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真正大紅袍泥料紫砂壺多少錢?

麒麟閣蘇師傅


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紫砂的相關知識。如題所述:一把大紅袍泥料的紫砂壺多少錢。

我覺得想要知道大紅袍紫砂壺的價格,首先要先了解,什麼是大紅袍泥料?這種泥料做出來的壺,有什麼特質?對於茶事而言,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體驗呢?我覺得這一些是我們首先要了解和知道的,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大紅袍的魅力。同時在這裡附一件採用原礦大紅袍製作的紫砂壺作品,以供壺友辨別。

首先大紅袍作為一款珍貴型泥料,最具代表性的為產於黃龍山淺表層的大紅泥,礦料外觀呈大紅色,雲片狀緻密結構,比較堅硬,不溶於水。泥料製作成壺難度較高,泥料收縮率極大。該礦料燒成後呈現出大紅色,產量也及其稀少,存世量不多。其中近代原礦大紅袍所制的紫砂壺,比較有名的就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俞國良所製作的大紅袍四方傳爐最為有名。《宜興紫砂珍賞》一書中,記載顧景舟對俞國良所制的大紅袍傳爐是這樣評價的:此壺為俞國良之最佳傳器,精選泥質最好的大紅泥(大紅袍)製作;燒成火候絕佳,故色澤硃紅,光彩鑑人,肌理滋潤。制技與形制雖感有疵,但卻是宜興朱泥器中之罕見者,堪稱顯示砂藝材質的絕佳傳器”。可見顧老對這把壺的評價還是比較高的。

同時我們在《宜興紫砂礦料》一書中,也有查閱到,大紅袍泥料的蹤跡,書中有說把產自黃龍山的大紅泥(也稱為大紅袍)歸類為比較特殊的一種紅泥做單獨介紹,和朱泥是並列關係。大紅泥不溶於水,而朱泥基本能溶於水,所以說兩種應該是不同的泥料。

所以綜合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瞭解到,‘’大紅袍泥料‘’作為一種單獨性的礦料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是作為整個紅泥類,品質最為優秀的一款泥料。由於其無論礦色還是燒成,都呈現大紅色,礦脈厚度薄如袍衣,故名為‘’大紅袍‘’。符合這個特徵的礦料,迄今為止只有在黃龍山南部的狹小區域發現。再加之紫砂礦料現在已經不能隨意開採,所以‘’大紅袍‘’這種泥料的存世量少之又少,非常罕見,作為稀缺性泥料,即使在宜興當地也是隻有一少部分人手裡擁有此礦料,所以‘’大紅袍‘’紫砂壺的價格也是一路攀升。‘’大紅袍‘’經手工所製成壺之後,在燒製“大紅袍” 的過程中,由於此泥料收縮率太大,極難成型,成品率極低,也是其價格一直高居不下的另一原因。但其燒製成壺後,其色澤紅中微紫,滋潤鮮活,泡茶後壺體色澤將變得更加紅潤嬌嫩,神韻莫測。視觸本泥之成品,硃紅微嫣,具有綿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溫潤度均為上等;大紅袍紫砂壺用熱水衝淋後,立展嬌嫩鮮紅之特色,壺身遊移紫光遽現,富有滋潤光澤之質感,神秘而迷人之風韻,令愛壺人神醉其中;堪為極品級紅泥而當之無愧!持大紅袍紫砂壺沖茶,茶湯明亮活潑、快意果決、易展揚香而聚甘柔甜,乃茶藝高手的不二之器。但因冷熱收縮較大,應於使用之前先做溫壺事宜,此泥經久泡養以後,質如美玉,溫潤而富有深度,美不勝收,令把玩者愛不釋手。用此泥製作的壺沖茶,茶湯的色、香、味比在其他紫砂做品中更勝一籌,現當代紫砂壺友也均以為收藏大紅袍紫砂壺為高尚象徵。

在這裡通過以上幾點呢,希望壺友們對於‘’大紅袍‘’這款泥料有一個更加全新、全面的認識。同時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警示,在你不瞭解的情況下,不要盲目的追求‘’大紅袍泥料‘’,真正的‘’原礦大紅袍‘’紫砂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如今遍地都是”大紅袍“,甚至使用化工泥料,售賣幾十塊的壺也叫‘’原礦大紅袍‘’,這就顯得尤為可笑了。堅持原礦,專注手工;更多紫砂資訊,持續更新中。喜歡的朋友,請點贊加關注,感謝您的支持。



祥鴻紫砂


一把大紅袍的紫砂壺多少錢?我們看看下面照片:

顏色鮮紅,表層略有皺紋,比較堅硬。壺蓋外測和壺把輕輕敲打聲音清脆悅耳。這就是現在的所謂大紅袍紫砂壺了。可是壺友們知道嗎,這只是普通紅泥添加了少許石黃燒製而成的。這種工藝早在清中期就有了,只是現在的制壺藝人不會願意在好的朱泥泥料里加石黃,所以現在的大紅袍紫砂壺成本也就幾百塊錢而已。

真正的大紅袍紫砂壺是怎樣的呢?大紅袍也叫大紅泥,解放後宜興就沒有發現這種礦料。它有著朱泥的質底,紫泥的質感。壺蓋外測和壺把輕輕敲打,聲音沉悶。泥料結構疏鬆,感覺有點輕。有些書籍甚至把它歸類於紫泥。


下面照片是清末陳壽福製作,仿邵亨裕款圓珠壺,就是大紅泥泥料。




下面兩張照片是清水泥紫砂壺和這把大紅泥圓珠壺的截圖,壺友們可以對比一下。


今天的問答就聊到這裡吧,謝謝今日頭條。喜歡的壺友可以關注我。


福記紫砂壺滋養館


絕無大紅袍!!我要開懟了!!!

最近幾年聽到大紅袍就要懟,現在所有敢稱之大紅袍的我就敢說你這是化工壺!!生死沒有看淡,你敢胡謅我敢幹,不服的化工壺作者咱們公開懟,懟到你傾家蕩產。

現在大紅袍都是朱泥加了鐵紅粉。甚至都是陶泥加鐵紅粉加鈷弄出來的

大紅袍大紅袍,請問你們什麼時候開始聽說的,大紅袍料解放時期就已經沒有了!有點腦子的自己去看看現在真正在紫砂界有點地位的研究員高工,誰出過大紅袍作品了?他們這地位這資源他們搞不到?反而下面那些跳樑小醜各個都說家傳儲存的“大紅袍”,我呸!你們喪良心不,好好的紫砂壺硬是炒作出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還有現在的“紫朱泥”,我呸呸呸,我啐你一臉,什麼玩意徹頭徹尾的人造料。根本沒有這種料!!

懟回“大紅袍”,“大紅袍”捏造出來是星雲大師的無意之舉。當年星雲大師到宜興去,遊玩的過程中,看到人家在做壺,當時一時興起,一擼袖子就給人家和了一盆泥。當時身邊跟了幾位香港大豪,給人說大師調的料做出來壺他們包了。那位做壺的人姓戴,是個做手拉胚商品壺的,後來還被當地報紙電視臺採訪了,他頭腦靈活,捏造出來了“大紅袍”,從此一把壺就賣好幾萬。

由來就是這樣就是徹頭徹尾的化工壺。還是那句話你敢扯,我就敢懟,就是化工壺!!!



品陶軒


首先是要看選枓其次就是工藝、再次看是不是品牌通過三個方面來考慮價格是否合理!


Sunshine一您好


不好說,但是肯定不便宜,大紅袍原礦極少,市面上幾乎沒有,燒製收縮率高,成品率低,一般工藝師不會隨便上手;都是高工再玩這個.高工一把壺要好多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