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人物│“嫁”给讲台的山村女教师——记莒南县筵宾镇略庄小学教师卢荣荣

她14年如一日固守在山村小学三尺讲台上,与渴望知识的山村孩子们朝夕相处。她,一手粉笔,一手相机,行走在乡村教育希望的田野上;同乡村孩子们一生一起走,就是她的一种职业追求……她把自己“嫁”给了讲台。她说,“时间,可以改变许多事,也可以造就一件事。”

她就是地处偏远乡村的莒南县筵宾镇略庄小学教师——卢荣荣。

走教六年,她拥有了全镇最多的学生

2004年,25岁的卢荣荣从临沂师范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莒南县筵宾镇的农村小学。

“咱沙汪头小学号称筵宾镇的西伯利亚。”工作第一天,学校的老教师就这么向卢荣荣介绍学校情况,“除了你,咱学校最年轻的老师是47周岁。”

卢荣荣老师任教着两个年级的8门课,一周上34节。初来乍到,怎么教?她研读课程标准,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练习教学基本功、向老教师学习,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初到乡村教学时,的确心理有很大的落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但是学生们很淳朴,很热情,他们渴望学习的那种眼神,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卢荣荣老师对记者说。从此,她暗暗的下了决心:我得把他们教好了!

人物│“嫁”给讲台的山村女教师——记莒南县筵宾镇略庄小学教师卢荣荣

2005年暑假后,莒南县农村小学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全镇小学英语教师短缺,卢荣荣老师是英语系毕业,领导安排她到镇东部山区代三所学校的英语课。从此,她开始作为一名专职英语老师在三处学校同时展开教学工作,往返于三地,每天骑自行车行程20多公里。当时,其中一处学校——团结村小学,是位于群山之中的一、三年级复式班,共15名学生。卢荣荣去给三年级的6名学生上英语课,每次去上课,她都得推着自行车翻山越岭,行走在那条山路上,很多时候是遇不到行人的。卢荣荣是第一个走进那个小山村的专业教师,也是第一个在那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里给学生上课的英语教师。英语读书声从此在这个山村学校里响起来!这在筵宾镇的小学教育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学校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卢老师就带着我们在杏树下读英语,后来在山后小学卢老师也教我了。”6名学生中的卢飞同学回忆起来,满脸的感动,现在的他正在烟台读大学。那盛开的杏花、天真的学生、年轻的女教师……现在让他回忆起来,真美!他说,那可是乡村教育中真正的杏坛啊!

“卢老师工作很认真!我跟她搭档了4年。”徐银淑老师认为。

“卢老师总是微笑着跟我们打招呼,卢老师很阳光、很活泼!”

“卢老师就像一位大姐姐。”学生们纷纷对着记者的镜头这样表白。

“工作期间的前6年间走了6处乡村学校。沙汪头、山后、团结村、集前、镇中心小学、集西,这些都是我工作过的地方,在筵宾镇我的学生是最多的。”卢荣荣说。由于学校合并,沙汪头、团结村、集前这三所学校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她每每忆起,如数家珍,因为这些地名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她的记忆里。

让乡村孩子们的英语超棒,是她最大的愿望

“小学阶段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学生未来更好地了解世界,跨文化沟通、学习、工作、适应未来之用,而且在其性格形成、能力培养、思维发展、素养提升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卢荣荣老师是这么介绍英语学习的。

“Hello,hello,hello, hello, How are you? I am fine. I am fine.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学生孙莉很大方地唱了几句英文歌,她说,“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最喜欢跟着卢老师唱这首歌。”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就有习得性。老师教,学生学。很多时候,只说是不行的。还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譬如,三年级的学生,得让他们动起来、兴奋起来,就像课间做游戏一般地上完一堂课。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单词,背诵句子。卢荣荣老师经常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自创一些教法,如身体部位操:“head ,head, face, face…”

“身体部位操做上几遍,单词就全记下来了。我还回家做给我妈妈看呢。”学生说。“我喜欢上卢老师的英语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喜欢,三年级学生的英语成绩一般都不差。但是,也有特殊情况。

有一年,在三年级下学期,卢荣荣任教的班上新转来一名学生叫曹现红。上的第一节英语课就发现:这个学生根本就不会听课。坐没坐样,课本很脏,练习本上乱画一气,字母都不会写。上课时,他就愁眉苦脸的待在那。10岁的男孩,不应该是阳光的吗?卢老师心里很疑惑。

两周后,就单元检测了,曹现红考了23分。这太差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现在的状况?卢荣荣经过了解,得知之前曹现红的父母外出打工,他就跟着在外地上学,成绩一直很差。但据观察,曹现红的智力也没什么大问题,主要就是学习习惯太差,以前学的课程落下的太多,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基本上不会,那就从基本的开始吧。

卢荣荣决定从树立他的自信心开始,让他相信,自己可以学好。于是,卢荣荣老师就在他的本子上写下“A”这个字母,并且郑重地对他讲,今天就只写这一个,大写A占上两格,三笔完成。你一定要写的跟老师写的一模一样。那天上午,曹现红已经能将A写的比较端正了,下午写的更像样了。很好!随后的几天里,由每天写一个,逐渐增加到每天写两个、三个,一个星期后,曹现红已经能默写下12个英文字母了。这是一个好兆头。就这样慢慢的来,曹现红同学到了学期中测试的时候就已经能考54分了。虽然不及格,是倒数第一,但对他本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曹现红课堂上的脸色舒展了一些,上课也敢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了。到了期末考试就考了61分。

对待学生就得有耐心,接受学生的不完美。哪怕他考不了A,只要他在进步,就是很棒的!让每一个孩子进步,让乡村孩子们的英语超棒,是她最大的愿望。

有付出就有收获。2007年的春天,她参加了“莒南县第二届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全县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简笔画一项,卢荣荣是唯一一个得满分的!接着又代表全县参加了市里的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并获奖!2009年7月,她在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展示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同年,又获得县级英语教学成绩奖。

工作14年,专职教英语也13年了。这些年,她教过的学生已经有1512名啦。并且已经有四批学生考上了大学,在省内外一些城市有考上公务员的,还有在服兵役的。说起这些来,卢荣荣是满满的自豪。她认为,教学生的过程,不仅是对学生的重塑,也是对教师本人的重塑。走出校门,学生还认得你;多年以后,学生还记得你;遇见你,还能喊一声老师好,那也就是自己当老师的一种成功。

她用9万多张图片,记录下乡村教育的时代巨变

人物│“嫁”给讲台的山村女教师——记莒南县筵宾镇略庄小学教师卢荣荣

在教学之余,卢荣荣常常在想,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为教育还可以做点什么?她行走着、思索着… …

工作中,她发现许许多多校园的变化,孩子的成长,教师的风采,农村教育的发展,都特别需要记录下来,用什么方式呢,想来想来,她想到照片,影像是最直观的了。于是2010年元旦期间,她用积攒了4个月的工资买来了一部松下lx3照相机。从那以后,一个天天随身携带相机的女教师出现在了乡村校园里。

人物│“嫁”给讲台的山村女教师——记莒南县筵宾镇略庄小学教师卢荣荣

每逢儿童节、教师节、学期初开学第一天及学期末放假那天,她就会有意识地给学生拍张合影,记录下学生在这些时间节点的模样。

卢荣荣拍的图片,校长看到了,觉得挺好,就说:“小卢啊,你也喜欢写作,就试着写写新闻吧,宣传一下咱们的学校工作。”

教学之余,卢荣荣背着相机跟随学校领导走街入户回访全镇的留守儿童、单亲学生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看到这些特殊孩子们的生活现状,睹人思己,卢荣荣不由地联想到小时候的自己——一个标准的留守儿童(虽然那时还没有留守儿童这种说法)。自己的父母迫于生计跑到千里之外谋生,而把她留在了老家。那时的她,一个人住在学校里,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班主任转交给她的50元县妇联助学款,也没有公开宣布,多年来,那一直是她自己心底的一个秘密。现在,虽然自已上班了,但是在经济上还没有余力去资助需要的人。于是,卢荣荣就想用手中的相机为给学校捐资助学的爱心人士拍照宣传、写新闻稿,她想,这也是为世间的大爱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打开卢荣荣老师的电脑,打开一个个的文件夹,里面全是关于乡村学校的图片。10年期间,不同时期的图片展示,让人有了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

早在2009年,卢荣荣老师就在网上摄影论坛里开始写“我的摄影日记”系列,引来许多网友的“围观”和评论,她也拥有了众多粉丝。每天下班后,在电脑上整理当天拍的图片,再配上文字,成了她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而这些图片和文字都包含了这个山村女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每一个学生们的真情付出。

从2010年至今,卢荣荣已经拍摄了六个专辑9万多张有关山村校园的图片。学生们的模样不仅印在了她的记忆里,还定格在了她的镜头中,更是留存在她人生经历的旅途里。

卢荣荣所编辑的图文并茂的校园新闻,不时地被一些网站和报纸采用。她线上写博客,线下在学校宣传栏开辟“图说校园”版面,分期按专题张贴图片,多渠道介绍宣传筵宾镇小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2011年7月,她被聘任为第三届莒南县教育体育通讯信息员。2012年3月,她被表彰为2011年度山东省教育宣传先进个人。2013年7月,卢荣荣又用积攒了7个月的工资买了一部尼康D7100单反相机。新相机,让她的校园图片拍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更加的丰富多彩。

这一拍,又是五年。随着电脑网络手机的普及,她拍的校园学生图片、制作的美篇、刊发的校园新闻报道,在教师工作群、在家长QQ群、微信群里,被转发、被传播。家长们特别喜欢看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在校园里的点滴进步。

用镜头体味校园生活,用图片讲述农村教育,在乡村教学的旅途中,卢荣荣老师且教、且摄、且行且珍惜。

在婚姻和学生之间,她一次次地选择了后者

时光流转,岁月的锦衣,宛如一袭被初春杏花映照成的素简光阴披风。挥一挥手,卢荣荣在参加工作后的第10个年头,又自告奋勇进了山村小学。2013年5月,机缘巧合,她参加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学校中层教干考选,然后走上了学区教导主任的工作岗位。

临离开的头一天,校长单独找卢荣荣谈话:“你可是得想好了,你这次下学区,只要是去了,一时半会的可是回不来。你现在年龄也不小了,该找个对象结婚了。”

“嗯,道理我懂,有那么多的学区教师想进中小来工作。我在这边环境也熟悉,工作生活都方便。而且,通常学校级别越高,越容易找对象。”卢荣荣半开玩笑地笑着说,“但是,我感觉现在的中心小学师资力量已经很雄厚了,年轻教师十分充足,而学区小学老教师仍然是主力,年轻教师太少了,而且没有教学经验,我觉得学区小学更需要我,我到那里去吧。谢谢校长。这次,无论是分到哪个学区,我都认了。”

当时,去哪个学校还没有宣布。但是带着改变山村教育之心和对未来的展望,卢荣荣是毅然决然的。

就这样,卢荣荣决定:就让自己继续行走在乡村教育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吧!她可以教授更多的山村孩子。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老师也是最关心他们成长和成才的人。

2013年5月23日,那天是周四。人事任命来了,让她去略庄小学报到。这所小学在当时是全镇校舍最破旧、也是教学最落后的一处小学。

既来之,则安之。但教导主任工作怎么干呢?以前没当过“官”的她,“上任”之前的几天里,她上网搜过,再加上这些年辗转各处学校,也是看见那些教导主任的工作方式了。“我一定要干好!”卢荣荣在心中默念。

中午的放学铃响了,校园广播系统里开始播放歌声了:“幸福在哪里?朋友我告诉你,他不在柳荫下,也不再温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里……”听到这首熟悉的歌声,卢荣荣心里有底了。

肩头的责任更重了,不但因为当上了教导主任,还因为当上了六年级的班主任和英语老师。

凭着多年来的功底,很快各项工作逐步理顺,略庄小学的教学成绩也开始在全镇名列前茅!

为了让学生有个安静读书的地方,卢荣荣老师带领学生清理出学校一间堆放着杂物的实验室,将旧桌子擦干净,将旧窗帘洗干净,将其开辟为学生阅览室,取名“静读吧”。5年来,略庄小学的师生一直在持续阅读,“狮爱书屋”的浓浓书香溢满这处山村小学的校园里。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政策的贯彻落实,筵宾镇略庄小学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彻底的蜕变。从全镇最简陋的小学,一举跨越成为全镇最美丽的小学,没有之一。这让卢荣荣好自豪,新校舍,新台阶。

教育要发展,理念就得配位。她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推行科学的教育理念:一是习惯养成教育;二是自律教育;三是态度仪式感教育;四是美育教育。

学生不一定都能考上大学,但一定要培育他们懂得美,懂得爱,懂得善良和正能量。

工作再忙,也有下班的时候;亲人再远,也有相聚的时候。

但她下班后,依然孑然一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工作是忙,生活圈子是小,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就更少。

“卢老师,什么情况了?”关心她的人,遇见了每次都会关心地追问。

“单着呢。”每次,她都羞涩地微笑回答。

“我不是拒绝婚姻,只是没有遇到那个人而已。”卢荣荣老师说。“生活哪有那么多的按部就班,更多的时候,是给你一个突如其来。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得面对。”

工作后的14年里,有不少热心人给她张罗对象,有军官、有公务员、有老板、有教师,各行各业的都有;有外地的、有本地的、有大城市的、有县城的,天南地北的都有。她有见面的,也有书信交流的,更有心仪的,但是每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对方的首要条件就是她必须离开乡村学校,离开她的学生。在婚姻和学生之间,她一次次地选择了她深爱的学生。她说,她从来没有后悔,今后也不会后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