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宋朝真的弱嗎?看懂宋朝就能知道中國該怎麼強大,遲早第一

近年來,各種質疑宋朝是否真的積貧積弱的文章層出不窮,其口吻儼然以看透了歷史的智者自居。有的甚至將宋朝吹捧為遠邁漢唐的最強朝代。都說讀史使人明智,但是這些文章卻並沒有公正看待歷史。不僅有失偏頗,甚至還有護短掩飾的嫌疑,而其動機僅僅只是因為他個人對宋朝有好感,無語了。

首先宋朝確實不貧,不過宋朝確實相對於其他大一統王朝來說比較弱。但是有些人喜歡誇大宋朝面對的困難,以此證明宋朝的某些失敗不能怪宋朝,只能怪敵人太強了。呵呵。。。

有人說宋朝屢屢捱打是因為沒有幽雲十六州,步兵無法在平原抵禦騎兵云云。首先秦漢明這三個漢族大一統王朝表示有話說,老子剛開國時也沒有燕雲之地,老子虛了嗎?還不是靠自己打下來了。


宋朝真的弱嗎?看懂宋朝就能知道中國該怎麼強大,遲早第一


宋朝真的弱嗎?看懂宋朝就能知道中國該怎麼強大,遲早第一


宋朝真的弱嗎?看懂宋朝就能知道中國該怎麼強大,遲早第一


宋朝真的弱嗎?看懂宋朝就能知道中國該怎麼強大,遲早第一


秦漢宋明開國時的版圖,圖片來自B站up主幻想淺綠


宋太宗的“高超”指揮導致北伐失敗,還想把責任推到敵人太強上去?後周世宗柴榮國力、版圖均不如宋太宗時期,卻能在與契丹的對抗中不落下風,這又怎麼解釋?有人說步兵無法在平原抵禦騎兵?劉裕、李績、李嗣源等人表示不服。古往今來,步兵打敗騎兵的戰例並不少,步兵打敗騎兵並不像有些人說的那麼難,戰爭的成敗更主要是在主帥的用兵是否得當,是否能夠靈活指揮。至少岳飛、劉錡等人的表現,讓我相信,宋軍在正常情況下,在沒有皇帝和文官干預的情況下,即使沒有強大的騎兵,也是可以在野戰中打敗敵人的。

宋朝沒有足夠的馬?漢朝一開始也受困於這個問題,漢高祖想找四匹毛色一樣的馬拉車都找不到,可以說情況比宋朝還嚴峻。但是漢朝能好好搞馬政,宋朝呢?有些人用一句內地養不了馬敷衍了事,王安石改革弄個保馬法最後也隨著吏治的腐敗而不了了之。後來元朝倒是在宋朝故地上搞了不少馬場,雖然馬匹的數量和質量還是比不上草原的馬,但百年之後就是這些相對於元朝騎兵來說規模很小的騎兵部隊幫助朱元璋成功復國。

當然,這些規模不大的騎兵是在以徐達、常遇春為代表的天才騎兵將領們的指揮之下,這在宋朝是不可能的。在宋朝,只要有能打的將領出現,很快就會被宋朝自己的文官和皇帝貶黜或者處死,或者被各種束縛掣肘,總之就是不能充分施展才能,北宋的例子就是狄青,南宋的例子就是岳飛。

至於臥薪嚐膽這個詞,誰都可以用,唯獨宋朝不能用,甚至很諷刺。君不見北宋“臥薪嚐膽”想收復燕雲,卻從沒有真正認真解決自己的問題,彌補自己的短處,國境線卻從河北臥薪嚐膽到了淮河。君不見南宋“臥薪嚐膽”想恢復北方,卻依舊沒有正視自己的問題,反而沉迷江南直把杭州作汴州了,國境線也從淮河臥薪嚐膽到了南海崖山海面。


宋朝真的弱嗎?看懂宋朝就能知道中國該怎麼強大,遲早第一


宋朝真的弱嗎?看懂宋朝就能知道中國該怎麼強大,遲早第一


兩宋版圖(圖片來自B站up主幻想淺綠)


有人辯解說宋朝拿錢穩住敵人為自己爭取時間。但現實是,宋朝發現錢可以換和平以後,就放棄了武力保護自己,武力收復故土的想法,甚至連尊嚴都不要了。所以我們發現,澶淵之盟以後,河北宋軍更加沒有戰鬥力了,以至於到靖康之變時,金軍長驅直入,輕易渡過了黃河。而此時宋朝唯一有戰鬥力的野戰部隊是在陝西常年與西夏交戰的西軍。為什麼?反正用錢就能搞定了,還練兵幹什麼?練兵不要錢啊?不如拿去作歲幣更能保障和平!這種心態一直延續下去,直到後來遇到了不要錢只要你命的蒙古。於是,崖山跳海。


宋朝真的弱嗎?看懂宋朝就能知道中國該怎麼強大,遲早第一



因為宋廷滿足於錢換和平,忘了一個道理,花錢能買和平的前提是敵人吞不掉你。所以你給點好處,他見好就收。如果你沒有自保的武力,那敵人滅了你就可以得到你的一切,為什麼要滿足於這區區一點歲幣呢?可能我的語言太尖銳了,但是作為後人,真的是非常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漢朝,那才是真正的臥薪嚐膽!不甘心,先服軟,和親悄悄壯大自己。漢軍騎兵有一天把失去的全部拿回來。


宋朝真的弱嗎?看懂宋朝就能知道中國該怎麼強大,遲早第一


“封狼居胥”就是漢朝受後人尊崇的原因之一


生活中這樣的人也同樣受人尊敬。而宋朝發現錢能換和平以後就滿足於此了,只做到了第一步,放棄了對強大的武力的追求,沉迷於歌舞昇平,一直屈辱,直到滅亡。現實中你會看得起這種人嗎?總的來說,宋朝確實富裕,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個重商的朝代,商品經濟發達,城市繁華(雖然由於冗官冗兵等體制問題,宋朝政府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樣特別有錢,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富的),市民生活豐富多彩,文化繁榮。但這樣的宋朝只是一隻肥羊,富而不強,周邊政權想打就打,想搶就搶。原因有幾個:

  1. 重文輕武。好男不當兵的思想導致招募不到優質兵員。士兵地位不高,被人看不起,這樣的社會氛圍下,有幾個兵會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大部分人當然就是當兵吃糧混日子,這樣子士兵戰鬥力怎麼能提高?所以宋朝軍隊規模龐大但是戰鬥力始終低下。但這不是致命問題。
  2. 宋朝內部的文官和皇帝對將領的束縛與掣肘,這才是最致命的,很多本來能贏的戰役,就因為這個輸掉了。不過這也是表面原因。
  3. 宋廷滿足於拿錢和尊嚴換和平,所以從來沒有正視自己,從來沒有認真解決自己存在的問題,導致以上幾個問題始終存在,軍隊戰鬥力一直上不去。所以最後遇到了不要你錢只要你命的蒙古人,就徹底滅亡了。


現在有人提出的一種新奇觀點越來越盛行,那就是:南宋抵抗了蒙古五十年已經很強了。

嗤之以鼻!從什麼時候開始,捱了更多打才死,更耐揍,成為一種強大的標準了??

這隻能說明你還不是特別弱,不是一推就倒,得多推幾下。不被滅亡都不能說很強,那只是能自保。去滅別人才是強!比如漢唐。

有人又要說了,宋朝戰爭勝率比漢唐都高,所以宋朝就是強!那麼,請教一下,一場殲敵數萬的大勝,和十場殲敵數百的小勝,哪個更有實際意義?主動打上門去失敗了,和被動防守守城成功,郊區被燒光搶光,哪個更有利於自己?宋朝所謂的勝率高,無非是有些人為宋朝找的遮羞布罷了。

什麼敵人太強都是扯淡,強弱從來都是相對的,只是你自己不夠強罷了。就像那些不學無術的學生抱怨試卷太難一樣。至於為什麼同一個種族在不同朝代所表現出的戰鬥力如此懸殊,宋廷絕對脫不了干係。以上奇葩觀點的提出之人,他們的心態很像當年宋廷滿足於現狀,安慰自己的心態。這種心態絕不能在當代流行開來,現在要學習的是漢唐,而不是宋!如果人人都是這種心態,那第二次崖山跳海就不遠了。歷史是拿來借鑑警示的,不是茶餘飯後閒得蛋疼拿來撕X對噴的,希望讀史之人能引以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