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追求永無止境——記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史俊長

山西新聞網長治頻道訊 2018年5月7日,對於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史俊長來說是個不尋常的日子。這天,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公示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名單,他的名字赫然在列,筆者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敏銳地感覺到他肯定是個有故事的人。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筆者見到位於原來電視臺大樓四層的長治非遺中心,見到了史俊長,他正在籌備即將於6月8日至10日舉辦的長治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保護成果展活動,隨著他對長治非遺的情況介紹,他本人的人生軌跡漸漸清晰起來。

醉心非遺事業 奉獻一腔熱血

長治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十分深厚,高蹺、早船、跑驢、竹馬、扛樁,上黨梆子、上黨落子,襄武秧歌、壺關秧歌、潞安鼓書、長子鼓書,上黨堆錦、長子銅樂器、襄垣手工掛麵……千百年來,在上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大量先民們遺留的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3年我國啟動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長治市緊隨其後,2008籌備成立了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專家評審委員會,擔任過市圖書館館長助理、副館長、文化局社文科和非遺科負責人的史俊長走馬上任,於2015年擔任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上任之初,他看到許多傳統優秀民間文化已經或正在失傳,他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意識到搶救瀕臨失傳的傳統優秀民間文化並使之繼續發揚光大已成當務之急,深感自己責任重大。面對非遺工作剛剛起步的重重困難,他迎難而上,理清思路,確定目標,很快就使長治的非遺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建章立制規劃 保護傳承創新

在史俊長的辦公室,筆者看到文件櫃、沙發以及地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申報材料,有文本,有光盤,還有各種各樣的榮譽證書,這一切都真實記錄著他與非遺的點點滴滴。

——完善非遺申報機制,建立健全四級非遺名錄保護體系。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在省文化廳的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的領導下,在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先後出臺了《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管理辦法》、《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管理辦法》,積極組織各縣市區、市直各單位申報非遺。目前全市有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項目19項、104項和285項,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傳承人15名、74名和285名,省級、市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2個和34個,省級非遺專題博物館、大師工作室、非遺傳習所各1個,非遺數量名列全省前茅,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

——積極協調各方力量,圓滿完成文化部駐場演出試點工作。去年3月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來長治市調研非遺工作,提出探索支持長治非遺發展的八方面意見,非遺傳統戲曲駐場演出文化部試點落戶長治。自7月12日開始以來,為把這項“文化惠民”工程做好,他積極協調演出團體、演出劇場、宣傳媒體、第三方評估、市財政等部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票務冠名、低價惠民,免費向殘障人士、低保戶、下崗職工等特殊人群發票,目前已完成200場演出任務,深受廣大市民的好評。

——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走近非遺。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長治非遺,開設了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與長治日報社聯合開設《新聞攝影週刊》非遺專版,目前已刊登非遺項目50個;與長治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連續兩年合作,分別開設《非遺傳承·工匠精神》和《非遺傳承·上黨記憶》欄目,共刊播60多個非遺項目,今年打算開設《非遺傳承·人文長治》欄目;與上黨晚報社聯合開設《長治非遺》專版,目前已刊發非遺項目75期。為表彰先進,申請專項獎勵資金10萬元對全市非遺保護工作中湧現出的20個先進集體、40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中國文化報》、《山西日報》、《山西經濟日報》、《山西晚報》、《山西畫報》、山西新聞網長治頻道、黃河新聞網長治頻道、《長治日報》、《上黨晚報》、長治新聞網、長治電視臺《新聞頻道》、《公共頻道》和《文化旅遊頻道》、長治人民廣播電視臺等國家、省、市媒體多次對長治非遺工作進行報道。

追求永無止境——記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史俊長

探尋非遺之美 拓寬保護之路

長治市非遺中心是山西省確定的文化創意產品試點單位,他帶領非遺中心一班人廣開思路,積極探索非遺文創試點,穩步推進文創產品開發。積極與各企業、劇場、非遺項目單位溝通、對接,召開了非遺文創產品推進會,請專家現場講解。市非遺中心將文創研發基地設到了長治市新華書店四樓,將駐場演出及非遺項目展示的場所選到了長治市潞安劇院,將非遺小劇場命名給了長治縣麗都明珠樓外樓文化餐廳。

追求永無止境——記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史俊長

——有效搭建各種平臺,利用展演、展示、展銷進行活動。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先後組織了5場非遺晚會、3場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項目展示、展銷、展演,受到市四套班子領導讚揚及社會各界的好評,人們戲稱上黨刮來了一股“非遺風”。尤其在去年首屆山西藝術節期間,市非遺中心獨自承擔了長治文化周文化藝術成果展的全部布展工作,參展項目32個,參展人員65人,參展展品近5000件,受到前來參觀的省文化廳廳長劉潤民、副巡視員張衛東的好評。近年來,他先後組織布藝黎侯虎、上黨堆錦、上黨八音會、長子銅樂器、上黨女紅、武鄉頂燈、襄垣手工掛麵參加北京、上海、天津、邯鄲、成都、杭州、濟南、深圳、太原、昌吉、阜康、五家渠、銀川、臺灣、柬埔寨等舉辦的國內外重大展示活動。

——組織承辦賽事及各項活動,擴大長治非遺影響。近年來,長治市先後承辦了2012年全省社會文化暨非遺保護工作會議、2014年山西省“讓傳統技藝活起來”培訓班,來自全省11個市文化局的領導、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多次參觀長治非遺。組織3個秧歌小戲參加第六屆成都國際非遺節,組織30多人參加了文化部非遺司在中國戲曲學院舉辦的山西長治非遺劇種(上黨梆子)培訓班,組織32人參加天津工業大學舉辦的長治布藝非遺傳承人培訓班。組織非遺傳承人先後參加在平遙、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及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舉辦的非遺培訓。

——創新思路抓非遺,開動腦筋搞傳承。組織全市13個縣市區進行非遺普查,指導襄垣縣建成了全省首家非遺體驗館,大力推進鄉村文化記憶工程試點工作,目前全市90個鄉村文化記憶工程試點鄉鎮已基本完成。他積極指導長治縣籌建了長治市第一個非遺保護工作基地、黎城縣籌建了黎侯虎博物館、城區籌建了長治堆錦博物館、上黨堆錦研究所,組織非遺戲曲走進長治一中、長治五中、長治八中,先後出版了《精神的盛宴--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面面觀》、《長治堆錦》、《上黨落子音樂》、《李氏骨科》等圖書及《上黨堆錦》畫冊、《長治非遺項目》畫冊和各種非遺方面的掛曆、檯曆、光盤、磁帶等等。

甘為綠葉人梯 化作春泥護花

史俊長同志從2005年開始從事非遺工作已經13年了,2015年被任命為市非遺中心主任以來,他積極向市財政申請非遺保護、保存資金,2016年、2017年、2018年市財政分別預算非遺資金80萬、50萬和80萬,先後兩次為100名非遺傳承人、144名非遺傳承人發放補助24.4萬元,為市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非遺項目發放補助22萬元和7萬元,加上今年將要發放的非遺補助資金,3年來市財政累計發放非遺補助資金100萬元,極大地調動了非遺傳承人和文化部門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三年來,他帶領的長治市非遺中心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遠揚,在長治市乃至全省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史俊長從事文化工作近30年了,他認真負責,敢於擔當,為長治的文化工作奉獻出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做出了顯著的成績。在他的努力下,長治市於2013年被文化部、財政部評為全國首批、山西第一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目前全市擁有5個全國文化先進縣、3箇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4個山西省文化強縣,數量位居全省第一。2013年、2015年、2017年長子縣常張鄉文化站、襄垣縣王村鎮文化站、沁源縣圖書館連續榮獲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單位。2014年襄垣縣文化館被評為全國十佳優秀文化館。長治市文化局文化志願服務組織工作、長治市青年戲迷協會“送戲惠民直通車”先後受到文化部表彰。

追求永無止境——記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史俊長

長治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績效考核達標率連續8年名列全省第一,長治市公益文化設施建設達標率連續6年名列全省第一,長治市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達標率連續5次名列全省第一,長治市文化館評估定級達標率連續4次名列全省第一。

他先後多次被市直工委、市文化局機關黨委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被長治市委市政府評為長治市勞動模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個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先進個人,被省文化廳評為山西省“群文之星”、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

2016年市非遺中心被長治市委宣傳部評為市直宣傳文化系統先進單位,2017年被市委宣傳部評為首屆長治藝術節優秀組織獎,2018年史俊長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

現在,已過“知天命”的他仍一如既往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毫無保留地為非遺事業發揮著他的聰明與才智,默默地奉獻著滿腔的熱血和汗水。

這就是史俊長,一位普通非遺工作者的追求,憑著對非遺事業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保護的信念,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綻放著動人的光彩。(焦新育 梁寧寧/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