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窮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輸掉了高考

窮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輸掉了高考

每一個參加過高考的學生,可能都聽過這樣語重心長的教導:高考不是最完美的制度,但卻是中國當下最公平的制度。每年的高考季,許多人也都會挺身而出為高考辯護,理由也都大同小異:“高考有缺陷,但至少是底層子女往上走最公平的途徑”、“如果沒有高考,寒門子弟只能待在社會最底層”。

在普通中國人的眼裡,高考是樸素的,是美好的。更為重要的是,高考是相對公平的,尚未被權力和資本過度染指。在人人平等的試卷面前,寒門子弟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實現階層上升。擁有這樣的信念,諸如“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這樣的標語才顯得格外有力量。

可是,在今天的中國,究竟有多少寒門子弟能靠高考“逆天改命”?“命運”之所以叫命運,是區區一場高考就能改寫的嗎?

高考是什麼?沒參加過

如果說高考是寒門子弟的“鯉魚躍龍門”,那麼大部分寒門子弟連門的影子都見不著。

教育部的數據樂觀地告訴我們:2005-2010年,15-17歲學生的高中入學率已經從52.7%上升到82.5%。可惜,這個數據是摻過水的。亞洲開放銀行經濟學家研究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後,發現了真實的情況,事實上高中入學率僅從48.6%上升到52.9%。

這30%的水分從哪裡來的呢?多虧了虛高的職業高中入學率。2005年,教育部被要求在15年把職業高中入學率從20%提高到50%。於是,一大筆錢被砸向職業高中,經手這筆錢的地方政府自然不可能放過這個賺錢的好機會,就故意上報了虛高的職業高中入學率。

穷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输掉了高考
農村孩子上大學難,難在上高中,難在上初中 / 網易數讀

大部分貧困、農村地區的學生壓根兒上不了高中,上了高中也往往沒讀完就中途輟學。人們以為的“最公平的競賽”,很多寒門子弟還沒參賽就已經被淘汰了。

猜猜看,100個進入初中的貧困農村學生,有多少能從高中畢業?“農村教育行動計劃”歷時7年的大規模調查顯示,2007-2013年,這100人中,僅有46人能進入高中,而高三畢業生只剩下37人。同人不同命,生在大城市的孩子並不需要經歷“創造101”般的篩選率,90%的人都成功地從高中畢業了。

穷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输掉了高考
2013年8月15日,四川省德陽市,龍龍曾讀過兩年幼兒園和一學期一年級,後來因為沒生活費,便輟學了。很多時候,奶奶和龍龍總是坐在堂屋門檻上靜靜地發呆 / 視覺中國

63%的輟學率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高中不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想上高中,總要交學費吧。2014年,《經濟學人》雜誌報道,包括書本費用在內,高中三年的學費動輒數千美元。“農村教育行動計劃”給出的三年學費數字是1659美元,這也是貧困、農村地區人均年純收入的10-15倍。

明面上的錢寒門學子都給不出,更不用說暗地裡的錢。如果你生在貧困農村,你會發現附近的村鎮根本沒有高中,想讀附近城市唯一一所高中讀書,就不得不參與一場註定頭破血流的戰爭。雲南昆明的同學們,在你的家鄉,其實只有25.3%的初中生能奪得一張高中的課桌。

大家都想上高中怎麼辦?成績不夠,那就擇校費來湊。一萬元,最多幾萬元就能為自己的孩子換個高中上,城市家庭當然會大呼“值得”,可是對於農村家庭來講,那很可能是全家人好幾年的收入。

穷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输掉了高考

2017年7月29日,陝西榆林,張倩倩被本科一批批次理工類重慶醫科大學臨床藥學(五年)專業錄取,她希望能成為醫生,然後為媽媽醫治疾病 / 視覺中國

拋開錢不談,學習能力低下也在給寒門子弟輟學加碼。“農村教育行動計劃”在為農村初中學生提供助學金後,仍有40%的初一學生選擇輟學。養尊處優的城市人常常責怪這些人“懶”、“不努力”、“不懂得感恩”,可是,師資、校舍、爸媽的受教育程度……農村惡劣的環境又豈是單靠“努力”二字就能對抗的?

高考這場“遊戲”,殘酷得很

一小撮農村學生費盡千幸萬苦終於站到了高考的門口,卻發現中國高校尤其是頂尖高校的大門正朝他們緊閉著。

高校擴招聽起來很像是農村學子的希望之光,畢竟20年來,普通本專科的招生人數和錄取率都在節節攀升。但很可惜,這份幸運並不屬於寒門學子。

上大學對他們而言不僅沒有更容易,反而更渺茫了。從前城市比農村入學率多三倍的時候,寒門子弟還能安慰自己說,“三倍不算多,過幾年農村學生就能追上來”。然而一年又一年,他們看著這個差距從三倍,到五倍,再到十倍,終於他們無法再自我欺騙,高等教育是普及了,可大多都沒普及到農村學子頭上。

穷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输掉了高考
越是好的大學,離農村學子的距離就越遠 / 網易數讀

好不容易考上了,等待你的也往往不是頂尖大學。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發現,2012年復旦大學新招收的農村學生佔比為10.36%,同濟大學18.98%,天津大學28.14%,吉林大學32.27%,南昌大學43.68%,西北師範大學59.85%,喀什大學(原喀什示範學院)56.98%。好大學的席位早在高考前就已預留給城市學生,農村學生只能灰溜溜地去差大學讀書。

至於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清華北大,農村學生佔比也在逐年滑落。回憶一下你看到的社會新聞,是不是有一個農村高考狀元對著鏡頭,眼含熱淚地說,“我就是要證明我們農村學生也能上清北!”。可這樣的故事再勵志、再感人,農村學生難以觸碰到象牙塔尖的現實就擺在那裡。

穷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输掉了高考
2015年5月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高三教室裡懸掛的勵志高考標語 / 視覺中國

寒門不僅是城鄉中的“鄉”,還是招生配額多少中的“少”。坊間流傳著一個笑話:

北京考生:“爸,我考了530,比一本分數線高了53分!”

北京爸爸:“兒子真有出息,咱出國旅遊去!”

山東考生:“爸,我考了530,跟二本分數線差了20分。”

山東爸爸:“真沒出息,別上了,和我打工去吧!”

笑話雖然不完全符合現實,但的確,中國的大學在各地有不同的招生名額。如果你的戶籍恰巧來自配額不利的省份,那麼你以為的“高分”就很可能被貶值。配額越少,競爭自然就越激烈,你進入好大學的機會也就越低。

更諷刺的是,越窮的地方招生配額偏偏越少。在“公平的世界”中,各個省份的入學機會指數應該等於整個國家的平均值,也就是1。然而在2006年,北京、上海、天津的入學機會指數分別為2.63、1.80、1.95;而甘肅、貴州和四川的指數分別為0.54、0.70和0.85。北京的高中畢業生上大學的可能是甘肅學生的4.87倍。

穷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输掉了高考
2018年6月2日,河北衡水二中高考考前衝刺誓師大會活動現場 / 視覺中國

當寒門子弟還在為了為數不多的幾個名額搶破腦袋的時候,北京、上海的城市學生也只能無奈地聳聳肩膀,然後飄來一句,“抱歉啊,我剛好出生在這裡。”

躍過龍門的鯉魚,依然是鯉魚

很多人都關心,寒門子弟當中考上985、211的佼佼者們如今過得怎麼樣?他們又是否如人們所願從此平步青雲,飛上枝頭變鳳凰?

如果改變命運僅僅是指獲得較高的收入,極少數寒門子弟確實做到了。如果你高考的成績能夠超過一本分數線,那麼你畢業之後第一份工作的月工資要比一本分數線以下的畢業生平均高出122元。6%的起薪溢價可以被看作是你闖過重重關卡進入好大學的第一份獎勵。

儘管你起點比較低,但四年的高等教育會幫助你逐漸縮小和富裕學生的差距。除了學業以外,你還會獲得參與社區活動、領導學生組織以及實習和兼職等一系列鍛鍊機會。北京大學生的數據更證明,你能夠憑藉這些成為“後起之秀”,進而在畢業後與其他非貧困的競爭對手實現平等的收入。

穷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输掉了高考
2017年6月5日,安徽六安,學生在桌子上留下的字 / 視覺中國

這也是很多農村學生非要和千軍萬馬一起過高考這座獨木橋的原因,儘管機會渺茫,但高考確實是寒門子弟唯一的希望。“我奮鬥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固然心酸,但如果“我”是一個貴州農村從初中輟學到上海打工的農民工呢?

要麼“我”就乖乖回到農村,和我的父母共享同一份收入,同一份命運。2015年,貴州農村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僅有7397元。要麼“我”就只能去上海打工,同年外出務工農民工的月均收入不過3359元,在生存線上下掙扎將成為我後半生的主旋律。

可是如果“我”能拿到復旦大學的文憑,至少“我”不必再為吃穿用度發愁。父母生病了,至少“我”能付得起大醫院的住院費。倘若“我”有了孩子,他也會知道,人生不止大山裡那一種活法。

紀錄片《高考》的開篇是《毛坦廠的日與夜》,其中復讀生吳世康的父親吳俊是毛坦廠中學的保安隊長。在這個連路邊的裁縫都能隨口說出“高考就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的鎮子,兒子模擬考試排名暴跌的愁雲徹底籠罩了他。

長期以來,吳俊都覺得自己沒能在這所學校有一席之地,就是因為手裡沒有那張叫做文憑的紙片。所以如今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把兒子送進大學,讓他“將來能吃上一碗比較輕鬆的飯”。

穷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输掉了高考
2016年5月28日,北京一所國際學校高中生畢業典禮在孔廟舉行。北京等地優質的教育資源幾乎是寒門子弟永遠無法想象和享受的 / 視覺中國

然而,寒門子弟能做到的也只有這些了。高考分數是否在一本以上,完全無法幫你拿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戶口”。而能不能在工作地點落戶和獲得工作單位的住房補貼,得看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成為“精英”大概是很多寒門子弟的終極理想了吧。只有擁有管理崗位等“精英職位”,進入金融業等“精英行業”或者隸屬於國企等“精英所有制”才能讓自己被看作“精英群體”,真正地光耀門楣。但是無奈,高考分數在這方面同樣幫不了你。相比之下,如果你的父母有一方符合上述三個條件,你成為精英群體的概率將分別提高33%、64%和24%。

說白了,那些能力無法帶給你的,恰恰由家庭提供。不同於家庭條件優越的人,身為寒門子弟,你只要稍有不慎,就會被就業的激流吞沒。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家庭經濟條件越差,父母職業聲望越低,祖輩或父輩等直系親屬中職務級別越低的大學畢業生就越難就業。

穷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输掉了高考
2017年6月3日,安徽六安毛坦鎮,毛坦廠中學外,學生放飛孔明燈為即將到來的高考祈禱 / 視覺中國

真實的世界不相信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童話,更何況醜小鴨從來都不是鴨。倘若把人生比作一場遊戲,出身農村的你,從出生那一刻就已經被迫開啟了困難模式。你需要一邊看著旁邊的城市玩家快速升級,一邊熬夜爆肝才能攢夠基本裝備,然後拿到高考這個核心關卡的入場券。

等進場後,你才領悟到這個遊戲的真諦,那就是你只能打死小怪、刷刷經驗,“高氪金”玩家才能通關。終於有一天,你拼命考上了985、211大學,榮膺“頭號玩家”稱號,正想探索遊戲地圖上的其他副本,這時,一個溫柔的女聲響起:

“對不起,該副本不向寒門子弟開放。”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浪潮工作室”,作者龍扁竹、魏小樂、肖奮宏。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