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以平定煤鑄太行鐵


以平定煤鑄太行鐵

據《平定州志》記載:1912年9月18日--21日,孫中山先生來山西視察期間,曾來回兩度途經平定(今陽泉市)。當沿途聽到陪同人員介紹了山西的情況和看到陽泉境內鐵路沿線豐富的煤鐵資源,尤其是親眼看到沿途坑口工人繁忙的工作場面後,曾在簡子溝、鐵爐溝(舊機廠)等處煤廠下車,親自查看生產情況,看望正在幹活的煤礦工人,詢問礦工工作和生活的情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平定煤鑄太行鐵"的工業強國思想。

以平定煤鑄太行鐵

民國元年,孫中山在太原的考察中,再次強調了自己的工業強國思想。他說:"此次到山西,見山西煤鐵甲於天下。方今鐵鋼世界,有鐵有鋼可以自制武器,即能爭雄於世界。兄弟擬在山西設一大鍊鋼廠,造制最新武器,以供全國擴張武備之用,要求軍界諸君贊成。"他又說:"以平定煤鑄太行鐵,將來可操全國實業界之牛耳。"孫中山在經過平定(今陽泉)時,在火車上,再三地講:"山西以素稱閉塞的省份,革命竟能如此神速,今所見者都是新氣象,且有天賦之煤鐵資源,山西前途不可估量"。

祖國地大物博,如今一個小小的五線城市,在祖國命運轉折關頭曾引起領袖的關注,對中國革命發揮了關鍵建設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