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待山東農婦自媒體工作室停工事件?

元元的天下


因一篇名為《實地探訪山東新媒體村,農婦做自媒體收入破萬》的文章刷屏,“農婦自媒體”已停工。整個事件從“正能量”的氣質,一下子跌入“負面情緒的谷底”,成為公眾喊打的“反面教材”。從某種意義上講,報道前是“創業模範”,報道後成為“創業典型”。

說到底,人們不是反對“正能量”,而是“看不上”農婦幹自媒體。很多在大都市上班的白領們,知道自己所看的自媒體內容出自農婦之手,就會感覺“蒼蠅在喉”。於是,他(她)們質疑“自媒體流水線”的內容價值,擔憂“自媒體內容生態”的構建。總之,本來就對自媒體的亂象有怨言的他(她)們,這下終於靴子落地,有的放矢了。

於是,“農婦自媒體”旗下賬號遭殃,舉報的舉報,憤怒的憤怒,在輿論的漩渦中,她們(農婦)選擇停工。無論如何,一場較為勵志的“創業舉動”,就此停擺。至於,農婦們的未來何去何從?才沒有人去關心。

不過,就媒體最新給出的信息增量來看,“農婦自媒體”負責人表示,之前報道中的“百萬月收”有誇大的成分,而這也是導致人們持續追問的主要原因之一。畢竟,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在面對報道中的“畝產10萬+”時,總歸是心情複雜的。

無論是從內容的源頭看,還是從內容產出者的回報看,都會觸發“鄙視氣旋”的無限誇大。越是“全民挖墳”,“索要真相”,而見不到可靠的事實的情況時,就自然會拿“農婦自媒體”開刀,但他(她)們卻沒有弄清楚,就算可以將“農婦自媒體”逼上絕路,但自媒體的“生態之路”真的還很長。

而作為“創業泡沫”中的一環:自媒體創業,也叫內容創業。實際上,在某種層面上有被誇大的一面。這有來自時代信息傳播變革層面的影響,也有來自人們對於創業探索的具體實踐。總之,由“農婦自媒體”引發的爭議,除卻在內容領域有一定的觸動,同時也告訴我們創業本身會被高估。

其一:“農婦自媒體”只是讓人們找到放箭的靶子,可事實上內容生態本來還很差。

有關自媒體內容生態的進化,相比初期,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就好內容來講,還屬於較為匱乏的階段。從本質上講,“農婦自媒體”的內容,也不一定都是質量低劣的,只要能給人們提供一些喜聞樂見的內容,鄉土風情的內容,事實上也是無可厚非的。

當然,之所以深挖“農婦自媒體”。最主要是基於人們對內容認知“文字化”,以及對農婦“文盲化”的刻板印象。所以,當報道稱,我們看到的很多APP信息流中,有不少是來出自農婦之手時,就覺得受到“一定程度的侮辱”,怎麼可以這樣子?於是,人們開始憤怒。

可事實上,我們很清楚,就算“斬殺”農婦自媒體後,內容生態還是不會短期內有太大的改善。甚至,在洪流般的信息流中,有很多比“農婦自媒體”所產出的內容更差的自媒體人。所以,對於“農婦自媒體”來講,這著實是一次“飛來橫禍”。

其二:農婦幹自媒體月入過萬,這本來就是“一針情緒”。

在物價,房價等生活成本日益高漲的現實困境中,突然聽到報道強調“農婦幹自媒體月入過萬”,自然很多人“受不了”。當然,這其中的原因也很明顯,就是農婦的身份與收入的落差。如若,在報道中,提到的是“哲學博士幹自媒體月入十萬”,或許很多人就沒這麼大的火氣了。

說到底,除卻基本的“生活焦慮”,還有來自社會的“認同焦慮”,而關乎認同的直接指標:“就是收入”。這種情況下,同種階層(知識維度)之間的對比沒什麼,但要是出現比自己階層(知識維度)低的人群,超越自己的收入,就瞬間有種不自在,也就是人們通常講的“羨慕嫉妒恨”。

所以,從本質上講,這則報道很明顯就是“一針情緒”。或許,從報道方的角度上而言,想鼓動人們去內容創業,去嘗試內容創業。但是,卻忘記報道本身也是一味“情緒猛藥",但凡失控被報道者就會陷入困境,被圍攻,被圍打,即便毫無理由。

其三:“創業本來”自帶浮誇風,“內容創業”也不例外。

每個時代都有不少創業者,這個時代更加瘋狂。過去幾年,因信息傳遞的全新變革,導致創業出現“風口”、出現“彎道”。可本質上,這些描述都是誇大的,帶有泡沫的。因為,真正的創業者都很清楚,創業就是一次刀尖上舔血。

無論是任何行業的創業,事實上都如此。所有的輕描淡寫,數據增長,都似乎緣於創業之初的根基不穩。因為,真正的強者,才不會到處說自己很強,而只有本身不堅的人,才會浮誇一些,以此證明未來有希望,希望更多人參與。

而作為內容創業來講,似乎也不例外。就目前來講,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是業餘選手,頭部自媒體真的不多。畢竟,作為內容輸出,還是有一定的門檻的,這份苦累也不是誰都能忍受的。

其四:創業泡沫中的想象力被高估,這是人們的一種暗示流弊。

創業的想象力被高估,基本上成為一種常態。有多少人進入,就有多少走出。成功者永遠是少數,也永遠是聚焦的光芒。但這些作為潛在的規則,在私下運行時人們不會在意。可但凡被拿到檯面上來,就會有人不高興。

所以,在創業中的人們,多數時候都較為低調,只要沒有足夠的把握支撐自己的圖景,是不會輕易出來走通告,玩發佈會的。因為,搞不好就容易雞飛蛋打。這種潛在的流弊,如若不說出來,人們自然心裡有把尺子丈量,可要是挑明後,就會形成情緒硬力,被各方撕扯。

想必,“農婦自媒體”就是被這股硬力集中給害了。坦白講,農婦就不能幹自媒體嗎?農婦就不能月入過萬嗎?農婦就不能靠腦袋致富嗎?為何成為農婦就要一輩子種田?這些問題背後,我們到底是在追問什麼?


姬鵬


自從自媒體火了以後,有太多的人加入了這個領域。山東農婦的事情之所以被廣泛報道並傳播,歸根結底就是博取了城市人獵奇的眼球,贏得了網站編輯的重視,引發了普通人對網絡自媒體“另類致富”的無限猜想。

其實早在4月7日,就有新聞曾經報道過這個自媒體村,當時並沒有出現爆炸式的傳播,但三天前,8月27日,一篇名為《實地探訪山東新媒體村,農婦做自媒體收入破萬》的文章刷屏了,引起了新媒體圈的一場論戰。文章下面的評論區有一大片質疑聲,有網友質疑這種流水線製作的內容沒有價值,有粗製濫造嫌疑,會助長自媒體亂象,傷害原創文章價值,也有人直接將這種內容創作稱為“洗稿”。

如今,在輿論的漩渦中,這個小小的農婦自媒體工作室停工了,工作室負責人李傳帥聲稱“農村婦女心態很崩潰”,工作室的原創賬號也遭受了惡意舉報,損失很大。自媒體圈的娛樂盛宴告一段落,娛樂事件由開始的羨慕嫉妒恨,變成了秋葉過去式。

縱觀整件事,“農婦自媒體”究竟是被誰逼上絕路?

在我看來,第一還是自身功力不夠深厚。無論什麼圈子,有需求就會有供給,而優勝劣汰是法則,人的好奇心和興趣點都會慢慢變化,“農婦自媒體”的內容尚且處於較為匱乏的階段,漸漸地大家對於不是釣魚就是炒菜的單調內容失去了原有的興趣,大家發現這些三農的作品素材基本也都是一樣的,所以這也說明了他們沒有創造能力,他們其實也想改變,但是受困於能力所限,只能這麼維持著,久而久之失去了大家的關注。自身功力的不夠深厚,突遇曝光死,缺乏危機公關的能力,致使這株默默無聞但長勢喜人的幼苗被扼殺在搖籃裡。

第二,李傳帥團隊產出的文章有“洗稿”的嫌疑。在“刺蝟公社”推送的刷屏文中有提到:


在翻看“農婦自媒體”的賬號時,可以發現其內容似乎並不像李傳帥所說的那樣都是寫農村生活。相反,內容種類五花八門,社會新聞、軍事新聞甚至外國新聞,而三農題材的文章很少,在百度搜索相關的文章時,會彈出類似的新聞或文章。面對大家“流水線生產內容”的質疑,李傳帥回應稱自己研發的原創檢測工具雖然有“可偽原創”、“一鍵複製圖片”等功能但不用,只是為了製造爆款和檢測文章是否有違規或者敏感的內容。但是一個具備“可偽原創”、“一鍵複製圖片”等功能的檢測軟件,和傳說中的“洗稿工具”實在是太像了,所以質疑也不是李傳帥一兩句“我們不用,也不建議用”就可以打消的。

第二,引發了一些同行特別是每天原創、偽原創人士的極端不滿。李傳帥團隊製造的這種缺乏深度的內容卻能成爆款的例子,讓那些每天辛辛苦苦想選題、碼原創、求深度的作者心裡有了想法,再加上個別同行的妒忌,舉報,也是這次事件能發酵的重要原因。

總的來說,有人喜歡看農村生活,而李傳帥願意為農村發聲,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內容深度不夠、內容生態很差,就讓“農婦自媒體”成為了眾矢之的。其實如果真的要做好任何一個領域,我們自身都需要不斷學習,不可能只是簡單的固有套路,就能長期無往而不利。自媒體也在完善,我們同樣如此。(文/李姍蓉)


新媒老榆


最近,山東農婦做自媒體月入過萬的消息在網上引起普遍關注。這很勵志,有正能量,也給那些想逃離北上廣的人們帶來一線希望。然而,幾天之後卻出現了反轉。網友們開始質疑,這種粗製濫造的內容沒有價值,會影響整個網絡環境。該工作室迫於輿論的壓力已停工,部分原創自媒體賬號也已經被封號。




自媒體亂象由來已久,卻很難得到整治,網民們對此早有怨言。如今農婦自媒體事件一出,網民們終於到了發洩對象,一致認認為她們是製造網絡垃圾的罪魁禍首。農婦自媒體的內容也不全都是無用信息,比她們寫得更差的也存在,就算她們的工作室停工,至少在短期內,這種“內容生態紊亂”的現象,也不會得到改善。所以,此次事件的焦點並不是內容的優良與否,而是允不允許“農婦製造”。

在傳統社會里,很多人認為,能獲得名和利的都應該是社會精英。高學歷的人才是社會精英,只有這類人才能擁有高端的生活,配擁有名和利。人們對農婦的刻板印象是沒文化、文盲,過著一種低端的生活。然而,當許多知識分子知道農婦們月入過萬,就感覺被打臉。大多數人不願意看到原先比自己低的階層獲得比自己更好的成就。她們獲得名和利,但卻不符合精英標準,實在氣人。

當年芙蓉姐姐紅起來之後,網絡上對她的評價也極其尖酸刻薄,原因無非是人家學歷沒有北大畢業生高,卻混得比她們好。

其實,只要符合市場需求,不管農婦製造也好,知識分子創作也罷,都允許自由存在。我們不能用標籤化的眼光去看待一件事。

有時候打開手機,看到各種平臺推薦的文章,我就想這種怪力亂神、某朝秘史的文章真的有人看嗎?看看點擊率,還真有人看。其實,只要有市場就有需求,就有存在的價值。所以,不管是知識分子還是農婦,只要寫的東西符合市場需求,三觀正常,且沒有違法,掙點名和利也是正常現象。


檻外人7102


農婦自媒體的停工完全是被自己作死的,太高調了,各級領導幹部視察參觀,看似是博取了很火熱的關注度,但是壞的影響也隨之發酵,本來悶聲發財的時候,並沒有人關心她們洗稿的問題,畢竟靠洗稿生存的自媒體太多了,不想一下,能在自媒體上發出聲音的不說學歷多高,最起碼比他們工作室的寫手們好一些,負責人這麼高調,向各級領導吹噓月入過萬云云,收入比不上他們的自媒體們心裡能好受嗎,收入和他們持平的自媒體們能好受嗎?所以惹起眾怒,群起而攻之,加上他們自身水平確實存在一些不足,留給供廣大自媒體挑刺的機會這麼多,“標題黨”“洗稿”之類口誅筆伐之下,已經沒有供他們繼續生存的餘地了,停業也許是最佳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