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打美國珍珠港而不是打蘇聯?

一德格天1


謝謝@一德格天1 的邀請,二戰中期,日本確實面臨著”南下“還是”北上“的選擇,從我們今天的角度回看,當然”北上“比”南下“好一千倍,然而事實上,如果你回到當時的歷史情境,恐怕還是那個選擇。

首先我們來看”北上“的好處,如果日軍從遠東方向向蘇聯發動軍事攻勢,蘇軍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困難境地。而此時的美國,尚在為要不要加入戰爭而左右為難,所以日軍北進,就整體而言,肯定是軸心國的利好。

1936年日本當局就“國策基準”展開討論之際,究竟是南進還是北進,尚無最後結論,某種意義上,北進甚至更佔上風。問題是,1938年和1939年日本亮度對蘇聯用兵,都以失敗告終,“北進”戰略受到衝擊 。

當然兩次失敗並不意味著就不能第三次北進,要知道,1940年以後歐洲形勢便發生了巨大變化,首先是德國在西歐的閃電戰大獲成功,法國敗降,英國陷入孤軍境地。換句話說,如果此時德軍向東推進,而日軍則向西推進,蘇聯危矣!

然事實上,日軍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與蘇聯開戰,因為日本的最強盟友德國,此時尚與蘇聯有互不侵犯條約,實際上蘇德之間,也是一種類似盟友的關係。如果日本攻打蘇聯,德軍會不會配合日本向蘇開戰,老實說是值得懷疑的。

正因為這個緣故,日本將矛頭指向了南洋。1940年4 月,日本發表聲明,宣稱日本與東南亞諸國及南洋地區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日本政府對這一地區的任何變化“不能置之不理”。隨後,近衛內閣認為:“在歐洲戰爭中,舊勢力正屈服於新興國威力之下,僅剩英國一國在苟延殘喘中,世界局勢轉變頗激,日本當前之急務,必須促進其實現者,為脫離歷來受英美拘束之情勢,而以日滿華為基幹,以印度以東及澳洲紐西蘭以北的南洋區域為一圈,確立自給自足之態勢,連成此一目的之機會,除今日以外,絕難俟諸來日,良機不再” 。

為什麼?因為戰爭是需要大量物資供給的,日本攻打蘇聯,只能獲得荒涼的西伯利亞,有毛用?而東南亞呢?可以為日本的製造業提供巨大和可靠的市場以及穩定的原材料來源,最終建立一個符合日本利益、“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 。

大家都知道:日本資源極端貧乏,主要戰略資源大部分要依靠進口,而東南亞地區資源豐富,尤其“荷屬東印度是東亞的石油寶庫,年生產量約800萬噸,計為日本的20倍。日本當時每年需用石油約500萬噸,而其自給能力尚不足十分之一”。

而且,日本南進也可以實現對德國的配合。從緬甸向西攻入印度,最終與德軍在中東會師,未嘗不是一個考慮選項,就利益而言,遠勝於荒涼的西伯利亞;就對手實力而言,還遠弱於蘇聯留守在遠東的部隊。

所以無論如何,日本人都不會向北。而向南,就意味著一定會激怒美國。然就算不去激怒美國,美國也一定會參戰。如果美國被日本激怒,把主力部隊派到東南亞來與日本人火拼——老實說,日本人自己感覺,是可以與美軍博一記的,而到那會,說不定德國已經搞定了蘇聯。

好吧!日本人想,那就向南!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諾門罕,也就是哈勒哈河戰役又不是沒打。

這幾年國內不斷有人宣稱諾門罕戰役是日本人取得了戰術勝利,這個主要是基於日方的紙面數據,認為日軍斃命7696,失蹤1021,受傷8647人,而日方認為蘇聯戰死9703人、受傷15952人。如果這個數據真實,日方看似在戰術上取得了“勝利”。西方這些年為了毀蘇聯,認為蘇軍調動了七萬餘人,損失兩萬七,而日軍“僅”調動了三萬八千人(日軍自己認為調動五萬八千,參戰兩萬多),損失在兩萬以下。似乎蘇聯人玩了“人海”。

但別忘了,總體戰時代,誰的後勤體系能支持更大規模的作戰,就可以以眾擊寡,實現殲滅戰。日方的損失比例已經達到了導致部隊崩潰的程度,這也與日軍戰後的情況相吻合。

更重要的是,蘇聯在戰場投送的裝甲兵和航空兵逐漸達到了日軍一倍以上, 日本判斷在遠東方向,自身的工業實力能夠投送的兵力很難壓倒蘇聯人,就算取勝奪取的西伯利亞也是不毛之地。類似的錯誤日本在干涉西伯利亞時已經犯過一次了

明顯打不贏,又得不到足夠的回報,為什麼要對蘇開戰呢?


強武堂


日本在張鼓峰~諾門罕事件中被蘇聯狠狠的痛揍了一頓,認識到了蘇聯的戰鬥力,軍部和參謀本部因而逐漸形成了一種"熟柿子"理論,即在德國沒有取得對蘇做戰絕對勝利以前,日軍不予北上參與對蘇做戰。而當時最現實的問題美國的步步緊逼的政策(從停止出口廢舊鋼鐵,外匯管制,到石油禁運)已使日本感覺極其困難,而南洋的,石油資源豐富,以使日本決定了南進政策,而南進就必須向美宣戰


志摩37918289


日本的陸軍曾在諾門罕與蘇軍交過手,以挑戰失敗而告終,自感不是蘇軍對手,所以放棄了對戰蘇軍。而日本的海軍當時是世界數一數二。日本想仗著強大海軍偷襲珍珠港一舉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為其稱霸亞太鋪平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