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饅頭蒸好出鍋後會收縮是什麼原因?

王培榮11


饅頭,是一種以麵粉為主要原料的日常主食,口感鬆軟可口,老少皆宜。

最近,超哥也想自己做饅頭吃,可是饅頭蒸好一齣鍋後就收縮了,吃起來也會發硬,風味稍差,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案搶先看:

饅頭會出現收縮的直接原因是,在大氣壓力作用下,結構瞬時塌陷,饅頭中的空氣被擠出,各成分被擠壓疊加、固化[1]。

為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在製作過程加以改進,會影響饅頭收縮的因素一般有兩方面:一是麵粉的品質,二是製作的手藝,包括麵糰攪拌、發酵麵糰的度、蒸饅頭的方法。

【麵粉品質問題】

研究發現:選用蛋白質含量超過13%的高筋粉製作饅頭時,饅頭體積偏小,表皮顏色發暗,容易收縮為一團。

反之,選用低蛋白含量(<10%)的軟小麥麵粉製成的饅頭,質地與口感都較差,沒有嚼勁而且饅頭的表面光滑。新小麥、蟲蝕麥或發芽嚴重的小麥麵粉以及陳化糧製成的麵粉,這類低品質的麵粉都會出現不起個、燙斑、皺縮等現象[2]。

【手藝問題】

製作饅頭的一般過程是這樣:

麵粉+酵母+水→混合→攪拌→壓面→揉製成型→醒發→蒸制→饅頭成品。

麵糰醒發過度時(一般叫做“老了”),這種麵糰軟塌,而且伴有酸味,如果製成饅頭蒸制,麵筋骨架不能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饅頭易皺縮。

當面團攪拌過度時,使麵糰失去彈性,粘性過大,麵筋遭到破壞,從而饅頭貯氣能力下降,引起饅頭皺縮[3]。

在蒸制過程中,外界溫度過低,在揭鍋瞬間的饅頭內外溫差大,麵筋骨架承受不了大氣的壓力,也會讓饅頭迅速收縮成一團。

【總結】

那麼,如果想要避免蒸出的饅頭收縮,超哥教你幾個好方法:

1.掌握好麵糰醒發的程度:麵糰是否可以上鍋蒸制的判斷標準是:用手指蘸少許水,輕輕摁一下面團,如果摁下的小坑能夠慢慢回覆即可上鍋蒸制;如果不回覆則醒發過度;如果立即回覆說明醒發不到位,還需繼續醒發[2]。

2.製作饅頭的小麥粉蛋白質含量在10%~13%之間較適宜,一般選擇中筋麵粉即可。

3.收縮一般在蒸制饅頭揭鍋瞬間或復蒸時較多出現,如果怕收縮,可以在揭鍋時,用一根筷子等利器迅速將饅頭扎一個小孔,皺縮的饅頭就會立即恢復原狀,即使復蒸也不會皺縮,但超哥提醒你,動作要快速。

快試試超哥的方法蒸饅頭吧!

別忘了關注“超哥話食”,作為您的“飲食小管家”,超哥將會持續為您解答飲食問題。

參考文獻

[1]王豔娜.速凍饅頭復蒸收縮現象分析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2015.

[2]張國營,梁團結,張磊.影響饅頭皺縮的原因及避免措施[J].糧食加工,2005(03):36-37+55.

[3]劉長虹,白建民,萇豔花.饅頭萎縮程度的分類及原因分析[J].糧食與食品工業,2010,17(02):18-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