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519行情谈了这么多年,今年的结果又会如何?

519行情谈了这么多年,今年的结果又会如何?

519行情

今天是5月18日,明天就是著名的519行情十九周年纪念日。然而,很遗憾的是,2018年的5月19日为周末休息,但519行情的疯狂依旧让投资者印象深刻。

实际上,回顾当年的情景,确实是比较疯狂。对于当时的市场,受益全球科网股的全面崛起的影响,国内网络科技股同样掀起了一轮疯狂热炒的浪潮。在短短的交易时间段内,沪市从5月19日的1100点左右出现大幅拉升的走势,并出现了短期超过50%的累计涨幅,而这一轮519行情,也成就了2001年6月的2245.43历史最高点。但,遗憾的是,在这一轮行情结束之后,A股市场却步入了长达四年时间的大熊市行情,而牛短熊长、四年大熊市命运也成为了A股市场的一大魔咒。

1999年519行情,确实成就了不少大牛股,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当时的亿安科技、海虹控股。但是,在当时看来,A股市场的科网股大牛市行情更大程度上还是跟风全球市场的科网股炒作浪潮,而在缺乏实质性基本面支撑、整体盈利能力跟不上股价涨幅的背景下,爆炒后的科网股终究难逃估值泡沫破裂的风险,而随之而至的,则是一轮漫长的去泡沫化过程。

1999年的519行情,确实给市场带来非常深刻的印象,但在部分投资者享受科网股投机泡沫的同时,实际上也有大量投资者高位接盘科网股的膨胀泡沫,而对于高位接盘的投资者,往往需要经历非常漫长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解套的过程。不过,整体上分析,与2007年及2015年的那两轮大牛市行情相比,1999年的519行情却显得有所逊色,但依旧属于A股市场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牛市行情。

时隔近十九年的时间,又到了519行情的敏感时间点。对于今年519的时间点,又会否重演昔日的辉煌呢?

实际上,对于519行情的爆发,并非一纸政策或一股资金推动就可以促成。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多方因素的综合推动,而有时候时机也是颇显关键的。

不过,与当年相比,如今A股市场的容量规模已经不能同日而语,而面对仅有的存量资金规模,实际上也意味着如今的资金力量很难撬动起全面牛市的爆发。或许,对于市场而言,一方面需要靠制度改革激活市场存量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如局部性T+0制度等;另一方面则需要依靠引导新增流动性的进场,而对于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的国内特殊投资环境而言,关键还是在于激活起市场持续性的赚钱效应,这才是场外资金大规模进场的关键所在。

但是,从现阶段的状态分析,因三年前经历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如今期待股市实施T+0制度改革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就目前而言,维系市场持续稳定性的战略意义更为重要,这也迎合了当下市场“防风险、守底线”的政策底线原则。至于引导新增流动性方面,今年6月起A股正式纳入至MSCI,这也是A股步入国际大舞台的重要契机,同时也是外资资金逐渐加快入场的关键时间点。然而,引导新增流动性入场是必然趋势,但如果股市融资规模却远远大于新增流动性的涌入力度,那么市场的资金面也难言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从外部市场环境分析,与1999年519行情的背景不同,如今外部市场环境颇具不确定性,而当时的市场刚刚经历了97、98年的亚洲金融风波,而市场基本上处于重建后的信心恢复期。但,对于时下的A股市场,内部环境上,以防风险、守底线为主,国内金融市场注重暴跌后的信心恢复以及融资功能的强化。外部环境上,全球金融市场却面临金融危机十周年的魔咒束缚,且美股逐渐走出长期超低利率的环境,而在利率回升、估值回升的大背景下,实际上也给外部市场带来了不少的不确定影响。

然而,对于目前的A股市场,比较具有优势的,则是在于整体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以及上市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提升方面。其中,截至今年5月17日,沪市平均市盈率仅有15.38倍,深市28.43倍,而深市主板仅有不到20倍的平均市盈率水平。至于创业板市场,则平均市盈率为45倍左右,但可以保持20%左右的平均盈利增速,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盈利保障条件。

实际上,纵观A股市场的表现,多在股市处于低估值的状态下爆发行情,而多在股市处于高估值状态下出现暴跌。如今,随着A股核心价值运行中枢的逐步抬升,实际上也意味着A股市场的底部也在不断提升,整体估值优势也在不断增强,这对于后续市场的回升构成一定的积极影响。

从现阶段的政策环境来看,似乎并不支持519行情那一种爆发力度。与此同时,在仅有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背景下,也约束着股市爆发519行情的可能性。不过,在股市估值回归合理、甚至处于相对安全的区间内,虽然519行情的期待值不高,但股市行情回暖的预期仍然可以值得期待。不过,十九年前的市场与现在市场的游戏规则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而以往齐涨齐跌的局面恐怕很难发生,而投资者的赚钱难度也在不断攀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