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盛鬆成發文力挺P2P,數千萬投資人的轉機來了嗎?

嚴文吉


筆者說句實話:轉發此力挺P2P的文章最多的,必定是P2P的從業人員。

很現實,很無奈。

眾所周知的,剛剛的一輪P2P的爆雷潮,讓很多人受到波及。

影響的大概兩類人,跟暴雷的P2P企業性質差不多,大體上,就是兩類。

一類,基本上就是完全不合規,靠著線下業務來給客戶承諾收益的,基本上的群體,都是中老年人。

這類的公司的影響,真的是相當當,按照投資風險角度,本身老年人就沒有繼續獲得收入的能力,一輩子的辛苦錢,用來養老,卻被看起來高大上的寫字間以及各種榮譽所迷惑了,不要嘲諷這些老人家,因為這些公司看起來,真的是冠冕堂皇,而且大多都能按時兌付一段時間。

只是當雪球越滾越大,沒有新進投資者之後,要麼跑路要麼暴雷,而受傷害的,真的是這些老年人,甚至比盯著老年人口袋的“保健品營銷”,還要沒有底線。

第二類,基本上按照合規的一些要求在做,可能某些地方還有瑕疵,目標群呢,就是絕對的線上群體,而能在線上投資的,自然是中青年,相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的風險承受能力要大一點,但是問題是,這些中青年,當初能選擇投資於此,就是因為對信息的敏感,而行業暴雷的信息,自然很容易被這些對信息敏感的人群所再次捕捉,然後帶來的影響,就是擠兌了。

這種擠兌,即便是良性運營的公司,也承受不了的。

所以,以上的兩種主要的模式,實際上表明瞭,P2P在行業真的發生問題的時候,大多的公司,其抗風險能力都非常的弱。

而對於這篇力挺P2P的報道,從行業角度,正規的P2P,是有可能促進經濟的發展的,這一點,沒什麼好說的。

唯一要說的是,不管如何力挺,如何前景,作為投資者,你只需要知道一點:

投資是由風險的。

你投資的任何P2P,10%左右的收益,即便過往都兌付了,也不等同於這是固定收益,相反,這是有可能虧損的投資。

只有你接受了,未來你的P2P投資,是可能虧損的,你再進行斟酌是否投資。

還認為是穩賺10%收益的,勸你就不要再投了。

肺腑之言。

——以上,雪茄金融狗,抽雪茄的金融狗,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敬請關注!


雪茄金融狗


現在來看還為時過早,P2P行業仍然是在洗牌的階段,暴雷還沒有停止,如果要說P2P的轉機,起碼也要在經濟上行期才能夠體現出來。拋開平臺的合規問題外,P2P目前仍然充當著網貸的信用中介的問題,而不是純粹的信息中介。只要這個問題沒有根本上得到改善,就始終要面臨私人借貸的高違約率,再JINGJI下行期,違約率會更高。

就拿P2P和傳統的銀行業對比,兩者都從事著貸款業務,銀行的門檻高,風控體系完善,尚且不能有效的解決不良貸款攀升的問題;對於P2P而言,借款主體對比銀行來說更差一些,風控體系除了抵押、質押和擔保以外,沒有什麼新型的方式,所以從根本上就決定P2P網貸業務本身必然伴隨著比較高的違約率。假如P2P還是一如既往的承擔著信用中介的功能,剛兌的問題就會一直存在,那麼一旦資產質量得不到保證,那麼久而久之,窟窿就會越來越大,平臺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暴雷的問題就得不到改善。

P2P業務在2014-2016年間之所以能夠得到野蠻生長,一方面是因為缺乏監管,做了很多監管以外的資管業務;另一方面就是彼時經濟形勢良好,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廣,通過過橋資金或者銀行的多頭授信可以維持比較高的槓桿率,沒有爆發風險而已。進入2017年,貨幣政策的收緊已經下行期的影響,線下擔保圈擔保鏈的集中爆發,作為小微企業融資而言,突然融資渠道就紮緊了口袋,高槓杆率難以為繼,違約也是必然的,作為銀行業而言,2017年不良貸款也在持續的攀升,一樣的道理。

P2P行業雖然亂象叢生,但是經過行業的清退、併購重組等方式,最終一定可以生存下來一定數量的合規平臺,如果在嚴厲監管的體系下,做好信息中介的本分,那樣才會是P2P行業的春天,尤其是P2P的網貸最近在向消費貸款轉型,小額、流動、分散這也是P2P行業應該有的特色。


不立而立


P2P不是新東西,以前就有,只是地下為主。

P2P也不是中國特有的,全世界都有,現代的P2P可能還是英美先流行的。

所以,這兩條保證了P2P是個正常的行當,不會是曇花一現。

但是為何中國的P2P出現天雷滾滾呢?其實是有太多的人進來造成的。

就像房地產,如果都是萬科、保利、金地、綠地等房地產公司,那麼市場不會有這麼多的雷,但是當年太多的非房地產行業的企業辦房地產了。比如港口、鐵路、公路、紡織企業、學校、電子零件廠、養殖場等等,都想辦法進入房地產市場分一杯羹。現在形勢不好,首先出問題的就是這些主業不是房地產的企業。

P2P紅火,有多少人一頭鑽進來,但是他們有從業經驗嗎?有風險控制能力嗎?金融行業講究的就是風險控制,為了保證風險出現時不會倒閉,需要主動迴避很多高利潤項目。現在就是將這些人洗出去的時候了。

P2P最終需要納入大金融的監管。當年央行是鼓勵P2P的,主要是為小微企業提供一條融資渠道。對於P2P該怎麼管,控制那些要點,央行則還想看看再說。現在就是看完了,該出手了。


海螺008


當然來了啊,現在P2P最缺乏的就是信心,大家最害怕的事情,便是這個行業是否會被取締?如果被取締,就算是頭部平臺又如何,還不是一樣要完蛋。

盛松成的發文力挺,無疑是給數千萬投資人吃了一顆定心丸:監管層對P2P的發展是持肯定態度的,是會力挺行業發展的,只要按照監管要求來,這些平臺都是可以繼續發展自己的。

有了這番力挺,相信網貸投資人應該也知道自己不必把全部資金都撤出了,而是可以考慮佈局頭部平臺了,畢竟現在頭部平臺為了應對資金流出問題,正在大幅加息呢!


速讀財經


俗話說好了傷疤忘了疼,現在傷口還在流血不但不反思,不深刻反省,不深刻分析原因,不積極處理出事平臺,不大力維護成千上萬投資人借款人慘痛損失,還在鼓吹,還在搖旗吶喊,還在站臺,責任何在?良心何在?一個滴滴出了問題,大家都在喊打,立馬下架停止了順豐車業務,這個平臺爆雷不斷,投資人哀嚎不斷,我們除了開幾個會,還做什麼了?!難道損失還不夠大,教訓還不夠深刻?其實你現在再怎麼站臺,也沒有上當的了,當初不就是被忽悠了,被鋪天蓋地的輿論導向,被官員的站臺欺騙了嗎?現在還有信用嗎?有誰還會再相信呢?


coolee


堅決要求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p2p網絡金融咋騙分子們的罪行進行認真對待,嚴肅處理,讓每一個雷暴,跑路的p2p經營者們,要依法退出,必須對自己的金融咋騙犯罪活動一一交代,對廣大的投資人們一個負責任的交代。中國社會不能成為少數人欺詐百姓財富的天堂。


曉東風2345


關鍵是P2P這個商業模式必須不忘初心,嚴格遵循金融行業的遊戲規則,借力互聯網技術降低盈利的成本,兼顧社會公德心,即便這些都做到了,P2P也難逃消亡的可能。因為P2P沒有哪個點是不可以被複制的,現在無非是跑馬圈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