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時政熱點:“帶爸媽看世界”,當成中產生活標配

時政熱點:“帶爸媽看世界”,當成中產生活標配

這幾天,一則“男子租房車帶母親旅遊”的視頻火了。字幕介紹,李權帶著母親從南陽到三亞旅遊,行程5000多公里。房車租金8400元,出去總花費2萬元左右。無獨有偶,正月十五元宵節,在河南三門峽靈寶市,一張“男子背母親看社火”的圖片在網上瘋狂刷屏,大家紛紛稱讚這名男子“有愛”“正能量”。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人民美好生活”是一個高頻詞,但美好生活僅僅就意味著“物質生活提升”嗎?遠遠不止,美好生活還應包括“父母的生活提升”。拿年輕一輩人的父母而言,這一代人對物質生活要求並不高,而媒體已經關注到的則是,他們普遍感到孤獨,最渴望得到子女的關懷和陪伴,特別是考慮到很多進城過上體面生活的人,其父母還呆在農村,這些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質量尤其值得關注。

兩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說,中國現在有近14億人口,迅速成長的中等收入群體不完全統計有4億多人口。作為重要幸福指標的“中產生活方式”,包括出國旅遊、養生美容、喝星巴克、看電影,是否還應包含“帶爸媽看世界”?不要以為我們的父母不需要看世界,他們也曾年輕過,也有過“放飛自我”的時刻,做子女的能滿足他們當年未實現的夢想嗎?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對你上了年齡、在農村生活的父母也適用。他們希望“由子女帶著去看世界”,不過他們的這個願望,很多隻會默默藏在心中,因為擔心給子女帶來負擔,他們總會無比體諒子女,認為“子女太忙沒時間”“子女哪有那麼多錢”“怎能讓子女費心”。其實,子女只要每個月少抽幾包煙,少去幾次KTV,少幾個不必要的酒局,可輕易省下“帶父母去看世界”的費用。父母的事說小也小,可說大可謂大過天,還有什麼比在父母有生之年和他們一起做讓他們開心的事更重要呢?

這個春節,“牽媽媽的手”主題活動在網上火了,它啟示我們,和老父老母有關的事,只要你覺得值得去做,那就要說幹就幹,他們有多少時間等待你實現所有許下的“我帶爸爸去××”的願望?和老父老母有關的事,只會做一次少一次,想幹就幹,常回家看看,年齡越大,回家的頻率也應越高,有機會就帶他們去他們年輕時想去沒去成的地方旅遊。只有想到做到,才能讓將來少些遺憾。

帶爸媽去看世界,沒那麼多理由不能成行。不要被爸媽過度為你著想的理由裹步不前,不要因為自己“有的是機會”的藉口一再推遲行程,你可以等待,可爸媽的身體和時間未必可以等待,凡是失去父母的很少有“沒有遺憾”的,所以就像90後“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那樣,帶爸媽去看世界,想去就去,什麼理由都大不過“陪爸媽做點有意義的事”。

“帶爸媽看世界”,當成中產生活標配。物質條件具備了,美好生活不僅是為自己和你的子女,還應包括你的老父老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