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王安石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奸臣蔡京的弟弟蔡卞?

陳建德88888888


王安石的名字註定和北宋的關係很是密切。一個“王安石變法”足以讓他在歷史中站立在高處。

在那時候的北宋書壇,“三蔡”的名聲可是響噹噹的。蔡襄、蔡京和蔡卞三人的書法既功力深厚,又各具千秋。“三蔡”中的蔡京和菜卞是同胞兄弟。宋神宗熙寧三年,蔡京、菜卞弟兄兩個同科入仕。王安石對這兄弟兩個挺好,不但舉薦他們,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蔡京的弟弟蔡卞。

可是,蔡京的名聲不好,成了有名的奸臣。而王安石為什麼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弟弟呢?

其實,早在嘉祐八年(1063年)王安石就和蔡卞有了交集。當時,王安石的母親去世,在離職的四年時間裡,王安石在金陵收徒講學,興辦書院,那時蔡卞就是王安石的弟子。在他的徒弟之中有還陸佃、龔原、李定等人,王安石的名聲很快傳播開來。在王安石為相時,推行變法,當時阻力重重,但蔡卞因同情百姓疾苦,極力推行王安石的青苗法,甚至斷然開倉借糧,以解百姓燃眉之急,進而煞住了富豪階層趁火打劫的囂張氣焰,老百姓也免除了高利貸盤剝之苦。

王安石覺得蔡卞這個小夥子有見識、有擔當,是一個可塑之才,便把自己的二女兒王雯嫁給他。

有王安石的蔭護,又有和蔡京的關係,菜卞後來一路順暢。人翅膀硬了便想著要高飛,至於能飛多高,他就不想了。蔡卞就是這樣,在王安石變法這件事上,蔡京、蔡卞雖能擁護,但是在很多具體問題上,他們意見相左得厲害,蔡卞甚至被貶官。

其實宋神宗之後,被王安石舉薦入仕的蔡京、蔡卞等人被視為奸臣。

王安石變法也一直被否定,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導致北宋滅亡的原因。而在王安石為相時,彈劾他的人就一茬接著一茬,奏摺擺滿了皇帝的案頭。但歷史沒有給王安石扣上奸臣的帽子,大體因為他的作為都是出於公心。


文蹤旅跡


王安石之所以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蔡京的弟弟蔡卞,那完全是因為蔡卞的才華和能力,與其兄是誰沒關係,何況,蔡京其時不過一地方小官,遠遠還沒能達到做奸臣的資歷。

蔡卞,字元度,福建仙遊人。北宋徽宗宣和年間編撰的宮廷所藏書法作品的著錄《宣和書譜》一書,載有蔡卞小傳,傳曰:“文臣蔡卞字元度,莆田人也。少與其兄京遊太學,馳聲一時。同年及進士第,王安石見而奇之,妻以女,使從己學。得安石學術議論為多,自以王氏學,擅一時,時流歸之……”

通過傳記可知,蔡京、蔡卞兄弟遊學京師,因學問好而在士大夫間頗有才名。蔡卞生於1048年,從小好學,及長,四書五經滾瓜爛熟,聞名鄉里。1070年(宋神宗熙寧三年),23歲的蔡卞與兄長蔡京在同一次科舉考試中雙雙高中進士,一時被傳為新聞。

也正是這一年,已滿50歲的王安石被宋神宗由參知政事(副宰相),提拔重用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當上了宰相。當年,恰巧朝廷庚戌科開考。在唐宋時期,每當科考放榜、進士遊街之時,那些富賈高官,便乘著寶馬香車,前來圍觀,挑選女婿,謂之“擇婿車”。

而王安石作為宰相,雖然無須“擇婿車”,但同樣希望從新科進士中務色自家的“金龜婿”,他一眼就看中了年輕而又才華橫溢的蔡卞,因此將自己的第二個女兒,下嫁蔡卞。而同時,作為當時的改革家兼學問家,王安石還將蔡卞收為學生,悉心教育,希望這棵好苗子有在學問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有更大的出息。

第二年,蔡卞出任江陰主簿,在地方上積極推行王安石變法,作出了一些成績。當時,各地富豪大戶對土地的兼併嚴重,有些地主甚至乘農民青黃不接之時,給農民放高利貸,盤剝農民,奪取暴利。蔡卞看到農民在地主壓迫下生活困苦,十分同情,便大力推行王安石的青苗法,還打開公倉,在青黃不接時借糧給農民,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王安石在任相期間,對他的女婿蔡卞並沒有格外關照,更沒有以權謀私或任人為親,蔡卞一直按照當時的官員升降規則,兢兢業業地做著地方官,頗得好評。熙寧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罷相,以觀文殿大學士出知江寧府,期間撰寫《精義堂記》,同時讓學生兼女婿蔡卞書寫後,呈給宋神宗,因為蔡卞的書法極好,宋神宗由此才開始熟悉蔡卞,便將他平級調回京城。

王安石非常欣賞自己的女婿蔡卞,但並沒因此在蔡卞的升遷上給予職務和權力上的影響,他任相期間,蔡卞並沒有因王安石是宰相而得到任何提拔。


帝國的臉譜


看待這個問題的第一件事就是,這並不是一場政治聯姻。蔡卞成為王安石的女婿時不過是江陰主簿。而此時的蔡京呢?通過宋史奸臣裡我們可以推算出蔡京應該是錢塘尉。為什麼推斷,因為蔡京蔡卞兄弟同年登科,蔡卞第一個官職就是江陰主簿,蔡京第一個是錢塘尉,而蔡卞在江陰任上結的婚,所以可以推斷蔡京不是錢塘尉就是舒州推官。有人可能會說萬一蔡京升的快呢?那麼我們可以對比一下,當蔡卞成為中書舍人的時候蔡京還是起居郎,蔡京出差遼國回來後升為中書舍人。這證明一點蔡京沒蔡卞早期升的快。此外蔡京飛黃騰達坐的是司馬光的車,司馬光上臺的時候王安石早被貶了,要是這個算政治聯姻的話就屬於李鴻章覺得毛家能罩著自己所以把女兒嫁給毛某某聯姻了。第二,王安石為什麼把女兒嫁給一個從八品的官?因為兩點,其一,蔡卞積極推行王安石的新法,推行青苗法,任內保護貧農頗有政治抱負,王安石恰好看中這一點,而且蔡卞新進官員,王安石如此就是給天底下的底層官員一個盼頭,只要推行新法就能被王相所賞識。其二,蔡卞很有才氣也很廉潔,遼國人都聽說過蔡卞的才氣。所以只能說王安石看人很準。


大德大威大狸貓


我沒考證過,但我覺得,古人嫁女兒和我們婚嫁一樣,會盡量選擇讓女兒幸福的人,除非把兒女婚嫁作為某種目的的工具。

北宋末蔡氏弟兄其實都很有才,除了文章書法,關鍵是他們在官場都會做事。

王安石肯定不認為蔡氏就是奸臣。

所謂奸臣都是後世給的道德評價。

每一個人都在各自的時代努力的活著,是劇中人又是觀眾。

劇中人無法自評,就象今天你無法確定誰是忠奸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