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摒棄刻板偏見,正確認識“試管嬰兒”的傷害與痛苦

本文由潘藝舟(chasinghc-rico)原創,於知乎《試管嬰兒和遺傳》專欄首發,獲版權家原創證書,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即“試管嬰兒”技術)誕生於宗教的打壓和反對聲中,成長於偏見和非議,直到2010年,其發明人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際,這項技術才算為自己正名。

儘管如此,直到現在,網絡中仍充斥著不少關於“試管嬰兒”的質疑和謠言。即便在“試管嬰兒”領域內,醫學工作者也並不團結。同行相輕是所有江湖的眾生相,更何況很多時候只是單純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回顧我所有的諮詢案例,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反對“試管嬰兒”技術的人,幾乎全是病人的父母。他們之所以反對的理由幾乎全是無稽之談和刻板偏見。其中最主要的兩點是“對女方有傷害”和“孩子會異常”。

今天,我想通過簡單的邏輯學、醫學和社會學角度,再駁一駁大家對於“試管嬰兒傷害論”的刻板偏見。

促排的傷害,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促排有傷害嗎?有。

但哪種醫學行為沒有傷害呢?中國人大把吃抗生素、大口喝中藥,可從沒顧及過它們的傷害,反倒對促排藥的傷害“津津樂道”。

為什麼?無知。

促排藥是一種外源性的性激素,幫助原本會閉鎖的卵泡繼續生長,從而孕育出成熟的卵子。促排是“試管嬰兒”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如果沒有促排,醫療效率會喪失殆盡。形象地說,促排藥的“副作用”是使卵巢在促排期內處於高負荷工作狀態,卵巢就像幼兒園老師,工作量從原本只要照顧一個孩子陡然增加到需要照顧十幾個孩子。但這個高負荷狀態是短期的,非持續性的,所產生的傷害也是有限的。

如果你不認同我的看法,那就約等於認同“吸一口霧霾就會得肺癌”,那我也不用說服你。因為你應該已經得肺癌了。這就是你的邏輯。

取卵的疼痛,這純屬中國特色

很多病友告訴我,國內的取卵是如何“慘無人道”,使她們痛不欲生。

我只能說,這不是“真實”的取卵手術,而是有“中國特色”的取卵手術。

走出中國,在所有發達或發展中國家,取卵手術一律需要麻醉。這是對女性的保護。

從醫學角度看,每個女性的生理構造都有些許差異,的確存在部分女性在取卵時毫無不適感。但這不能成為“不需要麻醉”的理由。實際上,麻醉不僅消除女方在取卵時的不適感,也更有利於醫生實施取卵手術。

國內無法全面實施麻醉取卵的原因,究其本質,就是“病人數量太多”。

解決方法,只有勇敢地向醫院申請“麻醉取卵”,哪怕會多花一些錢。

如果你是為了省錢而拒絕麻醉,那就更沒理由認為“取卵”是痛苦的。好比啃老族不肯上班,還責怪父母掙錢不多,這叫什麼混蛋邏輯。

實際上,國內不少醫院已經把麻醉,包括全麻和局麻列入到取卵手術中可選的一項。

取卵後的苦惱,我真的是胖了嗎?

“激素”這個詞很刺耳,很多女性都以為自己取卵後身材的走樣和“激素”有關。

其實,這兩者沒有半毛錢關係。

促排藥是激素沒錯,但這個激素是性激素。取卵前後身材走樣幾乎一定是因“水腫”造成的。這種“發福”的情況會在停藥後1個月內恢復。如果沒有恢復,你就應該反省自己在促排期間的飲食和精神狀態。

此外,取卵後還會發生月經週期紊亂,月經量異常,小腹偶有刺痛等。這些也都是促排後會出現的正常現象。形象地說,好比你今天跑了三千米,做了100個俯臥撐,明天早上起來一定會渾身痠痛。

但是,如果不適感逐漸加劇,或持續時間較長,則需要及時就醫。

如果的確發生卵巢應激綜合徵(OHSS),醫院會適時進行治療。總體來說,因促排不當引起的所有後果,只要及時治療,都不是大問題。

無精症,蛋蛋的憂傷

在涉及無精症的檢查和助孕治療中,一定會伴隨睪丸穿刺手術或顯微取精手術等。這些手術的對象都是“蛋蛋”,而且也都是有創手術。這些大約是男性在“試管嬰兒”中,唯一可能在生理方面出現的疼痛了。

被概率牽著鼻子走的無助,染色體異常,單基因病和高齡

如果你是染色體易位攜帶者,單基因病患者或攜帶者,高齡女性;如果你看過我的專欄,甚至和我取得聯繫,諮詢過相關問題。那你一定明白什麼是“被概率牽著鼻子走的無助”。

在所有與“試管嬰兒”有關的傷害與疼痛中,我覺得最絕望的就是這一點。

關於每一種情況下,概率究竟是多少,大家可以查閱我的專欄文章。此刻,我只想解釋一個關於“概率”最重要的事。

醫學中的概率永遠是一個統計學數據,它所表達的概念公式大約是:

如果有100個患者,那其中大約有多少患者在這次治療後能夠成功。

當我們把這個公式套用到“試管嬰兒”中時,它所表達的意思應該是:

如果有100個女性,那其中大約有多少女性在這次胚胎移植後能夠成功。

如果有100個胚胎,那其中大約有多少胚胎的染色體是正常的。

所以,對於個體而言,概率永遠只有0和100兩種。而“拼概率”,也就是通過反覆和累積,期待命運之輪可以把我們帶向成功或正常的那一部分。

胎停和流產,換個方式繼續傷害

無論是做哪一代“試管嬰兒”,即便胚胎已經經受住了全染色體組非整倍體篩查的考驗,但移植後失敗的可能還是存在。

正如我一直告誡病友們的話:

每個胚胎都有它的可能性,不要輕易就放棄,但也要承擔移植後的風險。最大的風險就是胎停和流產。

胎停和流產意味著可能需要清宮手術,而這個過程會對女方的宮腔環境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儘管一代或二代試管技術仍有其合理的意義,但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我還是會建議各位採用“第三代”技術,因為這麼做可以大幅降低“清宮手術”的可能。

換句話說,我反對用子宮去篩查胚胎的好壞,這是把女性的身體置於刀口之上。

移植失敗後的無助,這是來自內心的折磨

當一個新病友逐漸成為老病友後,我的諮詢解答會從輔助生殖領域轉向心理學領域。因為不少女性病友在移植失敗後,無法正確看待自己失敗的經歷,尤其看到身邊人紛紛成功之後。甚至考慮放棄。

面對這種情況時,說再多的可能性,分析再多的情況,也無濟於事。

這才是“試管嬰兒”中最痛苦的一環。

當然,一個人的生育權是Ta自己的,不是我的,我也無權干預。我能做的,無非是提醒Ta,如果現在放棄了,以後你會後悔嗎?

曾經有一位女性病友,年齡不算大,但卵巢早衰,AMH低入塵埃,基礎卵泡數只有1個。她在一次和我溝通時說過這麼一句話:

“努力到無能為力。”

借這句話,我想告誡正在經歷失敗的女性病友,很多人正和你一樣在努力。你並不孤單。醫學並不萬能,做不到100%,“失敗”的邪惡觸手總能找到哪怕再細小的裂縫來破壞你擁有一個孩子的夢想。

努力的意義不是找到成功,而是打倒失敗。

摒棄刻板偏見,正確認識“試管嬰兒”的傷害與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