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12.29% PK 11.9% 營收同比上升率的背後的差距不容小覷

4月26日晚間,伊利發佈2017年報和2018年一季報。依舊是十分令人驚喜的成績。

2017年伊利年報的五大核心指標再次刷新行業紀錄,穩居行業第一。同期發佈的2018年一季報更是錦上添花,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值得重點關注的是,伊利2017年營收同比上升率為12.29%,要高於其競爭者蒙牛的11.9%。乍一看,數字上不算龐大的差距,但考慮到伊利亞洲第一、世界前八的龐大體量,背後的差距可不容小覷

12.29% PK 11.9% 營收同比上升率的背後的差距不容小覷

綜合來看,2017年,伊利創造了行業多個第一,實現了營業收入持續行業第一、淨利潤持續行業第一、綜合市場佔有率持續行業第一,消費者滲透率持續行業第一、淨資產收益率持續全球乳業第一。

據年報顯示,2017年伊利憑藉行業獨尊的實力,各項業績指標再攀高峰。其中伊利營業總收入680.58億元,同比上升12.29%;淨利潤高達60.03億元,其扣非淨利潤同比上升17.70%;綜合市場佔有率20.5%,同比上升1.4%。此外,淨資產收益率達25.22%,連續多年保持在20%以上,在上市公司中實屬鳳毛麟角,這一指標彰顯了伊利作為乳業龍頭所具備的超強盈利能力及卓越經營管理能力,堪稱全球乳業的翹楚。

12.29% PK 11.9% 營收同比上升率的背後的差距不容小覷

伊利發佈的年報,難免讓人聯想起一個月前,蒙牛發佈的年報,無論業內還是業外,都很難不把它們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無論是從營收、淨利還是新品表現、戰略規劃,伊利和蒙牛都不可避免被拿出來比較一番。

不過,這場較量,伊利似乎又遠遠地甩開了蒙牛很大的距離。伊利以其營收、淨利的規模優勢及強勁的增長速度,繼續領跑整個行業。

2017年伊利營業總收入680.58億元,同比上升12.29%;淨利潤高達60.03億元,其扣非淨利潤同比上升17.70%。相比之下,蒙牛的財報就略顯遜色。蒙牛的2017年總收入為人民幣601.556億元,比2016年的537.793億元增長11.9%。80億的營收差距並非一個小數目。而從淨利潤額來看,伊利高達60.03億元,蒙牛則為20.478億元,相差足足40億元。不管是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伊利都是遠遠甩出蒙牛。

12.29% PK 11.9% 營收同比上升率的背後的差距不容小覷

主營業務方面,2017年伊利保持了液態奶、奶粉、酸奶、冷飲四大產品線均衡發展、並蒂同開的局面。液態奶一直是伊利營收的重要板塊,2017年伊利液態奶依然表現不俗,營業收入達557.66億元,同比增長12.61%。增長主要來自於銷量的上升,增加收入55.4億元,核心產品常溫酸奶安慕希銷售129億元,複合增長率超過200%。蒙牛的液態奶總收入則為530.15億元,同比增長10%,幾乎與2016年整個蒙牛的銷售額持平。

冷飲方面,伊利更是連續25年產銷量雄踞行業第一,巧樂茲、冰工廠等已成為炎炎夏日中人們割捨不了的愛戀。2017年,伊利冷飲收入46.06億元,同比上升9.82%,繼續呈現勃發態勢。增長則主要來自於產品結構調整,增加收入3.6億元。

當晚伊利也公佈了2018年一季度的業績,一季度收入195.8億元,同比增長24.6%,淨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21.2%。值得關注的是,伊利2018年第一季度的利潤就已經超過了蒙牛2017年全年的利潤(20.478億元)。在此基礎上,伊利也公佈了新的增長預期,計劃在2018年實現收入770億元,利潤總額75億元。

然而,伊利並不滿足於此,不斷尋找發現新藍海。“乳企的高增長背後,創新產品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業界分析師表示,

隨著乳品市場的不斷細分和細分市場消費規模的逐步擴大,創新和高端產品符合此輪消費升級的特徵,也給企業帶來了更高的銷售和利潤。

公告顯示,伊利產品中,“金典”“安慕希”“暢輕”等重點產品的銷售收入佔比達到45.7%;而去年推出的“安慕希常溫酸奶新品”“金領冠睿護嬰幼兒配方奶粉”“Joy Day 風味發酵乳”“巧樂茲綺炫脆層冰淇淋”為代表的新產品銷售收入佔比約9.2%。

12.29% PK 11.9% 營收同比上升率的背後的差距不容小覷

值得一提的還有償債能力對比:蒙牛集團2017年資產負債率為53.37%,同比去年年底48.08%有所增加,側面顯示蒙牛集團2017年在增加財務槓桿放大業務收入。伊利股份2017年年報顯示集團資產負債率為48.80%,可以明顯看出伊利股份負債率較蒙牛乳業相對較低,償債能力優於蒙牛乳業。

回顧過去,2014年,蒙牛與伊利一起進入中國乳企500億俱樂部,2015年,這家中國本土第二大乳企的總收入同比下降2%至490.265億元,跌破500億元,淨利潤同比微增0.7%至23.67億元。

此消彼長之間,蒙牛被伊利拉開了100多億元的營收差距。蒙牛方面並不願對此做更多評價,只是認為蒙牛的發展符合市場趨勢,在乳業市場整體低迷的大趨勢下,蒙牛的業績發展與前年基本持平已屬不易。2016年,蒙牛經歷了步履維艱的一年,與伊利的實力漸漸拉開,因為業績徘徊不前中秋換帥,年底發佈預虧報告,發揮資本力量整合行業資源。

綜合來看,在眾多關注點都放在伊利營收和淨利潤遠超蒙牛的同時,12.29%和11.9%的營收同比上升率對比也是不可小覷的數字。伊利過去在渠道、產品的佈局上很成熟,市場體量已經到了一定高度,對於一個體量如此之大的企業而言,依然能保持平穩的增長,其背後的努力也必然是成千上百倍。

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都屬於國際領先的乳製品企業,產品相識度較高,知名度較高。結合財務卻可以看出伊利股份在集團財務管理上相對蒙牛乳業佔比優勢,不管是從償債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處理財務報表的謹慎度上都優於蒙牛乳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