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宝刀未老,为国征战——冯子材

1883年,法国军队进攻越南,意图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地位,并出动舰队歼灭福建水师及南洋水师一部,占领澎湖,这一举动引起清政府朝野大哗,慈禧大为震怒,下诏向越南派兵。

向法军宣战后,清政府任命年近7旬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领导镇南关前线的抗法斗争。

宝刀未老,为国征战——冯子材

冯子材赶到镇南关后,根据前线情况,首先召集前敌诸将晓以大义,使各将领在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团结起来。各将领共推冯子材为前敌主帅,统一指挥协调各军的行动,冯子材亲自爬山涉水,勘察地形,根据敌情和镇南关周围的地形条件,他决定在关前隘地区依托有利地形,构筑坚固防御阵地,并进行积极防御。

为了打乱法军的进犯计划,冯子材决定先发制人,他率部夜袭法军占据的文渊,击毁法军炮台两座、毙伤法军多人,取得较大胜利。清军的主动进击,打乱了法军的作战部署。

之后,法军兵分两路组织进攻,法军主力在炮火掩护下,实施猛烈攻击。冯子材指挥所部顽强抵抗,在丢失三座堡垒的危急关头,冯子材大声疾呼:“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清军在冯子材的爱国情感鼓舞下,英勇抗击,阻止了法军的前进。

宝刀未老,为国征战——冯子材

次日晨,尼格里指挥法军在炮火掩护下,再次发起攻击。冯子材传令各部:“有退者,无论何将遇何军,皆诛之”。经激战,法军接近阵地,冯子材持刀大呼,率领两个儿子跃出阵地,冲向法军。全军感奋,一齐出击,与法军进行白刃格斗,战斗异常惨烈。

战至中午,法军死伤近300人,后援断绝,弹药将尽,法军指挥官只得下令撤退,狼狈逃回文渊、谅山。冯子材抓紧有利战机,率部乘胜追击,攻克文渊、凉山,后又将法军残部逐至郎甲以南,取得重大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