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殲15的優點?

老K育兒


殲15最大的優點在於攻擊能力較強。

殲15雖然是一款空優設計的艦載戰鬥機,但是其攻擊火力是現役艦載機中比較強大的了。我們知道殲15戰鬥機和俄羅斯的蘇33戰鬥機系出同門,都是T10K原型機基礎上研發出來的,但是由於兩國對於艦載機使用方式的不同,造成了殲15和蘇33很大的區別。

圖中這架殲15量產型艦載機,在左翼下掛載了一枚YJ83K反艦導彈,圖中清晰可見。


蘇33的載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實質仍然是一艘重型載機巡洋艦,該艦的攻擊能力要靠軍艦上搭載的花崗岩導彈來實現,現在庫艦雖然進行的改造,但是也僅是把花崗岩的垂髮系統更換為3S14U1型垂髮,用以發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和縞瑪瑙反艦導彈,也就是說,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全部攻擊火力都是靠本艦的武器系統來支撐,而不是靠蘇33,甚至在敘利亞執行任務之前,才緊急為蘇33增加了轟炸指揮儀,蘇33才勉強具備了有限的對地攻擊能力。

圖中距離拍照人最近的這架,編號為122的量產型殲15艦載機,在右側機翼下掛載了一枚YJ83K反艦導彈,這樣的掛架殲15有4個,可以一次掛載4枚反艦導彈,單機就能擁有接近一艘護衛艦的反艦突擊火力。


與之不同,殲15具備完善的攻擊能力,因為在我國海軍中沒有依靠本艦武力去進行進攻的重型載機巡洋艦這種軍艦,不論是遼寧艦還是002號國產航母,他們都是依靠艦載機來完成所有任務的,因此殲15已經在遼寧號上進行了多次攜帶YJ83反艦導彈的起降訓練,而且也執行了帶彈起飛和發射反艦導彈的火力打擊演習,遼寧艦也由此成為了一艘功能完善的作戰航母。

殲15戰鬥機掛載YJ83K反艦導彈執行火力打擊演習,由此可見其具備完整的攻擊能力。


據悉,殲15戰鬥機可以掛載4枚YJ83K反艦導彈,或者是6枚YJ91反輻射對地、對海攻擊導彈,也可以依靠繼承自殲11B戰鬥機的火控系統投擲精確制導炸彈和滑翔翼制導炸彈,如雷士6和雷霆系列導彈,由此具備了完整的作戰能力,是一款真正的航母艦載機。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圖注:殲15艦載機

殲15戰機是我國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和瀋陽飛機工業公司在殲-11B戰鬥機的基礎上改造發展的雙發重型艦載戰鬥機,也是目前我國唯一的航母艦載機。該機長22.28米,翼展寬15米,最大起飛重量32.5噸,最大飛行速度2.4馬赫,航程3500千米。作為目前我國唯一的艦載機,殲15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優點:

其一,氣動佈局好。殲15在外形上和殲11B最大的不同,就是殲15增加了鴨式前翼設計。增加鴨式前翼,最大的好處在於飛行過程中,鴨式前翼與邊條在大迎角下,可以形成一股可控脫體渦,對主翼的上表面實現有利干擾,從而能夠有效增大升力係數。其不但可以提高飛機在艦上的起降能力,還可以提高飛機在機動飛行時縱向俯仰的操縱響應性能,也就是說可以使殲-15艦載機的格鬥機動能力相比原來殲11B戰鬥機,有進一步的提升。

其二,機動性能好。目前,殲15裝備的發動機為從俄羅斯進口的AL-31F發動機,該發動機一個最大的缺陷在於油耗較高。而據報道稱,殲15艦載機的部分飛機上,已採用了針對海上使用環境改造的艦載型“太行”WS-10H發動機。目前“太行”發動機的最新改型推重比大於8,推力大於140千牛,已經超過了AL-31F3發動機的最大推力,預計殲15的相關飛行性都會有明顯改善。

其三,打擊能力強。在殲15艦載機上,瀋陽飛機設計公司並沒有沿用進口蘇-27戰鬥機上只能使用俄製機載武器的模式,而是改為採用整合的國產武器系統。殲15共有12個武器外掛點,可以發射PL-8近距格鬥導彈、PL -12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鷹擊-83K反艦導彈、鷹擊-85空地導彈、“雷石”系列制導滑翔炸彈以及“飛騰”系列制導炸彈等先進的精確打擊武器,打擊能力強大。

此外,在航電系統方面,殲15戰機採用了帶有第四代戰鬥機特徵的綜合航電系統,很可能包括有源相控陣雷達等。同時,在機翼摺疊機構、著艦鉤設計等方面,殲15也有獨到之處。


兵工科技


殲15比起殲20整整差了一代機,殲15是在殲20還沒有問世,準備用來對付美國F22戰機的專用戰機,殲15雖然還打不過F22戰機,但是,也要纏死你,你F22是限量版,據說還估計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生產出F22戰機,就把它F22生產線全部毀了。那時候只有中國的殲15可以和它較量,殲15是航母遼寧艦的專用戰機,它本身就具備很強的優勢和特點,是參與了美國猛禽,法國陣風戰機的基礎上,造出的戰機,命名為殲15戰機是根據我國的殲擊機系列來排隊取的名號,殲15採用我國生產的太行大馬力發動機,具有戰鬥能力強,翅膀可以摺疊的特點,殲15還是梟龍戰機的升級版,可攜帶中小型導彈,也可攜帶常規武器飛行,還可以進行空中博鬥,是我國製造的上檔次,被中國的航母遼寧艦選為中標戰機。


6353902879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自國產航母“遼寧號”服役開始,解放軍如何選擇艦載機,就一直是無數國人關注的焦點。而2009年首飛的,由我國自主研製的殲-15“飛鯊”艦載戰鬥機,則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甚至隨著時間推移,在解放軍對艦載機的運用越來越熟練,與航母之間的配合運用也越來越嫻熟之後,關於解放軍航母戰鬥的討論,越發熱烈。尤其是解放軍在2016年遠海訓練時,清楚展示了遼寧號航母和殲15艦載機的“全甲板攻擊”能力。甚至長期對中國軍事實力不屑一顧的美國,都在聞訊後,特意表示:“我們之前太小看中國了!”

那麼國產航母和殲-15艦載機的戰鬥力究竟如何?是真像美國媒體說的,需要美軍重點關注?還是像之前那樣,被黑成“銀樣鑞槍頭”?那麼下面小兵兵就好好給大家說說。

首先我們來看看殲-15艦載機。目前關於殲-15的公開資料並不是很多,不過根據相關報道,我們依然可以分析出它的大致框架,在航電方面,殲-15很可能採用了與國產殲-11B類似的三軸四餘度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與俄製蘇-33的操縱系統相比,有著控制精度高、重量輕、體積小、成本低、易於複雜飛行操作邏輯的實現,此外軟件易於修改、便於與其他機載系統接口兼容等不可比擬的優點。

而在火控系統上,殲15艦載機以1553B數據總線為骨幹,以任務計算機為核心,將火控雷達、光電探測系統、外掛管理系統、綜合顯示系統、慣導系統、大氣數據計算機等有機相連,並且綜合了通信/導航/識別系統和電子戰系統,由於航空電子系統的綜合化程度提高,實現了信息和資源的共享,可以幫助飛行員順利的執行戰術操作。

另外,殲15艦載機的座艙採用了非常先進的全玻璃化設計。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殲-15的座艙包括一個衍射平顯和多個座艙下顯,可以隨時向飛行員提供包括飛行數據、火控信息在內的各項數據,極大的增強了殲15飛行員的態勢感知能力。。

更重要的是,上述的這些機載設備配置都已經在國產的殲-11B上得到了充分驗證,畢竟使用經驗和維護經驗都是現成的。

有了較強的機載配置,就有了和國外先進艦載機相抗衡的資本,那麼現在我們就來與外軍的艦載戰鬥機對比一下。目前在各國海軍中現役和即將服役的艦載戰鬥機主要包括:美製F/A-18E/F、F/A-18C/D,俄製蘇33、米格29K和法制陣風這五種。而俄製蘇-33除了氣動佈局與殲-15一樣外,其他方面如:航電,火控及各種機載電子設備都遠遠落後於殲-15,沒啥比較的價值。而F/A-18C/D本身就處於被F/A-18E/F替換的狀態。因此接下來,我們將重點分析一下其他幾種戰鬥機,與殲15相比,都有啥優點。

在航程方面,F/A-18E/F、陣風、殲15的航程最遠,但是前兩者都是要靠加裝副油箱來提高航程的,而殲-15則只用機內載油就可以實現3000公里以上的轉場航程,相比之下,米格-29K的最大航程僅為2300餘公里。在掛載能力上,殲-15的掛載靈活性極佳,該機擁有8個可以掛載重型武器的重載掛點,而且各個掛點間距大,可以掛載各種大直徑武器,機身腹部兩個前後佈置掛點聯合起來使用還可以掛載單彈重量超過4噸的超重型武器。而F/A-18E/F只有5個重載掛點,陣風只有3個重載掛點,米格-29K甚至一個像樣的重載掛點都沒有。至於機內的改進空間上,無疑殲-15也是具有優勢的,由於是重型戰機,機內的冗餘設計較完備,這是其他艦載機所不具備的,而其他的艦載戰鬥機由於機內改進空間有限,所以主要升級軟件系統。

通過以上對殲-15的描述及對比,我們可以看出,該機的發展起步很高,研發見效快,即在最短的時間內就拿出了一種可以滿足海軍需要的艦載機。此外,據報道,遼寧艦在最近的訓練中,其搭載的殲-15艦載機實施了多批次高強度的任務出擊,並進行了實彈發射演練,這表明中國海軍首艘航母遼寧艦已經初步具備了可以投入實戰部署的能力。但同時我們還要看到,與美軍開始逐步裝備隱身艦載機的核動力航母相比,我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遠。


每日點兵


殲15就是艦載戰鬥機嘛,奇怪的問題,優點能飛,飛的不錯,機體大,容量大,爬的高,飛的遠,跟蘇27一個流派,能看到的大多這些,15改進相對於俄羅斯艦載戰鬥機最大的外觀區別就是機翼摺疊位置向外調整了一點,這一點可以看出不少東西,蘇俄在建造出庫茲涅佐夫之後非常聰明滴要求將優秀的蘇27,米格29改裝艦載機,但因為本身的技術儲備和戰略短視,造成庫艦艦體相對於巨大的27停放空間要求變得非常侷促,蘇聯帝國的工程師就絞盡腦汁去摺疊27,在這種思路下,27的摺疊位置被安放在儘量靠近機身的部分,甚至極端到雷達罩尾翼和尾椎都可以摺疊起來,這雖然極大地改善了27的存艦條件,也造成摺疊部分脆弱的承載能力大幅度的降低了27原本極其優異的掛載能力,這點在蘇俄時期,27作為單純的防空戰機,掛載空空導彈執行爭奪制空權的時候,是可以接受的,但作為擁有後續巨型彈射航母建造規劃的大天朝,失去空對海,對陸打擊能力的艦載機是萬萬不可接受的,而所謂對海,對地打擊無非就是能量投遞,能量投遞能力的大小,就決定艦載機是否有足夠的作戰效能的,重載掛點就變得極其重要了,相對於俄羅斯艦載機只有機腹少的可憐的幾個重載掛點,我國殲15稍外移的機翼摺疊位置,就完全可以增加兩個重載掛點,再配合彈射升空,解放了27系與生俱來的全負載起飛能力,殲15將第一次在海上以全設計裕度釋放出蘇聯帝國偉大的流體力學研究成果雕琢出來的優美曲線所賦予的所有殺力。它將以最低限度2-3倍的戰力碾壓其大哥蘇33而傲視海空。在全新一代隱身艦載機完成上艦部署之前,殲15將完全無爭議滴成為全球最先進的艦載戰鬥攻擊機,只要配套體系跟上,對抗美帝航母戰鬥群是完全有能力的,15s的情況大致這樣吧,題目很空泛,回答也很隨意,拋磚引玉吧,在此也預祝祝各位節日快樂,家庭幸福。


黃軒28



2012年9月25日,中國改造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正式交付海軍。至此,中國結束了沒有航母的歷史。2017年4月23日,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東”號即將下水。


中國第一代艦載重型戰鬥機——殲-15,當仁不讓的成為中國首批航母作戰力量的核心支柱,而我國也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第三個具備獨立開發重型固定翼艦載戰鬥機的國家(法國的陣風M是中型機,不算重型)。

殲-15的研製成功不僅打破了西方對於中國的蔑視,同時也說明在關係國家安全的重大武器研發方面,中國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而不是受制於人(雖然首批上艦的5架飛鯊還在使用AL-31F發動機,但裝備太行的殲-15已經在測試中)。

作為擁有完全“中國血統”的艦載重型機,殲-15繼承了大量的殲-11B的技術特點。例如機體建造使用了超過8%的複合材料,雷達系統使用了國產機械掃描系統(後期會改裝AESA雷達),加裝了多通道光電綜合跟蹤裝置、綜合化座艙顯示系統、數字式多餘度電傳操作系統、雙向數據鏈系統、綜合電子對抗/多通道光學預警系統等統統由1553B數據總線集成。


礪劍堂


只有實戰能檢驗優缺點。


我與孩子共成長


說到殲15得不提起聞名世界的蘇霍伊設計局,蘇霍伊設計局以前總體水平不如米高揚設計局,但是自從蘇27的眼睛蛇機動在巴黎航展上驚豔亮相,讓全世界記住了它,可以說蘇27是最成功的戰鬥機……

殲15的前身是丅10K原形機的基礎上研製而來,所以殲15繼承了蘇27的超機動性,加上中國近幾年來在電子產品和火控系統,以及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上的進步,已經遠超越俄羅斯,所以殲15技術水平要超過蘇33,目前殲15的技術水平和FA18EF差距不大,要超過F18早期型號和法國陣風M型艦載機不相上下。

畢竟殲15只是個過度機型,發展的潛力已經不大,只有具備隱形和4S性能的艦載戰鬥機才是將來發展的趨勢,也許要不了多長時間我們國家航母上會殲20或者殲31改進型艦載機上艦,這才是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