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海灣戰爭到底有多震撼

1991年,當美國將伊拉克軍隊打得七零八落時,中國軍官們密切關注著。當時的伊拉克軍隊是一支比解放軍作戰經驗更豐富、技術先進程度略高的軍隊。

海灣戰爭到底有多震撼

海灣戰爭到底有多震撼

海灣戰爭到底有多震撼​​

1990年的伊拉克擁有一支阿拉伯國家中最強大的軍隊,總兵力包括95萬正規軍、48萬預備役部隊,裝備坦克5600輛、裝甲車7500輛、火炮3800門、作戰飛機770架。此外伊拉克還有65萬人的準軍事部隊。戰爭中,伊拉克還動員了800萬人的所謂人民軍。而1990年伊拉克的總人口僅僅只有1892萬。從1990年8月開始,伊拉克軍隊主力逐步往伊南部與科威特戰區調動。在91年1月17日戰爭最終爆發前,伊拉克陸軍77個師(含動員增加的24個師編制)中有43個被調往戰區(含6個共和國衛隊師),擁有4200輛坦克、2800輛裝甲車和3100門火炮。另外,在1991年海灣戰爭前,伊拉克擁有整個中東地區最為龐大完整和現代化的綜合防空體系。伊拉克一體化戰略防空體系“KARI”按照前蘇聯模式配置,由法國人進行設計,覆蓋伊拉克全境。全系統包括4個地區防空作戰中心、16個截擊引導中心和70餘個防空指揮與報告中心,可以綜合控制所有的防空單位、空軍基地和地空導彈陣地。全系統的最高指揮機構位於巴格達市內的空防指揮司令部,安裝有可以集中處理所有信息的法制大型計算機,並可使用微波和光纜通信系統下達命令,也可以利用民用通訊系統。該系統的所有關鍵節點都有堅固的地下掩體掩護。在KARI體系下,伊軍戰鬥機、地空導彈和高炮構成了立體火網,基本覆蓋了所有空域。 1990年8月底,薩達姆在會見外國領導人時說:“我十分了解美國的技術優勢,特別是空中優勢。”薩達姆認為,空戰不能起決定作用,決定勝負最後得靠地面決戰。1990年9月,薩達姆對軍隊發表講話說:“你們知道空軍不可能決定地面戰爭……這是經過所有常規戰爭和解放戰爭證明的規律,最後一個證明的是越南戰爭。”然而,美國人打贏了戰爭,而且傷亡(按歷史上的標準)微不足道,美國在使用各類高精尖技術兵器打擊伊拉克軍隊的同時,也向全世界展示了現代戰爭的形態和作戰模式,給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軍隊造成極大的震撼。

這促使中國軍隊開始反思。上世紀80年代,中國軍事領域的改革步伐遠遠比不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改革。海灣戰爭為這種改變提供了契機和方向。一個大問題出在裝備方面。到1990年,解放軍的技術水平還不如伊拉克軍隊有優勢。當時的伊拉克空軍有米格-23、米格-25和米格-29,而解放軍空軍的主力飛機只有中國仿造的米格-21(殲-7)以及更老的機型如米格-19(殲-6)的飛機。

中國解放戰爭和朝鮮戰爭時期,解放軍利用數量和用兵效率的優勢,打敗(或至少是戰平)技術更先進的對手。在越南,關鍵性的反介入技術幫助削弱了美國的空中攻勢。歷史上,解放軍曾藉助數量優勢彌補相對於超級大國軍事技術的劣勢,但美國領導的盟軍,就像“熱刀子切黃油”一樣刺穿數量佔優的伊軍。對海灣戰爭的這種認識,幫助推動了解放軍現代化。特別是在空軍和海軍,中國立即採取措施升級其軍事技術,通常是採購最先進的蘇聯裝備。中國還想從歐洲獲得軍事技術,但軍售制裁阻礙了這方面的努力。最後,中國加快提升本國軍工的技術研發進度。海灣戰爭並未展示縱深打擊能決定性贏得現代戰爭,但它無疑表明了遠程精確打擊能有助於破壞敵方作戰,甚至重創敵軍。解放軍很快開始發展這方面的能力。解放軍海軍和空軍相對陸軍的重要性開始上升,兩者開始集中於提供遠程打擊機會的平臺。第二炮兵也把重心從核威懾轉向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遠程精確打擊。海灣戰爭為中國軍方和政府決策者提供了現代戰爭是什麼樣的現成模板,也給出了將來如何打仗(以及如何不打仗)的一些教訓。”


現在PLA武器裝備的“井噴式”發展,和90年代PLA從海灣戰爭中受到的震撼,有很密切的關係,國家在90年代啟動了一系列武器研製和預研項目,同時緊跟西方軍工步伐,包括殲-20、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等高科技裝備,都是在這個背景下啟動研製的。同時,國家也加快了引進俄製先進武器裝備的速度(比如蘇-27的引進),重點打造戰略空軍,同時大力研究電子戰和諸兵種合成作戰,等等可以說,沒有海灣戰爭,可能就沒有今天的現代化的解放軍

海灣戰爭到底有多震撼

海灣戰爭到底有多震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