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嗯,我們要改名了。新名字叫,饃都食鑑局

事情是這樣的:前陣子《那年花開月正圓》熱播,劇中的各色陝西美食活生生把觀眾給看饞看餓了,其中也包括我局的探員們。自打這劇開播以來,就有探員時不時地給局座吹耳邊風——

“快測測陝西美食吧局座,那可是熱點啊熱點!”

“哇,局座我跟你說,周瑩昨晚吃甑糕那叫一個香啊!”

“局座,咱們今年outing去陝西吧!”

什麼涼皮啦、油潑面啦、臊子面啦……聽他們小嘴一動,局座我也忍不住地跟著咽口水。但在眾多的陝西美食,最能撩動局座這樣的肉食動物的,還得是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沒肉的都可以吃得那麼香!

哇,口水口水!實在按耐不住了,便開始了頓頓吃饃的征途。可愣是把周圍的外賣給叫遍了,也沒碰上特別好吃的。局座不禁起意:上海到底有沒有或好吃或正宗的肉夾饃啊?

雖然劇早就播完了,但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這肉夾饃測評不做不行了——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肉夾饃之於陝西人,就如同漢堡之於美國人,說它是主食也好,小吃也罷,頓頓必吃那是有些誇張了,但飯桌上少了它總會覺得缺點滋味倒是真的。

而現如今,即便是在陝西以外的地方,中國人對肉夾饃也早已見怪不怪。大到陝西菜館子,小到街角攤販,隨處可見它的身影,“打饃”(陝西當地說法,意指製作肉夾饃)似乎從來不是什麼門檻很高的傳統麵點。那麼,肉夾饃當真就沒什麼講究了嗎?老規矩,開吃前和局座一道來突擊下——

知識點1 經典不過臘汁肉夾饃

如果你去到西安,問當地人“肉夾饃”說的是什麼肉、什麼饃,他們肯定回答你“臘汁肉、白吉饃”。

不多不少,就這兩樣,便構成了肉夾饃界的“扛把子”——臘汁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當地人誇白吉饃做得地道,時常會提到這麼一句:“鐵圈虎背菊花心”,這主要說的是饃的顏值,表面有烙餅時留下的金黃色圈痕。但凡店裡師傅是按著傳統的方式手工打饃、先烙後烤,做出一個顏值過關的白吉饃並不難。但這饃好不好,主要還得問口感,須得外皮酥脆,內瓤綿軟。待到夾肉時,趁熱橫切一刀,饃能幹淨利落地破成“兩張皮”,那更是看得見的酥脆了。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臘汁肉,和臘肉一點關係都沒有。臘汁更像是一鍋加了許多中草藥和香料的滷汁,儘管每家店的配方會稍有不同,但臘汁那股特殊的香氣騙不了人。而用臘汁熬煮的肉最好是帶皮帶骨的五花肋條肉,陝西人稱其為“離娘肉”,帶骨的則較一般的五花肉更提鮮味。

臘汁肉有肥有瘦有皮,於是肉夾饃也相應出現了“純瘦”、“肥瘦”、“純肥”等等選項,根據自身喜好選擇即可。但無論肥瘦比例如何,剁細後的臘汁肉須得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軟爛入味,鹹淡適口。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畢竟不是在陝西,在魔都,時常見到店家在臘汁肉夾饃里加些青椒、香菜、辣椒、生菜以起到調味解膩等作用,“老陝”看了怕是要鬧脾氣,但在我等外鄉人倒也無妨,個人口味不同嘛。

知識點2 肉夾饃不止一種饃

看完知識點1,對肉夾饃並不太熟悉的你,八成會和局座一樣,把臘汁肉夾饃當成是肉夾饃的全部了。但事實上,肉和饃的不同還誕生出了其他品種的肉夾饃,諸如老潼關肉夾饃清真臘牛肉夾饃、臊子肉夾饃等。

其中,老潼關肉夾饃又叫“燒餅肉夾饃”,出鏡率在局座此次探店中僅次於白吉饃。最大的特點就是饃薄、鬆脆掉渣,表面呈現螺旋花紋狀,橫截面則像千層燒餅般層層疊疊,一口咬下會脆得發出聲響。此外,傳統的老潼關饃還講究“熱饃夾涼肉”,以饃的滾燙將肉上的油脂融化。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臘牛肉夾饃用的是回民的飥飥饃,也就是泡饃的主角,一種和白吉饃傻傻分不清的饃。由於只烙不烤,飥飥饃比白吉饃看著更白淨。並且,飥飥饃和麵時不像白吉饃那樣加清油,所以吃上去沒有白吉饃酥脆。臊子肉夾饃則是將臘汁肉換作酸鹹辣的臊子,無他。

知識點3

為了紅,肉夾饃是認真的

你以為肉夾饃還是個地方性小吃?Too naive,為了走向品牌化、國際化,肉夾饃可是很努力的。

比如,西安市質監局2016年出臺了很“處女座”的肉夾饃推薦性製作標準,長這個樣——

“取110克面劑用紡錘形擀麵杖擀製成直徑約11.5釐米、厚度2釐米的圓形饃坯”

“製作臘汁肉時,新鮮生豬肉前腿、後腿、肋條的比例是3:4:3,肥瘦比例是3.5:6.5”……

高矮胖瘦都要活在標準裡,想必肉夾饃自己看了也很心塞吧。雖然標準龜毛了些,但好歹這也是為了保護西安小吃的整體形象,讓局座這樣的小白吃前心裡有點數還是好的。

再比如,肉夾饃為了火去國外動起了真格。當年最“勵志”的創業故事,當屬西安籍超模睢曉雯的肉夾饃CEO男盆友,在紐約一連開出了十家分店。而如今,為了讓肉夾饃更好地代表陝西美食“走出去”,它甚至還有了官方認證的英文譯名——“Rougamo”

,這老陝的口音咋還有點意大利風情呢。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把肉夾饃瞭解了個七七八八,就該找找上海到底有哪些好吃的肉夾饃了。大眾點評上顯示,全上海可以吃到肉夾饃的餐館足足有六百餘家,嚇得局座我抱緊了腰間最近剛貼的肥膘。

沒得辦法,只能一篩再篩了。在參考了大眾點評上根據網友瀏覽和推薦意願得出的“上海肉夾饃商戶排行”後,又轉而採訪了幾位在滬陝西人得到了他們的推薦名單,最後篩選出了入選此次測評的遍佈8個區的20家店——

靜安區

饃特 | 麥芽 | 秦粵軒 | 敦煌小亭

饃道傳奇 | 西北巷子 | 小鮮肉夾饃

楊浦區

瘦馬 | 西貝莜麵村 | 煜北西北小館

陝西食堂來吃饃

徐彙區

饃都 | LUCKING'PIE饃王

華理(束記) | 肉夾饃

閔行區

御陝坊 | 秦國麵館

普陀區

朱雀門西安美食

長寧區

長安客

虹口區

劉記肉夾饃

松江區

798牛羊肉館

這份名單不足以代表全上海的肉夾饃市場,但至少在局座看來,已經儘可能包括到了各種不同定位的樣本。測評對象包括但不僅限於陝西館子的出品,有開在陝西駐滬辦裡撐起檯面的秦粵軒,有諸如御陝坊等陝西面館的出品,有開在華理、同濟附近人氣不俗的暗黑小攤,有一眾“饃”字輩的新興連鎖快餐(如饃特、饃都、饃王等),還有諸如敦煌小亭、煜北、西貝等西北菜館子的肉夾饃。

測評時涉及到肉的肥瘦選擇,默認點選半肥半瘦。原本局座計劃要測量饃的大小,但似乎行業標準還是有點“威懾力”的,局座吃到的饃直徑絕大多數都是11.5cm~12cm(還真的是相當符合西安市質監局出的那個標準),所以文中只當直徑並非在這一區間時展示數據,其餘默認為正常大小。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全部吃完之後,局座最大的感受就是:能把肉夾饃做得難吃,好像挺難啊。也許是局座我選店比阿花更有sense吧,吃出了值得推薦的肉夾饃足足有8家之多,真的很好吃啊我有什麼辦法!其中,各種饃都做的有1家,做白吉饃的有5家,做潼關饃的有2家。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遠是真遠啊,在距離交大閔行校區的“拖鞋門”四五百米的樣子,有這麼一家在交大師生間有口皆碑的陝西面館。局座晚上八點左右到店,店裡樓上樓下兩層依舊坐得滿滿當當。店裡師傅大都是老陝,但也許手藝有高有低,麵食和肉夾饃的出品質量據說不是太穩定。當天局座臘汁肉的、老潼關的、臊子肉的饃各來了一樣,倒是都挺讓人喜歡的。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臘汁肉夾饃 10元

臊子肉夾饃 10元

老潼關肉夾饃 13元

羊肉泡饃 32元

醪糟蛋花湯 5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臘汁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剛上桌時是很燙手的,臘汁肉的滷香味透著饃的熱氣往外冒,白吉饃的花紋一看就非常漂亮。摁了兩張照片趕緊咬下一口。牙齒接觸到饃的表面時會脆生生地綻開,再往下便是酥軟的內瓤。饃切得薄厚均勻,但臘汁肉鋪得薄,給的量不算多,所以整個饃就扁扁的。即便如此,肉也是口感酥爛、肉香肥腴

的,味道不差。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老潼關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老潼關饃咬下去“咔呲咔呲”地發出脆響,分層不過三四層的樣子,比別家的潼關饃要更薄。裡面夾的臘汁肉放了辣椒,且以瘦肉居多,剁得也沒有白吉饃裡的那麼細,大概是怕脆饃裡肉太細碎會缺少些口感吧。別看瘦肉挺大塊的,但吃上去是吸飽了肉汁的,不會覺得柴。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臊子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臊子肉夾饃用的同樣是白吉饃。臊子肉肉塊更加立體,嚼起來也更有口感些,伴隨著明快的酸辣味下肚,感覺再多一個饃也不是問題。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但要注意一下,臊子肉里加的湯汁比較多,同去的探員下口一不小心,看起來就像“掛彩”了。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羊肉泡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一大碗的羊肉泡饃裡,還有粉絲、木耳、豆乾來打輔助,分量真心足。羊肉是切的薄片,不羶,肉質酥香。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羊湯味道尤其好,鹹淡很自然,湯也可續加。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醪糟蛋花湯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算得上是臘汁肉夾饃的經典搭配之一了。醪糟也就是甜酒釀,煮沸後加入打好的蛋液,就成了這一碗醪糟蛋花湯。不過御陝坊的蛋液打得不夠勻,有雞蛋結塊,倒像是水鋪蛋了。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同樣是一家陝西面館,遠在七寶老街附近。因為《歡樂頌》拍第一部時在這裡取過景,所以積攢了些人氣。門口的大紅燈籠和秦俑看起來挺醒目的。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臘汁肉夾饃 10元

手工涼皮 10元

胡辣湯 6元

冰峰 6元

臘汁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這大概是局座吃下來性價比最高的一款臘汁肉夾饃了。同樣是10元的價格,鼓鼓囊囊得都快把包裝袋給撐開了。饃打得偏厚,紋路也不如御陝坊的漂亮,但肉給得快要鋪出來了,就像被賦予了老陝直楞楞的性格似的,敦厚得有點可愛。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饃夠酥,有類似蘇打餅乾的香氣。內瓤浸潤著臘汁,吃上去更是鹹香味濃。臘汁肉肥瘦比例完美,纖維在嘴裡一抿就能化開,可以吃得相當過癮。但可能是因為肉多、臘汁也澆得多的緣故,所以吃到後來會有點鹹。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老陝們吃肉夾饃還有個經典搭配,名叫“三秦套餐”——即肉夾饃、涼皮、冰峰汽水。其中誕生於1953年的冰峰,在西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飲料,是每個老陝從小喝到大的味道。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局座也依葫蘆畫瓢,來一套唄。

手工涼皮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為了讓三秦套餐齊聚首,局座還點了份手工涼皮。看樣子是地道的岐山擀麵皮,本身彈韌滑爽沒毛病的,但油潑辣子香味不足,顏色也不夠紅亮,辣得有些刮嗓子。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胡辣湯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這裡的胡辣湯有明顯的羊羶味,應該是用羊湯煮出來的,不是每個人都喝得慣。胡椒味則比較弱,顯得比地道的河南胡辣湯要溫和不少。六塊錢一碗的價格倒是真實惠,裡面還有鴨血、花生、海帶、雞蛋,料很豐富,配著饃溫熱地喝上一碗還是挺管飽的。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前陣子芮歐B2美食街全新亮相,已經是第五家分店的饃特人氣爆棚,一到飯點便大排長龍,成了不少靜安寺附近上班族的午餐新寵。全透明的明檔店面,加上takeaway的小吃屬性,店裡師傅打饃、烙饃、烤饃、剁肉都是在顧客眼皮子底下進行的,看著很衛生,還挺讓人心裡踏實的。

當局座詢問可否錄像時,店員也大方地同意了。喏,白吉饃就是這麼誕生的——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待饃打好後,一個個呈碗狀造型先在鏊子上烙至七八分熟待用。算準了點單數量,再入烤箱烤至全熟便大功告成了。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剛出爐的熱饃會放到蓋有“棉被”的籃子裡,保溫還不錯,排隊五分鐘左右到手的饃還是熱乎的。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臘汁肉同樣是當著顧客的面現剁的,剁得粗些細些,臘汁多澆點少澆點,儘管提,店員阿姨都會很nice地照辦。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除了傳統的臘汁肉夾饃,饃特還有個“鐵板系列”,有孜然牛羊肉等。顧名思義,這肉是現場鐵板炒制的,也算是種餡料上的創新吧。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負責鐵板炒肉的師傅每炒完一波肉,都會煞有介事地來上一段酷炫的ending pose,不過難免也有裝X失敗的時候——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經典臘汁肉夾饃 16元

孜然牛肉夾饃 18元

經典臘汁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你或許也發現了,即便是最普通的臘汁肉夾饃,饃特的價格也比別家快翻了一番。沒辦法,誰叫人家開在芮歐了呢。這味道嘛,確實還挺像回事兒的。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饃烙得偏軟些,但表皮的脆度還是剛剛好的。臘汁肉給的分量不少,不是炒了糖色的那種紅褐色,而是泛著點粉的肉色。瘦的絲絲入味,肥的軟糯多汁。沒有了太多醬汁的調味,反倒凸顯出肉本身的鮮香了。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孜然牛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鐵板的孜然牛肉,有點失敗,不建議嘗試。火候把握得不好,肉炒得普遍偏老,夾在饃裡吃更是很難一口就把肉給咬斷。孜然撒得不多,蓋不住青紅椒的生腥氣。總之不值這個價,有點不倫不類。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劉記有個更親切的名字,叫劉大叔的店。老闆劉大叔,在同濟師生中間特別紅,以至於他在赤峰路上連開了兩家店,生意還是好的不得了。劉大叔是安徽人,總會有老陝跑來diss他家的肉夾饃完全不正宗。但即便如此,比起正不正宗,對食客來說更重要的是——他家的肉夾饃,是真的很好吃。

雖然局座當天沒碰到劉大叔本人,但光是掀開那鍋臘汁肉,撲鼻的濃香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真切,太有魔性了。隨著刀起刀落,那股饞人的香氣鑽入鼻腔,惹得你直咽口水,忍不住想要用手抓起案板上的一小撮肉往嘴裡送。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臘汁肉最後再撒上香菜和少許辣椒,才算是大功告成。看到這裡,老陝們大概又要翻白眼了吧哈哈。想了個招,不如就叫它劉大叔秘製肉夾饃算了,味道好就行,名字、來頭都不重要。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臘汁肉夾饃 7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劉大叔家的饃似乎也有所改良,比起一般的白吉饃顏色要更黃。表面看著更像是煎過似的,口感也更為酥脆,還有面香味。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臘汁把饃的內瓤浸潤得變成了醬色,非常入味。肉的口感同樣酥糯到不用費力去咀嚼,肥瘦早已渾然。微微的辣味既解膩又提香,讓人越吃越想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無獨有偶,華理師生也有那麼家鍾愛的肉夾饃。店鋪就開在華理東南門的不遠處,是個很小的店面,卻已經開了十多年。店主夫妻二人聽口音應該是河南人,做的則是西安肉夾饃,也跟劉大叔似的挺穿越了。

老闆站在逼仄的店裡烙饃,偶爾也做些外賣來單的涼皮、麵食。老闆娘則站在店門一側,在案板上剁肉,而後伴隨著“咔嚓”一聲,冒著熱氣的白吉饃被橫刀切開,夾進臘汁肉。根據肉量的不同,肉夾饃價格也從4到10元不等。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局座在店門口吃一個饃的功夫,就來了不下十位客人,大都是不用看菜單張口就點單的回頭客。很可惜的是,老闆娘告訴局座,這條街上的店鋪再過一個半月因為某些不可抗力的因素也要拆了,他家還沒決定好要搬去哪裡。所以,趁著還沒閉店,要去的快去吃咯

Ξ 局座點單

臘汁肉夾饃 6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比起劉記的改良版,束記的倒是更接近西安肉夾饃的樣子。白吉饃很薄,是很酥脆的“兩張皮”。臘汁肉剁得很細膩,同樣沒有炒糖色,看著略顯蒼白。味道卻是鹹香醇厚,可能是加了一丟丟辣椒麵的緣故,還吃出了點白胡椒肉骨茶的味道。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敦煌小亭是上海挺有名氣的連鎖西北菜,人們大都是衝著蘭州牛肉麵去的,所以局座本身對它家的西安肉夾饃並不抱太大期望。結果被肉夾饃圈粉不說,更是被那碗羊肉湯勾住了魂。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西安肉夾饃 10元

孜然羊肉夾饃 12元

羊肉湯 22元

西安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饃看著很白淨,“鐵圈虎背菊花心”沒有很明顯,好在顏值不夠味道來湊。饃雖略薄,但愣是

烤得脆裡透著股酥勁兒,吃上去恰到好處。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臘汁肉帶肥帶皮,油水夠足,一口下去油脂香氣會灌滿整個口腔。瘦肉剁得尤其細緻,與肥肉不分彼此達到了入口即化的境界。鹹淡也是剛剛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孜然羊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羊肉用的也是半肥半瘦的,口感是帶點韌的,有嚼勁但又不至於吃得費力。完全不羶,孜然味沒有搶去羊肉本身的鮮香味。青椒加得有點多,但好在切成了小段,比饃特那種一長條的椒更容易咀嚼,口感是爽脆的,生腥氣也不重,還回味還帶著點清甜。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羊肉湯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這碗羊肉湯簡直好吃到炸裂。湯頭鮮美得不做作,羶味輕。裡面完整的羊肉足足有五六片,肉煮得很酥很香,這比起有些羊肉湯裡撈來撈去都是肉碎碎的可良心太多了。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裡面還有些Q彈可口的土豆粉佐湯,被局座一根不落地給吸溜完了。牆裂推薦,來這兒吃饃配羊湯。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奉賢路泰興路路口的這家“小鮮肉”,是繼東諸安浜路後的第二家分店,目前同樣在大眾點評上是五星好評。店員是清一色的小夥子,沒有印想象中擔心的毛手毛腳,從烤饃到切肉都是一氣呵成,動作麻利。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戴著手套切饃的細節給好評,一方面是為防止燙手,一方面也顯得乾淨衛生。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五花肉夾饃 12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把剁好的五花肉夾入烤熱的潼關饃時,店員會問一句需不需要加青椒,食客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加或者不加。饃烤得火頭剛剛好,脆度一流,且比起別家的略厚,層次更豐富,更有口感。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臘汁五花肉的呈色紅亮,在陽光下閃著誘人的油光。肥肉已經化開,附著在瘦肉纖維間,酥酥軟軟的。

臘汁味道鮮甜綿長,不禁感嘆這“小鮮肉”果然名不虛傳啊。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和“饃特”類似,“饃都”同樣是家玩諧音梗的肉夾饃專門店,但做的是老潼關肉夾饃。店裡空間不大,但設有坐食區。食客可以通過全透明的操作間看到肉夾饃全程是如何製作的,但由於商業機密的問題,店家謝絕拍攝。總的來說,這饃的出品都是按標準化走的,看起來質量比較可控,環境也比較衛生。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招牌臘汁肉夾饃(大) 15元

咖喱雞肉夾饃(大) 15元

綠豆湯 9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店裡的肉夾饃有大小之分,但當天到店時小饃已經全部售罄,所以局座點的都是大饃。確實比其他家的要大一些,直徑在13.5cm左右。

招牌臘汁肉夾饃(大)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大份的饃裡,肉也同樣大份?但其實還好,只不過是鋪得比較平比較開,感覺很多的樣子,事實上也就薄薄的一層,口感上稍許欠缺了點。但除此之外,饃脆肉酥,臘汁香氣純正,找不到什麼缺點了。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咖喱雞肉夾饃(大)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除了臘汁肉外,店裡還有諸如咖喱雞肉、紅燒牛肉、金槍魚肉等比較混搭的組合,估計老陝看到要皺眉了。局座比較好奇,便也一道買來嚐嚐。總的來說,味道是好的。土豆和雞肉都切成了適口的小丁,土豆酥糯,雞肉細嫩,黃咖喱也不鹹。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但也許是咖喱太油太溼的緣故,薄脆的潼關饃顯然hold不太住它,沒等吃到一半饃就裂開了,有些狼狽。建議店家適當改良,把饃做得更厚些吧。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綠豆湯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光吃饃會口乾,選了碗綠豆湯清口。糖分低,裡面只有綠豆和百合,看樣子沒加什麼別的東西,挺健康的。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算不上難吃,但沒那麼驚豔,說的就是以下這些店的肉夾饃。如果你就住在附近或是剛好路過,就當換個口味可以去嚐嚐,但要是專程挑了這地兒領教肉夾饃的風采,意義不大啦。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也是快餐化的肉夾饃專門店,連鎖經營。匯金百貨比較破敗,店裡跟著空氣也有點悶,還有股油煙味。到店時不是飯點,服務員表現出一副很懶散的樣子,對局座也是愛答不理的。

Ξ 局座點單

經典臘汁肉夾饃 10元

秦鎮米皮 11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經典臘汁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肉夾饃應該是現烤的,但花的時間也未免太久了些,差不多幹等了10分鐘。饃面看著還挺漂亮的,但是吃上去就有些差強人意了。饃不夠酥脆,內瓤不夠柔軟,比較幹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臘汁肉剁得還是挺細的,但臘汁味道不行,有點寡淡,鹹香味不夠濃郁。配著饃吃到後來覺得食之無味。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秦鎮米皮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沒吃過正宗的秦鎮米皮,也不便多做評價。米皮入口至少是柔韌的,但油潑辣子不夠香。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開了四五年的“老店”了,老闆是陝西籍的香港人,老闆娘則是上海人。重新裝修前的朱雀門,店門確實是瓦簷配牌匾,很氣派,如今變成了低調的小清新,還真有些不習慣。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臘汁肉夾饃 10元

孜然肉夾饃 10元

冰糖雪梨 8元

臘汁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白吉饃是現烤的,入口很脆很燙口。臘汁肉則切得馬虎了點,大大小小的,裡頭沒剁碎的肉條吃起來會有點柴。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孜然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孜然肉夾饃其實就是現炒的青椒肉絲,用的同樣是豬肉。油潑辣子和孜然都不太夠味,大概是油水給的足,所以肉質倒是挺嫩的。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冰糖雪梨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店裡冬季上新的冰糖燉雪梨,放在電飯煲裡燉著。一碗裡放足一顆梨的量,是很家常的清甜味。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幾個同濟大學碩博畢業的建築師玩跨界,創業做了這麼一家主打陝西美食的餐廳(話說同濟學子是不是特別愛開餐廳啊, )。店裡專門還聘請了一位陝西廚師坐鎮,保證自家的陝西美食做得足夠地道。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餐前會先上苦蕎茶,店員介紹說喝了可以防輻射。局座我就笑笑不說話。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傳統明火手打臘汁肉夾饃 15元

三角牛肉夾饃 18元

傳統明火手打臘汁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手打”其實沒什麼稀奇的,局座這次去了這麼多店,手打饃基本都是標配,可能“明火”稍微稀有一點吧,強調出來大概也是凸顯自家的正宗和專業。饃確實不錯,外圈微脆,內瓤香軟。但是臘汁肉整體偏鹹,肥肉的部分煮得也不夠軟爛,吃出了“肉皮塊”的口感。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三角牛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店裡還有一款創新肉夾饃,創新的體現在於三角形……嗯,只是從圓饃變成了三角饃,然後就炒雞像披薩餅了。至於為什麼這麼做,店員也答不上來。牛肉肉質很鬆軟,但由於加了剁椒醬,比臘汁肉還要鹹,吃一口簡直要乾掉一杯苦蕎茶了!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當初探大學路時,局座就點過他家的肉夾饃,覺得一般。但無奈,身邊有個煜北鐵粉兒,拿友誼作為賭注要求局座重測。行吧行吧,那天正好跑在大楊浦,就再去吃了一趟。怎麼說呢,還是一般(微笑臉)。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老陝臘汁肉夾饃 10元

宇宙無敵牛肉夾饃 15元

老陝臘汁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白吉饃沒有烤出完整的圈形紋路,可能師傅烙饃姿勢不太對,但是饃的脆度尚可。臘汁肉里加了青椒,沒什麼生腥氣,但是肉汁偏少,吃起來稍許有點柴。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宇宙無敵牛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有個“宇宙無敵”這樣中二的名字,局座就有點不祥的預感了。果不其然,裡頭雖然牛肉足足有個六七片,但是肉質都相當老,夾著饃吃容易塞牙。近似於五香牛肉的調味,但很是寡淡。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西貝莜麵村在上海也算是老面孔了,可以說是穩坐西北菜連鎖的頭把交椅了。他家的白吉饃算是此次測評裡比較小的了,直徑只有10cm,總體性價比不高。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酥皮肉夾饃 11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饃吃上去有種蓬鬆的麵包感,比起一般白吉饃更酥些。臘汁肉切成的是丁,與傳統的酥爛口感有所不同,肉有層次比較豐富的嚼感。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作為陝西駐滬辦裡的陝西餐廳,秦粵軒更像是陝西美食在上海的一張名片,就像 之於甘肅駐滬辦般,做得不好可是要坍臺的。餐廳硬件看著氣派,但肉夾饃卻透著點小家子氣。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肉夾饃 12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直徑僅9cm,是此次肉夾饃測評裡最小的了,拿在手裡竟然覺得有種迷你版的感覺,性價比著實有點低。白吉饃的薄厚處理得很規整,饃吃上去口感較綿,饃的外皮脆度不夠。臘汁肉味道不賴,半肥半瘦間泛著油光,吃起來肥潤可口。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同樣是一家做老潼關肉夾饃的連鎖專門店,名字是諧音梗again,還有那麼點中二。肉夾饃店是起不出什麼再好點兒的名字了嗎?

Ξ 局座點單

傳統滷肉夾饃 12元

鹽焗雞肉夾饃 10元

傳統滷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潼關饃切得不太均勻,墊著肉的底層過薄,以至於混合了油之後很快就破開了。滷肉鹹淡正好,但比臘汁肉差了些醬香味。給的肉偏瘦,口感有點像浸了滷汁溼噠噠的肉鬆。裡面還夾著大片的生菜解膩,個人覺得有點破壞肉夾饃原本的酥香,形態上越發接近漢堡三明治什麼的了……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鹽焗雞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好像每個新興的連鎖肉夾饃品牌都會出一款“別出心裁”的混搭肉餡,饃道傳奇的鹽焗雞肉夾饃在菜單上顯得可耀眼了。雞肉的分量很可觀,但是肉質偏柴,鹹香味也不太濃郁,更像是吃到了白灼雞胸肉,倒是蠻健康的感覺……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瘦馬的操作間是完全開放式的,環境顯得有點簡陋。一側的烤餅爐上正烙著一批九個饃,旁邊的籃子裡還盛放著不少從爐膛剛烤出來的饃。不過客人點單之後會回溫一下,所以饃比起剛做出來的時候脆度確實打了折扣。

Ξ 局座點單

A套餐

傳統肉夾饃+炸醬麵+豆乳 32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傳統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傳統肉夾饃也就是臘汁老潼關肉夾饃,原價是10元一個。饃確實沒有別家吃到的脆,臘汁肉偏鹹,瘦肉沒有剁開的部分嚼起來會有點柴。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炸醬麵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等炸醬麵出爐等了特別久,店家以示歉意還給了聽可樂。麵條太過綿軟,沒有什麼嚼勁。炸醬味道還是比較正常的。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豆乳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熱豆乳不是很甜,感覺應該是豆奶粉衝出來的,無他。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這家西北菜館子的生意確實不錯,即便是工作日的午市也需要排隊叫號。店裡環境很寬敞,容客量很大。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潼關脆餅肉夾饃(免切) 16元

烤棗饃 15元

潼關脆餅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老潼關肉夾饃是很誘人的金黃色,非常鬆脆。肉有股很好聞的滷味,但剁得不太細,殘存的肉塊會有點塞牙。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臘汁肉比較大的問題是太油,從包裝袋裡拿出來吃會有油流到手上,須得洗手才行。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烤棗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好奇使然,點了份烤棗饃,果斷被圈粉。饃體有點像鹼水面包的感覺,表面是乾乾脆脆的,而饃的內瓤則酥而不爛。夾在其中的棗子噴噴香,個頭都挺大的,有個八九顆的樣子,吃起來很是甜糯。單吃已經夠甜了,不沾煉乳也罷。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是的,你沒看錯,局座為了吃這麼一個清真臘汁牛肉夾饃,特地跑去了大松江!到店時後廚正巧在炒辣椒,嗆得局座和攝影師一陣咳嗽,結結實實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店裡的肉夾饃只有臘汁牛肉一種,肉是不分肥瘦看著給的。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特色牛肉肉夾饃 9元

羊肉湯 15元

特色牛肉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總算是和飥飥饃見面了。表面確實看著光潔,口感也要比白吉饃多了些木木的韌性。牛肉有點涼,看來不是現做的。切成的是指甲蓋大小的塊狀,肥的多瘦的少,和略乾的饃倒是一油一干搭著還不錯。味道上鹹味適中,還有股煙熏火燎的燒烤味,挺特別。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羊肉湯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羶味比起敦煌小亭的要略重一些,但同樣湯頭鮮得自然,喝完不覺口乾。湯裡的羊肉也是切的塊,嚼著非常香。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踩雷的,只此兩家。因為都是連鎖品牌,所以局座的探店感受只針對吃到的兩家分店,別家分店的水平如何不在討論範圍內。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作為一家連鎖快餐店,盤下的店面真心大,堪比一家肯德基了。七點多的晚市時間店裡只有三三兩兩個客人,生意有些慘淡。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Ξ 局座點單

香潤饃王 11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半肥半瘦叫成“香潤饃王”,也是蠻浮誇的了。饃既不像白吉饃又不像潼關饃,表面烤焦的地方還有些許苦味。臘汁肉基本都是瘦肉,入口很柴,鹹味還特別重,愣是沒吃完。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潼關肉夾饃的連鎖專門店,但這家分店的店員業務顯然都不怎麼熟練。三個人在廚房裡各種手忙腳亂,就像第一天做肉夾饃似的,花了將近二十分鐘才搞定了局座這麼一桌客人。

Ξ 局座點單

肥瘦肉夾饃 11元

孜然牛肉肉夾饃 16元

肥瘦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潼關饃的酥脆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臘汁肉完全不著調。肥肉和皮居多,燉得一點都不酥,含在嘴裡還能感覺到膠狀的肥膘,瘦肉也是柴得跟肉乾似的,簡直是浪費了這饃啊!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孜然牛肉肉夾饃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孜然牛肉淡到沒朋友,店員還主動跑來告訴局座,是因為做的時候鹽放少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也並沒有要重做一個意思,那你告訴我幹嘛啊喂?嘲諷嗎?牛肉炒得也特別老,嚼得很累。至於青椒和洋蔥嘛,一吃就知道還沒斷生。拜託,做不好餡料就別浪費饃了行嗎?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嚯,總算是吃完了!測評後遺症就是:局座我看到肉夾饃,就跟周瑩見了甑糕似的,走不動道了——難得有一次探店完,竟然還是覺得測評對象很好吃,可以吃更多!

這大概就是肉夾饃的魅力吧。

本次測評局座私心以為還是挺成功的,畢竟20家裡吃出8家推薦,也是前所未見的了。Well,相信局座的,照著這張清單去吃,應該是不會錯的。不過局座是地道的上海口味,也歡迎老陝們到留言區推薦自己的最愛。

吃了20家肉夾饃,才知這裡為何叫“饃”都

可能是因為相對容易標準化、出餐也快的關係,肉夾饃連鎖化進程這兩年紅紅火火地鋪開了,不時有肉夾饃連鎖品牌拿到融資的新聞傳出。這也是為什麼在上海,突然多了那麼多肉夾饃連鎖店的原因吧,魔都都快變“饃都”了。

不管怎麼樣,地方美食能走出一地一域,是局座喜聞樂見的。腦洞再大一點,如果肉夾饃像漢堡那樣殺到世界各地,豈不美哉?

本文系我局綜合探員個人觀點形成,不能代表廣大消費者自身對產品的理解和個人意見,請看官老爺們理性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