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品讀唐詩,一代沒落的皇妃杜秋娘,註定無花只得空折枝的人生?

品讀唐詩,金縷衣作者為無名氏,一代沒落的皇妃杜秋娘,註定無花只得空折枝的人生?

品讀唐詩,一代沒落的皇妃杜秋娘,註定無花只得空折枝的人生?

金縷衣 (唐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首唐詩在中唐十分流行,歌詞作者已經不知道了。據說,杜秋娘在節度使李琦(lǐ qí)府中,侍妾杜秋娘常在宴席間常唱此詞。本首七絕表達的因意象隱晦,主題也有多種,偏多於及時行樂,或者珍惜青春。當時對於好色貪財的李琦來說,應該是前者了。我們現在涵義多偏於後者。

品讀唐詩,一代沒落的皇妃杜秋娘,註定無花只得空折枝的人生?

杜秋娘是誰?

首先我們來搞清楚,杜秋娘是誰?關於杜秋娘的詳細資料的確很少,普遍認為大約出生在公元791年,唐代金陵人(一般認為是潤州(鎮江)人),關於她的身世,以及祖上的資料不多,有一種說法,或許因為家貧,便在青樓做歌妓,後被李錡(公元741年出生,這樣算的話,當時見到杜秋娘的時候已經是65歲的高齡了,在唐代四十歲便可以稱為“老”)花重金買入府中。這樣來看,應該是給杜秋娘贖身了,做了侍妾。然而李錡造反,第二年就被腰斬。後家眷被納入宮中,其中就包括杜秋娘。在宮中因姿色貌美,有多才多藝,得到了憲宗的寵幸,成為愛妃。曾目睹三位帝王連續暴死(原因可能是宦官專權所致)。因得罪宦官王守澄,最後削籍返鄉。

看到這段情節,總是頗有感慨。杜秋娘也許生不逢時,倘若在和平年代,也許就算是進入豪門了,並且會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倘若自己不願入宮,也會過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可是杜秋娘並不是池中之物,註定她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人的性格是無法更改的,因為杜秋娘喜歡或者叫追求這種高高在上的日子。

品讀唐詩,一代沒落的皇妃杜秋娘,註定無花只得空折枝的人生?

杜秋娘歸鄉後的生活

杜秋娘的歸鄉時間應該是公元829年,這麼算的話,當時杜秋娘已經38歲了。這是的處境,習慣了宮廷生活的杜秋娘,沒有生活技能,並且年老色衰,基本姿色全無。沒有婚配(就憑在青樓的經歷就很難嫁入到正經人家,況且,也不是杜秋娘想要的生活),沒有子女。可謂是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了。原來在道觀中居住,後李德裕被罷免後,失去了“供給”,織布機也需要向別人借用,並且只能夜間使用,寒衣也只是一素白絹。

杜牧在《杜秋娘詩》(本詩寫於大和七年春天,公元833年,當時杜牧30歲,路過潤州到揚州拜訪牛僧孺)中寫道“歸來四鄰改,茂苑草菲菲”“寒衣一疋(shū)素,夜借鄰人機”,此時杜秋娘已經42歲了,歸鄉在潤州已經生活了將近四年,看來這應該是她真實的生活寫照了。

品讀唐詩,一代沒落的皇妃杜秋娘,註定無花只得空折枝的人生?

結語

杜秋娘的一生,是有故事的一生。但是不符合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認識。晚年生活卻悽慘無比,不免讓人唏噓。曾經的愛妃生活已不在,宮廷內的繁華也與自己無關,只留下了一生的故事說與別人聽。倘若杜秋娘再有一次選擇人生的機會,會不會願意過一般百姓的生活呢?雖是平淡,卻也能獲得幸福?“莫待無花空折枝”也許正是杜秋娘此時沒有想到的,只可惜“有花堪折”之時早已不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