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隐形战机打隐形战机,大家都隐形,火控锁定不了对方,而且甚至己方预警机都定位不了,那空战还怎么打?

林梓源


隐身飞机并不是不能发现,只是相比传统飞机,发现的距离更短罢了。哪怕是美国人自己的F-22,在E-3D面前被发现的距离也超过100km,Su-35S能在40km距离发现并锁定迎头的F-35。哪怕是40km,相比现在使用的中距空空导弹的射程也更大了。

近20年来反隐身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飞机本身的隐身技术其发展却趋于停滞。长波雷达,基于新一代软件系统的有源相控阵雷达,IRST综合光电孔径系统。在这些新一代反隐身器材面前,隐身飞机的优势正在一步步被磨平。

IRST综合光电孔径系统因为探测原理基于光学,隐身飞机的外形和涂料对它毫无作用,新一代先进的IRST对F-35大小的隐身飞机的识别距离已经扩展到了接近50km的水平,未来还会更高。 长波雷达也能在相当远的距离上进行早期预警得出隐身飞机的大概方位并让短波火控雷达进行定向精确扫描。

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大家都隐身了然后变成视距内格斗的说法。飞机隐身带来的最大优势是因为发现距离的缩短,在战场态势上取得优势,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在局部取得优势,因为实际战场上的空间跨度是很大的。

未来五代机的空战也仍然将和四代机一样,大多数战斗仍然是超视距对射中距弹开始,如果双方都不想脱离则进入视距内格斗。虽然隐身飞机被发现的距离更短,偷袭会更加常见,但是空战中的大部分时间仍然将是超视距的。

因此,飞机隐身性能对空战效能的贡献将会变小,超音速飞行能力,速度将更加重要。如今的F-35这样的中型五代机甚至都无法完全替代F-15这样的重型四代机。


贞观防务


我是军事观察员东旭,我来解答

现代战争中的第四代战机最重要的一项性能就是雷达隐身。所谓的雷达隐身就是利用飞机的外形设计和吸波材料让机身产生较小的雷达反射波进而在敌方雷达上无法被识别。最早的四代机出现在美国,随后中国和俄罗斯也有了自己的四代机。那么问题来了,四代机之间是如何进行空战的呢?

恭喜你,花生发现了盲点。

四代机实际上在空战中扮演的地位与特种兵极为相似,其主要作用就是利用隐身战机的优势完成对敌方纵深地区的隐秘突防,对敌方的加油机、运输机、预警机等关键战机进行偷袭打击。因此四代机最主要的敌人就是给这些大飞机护航的护卫机,包括中型战斗机和重型战斗机。

这些常规巡逻战机一般为三代主流战斗机,机载雷达除了部分三代半战机为AESA外大多只有多普勒和机扫,根本拿四代机没办法。

至于四代机与四代机,他们几乎不存在擦肩而过的机会,那我们架设两方在目视距离上发现了对方

战机的侦查的锁定设备不仅仅只有雷达,还有红外光学侦测系统,即EOTs系统。这套系统允许飞行员手动操作(一般是头瞄)锁定敌方飞机。无论是近距离战斗中还是与四代隐身战斗的战斗中都可以利用这套系统完成打击。不过这套系统也有缺陷,就是其侦查和制导距离远不如电子雷达远。常规的百公里以上的机扫雷达,EOTs一般只能做到40公里-20公里级别。目前中国的四代机和新造的三代战斗机都拥有这套系统。

再有一个就是由雷达防空侦察网络组网,数据链传输组成网络。多台多角度多基雷达组成防空网络,从不同角度利用雷达对四代机进行侦测,在综合多个雷达的信息后就可以确定四代机的位置,亦可通过数据链连接使用中远程防空导弹对其完成击毁。


军事观察员东旭


隐身飞机出现以来,对于反隐身争论一直喋喋不休,主要原因还是现在技术反隐身难度还挺大。

隐身飞机相遇的可能性很小,必定隐身飞机种类虽多,但还没到普及的时候,现在的隐身飞机都是掌握在强国手里,强国之间对于武力都比较克制,必定都不是吃素的,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了。但是隐身飞机一旦遇到同样的对手,以现在的技术,空战绝对难打,而且有可能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隐身飞机之间首先要对比探测设备,目前已知能探测隐身飞机的手段有多种,米波雷达、光学雷达、红外探测、量子雷达。

米波雷达以超长波段多波次探测,最后综合回波发现隐身飞机,准确率很高。缺点是辐射源明显,体积大,精度低,地面预警还行,不适合装到隐身飞机上。

光学雷达是以光学特性为原理,和人的眼睛同样的道理。所有物体都有光学特性,在光学雷达面前没有隐身。缺点是覆盖范围不理想,容易受天气影响,光学雷达的跟踪锁定能力低,容易丢失目标,目前主要用于工业和航天。

红外估计都比较了解,红外是跟踪热源,喷气飞机发动机气流温都度超过1000度,红外特征非常明显,而且机体温度也不低,红外的特点就是超精准。缺点是探测距离不理想,易受诱导。

量子雷达是个新玩意,原理是量子虚无状态感知,只要有实体进入量子纠缠覆盖范围,挤占虚无空间,量子可以复制出实体形状,只要是实体的,都能被发现,而且什么形状都知道。缺点就是还在实验室。

能探测隐身飞机的手段很多,但是能用到飞机上的寥寥无几,隐身飞机之间的探测,除了量子雷达比较理想,在量子雷达堪用之前,隐身飞机可以走综合探测的路,多种手段综合使用,发现隐身飞机并不难。不过稳定跟踪的距离不会太远,所以隐身飞机狗斗的可能性很高,而且辅助军种帮不上大忙,就别提什么体系作战了,都是瞎扯蛋。



晚风153510956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自空战进入喷气时代之后,在打飞机和防被打的较量中,空战的玩法那可是随着这种较量被悄然改变了。一开始,大家还是比较和谐的。你喷气式飞机只要飞得够高,我的防空炮就够不到你,相安无事。

但到60年代,随着防空雷达与地空导弹这对组合上位。喷气式飞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号称谁都打不着的U2都让咱拿竹竿捅下来了5架,残骸都被搁博物馆参观了。越战中,中国防空部队用红旗2导弹与高射炮的组合击落美军战机1707架,直接把高空炫技的美军打懵了。在中东,埃及的萨姆6导弹让以色列开战三天,就损失一百三十多架战机,差点让以色列空军被团灭。

因此,面对咄咄逼人的防空雷达和导弹,各国在军机设计上开始走起了分支路线,一种是高空高速,让你导弹够不着也追不上,代表机型就是眉目传情了一辈子却从未交手的SR71和米格25。

而另一种就比较有意思了,话说你们玩吃鸡的时候见过“伏地魔”不?没错,那时候许多国家的空军都甘当“伏地魔”,不仅像F4、B52这类机型放低姿态。甚至还有专门执行这种战术的飞机,就比如美国的F111、B1B轰炸机,以及英国的狂风

在离地50—100米的高度,以1—2马赫的速度狂飙900-1000公里。躲开防空雷达的探测,轻松送炸弹上门。低空超音速突防在7、80年代那可是主流玩法。甚至在80年代,英国还打算将这种思想灌输给咱们,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卖狂风战机。说起来,狂风战机,特别是它的防空截击型对于咱们而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毕竟我们的确需要一款高性能的截击机,并且狂风的航电、雷达、飞控、航发都要远胜于咱们的歼8-2和正在搞的飞豹。但问题是:咱没钱。当时英国人要价200亿美刀。但我们掏不起,所以这单生意只能告吹了。

不过如今看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91年海湾战争,开战仅10天,英国皇家空军就损失了6架狂风,大多数都是在低空突防或者低空轰炸地面机场时被防空炮或单兵防空导弹击落的。由此也证明了一点,在防空体系完备的目标面前,低空突防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特别是随着预警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空中预警平台已经可以对特定空域内的高、中、低空目标进行识别,并引导空域内的友军单位进行歼灭。所以说,在这个天空之眼的凝视下,传统的高速突防已经失去了意义。由此,随着预警机、雷达、地空导弹技术的不断完善,各主要国家都建立起了极为严密的防空网络。也将军机设计逼上了又一个分水岭:隐身化与防区外打击能力。要么选择像F22那样利用低可探测性渗透进敌方防空网,完成进攻任务。要么选择在敌人防空网之外,防空导弹打不到的地方,利用射程很远的精确制导弹药给目标送去炽热的关怀。总之就是:防空雷达导弹太可怕了,不跟你硬刚。

那么问题来了,对我们而言,防区外打击与隐身技术到底选哪种好呢?空军大佬表示:我全都要!所谓艺多不压身,所以,我们不仅有了能挂载长剑10巡航导弹的轰六K、能挂在大型反舰导弹的歼16。我们也有了能与F22一较高下的歼20。那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最标准体现。

虽然在未来,隐身化才是战机发展的最终趋势之一,但这并不代表传统战机就再无用武之地。相反,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空军而言,向歼16这类传统战机依然是守卫祖国领空的重要力量。发展总是需要过程。而我们所做的就是要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迷彩虎军事


“麻辣战争”头条号团队认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发生两款隐形战机进行真正空战的情形,因此,当未来有一天,战场上两款隐形战机进行决战时,究竟改怎么打,这应该是美、俄、中都在摸索的事。

隐形战机的隐形,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雷达反射截面小,距离远了,雷达难以发现,但是距离近到一定程度,预警机,战斗机的雷达是可以发现目标。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A、B两款隐形战机相互接近时,首先比的就是谁的雷达反射截面小,谁的机载雷达探测能力强,综合能力强的一方有大概率会首先发现对方,那么必然会先敌开火,不能说一定会击落对方,只能说占据了首先开火的优势。

如果首先开火的A战机未能击落对方,这个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导弹的雷达也不容易锁定对方,而且当今隐形战机的机动性都很强,躲避导弹的能力就强。

当双方进一步接近时,B战机也发现了A,会立即发射导弹,虽然它攻击是迟了,但距离更近,对A战机的威胁也更大。

这时,除了被隐身性能,还要比空空导弹的性能,谁的导弹性能高,获胜的概率就大。

一般来说,A、B战机的驾驶员都愿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视距外交手,和对手比比装备和飞行技术就可以了,没必要进行近距格斗。

不过,俄罗斯战机一向以高机动性而著称,因此,如果是苏57对阵F35,苏57驾驶员一定会争取进入视距内格斗状态,让“肥电”明白什么才是战斗机的高机动性。

欢迎评论“麻辣战争”头条号观点,相互切磋思想,关注我们,给你一个思想的磨刀石。


麻辣战争


首先纠正大多数人的一个误区,有人认为五代机隐身战斗机都互相发现不了对方,火控雷达更锁定不了对方,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五代隐身战斗机,为隐身所做的各项努力都是为了尽可能的缩小雷达的发现距离,不用凭借着强大的防空体系,就算苏57的雪豹-E型雷达,也能在90KM的距离,发现F22并且发射导弹。而F22发现苏57的距离推测大约是120KM。所以说并不存在发现的了发现不了的问题,问题是一方想尽可能远距离的发现战斗机,一方想尽可能近的让雷达发现自己。


说到这了虽说说一下机炮的问题吧,歼20没有机炮这个问题一直被大家所争论,那么机炮在现代空战中的作用到底还有多少?机炮的有效距离是1000米,理想是400-600米左右,1000米这个距离对于五代机来说,实在是太近太近了,早知道目前的五代机可是都具备超音速的巡航能力,而且机炮必须在敌机的后面才可以,这样使用机炮的概率又大大的降低了,目前都是超视距作战,可能隔着几十千米,甚至上百千米就已经开始作战,所以说机炮这个东西,在现代的空战中,作用真的不太大了。



军武小咖


大家好,我是崤山飞虎,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个军事迷,对这类隐形飞机的问题有着天然的兴趣。 隐形飞机并非真的看不到,也不是完全发现不了的。

第一,先解释下所谓隐形飞机主要是指降低了敌方雷达的发现概率,即降低了自身的RCS(雷达反射截面积)。要做到降低自身的RCS,要么就是体积做的非常小,要么就是使地面雷达照射到自身反射回去的回波变小。显然第一种没有实际意义。那如何做到第二种呢? 两种方法,一增大漫反射,二吸收雷达辐射能量。


增大漫反射:这种技术在第一代隐形飞机上大量使用,通过改变飞机机体或者蒙皮的几何构造达成,但必然会牺牲一部分气动布局。如F117,而且已经有被击落的战例了,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吸收雷达辐射能量:这个应该是目前各国先进隐身战机的典型技术了吧。不过目前应该都是保密技术。实现方法应该有很多种,比如隐身涂装,比如隐身电离层(形象的类似与手机的飞行模式),或者二者结合吧。具体的肯定不会在公开的资料上看到的。

第二,刚才问到了隐身飞机对抗互相发现不了对方,如何进行?因为目前还没有相关实战的报道,我不敢乱说那种方法更行之有效,但我认为,未来的战争必定是体系支撑的空战,有地空平台,空空平台和地地平台,通过多重手段来发现地方的隐身飞机。


当然了,既然是隐身飞机必然是有体系支撑的去执行特定的任务,不可能就只是为了飞着玩的。所以只要只先开火,或者先与地面交互信息,必然会被我们强大的体系所察觉,此时他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如果非要问20和22空战孰优孰略,我提供一些小思路,请各位大大批评指正。我觉得在没有实际空战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要稳扎稳打,用毛主席老人家的战术,高低搭配,群狼战术。比如20和16配合,16在前开路(需加装高性能高敏感度告警器),20在后。空战中若16被其锁定,立即进行大载荷机动,此时20通过16的告警信息,判断出22大致方位,切立即在此范围内高压开雷达,截获后立即发射不管弹。发射完成后立即脱离。我想应该对克制22有一定的效果。


警卫飞虎


隐形战机不是全能的,所谓的隐形能力只是远距离隐形,如果离得近了,别说是同样的隐形战机,就是二代机米格21照样能用火控雷达锁定它,当然,由于四代机的超机动能力,米格21这样的战斗机要想成功锁定并不容易!但这不代表隐形战机不会被雷达锁定!

现在的隐形战机并不是无敌的存在,对于一个拥有综合防空能力和系统的国家来说,反制隐形战机的方法有许多!首先是隐形战机对阵隐形战机,就好比最好的反潜武器就是潜艇!另一种是电子战飞机!事实上,一架强大的电子战飞机是能够有效的制约隐形战机的!美军的F22在演习中就被自己的EA18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击败过!再不行就来数量上的优势!F22对阵三代机能达到1:114的战比,这只存在于理论中,事实上,一架F22很难对阵一个四机编队的三代机飞行小队,F22一旦发射导弹攻击,其隐身能力就会丧失,即使F22主动攻击击落一架或两架,而一旦被三代机发现其踪迹,一比三或一比2的情况下,F22很难取胜!



地面上的武器就是米波雷达!米波雷达是现在最有效的能探测隐形战机的雷达!米波雷达加先进防空导弹的组合,不失为一种对付隐形战机的有效手段!隐形战机确实厉害,但这仅仅是领先了一代而已!三代半战斗机苏35对付米格21也有巨大的有时候,但这种优势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四代的隐形战机同样如此!


锋芒FM


关于这个问答,首先需要说明的两点那就是:

1、隐身战斗机并不是说雷达不管什么距离都发现不了,而是在某一个距离以外,难以发现战斗机。由于各国的隐身技术先进程度不一,所以战斗机对于敌机来说可以隐身的距离也是不一样的。

2、由于各国的雷达发展技术不一样,因此即使是在拥有同等隐身技术的情况下,由于交战双方雷达技术的差异,也会导致双方发现对方的时间不一致。

因此在双方都是隐身战斗机的情况下,空战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谁先发现敌机,谁就先进行攻击,这与常规空战的节奏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


落下m


隐身战机的作用就是踹门一脚怎么踹?打预警机 打加油机 打雷达 打防空系统 打指挥中心,这就是踹门一脚这些才是隐身战机的目标。


第二目标就是在第一目标达成后清理掉残余的战机,这个时候才会出现隐身战机对非隐身战机或者隐身对隐身的情况。

但是现代的隐身战机都装有被动式红外搜索系统大约可以在30公里距离上探测到隐身战机,当然中国展示过一款能在100公里发现隐身战机的光电设备。

隐身飞机在红外探测的情况下隐身程度很差,发动机喷口总有几百度的高温所以红外系统容易发现,再结合红外成像制导的空空导弹隐身战机之间就可以展开厮杀。


所以你说的无法锁定应该指明火控雷达不能锁定,但是光电探测仪和头盔瞄准具的红外探测系统和目视瞄准系统是可以锁定敌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