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康熙五彩

從某種意義上說,清康熙時的五彩瓷是真正意義上的五彩瓷。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明代五彩,如不使用釉下青花,實際上就是釉上紅彩、綠彩、黃彩等;而康熙五彩的最大特點是運用了釉上藍彩和黑彩,形成了紅、綠、黃、黑、赭、藍等多種顏色的搭配和運用。

由於有了深色調的藍和黑,使得康熙五彩的色彩對比更加和諧、沉穩.康熙時藍彩燒成後的色調。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其深豔程度超過了青花,而黑彩又有黑漆般光澤,康熙五彩所用的顏色比明代大大增多。

因此康熙五彩比明代單純釉上五彩更顯得嬌豔動人。康熙五彩瓷光豔照人,很重要一點是在燒成上,釉上彩是在彩爐中低溫燒成的,火候的把握十分重要,溫度過高,有些釉上顏色會流動或損失,爐溫太低則彩料的光澤不足。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康熙五彩一般都色彩鮮豔,光澤明亮,這說明康熙時燒造彩瓷的工藝已十分成熟。

《飲流齋說瓷》記載:“清代彩瓷變化繁跡.幾乎不可方物,康熙硬彩、雍正軟彩,硬彩者,謂彩色甚濃,釉傅其上,微微凸起也。”“硬彩、青花均以康熙為極軌。”

康熙五彩瓷.繪畫工緻精麗,生動傳神,改變了明代嘉靖、萬曆時只重色彩而不講究造型的粗率畫風。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其施彩較明代均勻,勾勒輪廓所用線條以焦墨為料,筆鋒勁挺有力,後用油墨彩料,筆觸圓潤柔和。

“康熙彩畫手精妙,官窯人物以耕織圖為最佳.其餘龍鳳、番蓮之屬.規矩準繩.必恭敬止,或反不如客貨之奇詭者,蓋客貨所畫多系怪獸老樹,用筆敢於恣肆。”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陶雅》中對康熙民窯五彩瓷器的評價是客觀的,康熙民窯五彩器的紋飾,由於不像官窯那樣受束縛。題材豐富多樣,除了花卉、梅鵲、古裝仕女以外。還有戲曲人物等。

在描繪各種形象時,勾畫的線條簡練有力,在乎塗各種彩色後。給人一種明朗感,當後人以雍正粉彩與其比較時,雍正粉彩顯得細膩而柔軟。康熙五彩則顯得勁利而結實。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因此被稱為“硬彩”,也被稱為“古彩”。《陶雅》載:“康窯藍綠皆濃厚.故曰硬彩,雍窯則淺淡而美觀,有粉故也。其無粉者亦羼以他之淡汁.在諸色中推為妙品。

康熙中期的瓷器彩繪深受明末清初畫家董其昌、陳洪綬、劉灃源、及“四王”的影響、構圖舒展、意境深遠。

瓷器裝飾方面的內容有一部分貼近社會生活,或警世寓意,或祈福求壽,如康熙三十年之後,朝廷廣開科舉,弘揚漢文化,瓷器裝飾上書寫詩文詞賦。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有“獨佔鰲頭”、“米芾拜石”等內容的畫面,便是直接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另外,五彩器中還有描寫戰爭的場面,如俗稱“刀馬人”的戲劇故事和清裝人物騎射的圖案。

這與當時康熙帝吸取明亡教訓,告誡子孫要發揚騎射的滿族傳統,倡導習文尚武的政治背景有關。

康熙《五彩水滸人物故事圖盤》以《水滸》中三位綠林豪傑為題材,構圖疏密得當,三個人物描繪得十分生動。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人物表情刻畫人微,所有人物採用纖細而勁挺的線條勾勒,彩繪技巧十分精湛,人物臉部不上彩,整個畫面用彩沉穩,彩色豐富而不浮躁,其中黑色深濃如墨,藍色清亮,紅色如棗皮.亮而不浮,黃色老成,幾種色彩搭配和諧,十分完美,充分體現了康熙五彩的特徵.是五彩藝術精品。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康熙五彩由於色彩豐富,紅彩比明代五彩用得少,因此,畫面色彩沉穩、熱烈而不浮躁是其鮮明特色。

康熙五彩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從陶瓷藝術基本要素——造型與裝飾方面分析,有幾點十分突出。

造型方面康熙五彩選擇的瓷料精細.拉坯修坯端正細微,一絲不苟,坯體接口不留痕跡,這一點和明代不同;瓷胎是經過精心修坯的。但造型氣勢不失,仍留有古拙、凝重、質樸的感覺。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這一點與清後期造型過於雕琢、輕薄之風亦不相同,康熙時無論官窯還是民窯,瓷器造型都很規矩嚴謹、古樸端莊。這和原料製備、製坯成型等工藝技巧的純熟密不可分。

康熙五彩瓷造型品種很多,大的造型所佔比例也多。如尊、觚、魚缸等都超過前代,康熙時造型新穎,許多器物開陶瓷造型之先河,反映了製坯技術的精熟。如觀音尊、棒槌瓶、玉蘭花觚、葫蘆瓶等.造型飽滿、挺拔.有很強的裝飾性和藝術性。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裝飾方面,康熙五彩的裝飾突出了瓷繪藝術的特徵.更加強調藝術感覺。少了一些市俗氣,多了一些書卷氣,或者說更接近了繪畫藝術,但又不是模仿繪畫,仍保持了鮮明的瓷繪語言。

可以說,明清繪畫對康熙陶瓷裝飾影響是巨大的,在瓷器裝飾的構圖上吸收了中國畫的一些章法,從表現技巧上看,無論是勾線填彩形式的,還是沒骨小寫意形式的,都可以感受到中國畫的影響。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特別值得一書的是,康熙五彩已打破了前代五彩勾線平塗的模式,並吸收了西洋繪畫的透視表現方法。在色彩處理上也注意了深淺、明暗.使畫面具有層次感、立體感.更具有藝術感染力。

《陶雅》雲:“康熙五彩能力最大,縱橫變化層出而未窮也。”其“人物衣褶最為生動.樹則老千槎芽,花則風枝婀娜”。

這些評論從不同的角度概括了康熙五彩裝飾的藝術特徵,康熙五彩以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獨步於中國陶瓷藝術殿堂,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古瓷康熙五彩 怎樣才能形容它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