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无人超市“无人问津”,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首次遭遇尴尬!

无人超市作为零售业的“新宠”悄然登场。最先尝试无人零售的是亚马逊,抛弃了传统超市的收银结账过程,顾客可以拿上选购好的商品直接走出店铺,2017年7月8日,阿里推出无人超市“淘咖啡”,令人眼前一亮。随后爆出了多家已经试点的无人便利店,如F5未来商店、缤果盒子、Easy Go便利店等。

随着智能自动化趋势逐渐席卷零售业,更多的企业看到了其中潜藏的巨大利益,纷纷入局,将无人零售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风口顶端。在一周之内,缤果盒子等无人商店项目就融资1.3亿元以上,而其他的项目融资也正在进行中。在浩浩荡荡的融资,疯狂的铺店面之后本身的问题也一一显露出来,弱点显露得太明显,投资回报还未开始,就急需新一轮的换血更新来保全自己。据报道,在广州的一家“无人售货店”仅苦苦维持三个月便败走于市,关于“无人店”的模式,也引发了业界的关注。

无人超市“无人问津”,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首次遭遇尴尬!

无人超市最初的构想意在省下店员的成本,节约顾客排队结算的时间,然而,“低成本运营”并非事实,宣称没有收银员,运营成本降低的“无人超市”,其实运营成本并不低。

前期,整个系统设计、测试和维护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成本;运营期间,必须配备的技术员工薪酬远高于普通超市员工薪酬,原本因为员工服务带来的收益直接清零;运营背后可能存在更高的隐形成本,比如更频繁的配送、货品丢失等。

无人超市开业没多久,就有不少市民反映无人超市存在操作繁琐、耗时较长、故障频频、提示不足等问题。“购物流程一点都不方便,除第一次扫码、下载(关注)、注册外,进店成功买到商品还至少需要扫码三次。”市民小郑说。据多位市民反映,无人超市买东西最麻烦的居然是结账,“结账扫码时需要出示手机中进门时的二维码,扫码后根据语音提示,移动到商品识别区。确认无误后提示‘付款’操作,打开微信或支付宝选择付款,将付款码放置于识别区完成付款操作,同时出口门就打开了。识别区的识别速度有些慢,整个付款过程大致需要2分钟。”不仅不可以解决顾客的排队时间,还有可能因为一个顾客购买的产品识别不了而导致别的顾客也无法正常结算。那么,客户体验呢?

无人超市“无人问津”,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首次遭遇尴尬!

客户会有更好的购物体验?说说而已。没有了服务员的服务,商品必须自己找,没人会告诉你,你需要的在什么位置;找不到,请张大眼睛继续找,没人会告诉你,你要买的东西本店缺货;纠结选哪个品牌时,没人会告诉你,哪一款适合有宝宝的家庭;手机没电,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更别提种类少、卫生差等问题。无人超市,把购物变成了没有温度的程序式消费,体验感极差,你期待的产品使用心得分享、“偶遇”漂亮的收银姐姐这样的美事不会发生,也许未来再也没有人会觉得“逛超市”是一种享受。

之前有人断言,无人超市会颠覆之前的超市,目前看来,“颠覆”纯属无稽之谈,强调便利、低成本和更好体验的无人超市,将将只做到了便利,不但没有解决传统零售当前的困境,还稀释了传统零售的优势,实难用“颠覆”来形容。对于商家而言,无人超市没收了只占营收2%的超市人工成本,损失的却是占比更高的服务带来的收益;对于消费者而言,有温度的购物体验消失,还牵扯出一堆安全问题,实在不是“便利”二字可以解决的。

无人超市“无人问津”,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首次遭遇尴尬!

尽管无人便利店已经早早地介入到了新零售的市场之中,并牢牢了把握住了消费升级的大方向。但是,并不能够成为新零售未来的发展方向,真正能够将用户、商品、场景三者完美糅合在一起的大平台才能成为新零售的未来。

继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之后,无人值守的超市模式一直都是资本投资的热土。但无人便利店本身固有的缺陷限制了它的发展,无人超市能否成为传统零售的替代品,还有待时间来证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