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距离上次实际体验《雷克萨斯》旗舰GT轿跑《LC》的时候,已是距今一年多的事情了,然而当时的背景是在大鹏湾赛道、且是试驾搭载V8纯汽油内燃机的 车型,如今在总代理「和泰汽车」的协助下,让我们能有机会好好体验搭载V6汽油油电动力的《LC 500h》车型,而这也是在先前近距离欣赏 之后,我们能够在一般道路上体验LC 500h的难得机会。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雷克萨斯 LC车系完整承袭自LF-LC概念车的设计造型,让人不对它行注目礼都很难。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雷克萨斯 LC车系完整承袭自LF-LC概念车的设计造型,让人不对它行注目礼都很难。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雷克萨斯 LC车系完整承袭自LF-LC概念车的设计造型,让人不对它行注目礼都很难。

再次与雷克萨斯 LC接触,其修长、低扁的FR GT跑车身形,及如同LF-LC概念车的设计线条,不因这辆LC 500h所选用相形低调的银色车身烤漆色,而掩盖其身为品牌旗舰轿跑的锋芒。另外从车头包括家族化的「Spindle Grille」纺锤水箱护罩、飞镖形勾状的LED昼行灯、与三眼式的LED头灯组设计等等,都成为LC车系不容错认的表征。

LC车系也是雷克萨斯品牌开启新世代产品阵容的开端,LC首度采用母集团TMC的「GA-L」(Global Architecture-Luxury)豪华车专用后驱模组化底盘打造,而其源自TNGA系统结构的设计,也让LC车系同样兼具低重心、高刚性、与轻量化等特性,而身为品牌的旗舰轿跑,LC车系在底盘、及足下当然也拥有其专属的设计配置。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家族化设计识别、21吋胎圈组均为LC车系标配,而多段式油电系统则是LC 500h所专有。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家族化设计识别、21吋胎圈组均为LC车系标配,而多段式油电系统则是LC 500h所专有。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家族化设计识别、21吋胎圈组均为LC车系标配,而多段式油电系统则是LC 500h所专有。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家族化设计识别、21吋胎圈组均为LC车系标配,而多段式油电系统则是LC 500h所专有。

GA-L后驱底盘结构,目前仅有全新雷克萨斯 LC轿跑、LS旗舰房车、以及日本未外销的新型丰田 皇冠采用,GA-L采取前后独立多连杆的设计,除了悬吊支臂采锻造铝合金材质打造,在前轴悬吊上支臂更采用Double Joint双接头设计,另外在引擎室内特殊的悬吊上座设计,则采用铝合金压铸制成。不仅止于底盘的轻量化设计,LC车系在包括车头副车架、引擎盖、前叶子板、及车门门板等处也均采用铝合金打造,另外在车顶、车门骨架、门槛迎宾踏板、及主动式尾翼底座等处运用的CFRP碳纤维强化塑料材质等,再搭配车体的高刚性钢材、与引擎室及车室的补强结构,都让LC车系在底盘与车体均具备坚固、且扎实的底子,进而能提供予驾驶人稳当、反应迅捷的操控回馈。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LC车系轻量化的设计,从车顶、车门骨架、及门槛等处运用的碳纤维材质便可窥知。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LC车系轻量化的设计,从车顶、车门骨架、及门槛等处运用的碳纤维材质便可窥知。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LC车系轻量化的设计,从车顶、车门骨架、及门槛等处运用的碳纤维材质便可窥知。

配重也是LC车系开发的重点之一,开发团队将LC前轮轴前移、引擎位置后移,而在四轮均标配Run Flat失压续跑胎的情况下,更将车尾厢的备胎设置予以取消,同时让车体后悬得以缩短,搭配刚提及的前轮轴前移,让LC车系的四个轮子愈靠近车体的四角,进而也让LC车系拥有更稳定的操控表现。而LC车系在尾厢底板下则安装车载附属的12V电池,另外LC 500h车型不同于雷克萨斯其他hybrid车款搭配镍氢电池,而是采用锂电池模组,锂电池则安装于车室后、行李厢前,这也让车辆的整体重心更趋近中心点,并造就LC趋近50 : 50的前后配重。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LC车系采用全新「GA-L」模组化后驱底盘打造,并搭配前后多连杆的悬吊结构。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LC车系采用全新「GA-L」模组化后驱底盘打造,并搭配前后多连杆的悬吊结构。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LC车系采用全新「GA-L」模组化后驱底盘打造,并搭配前后多连杆的悬吊结构。

接著谈到本次LC 500h车型所搭载的「Multi Stage Hybrid」多段式油电复合系统,尽管是油电动力,为搭配LC身为旗舰车系的身份,LC 500h所搭载的

8GR-FXS 3.5升V6汽油引擎为高转取向设定,并将引擎转速红线区向上延伸至6,600rpm,扭力峰值转速也一并提高至5,100rpm,而光是这具V6引擎的出力便有299匹、36.3公斤米的水准,搭配输出180匹、30.6公斤米的电动马达,LC 500h的油电系统综效输出为359匹,在目前全球高级性能车市场中,这样的动力也确实算是保守的。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LC 500h车型以3.5升V6引擎搭配多段式油电系统驱动,电池模组则均设置于车尾。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LC 500h车型以3.5升V6引擎搭配多段式油电系统驱动,电池模组则均设置于车尾。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LC 500h车型以3.5升V6引擎搭配多段式油电系统驱动,电池模组则均设置于车尾。

LC 500h搭载的Multi Stage Hybrid油电系统,是将TMC既有油电复合动力系统内、依据马达运转为基础的两段式变速机构移出、并改为四速的变速机构。LC 500h在引擎之后依序排列为MG1(Motor Generator)电动马达发电机、动力切换的行星齿轮组、与MG2电动发电机,然后在引擎与电动马达的出力轴上再搭配由两组行星齿轮所构成的四速变速机构,雷克萨斯原厂宣称这以hybrid系统结合阶段式变速齿轮的设计为全球首创,不只能增加低速域、及起步加速时的直觉反应,再搭配AI人工智慧制御模拟的10段变速模拟,让LC 500h的动力传动系统可随时回应驾驶人的需求,除了在一般行车状态下具有节奏感的变速反应外,在高速状态下更能提供予CVT车款所诉求的油耗经济性,尽管在加诸众多动力科技的状况下,让LC 500h的空重高达两吨,但还是能测出14.8km/l的平均油耗数据。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LC 500h搭载的多段式油电系统,在TMC既有hybrid系统的MG1/MG2电动马达发电机、与动力切换的行星齿轮组之外,更于后方加入一具四速的变速机构,并宣称其可提供更直觉、且灵敏的加速反应。

进入LC 500h的驾驶座,即便它所拥有的车载科技配备繁多,但对于只想和LC在道路上进行沟通的笔者来说,顶多只会用到它包含Eco / Comfort / Normal / Sport S / Sport S+等五项既定模式选择的驾驭模式旋钮,即使它匠心独具、连排档头皮革缝制工法也能展现雷克萨斯新世代产品的「Takumi Craftsmanship」诉求,但笔者也只想好好感受LC 500h实际驾乘的回馈而已,而LC 500h也确实没让笔者失望。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LC身为雷克萨斯品牌的旗舰轿跑车系,座舱设计当然要展现其浓烈的跑格与奢华气势。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LC身为雷克萨斯品牌的旗舰轿跑车系,座舱设计当然要展现其浓烈的跑格与奢华气势。

驾驭LC 500h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坐点真的很低!即使将座椅高度调到最低,以笔者174公分的身高入座,在双眼前方的视野却不会有明显的遮蔽,驾驶视野开阔且清晰,而尽管LC为长车头的传统coupé造型,但在车头辨位上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若还是有疑虑的话,与前车之间的车距提前抓出一段差距先行煞停,就不会有问题了。至于LC在车尾的辨位部份,对笔者来说是相形困难的,但LC 500h也标配有后视摄影镜头,可提供予倒车时的视觉死角辅助。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在V6引擎与多段式油电系统的合力之下,LC 500h的0-100km/h冲刺仅需5秒。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在V6引擎与多段式油电系统的合力之下,LC 500h的0-100km/h冲刺仅需5秒。

在一般市区道路状态下行车,LC 500h除了雷克萨斯车款一贯的舒适之外,在压过路面起伏较大的窟窿、从四轮悬吊回传至车室内的震动,会提醒你它仍是一部以驾驭为乐的GT跑车,虽然这共振在那么一瞬间就消失了,然而这样震一下,还是会令人感受到它硬朗的悬吊、及底盘设定。

硬朗的底盘回馈,到了台三线的弯道上便成为LC 500h如鱼得水的优势,将驾驭模式从Normal切换至Sport S,随著数位仪表的转数表投入白底的视觉呈现,LC 500h在包括油门、变速机构、转向反应都变得更加敏锐,驾驭模式的切换,对于LC 500h的操控是令人有感的,而在台三线宽敞的两线道山路上驾驭LC,相信我,你不会想用Eco模式在这样的道路上与它共舞。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GA-L底盘的高刚性,让LC 500h在高速弯道中的表现如鱼得水,极限更深不可测。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GA-L底盘的高刚性,让LC 500h在高速弯道中的表现如鱼得水,极限更深不可测。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GA-L底盘的高刚性,让LC 500h在高速弯道中的表现如鱼得水,极限更深不可测。

用稍快的车速通过几个弯道后,LC 500h底盘所拥有的能耐,在心里大致上就有个底了…… 或者严格来说,应该无法探到它的底限!或许是之前在大鹏湾试驾LC 500、然后又是湿地影响,在驾驶LC 500h前,笔者仍保有戒慎恐惧的心态,但这次LC 500h是在天候正常的干地状态下试驾,一比较之下,原来这才是LC正常的表现啊!底盘反应稳定扎实、转向灵敏且锐利,抓地力更是强大,然而受制于这辆LC 500h的轮胎状况并不是太好,因此多少削弱其弯道的性能展现。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LC 500h底盘的耐受极限相当地高,而轮胎状态更是提升其过弯极限的关键。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LC 500h底盘的耐受极限相当地高,而轮胎状态更是提升其过弯极限的关键。
  •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LC 500h底盘的耐受极限相当地高,而轮胎状态更是提升其过弯极限的关键。

本次试驾的LC 500h车型配置前245/40 RF 21、后275/35 RF 21的Michelin Pilot Super Sport失压续跑胎,并搭配前六、后四对向活塞的煞车卡钳,及前后通风煞车碟,在制动反应上,LC 500h表现相当线性、有效率,煞车减速、转动方向盘将车头带入弯道,LC 500h的GA-L底盘刚性、及后轴的稳定性,会让人想以更快的速度来攻克弯道,而它确实也有此能耐!在笔者于相同路段来回测试个两三次后,即便弯中车速逼近80km/h,LC 500h却没有丝毫软脚的反应,想以更快的车速试探它的极限,进而加深油门、同时方向盘角度也切得更深,无奈轮胎频频尖叫抗议,也因此而作罢,若轮胎的状态完好,LC 500h肯定能以更快的车速过弯。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雷克萨斯 LC 500h是一款充满成熟稳重气息、但性能同样不容小觑的熟男风格GT轿跑。

另外在Sport S+模式下静止时同时踩住煞车、及油门踏板,LC 500h还能提供予驾驶人Launch Control的起步加速模式,让驾驶人体验V6引擎、与多段式油电系统所共同释放的瞬间推力。或许综效359匹对这款旗舰GT轿跑来说并不算强大,但LC 500h还是能提供予猛烈的加速反应回馈。

论及雷克萨斯 LC车系,它本来就不会是一般消费者碰得起的车款,但假设今天你拥有相当地身价,是要选择纯粹内燃机动力的LC 500,还是科技、节能形象更优的LC 500h?以笔者短暂体验LC 500、加上这次一天与LC 500h相处下来的结论,若你不在乎每年的税赋、油钱、又较偏好传统跑车的驾驭享受,那搭载5.0升V8引擎的LC 500会是更有激情、与兴奋感受的选择,而V6油电的LC 500h在相较之下其实并不会差到哪,反倒是更多了些沉稳、且收放自如的内敛感受,这不代表LC 500h没那个能耐,是拥有它的人不需刻意强调性能,且当LC 500h寂静无声地从你面前经过,你很难不对它行注目礼,这或许就是LC 500h车主们所想要享受的低调快感吧。

熟男型格的GT轿跑 ─《雷克萨斯 LC 500h》试驾报导 <table> <tbody>

雷克萨斯 LC 500h基本规格表

售价(新台币/万元)

589

车长(mm)

4,770

车宽(mm)

1,920

车高(mm)

1,345

轴距(mm)

2,870

车重(kg)

2,000

最小回转半径(m)

5.3

行李厢容积(l)

172 (VDA数值)

油箱容积(l)

82

引擎型式

8GR-FXS V6自然进气汽油

+多段式油电复合系统

排气量(cc)

3,456

缸径x冲程(mm)

94.0 x 83.0

压缩比

13.0 : 1

最大马力(ps/rpm)

综效:359

V6引擎:299 / 6,600

最大扭力(kg-m/rpm)

V6引擎:36.3 / 5,100

变速系统

Multi Stage Hybrid电子无段变速

附10速手动模拟

煞车系统

四轮碟煞

前悬吊系统

独立多连杆

后悬吊系统

独立多连杆

轮胎规格

前:245/40 RF 21

后:275/35 RF 21

平均油耗(km/l)

14.8

/<tbody> /<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