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宝宝吃母乳时感染了鹅口疮,该怎么调理?

鹅口疮,是由于宝宝的口腔感染了一种真菌而引起的,症状是宝宝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是由于妈妈在怀孕期间个人卫生注意的不是很好,导致阴道受到真菌感染,宝宝在经产道出生时被感染了。还有可能是因为妈妈在哺乳的时候乳头清洗不太干净,这样也容易让宝宝在吃奶的时候感染。所以鹅口疮的源头基本上是来源于母亲,如果谁的小孩因母亲奶水不足而吃了别人的奶水,恰好她家宝宝患有这种感染,那可就得小心了,这种情况下感染的几率是很大的。那么真的感染了或者为了预防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宝宝吃母乳时感染了鹅口疮,该怎么调理?

1.鹅口疮不能自愈

大家要明白,鹅口疮属于真菌感染,如果不对其进行治疗,它是不会自行痊愈的。尤其是宝宝还小,自身免疫力低下,还不能够自己去消除感染,如果受到真菌的反复刺激,就会招架不住导致病情加重。

2.尽早用药进行干预

如果宝宝意外感染了,就算症状较轻,家长们也不要考虑到“是药三分毒”而不给宝宝用药,指望它能自行康复。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即使症状非常轻微,仅靠宝宝自身的免疫力无法打败这种真菌,只会加深真菌的侵害。所以,两相权衡下来,更好的做法就是选用对宝宝而言药物反应更小的药物进行治疗。

宝宝吃母乳时感染了鹅口疮,该怎么调理?

3.症状加重了,怎么用药

如果宝宝的病情加重,家长们万不可自己随意增加所用药物的剂量,要去医院咨询医生,经过医生的诊断后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

宝宝吃母乳时感染了鹅口疮,该怎么调理?

4.宝妈要加强卫生管理

宝宝感染鹅口疮的主要途径还是妈妈的乳头,所以妈妈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药特别注意自身乳头的卫生,如果是奶粉喂养,也要注意奶瓶奶嘴的彻底消毒,经常性拿开水泡一泡。否则宝宝如果持续受到反复感染的话是有可能会导致自身菌群失调的,病菌重复大量繁殖也会加大治疗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