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行為經濟學告訴你,為什麼人們會購買保險和不喜歡購買保險?

最初接觸《怪誕行為學》讓我對書中一些研究問題產生了興趣,比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誰更好喝?為什麼我們信誓旦旦的事情卻總是做不到?從行為學的角度闡述了一些問題的本質原因。很多互聯網的創業者,他們也是行為學的擁躉,像羅永浩,在過去的演講中提到最多、推薦書最多的也是這類行為學的內容。

有人或許會問了,「行為學」有什麼意義?對於我們個體來說,每個人的決策,是由一套自動的生物算法來執行的,而我們完全意識不到這套生物算法的存在,意識到自己在經濟決策中可能產生的行為偏誤,意識到就是修正最重要的一步,跳出自己的決策機制,真正的理性選擇。

行為經濟學告訴你,為什麼人們會購買保險和不喜歡購買保險?

認知

換句話說,人認知自我很難,我們不一定能認知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承認自己,接納自己。

MOOC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開設了一門《行為經濟學》的課程,我第一時間就報名學習,其中有些討論,正好也是關於購買保險這一行為決策的,我回答了下,沒想到點贊很高,那我就完整的寫一下。

行為經濟學告訴你,為什麼人們會購買保險和不喜歡購買保險?

光華管理學院行為經濟學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

跨學科研究應該是時下最流行的,行為經濟學就是把心理學與經濟學跨界結合,研究人的心理因素如何影響經濟行為的前言學科,近幾年有多位學者通過相關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它能幫助你認識到並改正自己存在的思維缺陷,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好的進行決策。

意識到行為經濟學對你的心理決策機制以及他對你的經濟決策的影響,絕對是一種理性的行為。我們每個人肯定都會覺得自己是理性的,其實恰恰是非理性的。行為經濟學裡對「理性人假說」有一嚴謹的定義,經濟學理性人具有兩點,一是完備性,二是傳遞性。如果A比B好,B比A好,那可以得出的是A、B之間無差異,人要能夠對這樣的選擇進行排序,那就具備了完備性;如果A比B好,B比C好,可以得出A比C好,說明人的選擇是內在一致的,不能朝三暮四。經濟學理性人就是,人的決策必須是內在一致的、自洽的。

行為經濟學告訴你,為什麼人們會購買保險和不喜歡購買保險?

行為經濟學

運用到現實的意義就是,在買保險這一行為上,健康的時候覺得沒必要,反正也不會覺得風險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一到發生風險這樣的現實,就又後悔當初沒有買,造成風險發生帶來的經濟損失,那這種行為是非理性的,無法達到內在一致、自恰。要是風險發生,人能自我面對,這些風險自己能承受,早就做好了預估,那這一行為又是理性的。

老師佈置了一個討論題:請設想一個具有損失厭惡的人在購買保險時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

我剖析了這個問題,得從兩個方面來回答,「損失厭惡」的角度不同。

行為經濟學告訴你,為什麼人們會購買保險和不喜歡購買保險?

損失厭惡

什麼是損失厭惡?

先來解釋下什麼是損失厭惡:一單位的損失帶來的傷害大於一單位的得到帶來的喜悅。

第一種情況,保險是一種經濟契約,根據保險內容合同,以約定未來所發生風險的結果作為賠償或者報銷的結果,給予經濟上補償的一種風險管理工具,換句話說,保險 ,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以這個大前提來說,正式人們會擔心未來可能發生的潛在的大的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所以會選擇保險這種風險管理工具,去對沖未來可能造成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根據厭惡損失單位的損失帶來的傷害大於一單位的得到帶來的喜悅,所以選擇購買保險這類人是理性人。

這類人的思維偏向於大格局,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行為經濟學告訴你,為什麼人們會購買保險和不喜歡購買保險?

思維

第二種情況,如果第一種情況是從更大的角度出發的話,那第二種情況的角度是比較小的,現實中更多的人是不願意購買保險的,其實國家的醫保很多人對這個都有一種拒絕,相對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大部分是有改觀的。

不買保險

本身就是一種厭惡損失的體現,因為買保險意味著要支出,比起第一種情況大的角度來說,支出這一行為,本身讓消費者就產生了一定的厭惡,結合多種心理機制的作用,因為買了保險,比如意外險,即使花了一兩百塊錢的支出,換回因意外傷殘或身故能得到的幾十萬元的賠償,但是每年一兩百塊錢的保費支出,本身就是一種厭惡損失的體現,因為不發生風險,這一年的保費就浪費掉了,「不買也就成了消費者所謂的理性的決策機制

這類人的思維方式由一些心理機制決定,所以導致了管窺效應。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屬於這第二種情況的,所以你會看到不買保險這類思維的人佔據大多數。

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提到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這個沒有什麼統一的答案去回答,但是從不一樣的行為中,我們就能看到,生活中常常聽到的「失去的,才是最珍貴的」、「得不到的,才是最想得到的」也是如此。有的人理性,善於去平衡這種慾望,因為人們的損失厭惡機制,是經過漫長時間形成了,可以說是刻在基因裡的東西了,當沒有去處理這些行為能力的時候,就會陷入非理性狀態,作出錯誤的決策。

厭惡損失還會帶來一種排斥機制,拒絕去了解保險。真正的對保險有一定認知的人,他們不會糾結於大部分口中人們所說的:「中國的保險都是騙人的」、「這不賠,那不賠」。相反正是因為損失厭惡的心理機制,再加上這種社會現狀的輿論導向,更在他們心理找到了一個合理的解釋行為。因為靠保險受益的人早就因此受益了,大部分人是靠代理人的邏輯誘導產生的偏差,作出的錯誤決策。久而久之,就是一種惡性循環。

行為經濟學告訴你,為什麼人們會購買保險和不喜歡購買保險?

經濟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