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平遙古城陳醋造假無異“溫水煮蛙”

■溫獻偉

國慶節剛過,一則“山西平遙生產假陳醋、2元醋貼標賣百元”的新聞報道引發關注。媒體調查發現,在平遙古城,廉價的貼牌醋、勾兌醋在很多醋店都有銷售,有的稍作包裝,就變成售價上百元的“老陳醋”,有醋商坦言“專坑外地人”,當地居民買醋都避開古城醋店。

小小一瓶醋,幾乎成了當地旅遊的一個產業,令人瞠目結舌。儘管這種拿著名產品、工藝品做文章,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以“奇貨可居”方式坑騙消費者之事,在不少地方都屢見不鮮,但山西平遙陳醋造假事件,顯然更難讓人容忍。據報道,“造假的醋缸內,甚至還漂浮著死蒼蠅”。在大力推進食品安全建設,全力捍衛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當下,這種無良行徑可謂明目張膽頂風而上,大膽妄為地倒行逆施。

陳醋造假事件,暴露出多方面問題。首先是國慶長假期間,當地監管部門對這種亂象的不聞不問,裝聾作啞,甚至默許縱容。醋商一句“專坑外地人”,就是監管處於疲軟狀態下的一種叫囂。將蜂擁而至的遊客視為搖錢樹,群起仿效,大斂不義之財,這不僅戕害平遙古城作為著名景區的旅遊形象,對久負盛名的山西陳醋老字號品牌而言,也會無可避免地遭到汙名化。

其次,著名特產和旅遊商品是一個地方形成獨特文化的重要構件,也是一個地方宣傳知名度、提升美譽度的重要載體。尤其是,在許多地方越來越重視發展旅遊事業的今天,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淨化市場秩序,善待和珍視自己的老字號特產和品牌,應是地方政府念茲在茲的事情。但平遙古城陳醋造假幾乎成了一大產業,成了當地人心知肚明的潛規則,這對保護地域文化有百害而無一利,不僅表明當地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管上放任自流,而且在地方文化建設上是何等短視!

從量變到質變,這種效應有個形象的比喻,叫作“溫水煮蛙”。對此,不惜拿著名產品造假牟利的平遙古城等地方,不可不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