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滴滴深夜示威:主动停掉出租车7天,没有网约车的日子,你怕了吗

滴滴深夜示威:主动停掉出租车7天,没有网约车的日子,你怕了吗

三个月前,空姐遇害案后,滴滴顺风车业务暂停。很多乘客觉得不方便,然后选择原谅它。

两周前,乐清女孩遇害后民意汹涌:打倒“黑心垄断企业”滴滴。被指“没有价值观”的滴滴认错姿态做得很好:下线顺风车业务,并主动宵禁一周。

于是在滴滴消失的第一个深夜,市场上没有了网约车,也没有出租车,很多乘客觉得十分不方便,人们很快选择怀念它。

打车难掩盖了一切问题。一个黑车司机透露自己以前也在滴滴开专车。要知道,自网约车新政出台之后,滴滴平台的黑车不少,例如,广东东莞交运局约谈滴滴时发现,2万辆网约车仅5204辆有证。滴滴公司在浙江五地市(湖州、嘉兴、衢州、丽水和台州)均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属于“非法营运”。

交通部早前亦发文称滴滴致歉信中对如何“合法合规经营,加强源头安全”等关键性问题却只字未提,比如停止接入不合规车辆、人员,并清除平台上所有不合规车辆、人员等。

一方面是出租车原本不需要被列入整改的对象,不知道是监管要求还是滴滴公司主动;另一方面是,滴滴平台的司机跑出来做起黑车老本行,二者叠加的效果确实可以更好的唤醒大家对失去滴滴的痛苦感受。

从滴滴公司和快车、专车司机,到各地政府、出租车、黑车,这场关于出行的博弈仍在继续。

滴滴在深夜“示威”

滴滴显然拥有同市场叫板的能力。

先看一组数据,截至2017年底,滴滴订单总量和用户数分别是74.3亿单、4.5亿,这两个数字在2015年底仅为14亿单、2.5亿。在资本的助力下,滴滴已覆盖全国400多座城市的出行需求,合并Uber中国后,其市场占有率保持在90%以上。

滴滴很快在出行市场占据垄断地位,且其在快速扩张中导致了传统业态出现萎缩:一种是从出租车行业退出,约有3000台左右的规模,另外一种是双班率下降——北京的“双班率”从50%下降到现在的20%。嘀嗒出行CEO宋中杰估算,在网约车的竞争下,全国出租车的日单量已经从1000万跌落到了200万单。这一数据还不及滴滴的十分之一。

宵禁来临,出行的缺口根本无法填补。出租车数量断崖式下跌,再考虑到滴滴的订单量(2400万)包括部分出租车业务(假设原始1000万中减少的800万被计入滴滴中),则滴滴占据的出行份额约为60%(美媒Recode报道的2017年12月纽约市网约车接单量占比约为67.5%)。再考虑滴滴估计的每天未能满足的出行请求的溢出假设为20%。过去在同一时间段,12个出行请求对应10辆车,现在则是12个出行请求对应4辆车,未满足订单数量的溢出将从20%变为200%。

虽说有可替代产品,嘀嗒、神州等多个平台,但基本都没有承接滴滴空缺后深夜旺盛出行需求的能力。一家平台暂时退场便打车难,本质上还是竞争扭曲的体现,如果出行市场没有因为资本合纵连横形成寡头格局,那滴滴再怎么整改,深夜打车都不至于如此难。

滴滴需要“黑车”续命

其实,滴滴平台的“黑车”也不少,他们常常是互相依赖的关系。在各地的网约车新政实施之前,大量黑车司机转战滴滴,一方面可以获得更稳定的客源,一方面平台的补贴丰厚,有利可图。

不过,随着监管对网约车监管政策的逐步收紧,滴滴不断增加抽成降低补贴,大量不符合资质的司机被迫退出,重新激活了“黑车市场”。

有个细节:有女乘客向黑车司机王言询问安全问题,其指着头顶的摄像头表示,“我就是专车,京籍京牌,摄像头都拍下来了,你怕啥?”

在乘客质疑后,王言承认,自己在一年多以前短暂做过网约车司机。后来,因为遭到了乘客的几单投诉,账号被滴滴封禁,“平台管得太宽了”,他抱怨说。

顺风车事件发生后,滴滴多次对外郑重道歉,并表示对平台进行安全整改,但有媒体调查发现,仍然有不少“黑车”正常上路运营。

比如在南京。在滴滴平台接单好几年的驾驶员宋方坦言,自己的车从来没有办证,也就是所谓的“黑车”。不过,他的车至今可以正常接单。“滴滴从平台上也能看到我们没证,但还是照常派单。”宋方认为,对于无证的网约车,滴滴平台实际保持了“默许”态度。他认为,自己和有证司机的区别,仅仅是接到的订单“质量”不同。

“我们有证的和没证的,派的单不一样。”宋方称,自己从5月份跑到现在,一次机场的单都没接到,而其他有证司机则能接到机场的订单,“跑一趟就有两百多元。”

至于是否害怕被查到,宋方直言并不担心,“没有证的话被运管抓到,滴滴公司也帮你出钱。”宋方称,去年,他认识的一位滴滴“黑车”司机曾经被抓住,然后被相关部门罚了一万多,但滴滴帮他赔了9000元左右。

在郑州,新注册的快车车主,即便是没有网约车资格证,也照样能得到奖励。滴滴客服介绍,对于司机,他们有冲单奖音、早高峰奖、晚高峰奖,只要是快车车主就能获得奖励。

客服人员还说,如果因为证件不全,车辆被扣,滴滴公司还会为车主承担一部分警方的处罚费用:“如果在途中您的车辆被扣,就要劳烦您再次来电,这边也是有相应的人员跟您对接,咱们这边也会给您出一定的费用。”

这当中一个隐藏的事实是,很多专车司机就是黑车。网约车新政出来后,普通私家车办理《网约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虽然是免费的,但需要交纳承运人责任险、第三者责任险等保险费用,也需要在车内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和应急报警装置,兼职开滴滴的私家车主并不愿意多花这一笔开销。

在滴滴已经处在风口浪尖的当下,整改为什么还有如此明显的漏洞?

一些滴滴司机说,滴滴公司难以做出根本性改变的原因,可能与其抽成经营制度和运作机制有关:“没有营运资格证的现在还派着单呢,如果要管的话,抽成的损失你算一下。抽成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吧。整个滴滴这方面的运作就有问题,门槛低,谁都能干,它严格要求了之后,保证不了这么多司机了。它的生意做不成,对不对?”

合法合规注册、办理手续,滴滴将失去大量网约车司机和车辆,这对正在谋求上市的“滴滴”估值是个重大的打击。所以滴滴平台一再放缓、抵制合规化进程,一再纵容甚至鼓励无证司机、车辆从事营运活动。

北京市政府交通委员会交通专家委员会委员徐康明曾撰文指出,滴滴想要做的还是在维持非法运营,因为这样的话能够维持现在的经营体量。

的确,抽成是滴滴营收的主要来源。

滴滴深夜示威:主动停掉出租车7天,没有网约车的日子,你怕了吗

据媒体披露,滴滴平台的抽成约为每单25%左右,不过,顺风车抽成仅为10%左右,出租车业务免抽成。程维在滴滴整改的公开信坦言:“滴滴出行业务对应GMV(成交金额)的平均抽成约为16%。”

2017年,滴滴出行的总收入金额超过了250亿美元,相比2016年增长70%,然而它依旧没能实现盈利。为了尽快实现赢利,滴滴不得不在抽成上做文章。比如顺风车,一开始滴滴向车主承诺不收服务费,但后来悄悄将每笔订单抽取5%的服务费,之后5%的抽成很快又被偷偷提高到10%。此前有报道称,顺风车在去年给滴滴带来了8亿元利润。

此前有司机透露,滴滴会在每日的早晚高峰对接单满一定单数的司机进行奖励,以鼓励司机在用车高峰出车,在乘客方面也开展了派发优惠券等优惠活动,不过,在滴滴、快的合并后,优惠力度越来越小,司机从以往的早晚高峰每单补贴10元左右降低为每日补贴10元左右,乘客方面的补贴由3-5元的优惠券降低到了打车98折等。

司机与乘客认为优惠越来越少,滴滴却不这么认为。程维表示,今年上半年,包括司机高峰期补贴、接单和服务奖励、乘客优惠等在内的总补贴返还金额超过117亿元人民币。

“6年来我们还没有实现过盈利。”他表达了自己的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