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小病去医院,医生让拍片子,片后医生说不知道什么病要手术探查,对此你怎么看?

两个指甲盖儿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医生拍完片子,告诉你诊断不明确,但是需要手术探查。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我是普外科的医生,我们就经常可能碰到这样的情况,有句话说的好,人心隔肚皮。隔着肚皮,有时候很多疾病是无法诊断明确的,只能高度怀疑是哪一种疾病,但是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有可能需要剖腹探查:

(1)腹腔里面有游离的气体

正常情况下,肚子里面是有气体的,但是都在胃肠道里面,不会跑到肠管外面,如果在腹腔里面发现了游离气体,那就说明胃肠道、胆囊等空腔脏器穿孔了,最常见的是胃溃疡穿孔,但是从片子上面,有时候很难确诊,到底是哪个部位穿孔。无论是何种脏器穿孔,都需要手术治疗,因为胃肠道消化液进入腹腔,可造成严重的腹腔感染,弥漫性腹膜炎,必须手术治疗。

(2)腹腔里面有血性液体

如果CT里面发现有血性液体,说明腹腔里面有出血,如果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说明有活动性出血,常见于肝破裂,脾破裂等情况,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辅助检查,腹腔内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需要立即剖腹探查,找到出血部位,拯救生命。

有时候你觉得是小病,其实在医生眼里面,可能是大病,有些人反应不灵敏,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反应较迟钝,实际上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如果再拖下去,有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看病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老是质疑,应该多听听医生的意见,为什么建议你做剖腹探查,肯定是有手术指征的,外科医生最怕的就是开空了,做手术可能是有明确适应症的。


普外科曾医生


这样案例是个案,我说个真事,在上海有个老太太大概六十多岁,她肚子疼,家人带她去医院检查了好多次,把能做的都做完了,就是没病,她的家人都不耐烦了,可是她就肚子疼,最后她一个人到医院找医生,要求手术,自己签免责协议,医生才愿意给她做手术,结果是肠子长在一起了,当时医生惊讶,幸亏早发现,要不然时间长了就麻烦了,她做好手术才让她的家人知道,女儿知道都感到不可思议。在哪个医院就不说了,一免有打广告的嫌疑。这样案例非常稀少但是就有,人体的变化那个能确定了。


用户9444053055912


那年,我咳嗽。去251空军医院,拍片、心电图,还有什么来着我叫不上名字,花了近千元。医生也说看不出什么病,没法配药。要不,再去别的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吧。我回家,隔壁大哥说往后背拔个罐就好。可不,一罐拔下,二天就没事了。你说现在的医生连个听诊器都不会使,一切都靠仪器检查得结果,我觉着,这医生没什么技术含量,一个中学生就能干,会认字,会上网上查找什么病配什麼药就成。锻炼上几年不就是专家了吗?


明城主人


我来讲讲我的经历,一六年四月份发现皮肤一点像癣,有点痒时好时坏的,用药也不能好利索。就这样断断续续的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后来我就去了淮委医院。医生看一眼就叫住院了,好咱听医生的住院吧。住院后各种检查做下来,又要做活检,结果下来是一种罕见病。再拖下去就转移了,所以医生绝对不会害你的。别自以为是,医生肯定是有他的判断。


用户1241716173697秀


曾经一个25岁年轻男性来我的诊室看病,说感冒了头晕让我给他开点感冒药。我先给他量了血压,收缩压220,建议他头颅ct,他觉得我坑他,小题大做,我反复劝他,终于同意,头颅ct结果脑室出血。

还有一个四十多岁中年男性,说是和朋友打闹时觉得后背扭了,疼得厉害,去按摩店按摩了下也不见缓解。我建议他查个主动脉cta他也认为我小题大做,让我开点膏药给他,劝了好久,包括给他家人做工作,结果查出来是主动脉夹层。

医生建议你做的检查操作一定有他的怀疑和不确定,可能绝大多数查出来并没有问题,这并不代表医生想忽悠你,赚你的钱,或许也许可能你就是那差点漏掉的那个百分之一呢。


小平66644


医院合法经营,干什么坏事都有白大褂兜底。上个月,我弟弟拉肚了,看医生,医生建议住院。常规检查到罢了,随之而来是科目天晓得。最后床位医生接了个电话,对方说还需要做一个前列腺检查,医生随口一说,真不好意思在安排了。观察两天就出院了。医嘱,不要吃生冷食物。


山猫173441370


去年11月份,我胸口疼,之前是感冒吃药有半个多月了不见好转,腿又肿的厉害,去医院挂号挂急诊,一直以为是感冒发烧,拍了12张片子五千块钱,查出来是肺栓塞,左下肢静慢血栓,当时就进了ICU. 医生说我的肺被堵了百分之八十。


缘70328280


小病看什么病,在我看来,没有多少病,不是一瓣生大蒜不能解决得了的问题。

我自己发烧,我一般用生大蒜切片擦额头和身上有窝窝的地方,要不了多久就好了。

无名肿,无名痛,也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效果非常好,百试百灵。

有个女孩,满脸的扁平疣,我也是用猪油和大蒜汁给治好的。

眼睛痛,擦眼皮(眼睛还是去看医生吧)。

皮肤不好,生大蒜其实也可以调理,就是气味会冲眼睛。

所以生大蒜的作用很多,也非常好用。

这里介绍一个小方法,其实生小病,真的不用去医院。我们的厨房里面很多东西都可以解决。

比如生姜熬红糖,也可以治感冒失声等等。


糖药仙仙58


你没事儿多上上头条,多问问。头条上有一个健康的栏目。也可以查查。其实我悄悄告诉你,许多医生护士都是很好的人,他们离开那个荒唐的医院以后,就回归了人性。会给你个正确答复。说真的我非常信任他们。小病就不要去医院,这不是我说的。那真不够折腾的。

记得有一次我耳朵聋了。那让做的检查多了去了。检查心脏,检查血管,检查五脏六腑,做B超,做彩超,CT,ECT,嗯,还查我们祖宗三代的那个遗传规律。华区4000多块钱,然后我问医生我这病能治好吗?他说或者治好或者治坏或者制得比以前更聋,我立刻就打道回府啦。


雪山坳


拍片子无法明确诊断,需要手术探查,这在医院太正常了。为什么?简单而言,目前的影像学方法,还不能百分之百的对疾病进行准确评估。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1、有一个做了CT,觉得像肺癌的患者,其CT表现很典型的周围型肺癌,有毛刺,有分叶,发现了可疑肺癌,肯定要判断有无手术机会,因为目前的医疗现实下,若能手术是最好的选择。这个病人很幸运,经过全身检查,没发现任何转移的迹象,身体状态也不错。于是安排了手术,其中的术前谈话中,也肯定谈到了探查中有可能发现转移,无法切除等等,不过包括主治医师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这个肯定是早期,因为病变很小,也没发现其他部位的转移。经过术前准备,顺利的打开了胸腔,结果,一打开,大家都傻了眼,胸膜上密密麻麻的白点提醒了大家:病人已经发生了胸膜转移!无法切除。

纵使我们的CT能够扫描到1mm层厚,对于胸膜上的粟粒性转移灶,依然一筹莫展。

2、有一个胰腺癌患者。术前经过CT和MRI检查,MDT团队反复讨论,大家对能否手术进行讨论。其实很多专家一起讨论,对病人而言是很幸运的,无数的病人因为这种讨论而获益,原本以为不能手术的,经过讨论可以手术切干净,原本以为需要手术的,经过讨论认为不需要手术,病人免挨一刀。这个病人因为胰腺癌肿块可疑累及到了肝总动脉,而让大家纠结,影像科医生认为侵犯动脉了,无法切除,而普外科医生觉得还有可能有机会。经过与病人谈话,选择剖腹探查。

另外,还有更多的情况,是诊断问题。实际上在最终拿到病理结果之前,所有的诊断都是疑诊。比如影像学怀疑肺癌,肝癌,胰腺癌等,手术后发现不是的时候还是比较多的。遇到疑难的病例,选择探查,根据探查情况,比如冰冻病理,和侵犯范围等选择进一步手术的情况再临床上也特别多见。

实际上,现代医院,因为有了影像学,盲目的探查已经变得很少了。

在CT得到广泛应用前,因急腹症(急性腹痛)而进行的盲目的剖腹探查特别多,疗效差,代价高。而恰好有了影像学,才使得术前的准确评估较前有了更多的可能。

期待未来包括影像学技术在内的医学发展到足够高的水平,对疾病的评估能够尽量的准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