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投資理財算是第二份工資嗎?

L60


投資理財算是第二份工資嗎?要知道這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投資理財。什麼叫工資。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是指投資者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比如儲蓄、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貨、外匯、房地產、保險、黃金、藝術品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

從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投資理財是為了使資產保值增值。而切投資理財是有一定程度的風險的。

工資


工資是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於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說支付的報酬。工資可以是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

工資是約定好的按時發放的勞動報酬。

從兩者的定義上來看,透支理財不能算是第二次工資。

投資理財是有一定風險的,收益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有可能會出現本金虧損的情況。而工資是約定好的是不會出現虧損情況的。


至於透支理財能不能算是第二份工資,我想這就是一個叫法的問題。沒必要太深究。你可以叫它第二份工資,也可以叫它額外收益。

以上是我對本題的觀點,有不到之處,望批評指正。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討論!謝謝!


黑月



投資理財就是錢賺錢,將投資理財做好,日積月累滾雪球似的,不僅僅是第二份工資。投資理財相當於多了一個人幫你打工,甚至多到許多人幫你打工,賺錢都歸你。列計算過程。假設30萬起步。

第一年,假設30萬起步理財,一年收益率10%,賺3萬,相當於多了3個月的一萬月薪工資。總額變為33萬。

第二年,假設增加投資5萬,那麼第二年總投入就變成33+5=38萬,年收益率10%,第二年賺3.8萬,3.8萬大約等於4個月的1萬月薪。總額變成41.8萬。

第三年,再加投6萬,那麼第三年投入41.8+6=47.8萬。年收益率依然10%,第三年賺4.78萬。這是相當於4個半月的1萬月薪。總額變成52.58萬。

第四年,增加7萬投資,第四年總投入是52.58+7=59.58萬。年收益率10%,第四年賺5.958萬萬。這是半年的1萬月薪。 總額變成65.538萬。

第五年,新追加投入和上一年相同,追加投入還是7萬。第五年總投入是65.538+7=72.54萬,年收益率10%,第五年賺7.25萬。相當於7個月的1萬工資。總額變成總額變成79.79萬。

可以看出,投資收益相當於每年額外增加工資,從增加1個月開始,可以想象,投資收益會超越工資收入,規模大了更多。雪球滾到120萬,就已經是多了一年的1萬月薪收入。前提是能夠保持常年10%的收益率。

以上假設就是對於工薪族來算,工作幾年存錢,開始投資理財。當然起步也可以是其它金額,每年投入也可以按實際情況計算。結果也會很漂亮。前提就是要保證每年10%的收益率,以及能夠結餘錢增加再投入。

年薪幾十萬的,每年新增投入更大,逐年增加,如果收益率達到20%,雪球更大。

保持正收益。


西格瑪的化學


謝謝小秘書讓我回答這個問題!“投資理財算是第二份工資嗎?”



投資理財是不是第二份工資,不能一概而論,也不知道你的工資是多少錢一個月?


一,第一我們來分析如下

你想把投資理財作為第二份工資,必須要進行投資理財產品的選擇,投資不同產品,收益不同。只有你投資理財所賺的錢和你的月工資差不多,那麼才能夠作為第二份工資。

1.如果你投資股票,那麼需要你有極高的技術,能夠保證做到90%的機率盈利,那麼你所賺取的錢可以是第二份工資,投資的本金不會很多。舉例這裡就省略了。

2.如果你投資的品種是比較保守型的基金定投(非股票型)或者其他理財產品,那麼,風險相對較小,但是盈利不會很多,像支付寶或者騰訊的理財通中的基金產品,也就是4%-6%之間的年華收益率,每個月要作為第二份工資,需要投入大量的本金,可能需要幾十萬才行。(具體的舉例我這裡就不舉了)。

3.如果是投資P2P,那麼年華收益率6%-14%左右,那麼也需要幾十萬的本金才能達到第二份工資的要求。就拿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3000-5000千元來講。

4.如果你選擇的是銀行理財產品,那麼由於剛剛政策規定,銀行理財後續也不能保本了,所以風險也就比以前增加了,但是銀行理財的機率還是趕不上P2P,更不用說和股票相提並論了!

第二,綜上,我們總結一下,對於普通人月收入三五千元來講,想投資收入作為第二份工資,選擇產品: 股票,P2P,基金組合投資,基金定投低風險的貨幣基金等。他們的收益是依次遞減的,風險也是相應遞減的。需要投入的本金確是遞增的,這只是理想化的狀態,沒有考慮投資虧損的情況。


投資技能不同,選擇的品種不同,那麼收益也是不同的!

以上,簡單的聊了一下思路,具體想要精確的數據,需要投資不同的品種去計算(考慮風險和非風險兩種情況)!謝謝!



Acb666


我覺得投資理財的收益是否能算作第二份工資。完全取決於所投入理財資金的金額及理財所獲取收益的多少來界定。

以大眾投資最普遍的餘額寶為例,目前七日年化利率為4.0950%,萬份收益為1.0929元。
我們假設你有50萬元的資金成功申購餘額寶,那麼依照當前的七日年化利率及萬份收益來說,一月的收益約為1704.17元。
50萬元申購餘額寶一個月約為1704.17元。這個收益你可以把其當做第二份工資收入。但是如果你的資金達不到50萬元,只有10萬元呢?


我們可以看到
,在資金有10萬元的情況下,餘額寶一個月的收益約為340.83元。如果將這筆收益算作工資收入的話,恐怕要餓死人了,所以只能算作補貼而已。

從上述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如果你所投資理財的本金越多,那麼獲取的收益也越多。當你每個月獲取的固定收益達到一定較多的金額時,那麼完全可以稱得上第二次工資收入。倘若收益較少的話,恐怕只能權作補貼而已。


冀蒙嘉澍


  僅從字面含義上不屬於,但是從收益和所付出的勞動來說,又屬於第二份工資。

  工資主要指用人單位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即勞動所得。

  而投資理財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即以錢生錢,而不需要付出勞動。

  但是呢,有些人的勞動就是理財,例如基金管理人,企業財務管理人,銀行風控人員等,甚至整天盯盤的散戶,都以理財作為勞動所得。所以說呢,這沒有很明顯的界限。



  例如散戶,他每天都要花兩個小時分析股票,或花兩個小時去閱讀資訊並分析理財產品,那麼這雖然算不上正規的工作,但類同於兼職,是可以說投資理財算是第二份工資的。

  如果僅是說投資收益與工作收益相差無幾,而投資收益不用花費你的時間,那樣是不能說是第二份工資的,畢竟沒有付出勞動嘛!

  假如你的工資是5000元,投資銀行定期或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四個點計算,只需要150萬(5000*12/4%),那麼你的每個月投資收益都能達到5000元。

  如果長期投資指數型基金年化收益達到12%,那麼只需要50萬(5000*12/12%),每個月的投資收益就能達到5000元。

  所以呢,還是要努力賺錢,同時學會理財,並且進行理財,只要支出不大於收入,在未來的某天你也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三人聚眾


胖胖觀點:投資理財不算第二份工資,它是實現個人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的必要手段。

胖胖從幾個緯度談個人觀點:

工資和投資的區別

所謂工資是大家的勞動報酬,只要付出勞動就一定有報酬,差別在於勞動內容的不同,工資多寡不同。而投資的目的在於讓“錢生錢”,但眾所周知投資有風險,伴隨著風險的大小,走時候甚至會產生虧損,這一點與工資是不同的,所以從投資角度講首要注重的是投入本金的安全,然後才是收益的多少。

為什麼普遍感覺投資收入
像第二份工資

大家看一幅圖和兩個概念,就一目瞭然了。



以上是人生收入和支出曲線,橫向為人生時間或者說年齡,縱向為收入和支出,分別包括工資收入和投資收入。

兩個概念分別為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

財務安全:指當工資收入和個人積蓄的投資理財收入的總和大於家庭支出的時候,但單純的投資理財收入小於家庭支出的階段,就是財務安全。這時候算是小有盈餘,隨著時間增長,家庭積累越來越多。

財務自由:當單純投資理財收入就能夠滿足家庭支出的時候,就是財務自由了。這時候,可以理解為,全家不工作。僅僅靠錢生錢就能夠滿足各種開支。

正是因為,工資和投資都能帶來收入。很多人覺得。投資算是第二份工作。但從兩者概念和目的上講,是本質不同的。目的上工資是為了生存謀生目的的,而投資是為了錢生錢,更像是錦上添花。

投資理財的幾個注意事項

前邊提到了投資首先要主要本金安全,其次才是收益性,所以在投資理財上有幾個注意事項:

第一,注意風險防範,風險包括投資風險和能威脅到本金安全的其他風險,比如突發疾病或癌症、交通事故等,所以投資組合中一般包括一定比例的風險防範金用於保險,通過以小博大的方式做風險對沖。

第二,既要防範風險,還要考慮收益。所以一般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一般以投資組合的方式,根據個人喜好,高低風險產品搭配。

第三,投資不是賭博,要拋棄一夜暴富的心態,儘管有人在股票或期貨市場大發其財,但同時也有很多投資大佬損失慘重,只不過大家沒看到而已。給大家一個參考,長期收益以銀行長期定期存款的兩倍左右,也就是10%左右為參考。

第四,投資是一項長期工作,講究投資收益的複利價值。國內股票市場有三年炒一股的說法,指的是除了當年的中石油,一般三年一個週期,基本大家不會虧損。而在保險行業,收益基本靠時間的複利,假設有10萬用於投資,穩健年收益10%,本金會7年翻一翻,十四年是本金的4倍,二十八年是本金16倍……隨著時間的積累,複利的威力越來越大。

以上是投資理財的幾個注意事項

這是胖胖的觀點,大家怎麼看,如何認為呢?歡迎留言探討。



2018年的胖胖


理財的目的在於比較性收益。作為個人來講,手上有一定數額資金,靜置不動它會貶值,通過某種方式流動能夠增值,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作為普通人,上班月收入有幾k,如果將自己的資金理財月收益達到工資收入將是美事。
簡單看一看,銀行就不談了因為利率太低;貨基年化利率4%-5%,需多少資金才能有每月幾千的收益?p2p理財,按年利率10%計,又要多少本金?股市,收益波動大,本人不懂就不說。一般人會有多少錢能夠通過理財達到月收入幾千的水平?所以,理財是跑贏通脹的一種方式,資金量小,掙點菜錢而已,算不上第二份工資,除非天天喝稀飯。



A韭菜坪


可以算也可以不算。投資理財從個人來說是在提高自己的生存價值。比如我們知道的支付寶,在它的餘額寶中存錢就會有利息,這些利息可以用來交話費等,也可以一直存著,它可以作為你的第二份工資。從投資理財專業方面來說,它不算是一份工作,只能算是投資,所以也不算是第二份工資。至於算不算,都可以由你自己決定。


藍調82334304


理財獲得一些回報,人生在職場打拼,不能僅僅只是拿一種工資,如果有眼光,第二份工資就擺在面前,投資理財當然是第二份收入。



投資的目的在於讓“錢生錢”,但眾所周知投資有風險,伴隨著風險的大小,走時候甚至會產生虧損,這一點與工資是不同的,所以從投資角度講首要注重的是投入本金的安全,然後才是收益的多少。




投資理財最本質的真相其實就是為了多賺錢,這是永恆不變的,這也說明了投資理財的價值所在。投資理財留下的往往就是更加具有意義的增長空間和色彩。


職場之文化


我覺得吧不能算第二份工資,投資理財主要是讓自己的錢活起來,不把它放進銀行裡睡覺長膘,通過投資好的項目讓自己的資金保值增值,隨著每年物價的上漲,我們手裡的錢是相對貶值的,主要指購買力上,銀行給的利息又相對低,這樣就可以考慮用一部分資金去做理財投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