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進課室,到底應不應該?

濤聲依舊61934241


中小學生階段正是學習的好時期,必備的學習用具一定要帶進課堂和校園的。手機並不是必要的,手機不但不是必要,還很有可能成為孩子們專注學習的一個障礙。


1,從現實講,沒有手機,人的學習和生活依然可以進行下去。可見學習不是孩子們在學校學習的主要工具。

主要的學習用具:書本筆,主體人物:學生和老師,必須的電子產品學校一般配備:電腦、投影儀等多種。需要統一使用時老師辦公室也有電腦可以借用,必須使用手機的時候老師的手機也可以使用。

2,手機的內容過於繁雜:微信、網絡信息、遊戲等無所不包,是一個生活工作的萬能幫手,學習使用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功能。

3.中小學生髮育特點:孩子的專注力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這是理論的指導;實際上,孩子的專注力是需要從小有意培養的,不是隨著年齡自然增加的;同時孩子的自控能力也是如此需要從小有意引導的,過多過度的物質誘惑反而很大地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和自控能力的發展,成為障礙物。

也許有個別孩子能很好地做到自覺地管理好使用手機的時間,但這樣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尤其年齡越小的孩子越是難以抵制其誘惑。

中小學上帶手機進校園、進課堂不僅是給學校的管理增加了難度,同樣也給家長的家庭教育增加了難度,從大範圍來說,手機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的副作用太大,所以堅決抵制手機進校園。


快樂庭院


三水三心觀點:

手機只是一個工具,在學生手裡,卻可能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三水三心認為,如沒有特別特殊的需要,中小學生不應該帶手機進校園。

三水三心分析:

手機只是一個通訊工具。作為工具本身,沒有對與錯該與不該的問題,關鍵看是誰在使用——這就像炸藥一樣,在工程師手中,它只是開山修路的材料;在煙花製作人手中,他就成了“剎那間的美麗”;可是,在戰爭販子手裡,卻又成了殺人的兇器!

手機也是如此。自誕生以來,人們告別了各種通訊的不便,咫尺天涯,成為了一種可能。隨著技術的發展,手機集成的功能越來越多,現在,一臺手機,基本上就等同於一臺小型的電腦,完全可以滿足生活和娛樂的各種基本需要!以至於有人開玩笑,中國現在是57個民族,其中一個民族人數遠超其他所有民族——那就是“低頭族”!

但手機在學生手裡又會怎麼樣呢?如果學生將手機帶進學校、帶進教室,又會怎麼樣呢?

第一,多功能的手機,可能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嚴重的影響手機

三水三心說到這一點,可能會被手機相關產業的人士痛罵——你有什麼證據呢?你這完全涉嫌“損害商業聲譽案”(某藥酒的“商業聲譽”因某醫生的一篇文章受損,該醫生身陷囹圄)!三水三心在此聲明,我與任何手機產業沒有利益關係,我本人也使用手機,有時也是低頭族,我只是從教育的角度來談手機對於孩子的影響,純粹的學術爭鳴。如果有手機產業相關人士認為我的手法不正確,歡迎語三水三心探討,但請勿報案處理,拜託!

那麼,三水三心為什麼會認為手機可能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影響呢?

1.影響品行。手機網絡信息良莠不齊,未成年學生難免受不了信息的侵蝕,影響健康成長。各種有毒有害、暴力乃至色情信息在手機網絡上盛行,屢次打擊,但換一個馬甲,又會上市。此種案例,不勞三水三心舉例了吧!

再說了,比較是人的天性,一個帶300元的手機,一個帶3000元的手機,慢慢的,是否會造成攀比之風呢?

2.影響成績。手機遊戲容易讓學生沉湎其中不能自拔,影響學習成績。我從不玩遊戲,但聽學生說,一個叫做“王者榮耀”的遊戲,很是風靡,很多學生課上想著,課下玩著,睡覺都不忘記。我曾經說過,老師講的課,再怎麼精彩,都不及手機遊戲——沒有可比性啊!

3.影響健康。長時間使用手機,對視力和身體發育極為不利。據有關調查,校學生近視率逐年飆升,原因不能完全歸結到使用手機上,但手機等電子產品有沒有副作用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產時間使用手機,還可能對脊柱造成嚴重影響——腰彎著,背扛著,脊柱逐漸彎曲,將來,駝背遍天下!關於這一點,最近,教育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起草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就是一個明證。

4.影響思維。利用手機閱讀,其片段化的特點,影響人的思維的嚴謹性和完整性。其過多的形象化,又讓人的思維處於簡單的形象化階段——人的思維發展是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為什麼要鼓勵學生讀書,特別是讀名著,就是要給學生建構一套系統的邏輯思維啊!

5.影響紀律。課堂上,老師在揮灑激情與汗水,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遨遊知識的海洋,突然,畫風一轉,手機鈴聲響起,你可以想象這個畫面。(某第一教師因學生課堂上手機多次響起,怒砸其手機,在是否賠償的問題上,三水三心曾撰文談論,閱讀量接近173萬,點贊接近700,可見這個問題的關注程度之高)

所以,三水三心人為,學生不應該將手機帶進學校、帶進教室,我也贊同一些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到學校、進教室手機的決定,甚至,我也支持學校將學生的手機暫時收繳保存的做法,因為,其目的和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第二,對一些特別特殊的情況,可以例外,這體現學校管理的人性化

凡事都不能絕對,這是基本的常識。對於一些特別特殊的情況,要做適當的區分,也就是說,有的學生,應該帶手機到學校到教室!

有的人會說,你這不矛盾嗎?前面說手機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這理由說可以帶應該帶?請聽三水三心給你道來:

三水三心曾經有一個學生,是罕見的地中海貧血症患者,稍有不慎,就有生命之虞,所以,需要隨時與家長聯繫。不是可以借用老師的手機嗎?這畢竟不方便啊!萬一,老師也沒帶手機?老師在開會呢?所以,我就特別允許他帶手機到學校、到教室!你說,這種情況應不應該呢?

還有一些其他的特殊情況,比如,學生有其他嚴重的身體疾病,或者有心理疾患,又或者臨時可能有其他特別重要的事情呢?

我們學校以前有一個孩子,有比較嚴重的自殺傾向,經過長時間的治療後,有所好轉。所以,每節課後,父母都會給她打電話——課堂上有老師,課後不可能安排老師跟著啊?你說,這種情況應不應該帶手機呢?

總之,凡事不能一概而論。對於手機,家長也好,學校也罷,也要持一種開放的態度,一方面禁止,一方面宣傳,“堵”與“疏”相結合,才能真正讓孩子們健康成長!


三水三心


在孩子小學和初高中階段,要想毀掉一個孩子,請給他們一部手機,讓他們隨時隨地的玩遊戲、刷小視頻、聊天,各種接觸新鮮而光怪陸離的網絡世界。

接觸太多的孩子因為網絡而耽誤了自己的學習,葬送了自己的前程,所以,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進課堂,我認為應該“一刀切”的給否定票。

沒幾個孩子能有極強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就我們家長看各種朋友圈、聊天,各種小視頻還停不下來,又何況我們的孩子呢?

玩遊戲、看小說、刷小視頻、組群聊天,這是孩子使用手機的主要“娛樂方向”,這其中沾染了哪一條,成績絕對直線下滑。

孩子會保證,保證的特別好,保證的特別感人,但是有時候他們的保證就像“屁”一樣。

不管什麼理由,老師通過微信佈置作業,很多作業在APP端完成,同學都有我沒有好沒面子,有電話溝通聯繫很方便,各種理由都不要相信他們。

因為,改變一個壞習慣,真的太難了。


九鬥學生心理


中小學生,我認為不該把手機帶進教室,有以下兩個理由。

首先,手機是以通訊工具的類別問世的,但是現在它的玩具屬性越來越強,對於中小學生,很難抵住遊戲的誘惑。

最近有幾個新聞,都反映了關於各類手機和電腦遊戲對於學生的戕害。作為老師,我傾向於不支持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但是不表示我對於網絡遊戲是一味地抵制。我們的孩子們所處的時代決定了他們是先學會玩手機遊戲,才學會的繫鞋帶。00後們認為手機本來就是自帶遊戲的,並不是簡單的通訊工具。我們的少年時代,跟他們沒有可比性。

單純的通過講道理來使孩子能夠抵制手機遊戲的誘惑,迄今為止,我一個也沒發現。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夠讓孩子不帶手機呢?

現在很多家長非常矛盾。自己希望孩子努力學習,忘記網絡遊戲,但是總是抱著一種想法,那就是孩子會慢慢懂事的,他總有一天會自己去努力。

我承認每個人都有望子成龍的憧憬,但是時間不待人。當孩子真的明白時,中考高考已經結束,未來想要再次在同齡人中出眾,難上加難。

因此,不帶手機,趁現在。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簡單些,約束的方式簡單些,直接不能帶。

跟班主任老師商量好,兩方面去做孩子的工作。

最後分享
我們班配備了一部只能夠打電話的手機,平時靜音,也不振動,交給班長保管,孩子們想要跟家長聯繫隨時取用。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刪其微信,去其貼吧,收其電腦,奪其手機,摔其ipad,斷其wifi,剪其網線,使其百無聊賴。然後靜坐、喝茶、思過、鍛鍊、讀書、彈琴、練字、明智、開悟、精進,而後必成大器也。

朱鐵平


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進課堂,到底應不應該?

這個問題是學校和學生的矛盾。

現在大多數高中都不同意學生玩手機,帶手機。被發現會被沒收,處分等等。本人因為晚上在宿舍玩手機被學校查寢時抓到過,處罰是回家反省一星期和處分。

但本人看來,只要不讓學生把手機帶到課堂裡,不讓學生因為玩手機而耽誤上課的話,其實也沒有多大問題。但現在好像很多學校的老師領導好像都有一個共識,同學們都沒有一點自制能力,以至於老師覺得我們帶手機,就是為了玩,沒有其他的原因。但高中這個基本上都是住宿的地方,帶手機為了和家長聯繫,為了一份安心,未嘗不可帶手機。

對於學校能不能帶手機,是一個學生自我自制力的一個權衡。因為手機它也可以用做一個學習工具,一個接觸外界很好的一個工具,有利有弊。

所以在我看來,手機可以帶。但不能帶進課堂影響正常聽課上課。


丶味可滋彡


雖然很多人反對,認為不應該,但是我倒是認為並不能一刀切,很多事情並不是“應該-不應該”的簡單對立。

這個問題涉及的關鍵詞很多,分別是中小學生、手機、校園/教室、該不該。

先從手機說起,手機是互聯網時代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偉大創新,讓每個人都能在不同的空間獲得相同的諮詢,世界從未如此近距離的呈現在每個人的眼前。沒有人能夠完全擺脫手機的影響力,手機越來越成為人類成長和進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看沒有人能夠徹底離開手機。

再說中小學生,中小學生處於個體成長的最初階段,這一階段的基礎學習非常重要,因此很多老師和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學習在這一階段就出現問題,反對手機進課堂進學校也就理所當然。這種反對與前些年的反對網癮如出一轍,我覺得反對的作用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即便課堂上手機不能影響學習,課堂之外又該如何?

這就有得分析一下校園和課堂,近幾年有關大學課堂收手機的新聞經常登上熱搜榜,其目的還是為把學生從手機拉回到課堂上,但是效果並不好,這種趕蒼蠅似的治理方式只能起到一時的效果,長遠來看作用不大。上課偷看閒書或許是每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閒書與手機沒有本質的區別。

當然,大學生與中小學生不一樣,大學生已經完成基礎教育,未來的人生方向可以自己把握,中小學生還很稚嫩,理應在外界的約束下健康成長。但話又說回來,這跟校園或者課堂帶手機又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呢?

手機歸根結底還是個體認識世界的載體,是工具,是人類各種器官的延伸。人類的學習遠不止課堂和書本,外面的世界有太多值得學習的東西。

那中小學生應不應該帶手機進學校進課堂呢?我不好回答,但是我的立場是引導遠比禁止更有效,從成長的角度看,我認為樹立手機是工具的價值觀非常重要,無論在哪裡,有節制、有目的、熟練運用現代科技,對個體的成長利大於弊。


5G惠生活


作為一名教師,一名九年級班主任,我認為不能允許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更不能允許帶手機進入教室。

任教19年來,在班主任崗位上,我見證了許許多多因為玩手機而造成學業荒廢的學生,一個家庭就因為一部手機而徹底失去了擺脫勞碌的命運。

我所在的中學在城鄉結合部,多數孩子是農村的,學生們帶手機進入學校,無非就是兩件事:一是拿手機聊天,聊QQ,聊天對象多數是一些初中沒有畢業就走入社會的小年青,不到20歲,有原來的同學,還有距離非常遠的網聊,我所在的學校就發生過幾百里地外的小年青乘坐出租車到學校門口見網友的事情。

中小學生所在的年齡正是懵懂的時候,對有些事情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外界的誘惑。曾經有一名女生和老師謊稱請假,竟然和網友約會去了,好在班主任覺得不對勁,及時和家長了聯繫,把她找了回來,沒有出什麼大事。

學生們帶手機進校園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看網絡小說,玩網絡遊戲,甚至有的看那些yin穢東西,看網絡小說就會沉入小說中虛擬的世界不能自拔,玩網絡遊戲就會成癮,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多少學生因為網遊而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曾經有一個學生在班上是前五名,老師們也覺得學生非常不錯,不知從哪個時候起,他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上課不注意聽講,還直打哈欠,直到政治老師在課堂上發現他看小說,才知道他已經病入膏肓。這麼好的一個苗子就這樣毀了。

還有種情況就是帶手機來學校拍照片,其實這也是分散精力的。

所以說,家長們一定不要讓孩子帶手機到學校或者是課堂上,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百害而無一利!


師路斑斕


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進課室,到底該不該?答案是肯定的“不該”。

現在很多家長因為對孩子的溺愛,孩子還在中小學就給孩子配帶手機,一些學生更是不顧父母反對,不顧學校的規定,私自把手機帶進學校和課室。

咱們先來看一下手機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吧

第一、現在的手機都是智能的,中小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差,對事物的認知還不完全,很容易迷上手機遊戲,或者是通過社交軟件交一些不好的朋友。再有甚者,孩子如果不小心打開一些少兒不宜的網站,危害也不小。


第二、大家都知道手機有輻射,孩子的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免疫力差,手機輻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尤其對孩子的視力,危害是特別大的。

第三、中小學生帶手機上學,會影響其他學生的,會影響課堂的正常秩序。

第四、很多學生會和別人攀比手機的功能和品牌,小小年紀就學會虛榮,這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綜上所述,中小學生帶手機進學校,進課室絕對不應該,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身體健康,家長和學校都應該嚴格監督和禁止。


蘭因教育頻道


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不該讓學生帶手機進校園,進教室!

首先,小學生自制力差,若是帶手機到學校,他們很難控制自己不玩手機。這樣,勢必會影響到她們學習。


比如:在學校,若是哪天有計算機課,學生可以帶手機到學校,有了這一許可,很多學生都會帶手機,來到教室後,就開始偷偷地玩手機。下課後,就明目張膽地聚在一起玩遊戲。等到上課了,心還沒收回來呢!

另外,別說小學生了,就是成年人,還容易沉迷於手機,走到哪都離不開手機。

其次,目前,有些家長為了和孩子聯繫方便,都給孩子配備了手機,有的是家長淘汰的舊手機,有的是家長專門給孩子買的新手機。

若是學校允許學生帶手機,學生之間很容易形成攀比,都希望自己有一名牌手機。對於沒有手機的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傷害,看著同學都有手機,免不了也要央求家長給自己買一新手機。

最後,學生帶手機到學校,也會影響老師上課,一會這個學生手機響了,一會那個學生的手機響了,這還讓老師如何講課呢?同時,學生又怎麼靜下心來聽老師講課呢?

當然,家長之所以會讓學生帶手機,是想和孩子聯繫方便。但是綜合考慮,帶手機還是弊大於利!所以,也請家長配合,不要讓孩子帶手機到學校!


春風海棠


我認為不應該。

中小學生自律能力不及大人,並且現在網絡如此大的誘惑,對於中小學生來說會導致產生格外大的好奇心。所以絕對不可以讓中小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否則,會影響學生上課專注力,並且對於手機的依賴性會逐漸增大,這樣對中小學生不利。還有可能吸引到其他學生,擾亂班級上課注意力,對成績會有很大影響。

總之,不應該讓中小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如果有急事,不妨借用老師的手機。還有一點,手機危害視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