股0.74%,即便其他管理层+部分经销商介入,要想拿下近10%的股权,预计需要10亿元资金,这么庞大的资金,管理层从何而来?一旦处理不当,陷入国有资产流失漩涡,那可不是几方愿意看的结果。而且,格力脱掉国企的帽子,对其影响力和资源供给并非就是一件好事。相信在这个层面上不用过多赘述。

格力“新主”迷局:2840亿股权突变 格力电器要变身央企?

答案呼之欲出——更高级别的国资进入。华夏商训独家认为,格力电器或将变成一家央企。理由如下:作为一家超优质家电企业,又是国资控股,就算是混改,相关方面不会大脑发热把这么优质资产拱手让人。其次,作为中国商界少有的女强人董明珠若有央企背景作为支撑,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讲,都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从商业角度来说,成为央企是最佳选择。至于省一级,完全不能比拟。

按照董明珠和格力电器在中国商业和制造业的影响力来说,或许央企是这次格力电器股权变动的最终答案。最后说一句,无论怎么变,董明珠作为格力电器董事长不会变。拭目以待。


(【华夏商训】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连续三年位居今日头条财经自媒体年度榜单前列。欢迎大家通过私信方式提供相关新闻线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