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钟会邓艾合力灭了蜀国,那么大的功劳;但最后两个人为什么居然都死得很惨?

小雨丶g


三国末期,司马昭派钟会、邓艾伐蜀。魏军在剑阁遭姜维奋力阻击,进退维谷,邓艾出奇谋偷袭阴平成功,偏师直捣成都,迫使蜀后主刘禅投降,为攻灭蜀汉立下了不世之功。然而没过多久,为平定西蜀立下汗马功劳的邓艾,却被司马昭以谋反罪逮捕下狱,灭蜀大功臣顿成阶下囚,最后惨死于乱军之中,两个儿子被杀,其妻和孙子被流放至荒僻苦寒的大西北。

史料中谈到邓艾之死,是因为他在灭蜀后,于成都擅自处理军政大事,引起司马昭的疑虑,钟会为争功和监军卫瓘又乘机落井下石,密告邓艾阴欲谋反,司马昭下令将他逮捕,然后用槛车押回洛阳,途中被卫瓘杀害。

那么,邓艾到底是因何犯了司马昭之大忌的呢?史载,邓艾在灭蜀之后,曾经给司马昭上了一份奏表,大意是:魏国应该携灭蜀的剩勇与声威,一举东进吞吴。但因我军迭经苦战,急需休整,所以伐吴的大事应暂时推后为好。我认为应把西北戍军(边防军)中的两万人马留驻西川,加上蜀汉降军共四万人。让这些人在蜀地开垦屯田,冶铁煮盐,发展经济,打造船只,加强水军建设,准备出川顺流东下,攻伐东吴。那时东吴慑于我强大的攻势,必不战而降。

他还建议司马昭要善待刘禅,至少让他在成都呆到明年秋天,封他个扶风王,赐给他财产,封其子为公候,以显示魏国的宽容大度。假如把他押送回洛阳,东吴就会认为魏国不善待降君,就会拼死抵抗。

不料司马昭只回了8个字:“事当须报,不宜辄行”。司马昭的意思很明白,任何大事小情都必须上报朝廷,不能擅作主张。可邓艾还不醒水,再三声明自己是替国家着想,替刘禅争待遇也是为了和平解决西川问题,无意间却犯了司马昭之大忌:“你工作做得如此细致,还要我这领导干甚?况且这人不光深谋远虑,还手握重兵,假如他有异心,想利用刘禅的影响割据西川,麻烦就大了”!邓艾冤死,很是可惜,他就是因为不谙官场上那些隐蔽的潜规则而稀里糊涂身首异处的。

史载,邓艾死后,钟会独统大军,与蜀降将姜维密谋反叛。司马昭亲率十万大军进驻长安,命贾充率兵入斜谷,钟会觉察出司马昭对他有所防备,于是拘押反对他的魏军将领,准备联手姜维起事,不料魏军将士大部分反对他举兵反叛,众人联合起来突然进攻钟会、姜维,两人势单力薄加猝不及防,双双死于混战之中。

也有人说:钟会并未谋反。这一切,都是司马昭策划的阴谋。史载,钟会、邓艾灭蜀后手中握有十几万人马,再加上蜀国降军,总数应不少于二十万大军,二十万精锐足以摧毁彼时的任何一个政权,加上钟、邓、姜维都是智勇双全、能征善战之士,司马昭怎会不忌惮?于是,为防止两位将军拥兵自重,割地称雄,他便给两人各自强加了一个谋反的罪状。

他先栽赃邓艾谋反,让钟会去解决邓艾。但钟会并未行动,而是让司马昭派来监军的卫瓘前去抓捕邓艾。卫瓘解决掉邓艾后,司马昭便开始着手解决尾大不掉的钟会了。司马昭杜撰了钟会欲谋反的事情,为了将故事编的更令人相信,同时也为了彻底消灭蜀汉残余势力 ,就把姜维伙同钟会阴谋造反的故事也掺了进来。之后,并无反心的钟会被司马昭的政治攻势和内外夹击给摧垮了。不仅如此,连带姜维也被他一起给收拾掉了。

【写作答题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邓艾兵行险招,带领将士犹如神兵天降般翻山越岭,最终直达成都,灭了蜀国,降了刘禅,功劳太大引的上司钟会眼红,不仅如此他不听朝廷调遣,提出了跟司马昭相悖的想法,更是加重了司马昭的疑心,后来钟会乘机参了他一本,最终邓艾被定为谋反,邓艾父子在被卫瓘押回朝廷途中被斩杀…一代魏国的忠臣良将陨落于此…


钟会因为被姜维设计,最终也是被定为谋反之罪,凉凉…

邓艾的结局让人不禁哀叹,有个靠谱的上司是有多重要…当然如果邓艾当时学刘邦一样,拿下成都之后退守成都城之外,等钟会前来会师,这样他的结局或许不会如此…

亦或是明白自己身为人臣,善于揣摩圣意也不至于引得司马昭疑心,或许也能避开此次大劫…

如果大家对 邓艾 的生平感兴趣,可以参考这位头条号 忆古察史 的视频

https://m.toutiaoimg.cn/group/6627663122536595981/?iid=52645802401&app=news_article×tamp=1546267904&group_id=6627663122536595981


得瑟的小皮匠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精彩的历史时期,三国故事更是流传广远,脍炙人口。众所周知,三国自诸葛亮去世之后便进入了尾声,这一时期的历史主线主要是魏晋灭蜀、吴。真正开启统一大业的是魏国名将邓艾钟会,他们两个相互配合,成功灭蜀,也先后以冠以谋反的罪名被司马昭除掉,那么他们两个为什么死得都很惨呢?


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魏国已经被司马家族全盘把持,司马昭坐镇朝廷,严密控制着灭蜀计划,两人灭蜀之后,兵权在手,权势极大而被司马昭怀疑,才被加上不同的罪名而先后被除掉。

电视剧《虎啸龙吟》中的邓艾形象


邓艾本身其实没有造反的意图,但是在灭蜀之后他自负自满,说话做事极不谨慎,往往不请示朝廷而做主,独断独行,这就引起了司马昭的警惕。尤其是邓艾建议将蜀后主刘禅留在蜀地,再留下魏军两万,蜀国降兵两万,在蜀地打造船只,佯装攻吴,可使吴国畏惧,不战而降。


邓艾的献策让司马昭如坐针毡,于是他派遣监军卫瓘告诉邓艾不必如此。邓艾不以为然,认为大丈夫领兵在外,凡是有利于社稷国家的行为,专断一些也无妨。这样的言论传入司马昭耳中,再加上钟会等人痛恨邓艾不听指挥,嫉妒他立下大功,于是向司马昭进谗言,拘押了邓艾。

电视剧《虎啸龙吟》中的钟会形象


钟会的谋反则和邓艾不同,历史学家推测,钟会很有可能是为了掌握大军,铲除司马氏。钟会是魏国重臣钟繇之子,钟氏家族是魏国名门,世受国恩,所以钟会谋反极有可能是为了铲除当权的司马家族。史书记载,钟会和蜀国降将姜维关系密切,两人密谋,让姜维带着蜀军出斜谷,他则带着大军跟随其后,既是后援,也是监视,合蜀魏两国军队而诛司马氏。

电视剧《虎啸龙吟》中的司马昭形象


钟会和姜维认为,此时的关中并无大军,完全可以向北进军,唾手可得长安。进而大军从渭水和黄河顺流而下,五天可到孟律,和骑兵在洛阳相会,一举而大事可定。没想到司马昭致信钟会,说他担心邓艾造反,于是带着十万兵进驻了长安。


这让钟会大为惊恐,他认为司马昭知道自己完全有能力镇压邓艾,如今却亲自统军前来,一定是怀疑自己了,于是钟会立刻准备谋反,要杀掉其他的北来将领。结果北兵造反先后杀了钟会姜维,又杀了邓艾,魏国两员大将,就此殒命。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吕思勉:《三国史话》


历史研习社


邓艾钟会二人是灭蜀的主力,在灭蜀的过程中二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灭蜀之后,为什么却都惨死了呢。最近一直在读三国志,我就来分析一二。

邓艾之死。

居功自傲

灭蜀之后,邓艾派人在绵竹筑起高台,表彰魏军战功,十分自负,大肆炫耀。

不懂避嫌

灭蜀之后,邓艾对司马昭说,现在大规模作战后将士们疲惫不堪,不能立即用兵,应该休整一下,留下陇右兵两万,蜀兵两万,煮盐炼铁,然后顺流而下进军东吴。司马昭派人对邓艾说,不能擅作主张。但邓艾却认为不能因为为了自己避嫌而使国家遭到损失。钟会为了谋反,所以诬陷邓艾背叛朝廷,并说邓艾在军中杀牲会盟。所以邓艾就被囚车押送回了京师。在钟会被杀后,邓艾和儿子邓忠被田续等人杀死。其他儿子在洛阳也被杀死。正是因为邓艾不懂得避嫌,给了小人们可乘之机,被诬陷而死。



性格刚烈,与同僚不和

这个算是次要原因吧!邓艾为人性格刚烈急躁,与同僚不和(也包括自己的下级),冒犯了许多人,所以在他被诬告时,不仅没有人为他辩白,反而还有人火上加油。(师篡就是这个火上浇油的人,师是邓艾的下属,曾经打了败仗,差点被邓艾斩首。后来和钟会一起诬陷邓艾,估计也算就是为了私仇吧!)可见,为人处事,与同僚关系也很重要,关系不好,有人想整你,即使你是清白的,也没有人愿意为你辩白。(跟魏延差不多,都是和同僚关系不好,关键时刻没人帮你)

关于钟会之死,就比较简单了,那是真谋反,而不是被人诬陷,而是自己有叛逆的野心。这个算是自己作死。



其实,邓艾钟会之死,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蜀国已经被灭亡了,而吴国暂时不打算消灭。所以认为他们二人留下是祸患,从而赶尽杀绝。

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就是这个道理。在司马家族需要你时,可以给你高官厚禄,不需要你时,对你赶尽杀绝。


遨游文史世界


三国到后期,曹魏司马家专权,263年8月,司马昭定下先灭蜀后灭吴之策,诸葛绪和邓艾各统兵三万,钟会统兵十万,卫瓘做监军,三路大军浩浩荡荡直奔蜀国杀来。   

魏军在剑阁遭姜维奋力阻击,进退维谷,邓艾出奇谋偷袭阴平成功,绕开蜀汉军队的防御体系,袭取江油、涪城,攻克绵竹中击斩诸葛瞻,偏师直捣成都,迫使蜀后主刘禅自缚而降,邓艾兵不血刃灭了蜀国,刘禅命令在沓中屯田的姜维放下武器就地投降。

邓艾受降后主刘禅,为了尽快稳定局面,自作主张按照东汉邓禹的做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拜刘禅行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蜀中文武大臣都有封赐,各州郡的地方官员他都一一加封。他在绵竹筑台昭示自己的战功,和蜀中官员打的火热,几乎天天大摆酒宴。众官员一齐跪拜邓艾说:"当誓死效忠邓公".

邓艾建议将刘禅留在蜀地并善待,封其为扶风王,赐给他财产,封其子为公候,以显示魏国的宽容大度。假如把他押送回洛阳,东吴就会认为魏国不善待降君,就会拼死抵抗。同时再留下魏军两万,蜀国降兵两万,在蜀地打造船只,佯装攻吴,可使吴国畏惧,不战而降。

司马昭令卫瓘传话给邓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司马昭的意思很明白,任何大事小情都必须上报朝廷,不能擅作主张。邓艾不以为然,认为大丈夫领兵在外,凡是有利于社稷国家的行为,专断一些也无妨。

司马昭认为邓艾手握重兵,假如他有异心,想利用刘禅的影响割据西川,麻烦就大了!同时钟会和卫瓘的手下在朝中散布邓艾有谋反之心,欲在蜀中立国称帝的谣言,这些更加深了司马昭的怀疑。   

司马昭于是密诏钟会接管邓艾的军队,押解邓艾回国,邓艾天真认为自己"身正不怕鞋歪,"连同儿子邓忠一起坐着牛车回国了。   

接到命令后,姜维向钟会投降,并说邓艾竖子,行险侥幸,论战功不如镇西将军多矣,钟会大喜,引为知己,下令禁止部下抢掠,礼贤下士,安抚蜀地官吏。

钟会,魏国重臣钟繇之子,自幼才华横溢,精通玄学,为人骄傲自负,出兵伐蜀前志得意满,异心已露端倪,在攻蜀汉时,就曾借故收了诸葛绪军权,把三路军并为二路军,此时听得蜀汉首将姜维的恭维,相见恨晚。

姜维发现钟会野心勃勃,姜维想利用钟会的野心,怂恿钟会诛杀和扣押将领,暗自打算趁机杀掉钟会。   

钟会自认为手中掌握着魏国将近20万的军队,成功可成为一代雄主万古留名,万一失败,退而做个蜀汉王也是不错!不料密谋被魏将胡烈探知,胡烈等人及各营官兵为营救本部将领一起响应,蜂拥冲入蜀宫,在混乱中,钟会被乱刀砍死,姜维由于心绞痛发作,见大势已去,拔剑自刎。监军卫瓘怕邓艾对他秋后算账,派护军田续追至绵竹西杀害邓艾父子,至此三国后期三位杰出将领同归于尽。

这或许还是司马昭一石多鸟,早已策划的阴谋:

一、司马昭派自己的心腹师纂到邓艾军中,实际就是监视。师纂和钟会一起上表告发邓艾有意蜀中称帝,蓄意谋反。司马昭得到消息后,立即下令将邓艾囚禁起来,说明司马昭本意打算借机除掉邓艾的。

二、钟会独统大军,与蜀降将姜维密谋反叛。司马昭亲率十万大军进驻长安,命贾充率兵入斜谷,目的就是防备钟会造反。

三、钟会、邓艾灭蜀后手中握有近二十万大军,二十万精锐足以摧毁当时任何一个政权,加上钟、邓、姜维都是智勇双全、能征善战之士,老奸巨滑的司马昭怎能不早做打算?

为防止两位将军拥兵自重,割地称雄,司马昭先栽赃邓艾谋反,解决邓艾后,他杜撰了钟会欲谋反之事,同时为了彻底消灭蜀汉残余势力,顺势将姜维扯进其中一勺烩了。

所以不管钟会,邓艾如何闹腾,都如同孙猴子一样,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罗先生给这一回的名目是:“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依样画葫芦”,真是入木三分,完美诠释。


美丽青春您真痘


这灭国的大功,真的会让邓艾飘飘欲仙,自行封赏蜀汉投诚人员吗?不知道这是自寻死路的举止吗?邓艾出自寒门,自幼贫苦,勤奋好学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军垦屯有一定的才能,深谙兵法,被司马懿提拔,因功逐渐成为名将。这样的人物,不可能因为一时的自我膨胀,而给别人的弹劾造实据。

钟会出自官宦世家,是太傅钟繇儿子,由于庶出,受到歧视,但钟会非常争气,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受到朝廷上下的賞识 ,多次给权臣司马师,司马昭献奇谋,是魏国伐蜀汉策略筹划者,重要谋士任镇西将军,灭蜀后,踌躇满志。一切行为都在司马昭心腹监军卫瓘的监控之中。



灭蜀后,邓艾,钟会相互拆台,司马昭求之不得,曹魏的天下是曹操干辛万苦打下的,而司司氏掌控曹魏朝政权,纯粹靠政变篡夺获得,手握兵杈,时时提防带兵的大将,更何况邓,钟二人,谋略勇敢俱全,手握重兵,是欲上位的司马昭的心腹大患。以谋反罪,除掉二人,是司马昭旱已策划好步骤,等待时机到来,让心腹卫罐实施执行计划而已。


厚土高天识君


纵观整个事件的发展,邓艾之死,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政治触角不敏感,其二是被人嫉妒和陷害。   



钟会之死就比较简单了,野心膨胀,做事不秘,最后被乱军砍死。想了解更多详情,秉烛读春秋为你解读三国故事。

 一、 邓艾之死   

邓艾、钟会和诸葛绪奉大将军司马昭之命伐蜀。钟会统兵十万,诸葛绪和邓艾各统兵三万,卫瓘做监军。三路人马浩浩荡荡直奔蜀国而来。   

到了蜀国边境后,邓艾分兵2000人马,走阴平小路只插成都。邓艾兵临城下。当时蜀国国防空虚,成都也没有多少兵,仅有的两万禁卫军也被刘禅的女婿,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带出拦截邓艾去了。   

有鉴于此,后主刘禅在大夫谯周的建议下,自缚而降,邓艾兵不血刃灭了蜀国。刘禅命令在沓中屯田的姜维放下武器就地投降。刘禅果然是"扶不起的阿斗。"   



邓艾收降了后主刘禅,钟会此时还在剑阁和姜维死磕呢。邓艾抢得了首功,他为了尽快稳定局面,在没有请示司马昭的情况下,拜刘禅为骠骑将军,蜀中文武大臣都有封赐,各州郡的地方官员他都一一加封。   

他还在绵竹筑台昭示自己的战功,他和蜀中官员打的火热,几乎天天大摆酒宴。他对赴宴的官员说:你们这些人,幸亏遇到我了,换了别人早把你们砍了,你们知足吧。"众官员一齐跪拜邓艾说:"当誓死效忠邓公。"  

其实,邓艾说的没毛病。邓艾所做这些,无非是为了稳定蜀国形势,春秋君认为他没有私心杂念。但邓艾所做的一切,皆被钟会和卫瓘二人看在眼里。   

他两个正眼热邓艾抢了头功,正在冥思苦想如何向领导开脱自己寸功未立的说辞,看到邓艾如此行事,二人心头大喜,于是就给司马昭写了封密告信,信中诬陷邓艾有谋反之心,欲在蜀中立国称帝。  

 


讲真邓艾没来得及请示司马昭就大封百官,这确实有违上下级关系,但邓艾认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对司马昭给的建议和指导工作置若罔闻。这就引起了司马昭的怀疑。   

司马昭怀疑邓艾另有所图,误会他侍功而骄,任意行事,同时钟会和卫瓘的手下在朝中散布邓艾必反的谣言,所有这些更加深了司马昭的怀疑。   

此时邓艾大难临头而不自知,他上书要求封后主刘禅为扶风王,司马昭接书后,认为邓艾是收买蜀中人心,更认为邓艾反心昭然若揭。   

司马昭于是密诏钟会接管邓艾的军队,押解邓艾回国,钟会高高兴兴命人押解邓艾回魏国,邓艾此时还认为自己"身正不怕鞋歪,"连同儿子邓忠一起坐着牛车回国了。   

本来这事也就完了,邓艾回国向领导解释清楚不就没事了吗?邓艾也是这么想的,但事情出现了转机。钟会之死,牵连到了邓艾,钟会死后,邓艾也被杀了,这事暂且放一下。先看看钟会怎么死的吧。   

二、钟会之死   

其实钟会之死很简单,他是受姜维鼓动造反的。话说蜀国灭,后主刘禅投降,姜维接受刘禅诏书,就地放下武器,投降钟会,当时全体将正在剑门关死磕钟会十万大军。听到国灭皇帝降,一个个气的用刀砍石,姜维气的说,陛下就不能忍一时吗?为何早早就降了?  

 

(钟会和卫瓘)

但事实不可改变,姜维转念一想,计上心头,于是命令全体将士放下武器,投降了钟会。   

姜维投降了钟会后,钟会对姜维很够哥们意思,二人很快情同手足。原来姜维投降钟会是有想法的,他发现钟会此人野心勃勃,姜维想利用钟会的野心,怂恿他谋反,这样的话,钟会谋反成功,姜维杀钟会,然后迎刘禅复立。   

姜维计划的不错,但事情没有按照设想进行。   

姜维劝钟会造反,鼓动他说,你手中掌握着魏国将近20万的军队,现身在异国他乡,假如造反成功,一统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成为一代雄主万古留名岂不美哉?姜维进一步鼓动说,假如万一失败,退而做个蜀汉王,效仿刘备刘皇叔也不错吧!   

钟会一听,满心欢喜。"就这么定了,杀了司马昭,咱也过把皇帝瘾。"钟会得意的说道。姜维接着说道:"要造反,如何对将士们解释呢?"不等钟会回答,姜维接着道:"郭太后新亡,你就假借郭太后遗诏,就说郭太后有遗言,让你杀司马昭,为国除害。"钟会听后连连称是。   

次日,钟会邀来众将官,说明造反情况,众将官不知所措。钟会怕他们哗变,把将领拘禁了起来。   

当时钟会手下有个心腹,他曾是护军胡渊的朋友,他于是把钟会拘禁将领,要谋反的消息告诉了胡渊和监军卫瓘,因为胡渊的老爸护军胡烈也被钟会拘禁了。   

胡渊和监军卫瓘得到消息,连夜带兵解救了他的父亲和众将领,这些人发动士兵叛乱,在混乱中,钟会被乱刀砍死,姜维由于心绞痛发作,见大势已去,拔剑自刎了。这就是钟会和姜维被杀的过程。  


 

三、邓艾被钟会连累而死。   

钟会被乱刀砍死的时候,邓艾恰好被押解到了魏国边境了,眼看就要踏上回家乡的路,眼看就要洗清不白之冤了。然而,命运发生了逆转。   

当钟会被杀后,这些将领觉得邓艾才是自己的领头人,众将商议命人快马追回邓艾,还让他回来做自己的领导。   

此时卫瓘犯嘀咕了,邓艾回来后,自己和钟会诬陷邓艾的事就暴露了,邓艾做了领导,卫瓘能有好果子吃吗?   

卫瓘愁眉不展,护军田续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对卫瓘说,监军尽可放心,我马上骑快马赶在他们之前,杀了邓艾不就一了百了了吗?   

卫瓘大喜过望,原来邓艾曾经惩罚过犯了错误的田续,田续正好接机报仇,最后,田续杀了刚要踏上国土的邓艾和他的儿子邓忠了。   

综上所述,邓艾死的很惨,死的不明不白,死的有点冤枉,死的窝窝囊囊。但也有自身原因,就是目无领导,政治头脑简单。   



(姜维自刎)

钟会死的也很惨,他死在自己的野心之下,死在姜维利用之下。 这也是三国演义中,姜维一计杀三士的故事。  


秉烛读春秋


在三国末年,曹魏政权出了两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一位是邓艾,一位是钟会,他们是三国后期的翘楚之辈,他们俩最大的功绩就是合力灭掉了蜀国。而邓艾的奇袭阴平之计则是灭蜀国的关键一战,正是这一战让曹魏获得了对蜀国征伐的决定性胜利。那么把蜀国灭掉的钟会与邓艾应该是被大力嘉奖的,为什么最后死的都很惨?


邓艾,大家都了解,在历史上赞誉是很高的,是一位天才军事家,与姜维数次作战而不败。正是由于他的谋略,魏军才能取得对蜀国的胜利,可是为什么有如此功绩的邓艾会被杀死?让我们接下来进行探讨。第一,邓艾在取得对蜀胜利以后,过于恃功自傲。


《三国志》记载到: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群司各随高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使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


通过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到邓艾犯了大忌,他竟然敢私自承制拜宫,这是犯了天子忌讳的,司马昭都警告了邓艾,他令卫瓘传话给邓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可是邓艾并没有领会,还上诏说:“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邓艾如此不识眼色的为自己辩驳,只会招致奸恶小人的诋毁,他自身原因是他最后惨死的重要原因。


第二,遭人诋毁陷害。史书记载到:“锺会、胡烈、师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变衅以结”。正是这几个人向朝廷告邓艾的黑状,想把邓艾置于死地。邓艾之前的行为本身就引起了朝廷的反感,加上这几个人煽风点火,不死都难。钟会巴不得邓艾死掉,以便自己统领大权,钟会把诸葛绪干掉就是同样的情况。而抓捕的卫瓘呢,也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正是他把邓艾与钟会双双害死,他深夜去抓捕邓艾,并命令邓艾手下不准动手,让邓艾束手就擒。总之,邓艾死的很冤,抓的时候都没有反抗,就像邓艾自己说的一样:“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于今日矣。



说完邓艾,咱再说说钟会为什么失败被杀,钟会被人评价为“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这样的评价说明钟会有谋略与野心,但是一旦膨胀了,就会给自己灾祸,他的谋略在于平定诸葛延与毌丘俭之乱,他的志迂在于他入蜀的称王野心,这导致了他的灭亡。钟会在入蜀后,势力不断坐大,诸葛绪与邓艾都已经不再是自己的障碍,自己又掌握精兵强将,于是决定反叛自立为王,并于姜维联合在一起。加之他得到来信说贾充率步兵和骑兵万余人入斜谷,驻扎在乐城,司马昭也驻兵在长安,于是他被迫加快反叛速度。可惜的是他没有做好准备,用拙劣的手段起兵,底下的众将领也表示不服。促成钟会失败的是他手下丘建,他把钟会叛变消息传给了胡烈,胡烈便对外造谣说钟会要坑杀将官,于是军心动摇,加上钟会对杀将官犹豫不决,使得军队作乱,钟会与邓艾便在兵变中死亡。由此可见,钟会的死一在于他自己策略的错误,缺乏果断,准备不足,没有联络广大士兵。二是手下的叛变,让自己腹背受敌,加上卫瓘的讨伐,使得自己在兵变中被杀死。


两位杰出军事家的结局都很惨,他们没有想到面对他们的结局会是死亡。这对邓艾是不公平的,他并没有谋反之心,反而被杀,而钟会就是咎由自取,可怜姜维陪他一起送死。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历史百家争鸣


钟会是自作自受。他自己有野心,想取司马昭而代之。

钟会出身豪门,父亲就是曹魏开国大臣钟繇。他本人支持司马师、司马昭,是这俩兄弟的心腹谋士,为他们稳定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司马昭想灭掉蜀国的时候,只有钟会表示支持。之后钟会就带领18万魏军精锐部队,发动了灭蜀之战。

钟会的打算,就是想趁着手握魏国主力部队的机会,取代司马昭、统治魏国。他准备在灭掉蜀国之后,再回师打下长安、洛阳,一统天下。如果失败的话,就像刘备那样割据蜀国。

所以钟会就找借口除掉了魏军的其它重要将领,比如诸葛绪、邓艾都被他抓了起来。

但钟会反叛司马昭的准备并不充足。他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掌控魏国部队,魏军将士大多都并不支持他。司马昭也对他有了怀疑,准备亲自带兵去长安,并派另一心腹贾充带兵进入汉中。钟会想与姜维结盟,但姜维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最终钟会反叛失败,被魏国将士杀死。

邓艾被杀,则源于他的居功自傲。灭蜀之战,邓艾立下了第一大功。之后他就得意忘形,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在蜀地作威作福,自行任命官吏,做事都不请示朝廷,还对司马昭摆架子。钟会想谋反,就要先除掉邓艾。于是钟会就上书诬陷邓艾谋反。邓艾的傲慢表现,让司马昭以及其它将领都很厌恶。最终邓艾被逮捕。后来钟会谋反、蜀国大乱。魏国将士在杀了钟会之后,又顺便杀了邓艾。


国史拾遗


三国到后期,曹刘孙老三家颓象已露,曹魏司马家专权,蜀汉姜维避祸屯田沓中,263年八月,司马昭定下先灭蜀后灭吴之策,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蜀汉,征西将军邓艾率兵三万余人,牵制蜀汉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的主力;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余人,进攻武都以切断姜维退路;钟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率主力十余万人,打算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又以廷尉卫瓘为镇西军司马,持节监督邓艾、钟会等人。姜维据守不当,钟会军得以长驱直入汉中,退路又被诸葛绪截断,无奈声东击西,骗过诸葛绪偷过桥头关,回师守剑阁,与钟会相持多日,魏军无法攻下,打算班师。


此时邓艾持不同意见,认为可以兵行险着,从阴平入蜀中,于是率本部奔剑阁南边转进,走山险隘道几百里,克服艰险到达江油,威迫守将马邈投降,再挥师绵竹,杀死诸葛瞻,兵围成都,刘禅投降并命令前线军队放下武器接受魏军安置。(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接到后方投降消息,蜀汉在剑阁的将士恨难自抑,恸哭不已,姜维向钟会投降,并说邓艾竖子,行险侥幸,论战功不如镇西将军多矣,钟会大喜,引为知己,下令禁止部下抢掠,礼贤下士,安抚蜀地官吏。


钟会,是曹魏重臣、司马懿好友太傅钟繇的小儿子,自幼才华横溢,精通玄学,司马掌权后,钟会归顺司马家,成为显贵,与满朝权贵交好,曾评价曹髦“才同陈思,武类太祖”,献策阻止了曹髦的夺权并杀害名士嵇康,是司马昭的心腹,为人骄傲自负,出兵伐蜀前志得意满,异心已露端倪,在攻蜀汉时,就曾借故收了诸葛绪军权,把三路军并为二路军,此时听得蜀汉首将姜维的恭维,相见恨晚。(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而邓艾,牧童出身,为司马懿所赏识,曾参与平定淮南之乱,拒吴拒蜀屡立战功,在屯田上献有长策,为朝廷上下所看重,是姜维的平生大敌兼克星,这时攻下成都,不意成就不世功业,也膨胀起来,自作主张按照东汉邓禹的做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拜刘禅行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对蜀汉群臣,也分配官职,若无君王足够信任,此举不啻于擅权造反。钟会把邓艾的所作所为上报,并篡改他上送朝廷的表章,其时,曹魏内外都认为邓艾即将造反,朝廷下诏书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用槛车送来京师。

除去邓艾后,三路大军只剩钟会一路,钟会自以为得计,日夜与姜维商量大事,姜维为兴复蜀汉,曲意逢迎,怂恿钟会诛杀和扣押将领,暗自打算趁机杀掉钟会,恢复蜀汉。密谋被魏将胡烈探知,胡烈等人及各营官兵为营救本部将领一起响应,蜂拥冲入蜀宫,杀死钟会和姜维,被误杀的蜀汉降官不在少数。(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监军卫瓘怕邓艾对他秋后算账,派护军田续追至绵竹西杀害邓艾父子,至此,三国后期曹魏蜀汉三位杰出将领同归于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