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一国宝,专家见了都赞叹,最后郭沫若都来了

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一国宝,专家见了都赞叹,最后郭沫若都来了

文 | 韦爵爷

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一国宝,专家见了都赞叹,最后郭沫若都来了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他的王妃窦绾之墓,他们实行的是同墓异穴的墓葬形式。据说这是部队在此施工时无意间发掘的,并且由领导人亲自下达批示展开挖掘工作的,并当面安排郭沫若直接安排考古工作。而就在这座墓中,竟然出土了传说中的金缕玉衣,是迄今为止发掘的最完整的一件玉衣,这是必须记载入考古历史的大事件。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在1968年7月20日, 满城汉墓被发掘后陆陆续续进行着考古清理工作,终于到了地宫中最重要的主墓室,这里是摆放刘胜棺椁的地方,一般极其重要和珍贵的陪葬品都会摆在这。当时作为中科院长的考古学家郭沫若对这次的挖掘很是关注,并且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次的考古挖掘将会出现重要的文物,于是特地嘱咐负责此次考古研究的研究所长要多加留意,不可遗漏任何一个角落。

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一国宝,专家见了都赞叹,最后郭沫若都来了

考古人员打开墓室的石门后,发现顶部的石板吊顶已经坍塌下来,值得庆幸的是,唯独棺床正上方的两块还悬在半空没有完全掉下来,于是考古人员立即着手清理棺床上的文物,只见,棺木已经完全腐朽了,而棺床上更是散落着残破的棺饰。考古人员十分谨慎地用小刀、竹签等考古工具清理上面的灰层和朽木,这项工作必须一点一点、一层一层小心地做。

等最后清理完了,专家们顿时两眼放光,简直看直了眼,激动得无以言表。原来他们发现了传说中的金缕玉衣,而且由于棺床未被破坏,所以里面的文物都保存完好,包括这件玉衣。这下子,文物界几乎沸腾了,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保存最完整的一件玉衣。考古人员看见它,就像猫看见了老鼠,直叫人流口水。

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一国宝,专家见了都赞叹,最后郭沫若都来了

发现金缕玉衣后,考古队立马把这件大事报告给了北京的考古学家们,并且暂时停下了清理工作,等待上面的指示。两天后,郭沫若亲自来到了满城汉墓的考古现场,他非常仔细的查看了出土的文物,特别是那几样在棺床中尚未被取起的玉衣和随葬品。

据考古报告记载,当时现场的提取难度非常大,经开会决定后,考古专家决定将玉衣分成上身和下身并按原状取出,再运到山下,并用石膏加以固定,防止运送中的散乱。研究时,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事情,玉衣的前后都不合身,胸前那块下部是臀部的形状,而后腰部分则是鼓鼓的肚子形状,难道是刘胜身体易于常人?

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一国宝,专家见了都赞叹,最后郭沫若都来了

经专家分析得出 ,应该是下葬的人在匆忙间穿反了这件玉衣,再看玉衣的下身,裤筒开缝处朝上,也明显不对,于是玉衣穿反的说法被得到了证实。

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一国宝,专家见了都赞叹,最后郭沫若都来了

不得不说,敛葬之人也太粗心了,居然把皇帝的敛衣穿反了 ,可能收敛之时气氛比较凝重,之后又不敢直言上报,于是只能将错就错,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差点给我们的考古工作带来了难题,不过还好专家们都是有丰富经验的学者,这点小问题着实难不倒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