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直播遇冷、單車賣身、貨架撤櫃……創業的風口你還敢追嗎?

豬沒飛起來,卻死了很多追風的少年!

直播遇冷、單車賣身、貨架撤櫃……創業的風口你還敢追嗎?

曾幾何時,多少創業者被雷軍一句“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鼓舞的激動人心,於是各位創業者拼命尋找風口,拼命趁風口,沒在風口上也要給自己設計一個和風口沾邊的業務名稱,彷彿這樣,自己的公司就能成為那隻順勢騰飛在風口上的豬,像朝陽一樣冉冉升起,光芒萬丈,自己也能順勢登上福布斯財富榜,走上人生巔峰。

然而,更多時候,這些所謂風口上的豬並沒有因為風口而騰飛,他們可能真的是豬,但是風口卻不一定是真風口。因此,他們通常被吹起來不久後,就跌入了深淵,與他們一同跌入的,有無數追風的少年,還有無數想趁著風口大賺一筆的投資人。這些投資人被虧的血本無歸,投訴無門,只能痛恨自己辨別真偽風口的能力實在太差。

今天,我們就來理一理近幾年都有哪些偽風口坑壞了創業者和投資人。

01、無人貨架

去年下半年,無人貨架突然火爆了,備受資本青睞。一時間,各種品牌的無人貨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果小美、便利蜂、猩便利.....40多家無人貨架公司以氣吞山河的勢頭,拿下資本30億元融資。然而,這個行業融資速度遠遠趕不上燒錢補貼的速度。跑馬圈地攻佔辦公室大半年後,無人貨架開始頻繁撤櫃、節節潰敗。

伴隨風口極速回落的,頭部玩家果小美似乎也沒有逃過。從2017年6月末獲得第一輪融資,到爆出果小美已撤退傳聞,只經歷了240天時間。

業務覆蓋59個城市,鋪設貨架終端近10萬臺,無人貨架當家花旦果小美瘋狂擴張1年後,傳出倒閉的消息。

今年5月4日,無人貨架頭部玩家“果小美”解散的消息流出。這則消息大意為,果小美即將解散,貨架上的食品免費贈送,大家江湖再見。儘管果小美官方微博迅速澄清這是造謠,但果小美多地撤退貨架、業務停滯已成事實。

無人貨架行業裡糟心的不止果小美一個。便利蜂因供應鏈短缺大規模撤櫃、猩便利被爆拖欠部分供應商貨款........無人貨架似乎真的“涼了”。再過不久,或許街頭露天場所堆積如山的廢棄單車旁,將出現被遺棄的無人貨架。

一位投行人士說,“VC已經聞無人貨架色變了。猩便利和果小美就是個碎錢機,把整個行業都帶溝裡了。去年猩便利虧欠供應商貨款的事,波及了全行業,供應商基本不給無人貨架企業賬期了,這對創業公司來說壓力非常大。”

只是沒想到這陣風停的這麼快,無人貨架很難再拿到錢。

02、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們

2017年,共享經濟似乎迎來了風口。

共享單車的兩大巨頭摩拜和ofo紛紛以“新四大發明”之名走出國門;美國共享辦公大咖Wework進入中國;共享雨傘、共享服裝、共享洗車、共享籃球等等打著“共享”旗號的項目也頻頻亮相。IT桔子發佈的季度報告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共享經濟領域投資58起,融資481.63億,約佔整體市場融資的30%。

然而,這股共享經濟的風並沒有刮多長時間,2017年中旬便開始出現了“偽風口”的狀態。

隨著資本和政策的收緊,靠資本推動、盈利模式難尋的共享經濟遭到衝擊,“倒閉潮”蔓延到各個共享領域。一家又一家的共享單車倒閉;3萬把共享雨傘一週內全軍覆沒;剛剛開業的共享睡眠倉被關停;陸續有共享充電寶公司被資方勸退。一年來有接近20家以共享為概念的企業正式宣佈倒閉,退押金難隨之成為行業通病,公眾對共享經濟漸漸失去信任。

除了投資ofo、摩拜的投資人收穫了回報,其他的跟風者皆全軍覆沒,就連單車巨頭——摩拜最終也選擇了賣身美團。

如今,人們除了出地鐵偶爾騎一段共享單車外,還有誰會提起其他的共享項目呢?

03、O2O

2015年,o2o成為互聯網新寵,不管是百度入局,阿里巴巴做口碑,還是美團、大眾點評、餓了麼,巨頭們都在不斷完善o2o服務。

然而,不到兩年時間,這個風口已經過了,大量的洗牌吞併出現,O2O市場一片哀嚎,死掉的項目不勝其數。上門洗車平臺相繼倒下,大廚上門平臺門可羅雀,生鮮上門屍橫遍野……太多靠燒錢為生的O2O項目終於耗盡了資本的熱情,O2O死亡名單越拉越長。有媒體曾做過統計,截至2016年上半年,之前拿到投資的數千家O2O企業,只有不足四分之一進入B輪,其餘的都走到了生死邊緣。

O2O項目倍受質疑,資本撤離,2015年的投資低潮期由此而來。

根據艾媒諮詢權威首發《2016-2017年中國O2O市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O2O市場規模達到6659.4億元,較2015年增長42.7%,由於市場剛需拉動,即使在資本遇冷的環境下,2017年中國O2O市場規模仍將保持緩慢增長,達8343.2億元。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各行業O2O市場領域不斷拓寬,用戶需求逐漸被放大。但是,隨著用戶消費行為趨於理性,“偽需求”泡沫被戳破,不同行業O2O模式推進過程略顯艱難,造成大量O2O創業公司由於企業虧損嚴重、資金鍊斷裂而倒閉,行業規模發展受到限制。

04、VR

在中國,VR創業來勢兇猛,席捲全國,前年這個時候,創業者們高喊“2016年是VR元年”。

熱潮之下,從未涉足VR的公司也殺了進來,動靜最大的當屬阿里。阿里先成立了VR實驗室,在影視和購物兩個方向發力,其中影視內容輸出到優酷平臺,購物方面則是啟動了Buy+項目。雙十一時,Buy+項目正式發佈。

其他大公司也沒閒著。騰訊在2015年12月公佈了側重於遊戲方向的VR平臺戰略;樂視發佈了側重影視方向的VR內容生態;小米成立了探索實驗室,其首個科研項目就是VR;錘子當時也宣佈進軍VR領域;華為推出了自己的VR眼鏡,有些型號的手機還配發類似谷歌Cardboard的簡易VR眼鏡。

風口之下,投資人和創業者相談必稱“VR”,要不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

但也有評論人指出,“VR的確是下一代計算機平臺,同時也是一群浮躁創業者的墳墓!”興沖沖衝進VR領域的創業者沒有想到,這句話竟很快變成了現實,“VR元年”還沒有展開就結束了。

2016年9月開始,VR公司倒閉、轉型、裁員的消息不斷見諸媒體,涉及的企業包括暴風魔鏡、米多娛樂、眾景視界等。曾發佈過鹿晗VR演唱會、拿下《我是歌手4》和吳亦凡IP的米多娛樂,更被傳出欠薪新聞,其不少前員工向媒體反映,公司拖欠他們半個月到4個月的工資,“整個技術部門半年多的工資都沒發!”

暴風魔鏡的處境可能更具有參考價值,這家出身於“妖股”——暴風科技的VR頭盔公司在2016年10月20日被曝出裁員新聞,據報道,團隊規模從500多人裁減到300人,辦公室空了一半。好在其母公司家業大一些,相關善後工作都已處理妥當。

事後,暴風魔鏡CEO黃曉傑在接受採訪時稱,“這次的資本寒冬很冷。”

05、3D打印

2013年,大量的3D打印專利保護到期,以美國Stratasys公司為首的老牌3D打印製造商釋放一大批專利,降低了許多企業進入3D打印領域的門檻。這帶來了硬件市場的繁榮,更讓3D打印的風潮從海外刮向了中國。

同年,國內開始加大對3D打印的扶持力度,資本市場也對3D打印的前景十分看好,推動了中國第一波3D打印創業潮,像老牌3D打印企業北京太爾時代就在2014年初獲得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從那時起,初創企業開始遍地開花。一些創業者只是購置了若干臺桌面級設備,便打算賣3D打印模具、手辦和人像了。在這些面向消費市場的創業項目中,擴張規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3D打印照相館和提供3D打印服務的平臺。

3D打印照相館被視為3D打印向大眾普及的先行者,發展的比較好的可以開出幾十家連鎖店,每家店每天能接7到8個單子。在短暫的獵奇後,商業模式的問題開始顯現。

3D打印價格昂貴,很難讓消費者接受。其次,人心浮躁,期望3D打印機可以在不培育市場和用戶的前提下直接進入家庭市場。2015年是一個分水嶺,部分急功近利的投機商製造了成批低質量的3D打印設備,破壞了3D打印領域的口碑。另外,3D打印之所以“火”,不排除投機商借概念炒一把,將3D打印渲染成“萬能打印”,而忽略了其應用領域和範圍。這使得部分不成熟的產品在走向消費市場時,讓消費者看了大跌眼鏡,更進一步誘發了社會輿論本能的逆反。

消費者的失望情緒加上低迷需求逐層累積,令資本方也逐漸看清3D打印的侷限性,繼而導致大量創業者的融資無法及時跟進,帶來沉重的打擊。

06、P2P

在過去的兩年,P2P平臺在國內經歷了野蠻增長。

2016年,國內股市將近下跌了10%,而P2P平均貸款收益率在10%以上,將近是銀行存款收益率的3倍,許多人在沒有更多可選項的情況下,只能將資金投向P2P。

然而,隨著監管機構對行業亂象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整頓工作,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日子正在變得“很難過”。

2016年,風投對金融科技的熱情衰減,而這種衰減主要表現在對借貸初創的投資方面,保險科技和監管科技逐漸代替網貸平臺成長為了新的投資熱點。相比於只針對互聯網,更實質的業務將是未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一個發展趨勢。

2017年,P2P平臺的數量逐漸減少,更有不少網貸公司出現了估值縮水的現象。監管的收緊、資本的流出以及政府的“冷落”將令風口的“豬”們隨時面臨著摔落到地的危險。

07、直播

2016年,我們還沒有來得及做好迎接的姿態,就急匆匆的在資本寒冬的呼聲中進入了“全民直播”的時代。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當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億1000萬,其中,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億2500萬,佔網民總體的45.8%。保守估計,具有即時、鮮活、親近等優勢的直播平臺超過500家。

可以說網絡直播以鋪天蓋地之勢席捲了整個互聯網行業,成為其中最火的熱點。但隨著行業內大量平臺的誕生和資本巨頭湧入,問題開始逐漸顯現:直播服務的運營成本正在急速增加,商業模式同質化也日益嚴重。而這兩大問題導致眾多直播平臺幾乎難以盈利,只能鏖戰在燒錢混戰階段。

廣電總局在這個節骨眼上下發了通知,責令映客、花椒、一直播、小米直播、六間房、快手、在直播等直播網站進行全面整改,更加速了整個行業的洗牌。

這種變化體現在直播巨頭陌陌的身上更加明顯。

2016年直播元年來臨,早已佈局直播的陌陌全面轉型,直播業務氣勢如虹。當年全年財報顯示,2016年陌陌淨營收5.5億美元,同比增長313%,其中直播業務佔比80%;淨利潤為1.45億美元,而2015年淨利潤僅為1370萬美元。

然而,這份歷史最佳財報發佈之後,火了一整年的直播熱潮退去。陌陌的直播付費業務開始下滑,付費用戶增量不再,投資方開始逐步減持股份。從2016年Q3到2017年Q1,阿里和經緯中國多次減持,阿里從持股21%下降到5%以內,直接退出主要股東行列,累計套現9億美元以上;而經緯從持股17.2%下降到10.6%。同時,唐巖本人也通過減持套現1.5億美元。

昔日紅極一時的直播,也沒能逃脫“偽風口”的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