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新生儿罕见病 预防预测要尽早

新生儿罕见病 预防预测要尽早

4月26日,北京华信医院儿科收治一名生后2小时的患儿,该患儿为男婴,第二胎第一产,足月自然分娩。母孕期患甲状腺功能低下,在我院多次胎儿超声发现胸段椎体两侧回声不对称,部分椎体偏细,股骨短于相应孕周,建议其进一步行胎儿核磁检查,家长在外院做核磁检查后未提示异常。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前有宫内窘迫,脐带绕颈,出生体重3560 g。生后很快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呻吟、吸凹,发绀,存在Ⅱ型呼吸衰竭。查体中发现患儿头颅塑型,颅骨软化,胸围明显小于头围,四肢肌张力偏低。胸部X线显示胸廓呈钟型,部分肋骨纤细,肺部多发小片状磨玻璃影,心影增大。入院后患儿先后3次需要无创通气辅助呼吸支持来缓解呼吸困难。鉴于患儿胎儿期有可疑骨骼异常问题,生后头颅触之软,有明显的波动感,故完善头颅CT检查,骨窗发现:颅盖骨菲薄、颅骨骨密度明显减低、骨化不全,仅有骨样组织沉积,除很小的3片骨性结构外,整个颅骨均无骨质的矿化结构。四肢长骨及脊柱X线表现:四肢各长骨骨密度均减低,股骨远端可见骨片影。胸腰椎体多发附件缺如。以上结果均提示患儿存在多处骨骼骨化不全。进一步完善钙磷代谢化验发现血钙2.76 mmol/L偏高,碱性磷酸酶小于5U/L,明显低于正常范围(45-125 U/L)。眼科会诊后提示巩膜呈淡蓝色。综上所述,经查找资料证实该患儿为低碱性磷酸酯酶症患者。完善患儿及患儿父母染色体检查,结果显示:患儿碱性磷酸酶基因(alkalinephosphatase gene,ALPL)有2个杂合突变,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

新生儿罕见病 预防预测要尽早

低碱性磷酸酯酶症(hypoposphatsia,HPP)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由于碱性磷酸酶基因(alkalinephosphatase gene,ALPL)突变导致的系统性疾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动减弱或消失,导致钙磷代谢异常引起骨骼和牙齿矿化不全,发病率仅为1/10万。临床分为5型,该患儿属于5型中最严重的一型——围产致死型,预后不良,病死率高,目前无相应的治愈方法,大多对症治疗,生后可存活数日或数周,约50%死于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

该病虽然在生后诊断难度不大,但因为该病属于罕见病范畴,在胎儿期如果表现不典型很难通过普通产检发现,明确的产前诊断需要通过羊膜腔穿刺或脐带血相关骨代谢基因检查,而且患儿发病越早,死亡率越高。

健康宝宝的出生是我们每一个家庭的期待,为了宝宝的健康,在此,建议年轻父母一定做好产前优生优育咨询,提早预测孕期母儿患病风险及概率,减少出生的宝宝患有先天性缺陷或罕见疾病。

作 者:儿科 于凤丹

摄 影:儿科 于凤丹

关注方式:

1.点击文章上方的“北京华信医院”。

3. 扫描左边的二维码。

医保编码:05110006

咨询电话:010-64369999

长按识别我院科室二维码,为您提供更多专业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