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中 非金秋九月,又到一年收获的季节,这个初秋我们也将收获中非友谊的又一硕果: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在北京举行,相信这次峰会必将取得圆满成功,并进一步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全天候友谊”必将变得更加牢固,愈发深厚。

同时,湖南人民也将迎来一个盛会,第四届对非投资论坛将于9月6日至8日在长沙举行,三湘大地刮起一股“非洲风”。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提到中非关系,很多人对老一辈领导人缔结的中非友谊如数家珍:见证中非友谊的坦赞铁路的修建,“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经典名言,“第三世界人民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

中国与非洲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双方的友好交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非之间的贸易往来可以追溯到公元九、十世纪中国的唐、宋时期。十五世纪,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曾三次到达非洲东海岸,这是一次文明之旅,沟通之旅。

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历代中国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同非洲各国的友好关系建设。历史见证了中非友好的一座座里程碑。60余年风雨兼程,中国和非洲国家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已成为全天候的好朋友、真诚合作的好伙伴、情同手足的好兄弟。

湖南与非洲也有着不解的情缘,1982年,长沙与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这是湖南与外国城市缔结的第一对友好城市,更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缔结的第一对友好城市。截至目前,湖南的非洲“朋友圈”扩大到了8对。今年6月底,湖南与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正式“牵手”,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奥罗米亚州成为湖南最新一对国际“小伙伴”。

在20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第四届对非投资论坛召开之际,我们一起来缅怀老一辈领导人开创的深厚的中非情谊,感受特殊的中非情谊的来之不易。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1959年,毛泽东同志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青年在一起。)

“我们是兄弟朋友,受苦受难的人,应该互相帮助”

毛泽东与非洲交往长达1/4世纪,同非洲人民有着浓浓的情结。毛泽东当年十分关心南非人民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斗争。1954年5月,他致电南非印度人大会,表示完全支持南非非白色人民争取民主权利、反对种族歧视和压迫的正义主张。曼德拉曾表示,他为了开展武装斗争,阅读了毛泽东等人的一些军事著作,他创建的武装斗争组织“民族之矛”,曾向中国派遣了一批指战员,受到了中方友好接待。

1956年7月,埃及人民在纳赛尔总统的领导下,为收复苏伊士运河进行了一场英勇的斗争。毛泽东在接见埃及驻中国大使时庄严地向对方阐述了中方立场:埃及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全中国人民都支持你们。我们的帮助没有任何条件。你们有什么需要,只要我们能力所及,一定帮助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上半期,莫桑比克、安哥拉等葡属殖民地人民和南部非洲津巴布韦、纳米比亚人民分别开展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和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武装斗争。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向非洲朋友表示,

我们是兄弟朋友,受苦受难的人,应该互相帮助

1963年8月8日 毛泽东主席在北京接见一批来华访问的非洲朋友,并与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毛主席在介绍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经过后说:“整个非洲现在都处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殖民主义浪潮中,总有一天是要获得完全彻底的独立和解放的,整个中国人民都是支持你们的。”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1958年7月,毛主席、陈毅会见非洲客人)

“我们宁可不修铁路也要帮助你们修建这条坦赞铁路”

20世纪60年代初,坦桑尼亚、赞比亚为建设国家,非常需要修建连接东、中、南非的铁路。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认为“没有必要修建这条铁路”。

1965年2月,毛泽东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时明确表态:“你们有困难,我们也有困难,但你们的困难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宁可不修铁路也要帮助你们修建这条铁路。”1967年6月,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访华时也向我国提出修建坦赞铁路的要求。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风趣地说:“你们修建这条铁路只有1800多公里,投资也只有1亿英镑,没有什么了不起嘛。”卡翁达感动地说:“赞比亚只有帮助非洲其他地区的自由战士,使他们获得独立,才能报答中国的帮助。”毛泽东当即表示:“这不是什么报答。先独立的国家有义务帮助后独立的国家。你们独立才两年半,还有很多困难,你们也帮助了未独立的国家。我们独立已有18年了,更应该帮助他们。”

毛泽东这番话,展示了我国老一辈领导人无私援助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崇高、博大胸怀。

中国为援建坦赞铁路付出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64名工程人员甚至献出了生命。坦赞铁路谱写了三国人民的伟大友谊。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1963年8月8日,毛泽东会见非洲朋友,并观看非洲留法学生联合会代表团赠送的礼品。)

毛主席病榻上给加蓬总统写信,摸索着写了9页

1971年10月25日,联大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的决议,美国媒体报道称“在非洲等76个国家的支持下,红色中国获准进入了联合国”,“非洲国家同红色中国站在一起”等等。毛泽东获悉后曾生动形象地说,

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一个“抬”字极其传神地表达了非洲朋友对中国的热情、真诚、欢迎之意。这句话深获非洲国家赞赏,长期以来成为反映中非友谊的经典名言。

毛泽东在生命晚年、重病期间仍然非常尊重非洲国家,珍惜中非友谊。1975年4月中旬后,毛泽东因健康原因已长期没有会见外国朋友。6月下旬,加蓬总统邦戈继1974年10月访华后又一次访问中国。加蓬是中部非洲小国,当时同我国建交才一年多时间。毛泽东因病无法出面会见,便在病榻上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加蓬共和国邦戈总统先生阁下:尊敬的总统先生,听到阁下又到北京,感到十分高兴。理应迎谈,不幸这两日不适,卧床不起,不能相见,深为抱歉,请赐原谅。祝阁下旅途顺利。 毛泽东倚枕 1975年6月27日”。据说,毛泽东写此信正患严重的白内障眼病,信是摸索着写的。短短几行字,歪歪斜斜地写了9张纸。每一页每一字都饱含着毛泽东对非洲朋友的无限真挚的情意,也展示了他对非洲朋友何等谦虚与尊重的崇高风范!

邓小平:我今天交了个年轻的朋友

老一辈领导人邓小平对非洲也有着特殊情结,每当会见到访的非洲国家领导人时,总像老朋友那样满怀友情,尊重对方,和蔼融洽地谈天下大事,话非洲和中国的发展,交流治国理政经验。

1989年会见布隆迪总统布约亚时,邓小平面带笑容,非常客气地说:“我年岁大了,快85岁了,你才40岁,我今天交了个年轻的朋友。”布约亚十分激动,说:“我能见到中国最有威望、最伟大、最受尊敬的领导人感到莫大荣幸。中国人民取得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你的领导和推动。布隆迪人民为此向你致敬。”

邓小平不顾年事已高,接见这位非洲朋友,平等相待,亲切交谈,同某些国家领导人嫌贫爱富、尊大卑小、对非洲国家领导人骄横傲慢、冷漠相待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

老一辈领导人对中非关系提出很多重要论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一直十分重视中非关系,专门就巩固中非传统友谊、推动友好合作作出了许多论述。

1963年12月底至1964年1月,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10国时,提出了中国同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

1974年2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他说:“希望第三世界团结起来。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1989年3月,邓小平同志会见来访的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时说:“我们非常关注非洲的发展与繁荣。我们高兴地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非洲国家都独立了,这为发展获得了最好的条件。经过多年奋斗,现在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世界大战可以避免,非洲国家要利用这一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要根据本国的条件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搞好民族团结,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使经济得到发展。”

这些论述成为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对非外交的指导思想,并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与非洲关系大事记

1949年——1999年

1949年

10月16日 非洲事务会议主席保罗·罗伯逊致电毛泽东主席,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市中心的毛泽东大街。)

1955年

4月18-24日 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市举行的第一次亚非会议。会议闭幕时发表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提出指导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其核心内容便是一年前由中国和印度首先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6年

5月30日 埃及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成为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揭开中非关系新篇章。

1957年

12月26日 郭沫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埃及开罗举行的亚非团结大会。毛泽东主席致电大会表示祝贺。

1958年

12月5日 周恩来总理致电全非人民大会,热烈祝贺大会的召开。

1959年

10月4日 几内亚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

1960年

4月11-15日 廖承志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几内亚科纳克里举行的第二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会议通过了《第二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宣言》等。

4月12日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在北京成立。

7月3日 北京举行盛大集会,向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和人民表示热烈祝贺。

9月10-15日 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率领几内亚政府代表团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是中非关系史上第一位非洲国家元首访问中国。

1962年

4月14日 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致电全非人民大会秘书长阿卜杜拉·迪亚洛,就“非洲自由日”(4月15日)向非洲人民致敬。

1963年

8月8日 毛泽东主席在北京接见一批来华访问的非洲朋友,并与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1964年

1963年12月14日—1964年2月10日 周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兼外长的陪同下,先后访问了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周总理与非洲10国领导人分别举行了会谈,并提出了中国与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1964年初,周恩来访问马里时,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1965年

2月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华。刘少奇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与尼雷尔总统会谈时表示:中国政府同意帮助修建一条由坦桑尼亚到赞比亚的铁路。

3月30日-4月2日 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尔及利亚、埃及。3月31日,发表了中国和阿尔及利亚联合公报。

6月4-8日 周恩来总理访问坦桑尼亚。周总理同尼雷尔总统进行了友好的会谈,并签署了中国和坦桑尼亚联合公报。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1965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坦桑尼亚时与当地欢迎者互赠礼品。)

6月19-30日 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访问埃及。

1967年

9月5日 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修建坦赞铁路的协定。坦赞铁路是中国援助非洲最著名的项目,是中非友谊的一座丰碑。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中、坦、赞三国工人一起修铁路)

1971年

10月25日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的提案。毛泽东主席诙谐地说,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1972年12月12日,周恩来出席非洲国家驻中国使节举行的招待会。)

1973年

2月21日 中国和非洲之间的第一条直达航线亚的斯亚贝巴——上海航线开通。

1976年

7月14日 坦赞铁路交接仪式在赞比亚隆重举行。坦赞铁路正式通车。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

1986年

3月17-27日 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埃及、索马里、马达加斯加。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1986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看望援索马里医疗队队员。)

1989年

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访问埃及。

1991年

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访问摩洛哥、突尼斯、科特迪瓦。

1995年

7月19日—8月4日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访问坦桑尼亚、毛里求斯、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赞比亚。

10月3-5日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访问摩洛哥。

1996年

5月8-22日 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肯尼亚、埃及、埃塞俄比亚、马里、纳米比亚、津巴布韦。

1999年

1月23日—2月4日 时任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访问马达加斯加、加纳、科特迪瓦、南非。

10月28—31日 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11月15-25日 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访问毛里求斯、南非、肯尼亚。

进入新世纪后,中非关系开启了全新的局面,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第四届对非投资论坛的召开,中非“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必将翻开新的篇章!

浮浮沉沉 淡然处之

中非为啥这样亲?老一辈领导人告诉你!

的螃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